?

淺談全球化時代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危機與應對

2022-07-11 08:24富麗明
大學·課外閱讀 2022年5期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愛國主義教育馬克思主義

富麗明

摘? 要:全球化賦予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新的時代挑戰與歷史使命,深入分析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危機與應對,有助于科學指導大學生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厚植愛國情懷,堅定理想信念。全球化時代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面臨的危機包括:全球化時代愛國情感極化遮蔽理性思想、信息龐雜干擾大學生價值判斷、教育模式固化消融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效。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全球化理論是指導全球化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科學理論。全球化背景下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國情、世情,涵養愛國之心、踐行報國之志,一要堅持黨管高校意識形態的正確方向,二要引領理性愛國主義精神,三要構建強大的師資隊伍,四要探索高校愛國主義教育的創新模式。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馬克思主義;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2)15-0005-04

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為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有利環境。同時,錯綜復雜的全球化環境也給愛國主義教育帶來了危機。當前,全球化時代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集中研究的是愛國主義教育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存在以下不足:第一,缺乏從馬克思主義理論層面剖析愛國主義教育面臨的挑戰機遇;第二,愛國主義教育隨著全球化的新形勢呈現出新特征,暴露出新問題,但現在研究多從全球化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路徑提出對策,并未結合新趨勢新問題對其進行審視;第三,大學生是全球化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體,但現有研究結合大學生的新特點并不充分,缺乏針對全球化時代大學生網絡行為等進行的愛國主義教育研究。

在學術界已有研究的基礎上,本研究主要探析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其一,挖掘馬克思主義經濟全球化思想,為全球化時代愛國主義教育提供理論支撐;其二,結合全球化的新形勢,對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新變化及新問題進行闡述,基于此審視愛國主義教育存在的不足;其三,凸顯大學生的主體性,結合其網絡行為等研討愛國主義教育問題。

一、馬克思主義經濟全球化理論與愛國主義教育

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就是為了激發和鞏固大學生的愛國熱情,升華其愛國思想,引導其愛國行為而實施的系統教育,需要大學生積極參與而實現的教育[1]。充分挖掘馬克思主義經濟全球化理論內涵,是引導當代大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國家發展大勢的關鍵,也是科學地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題中應有之義。在馬克思主義看來,資本增殖的內在沖動就是對外擴張。這是因為資本的本性是無止境地攫取剩余價值,一方面,對于絕對剩余價值的生產而言,資本在創造出越來越多絕對剩余價值的同時,還需要創造出越來越多的交換地點得以實現剩余價值。由此資本需要不斷擴大流通范圍,消滅任何一種不進入交換的生產。這就從空間地理環境的拓展維度推動了全球化。另一方面,對相對剩余價值的生產而言,資本通過提高生產力創造出越來越多的相對剩余價值,還需要創造出越來越多的全新消費。這既要持續挖掘自然物新的有用性,又要把人盡可能廣泛的需要生產出來。這就從科技進步與對人的改造維度推動了全球化??梢哉f,全球化既是資產階級在世界范圍內進行剝削的工具,又是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促進生產力發展的途徑。

根據馬克思主義經濟全球化理論,從生產力的角度,各民族之間的相互關系取決于每一個民族的生產力、分工和內部交往的發展程度[2]。一個生產力水平低下的國家,其世界交往的廣度和深度必然受限,在經濟全球化中的話語權也必然是缺失的。因此,只有真正致力于國家的發展和強大,才不會讓愛國主義成為一句空洞的口號,也才能更好地維護國家的利益。從生產關系的角度,全球化是資本主義將剝削的觸角遍及世界用以攫取剩余價值的載體,資產階級勢必不遺余力地維護這種剝削關系并宣揚本階級的意識形態,如所謂普世價值、個人英雄主義、娛樂至死等錯誤思想。對身處全球化中的個體來說,單個人隨著自己的活動擴大為世界歷史性的活動,越來越受到對他們來說異己力量的支配,歸根到底表現為世界市場力量的支配[2]。所以,只有清醒地認識到資本主義的剝削本質,才不會在資本邏輯營造的表象中淡化愛國之情。對新時代的社會主義中國而言,既要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以開放性、前進性吸收西方的優秀成果,規避狹隘封閉、妄自尊大的民族主義,也要保持清醒認識,走自己的路,以中國方案引領經濟全球化,避免被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所侵蝕。這種對待經濟全球化的辯證態度應當用以指導全球化時代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矯正大學生在全球化時代愛國主義思想中可能存在的誤區,幫助當代大學生塑造一種既開放包容又獨立警醒的愛國主義精神。

二、全球化時代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潛在危機

全球化時代大學生具有自身的鮮明特點,他們全球意識增強,思想觀念開放,樂于參與到與世界的互動之中。與此同時,大學生往往具有情緒化、不成熟等特點,加之復雜的外部環境沖擊,這就使愛國主義教育面臨潛在危機。

(一)全球化時代愛國情感極化遮蔽理性思想

進入新時代,中國正逐漸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成為拉動世界經濟的重要引擎。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落實,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中國力量的彰顯,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構建等,從經濟建設、科技進步、世界交往等各方面都體現了中國正從全球化的追隨者成長為全球化的引領者。但不容忽視的是,大學生沒有理性指引的盲目愛國主義也存在隱性的狂熱狹隘的傾向,可能會陷入對自我民族文化無條件崇拜的思想中[3],甚至陷入狹隘民族主義的窠臼。

(二)全球化時代信息龐雜干擾大學生價值判斷

全球化時代,給了西方思潮入侵的條件。在經濟上,跨國公司以高科技產品、誘人的服務俘獲青年學生。大學生對其盲目崇拜的同時,甚至會對本國的思想觀念、意識形態等產生懷疑。在文化上,多元化價值觀的碰撞對大學生具有極強的滲透力與擴張性。在科技上,商業平臺在資本逐利的驅動下,迎合大眾需求,選取受眾感興趣的內容,使用受眾易于接受的形式進行碎片化傳播。然而,這往往使受眾認知方式窄化,致使思維能力淺表化,沖擊了系統化、邏輯化的知識建構。被商業網站誘導的部分大學生道德意志薄弱、精神缺鈣、愛國主義意識淡薄。

(三)全球化時代教育模式固化消融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效

傳統的愛國主義教育難以讓大學生真正理解認同。具體而言,從課上師生的地位來看,教師往往以話語權的絕對領導者自居;在授課形式上,愛國主義教育往往宏大敘事,缺乏與學生的微觀交流,嚴肅、說教、死板、形式化成為固有標簽,厭煩、逃避成為學生的普遍反映。教育者未給學生充分的話語表達權以及反思空間,抹殺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鮮活個性,容易引發受教育者叛逆反感的情緒。在課下,學生又重回網絡懷抱,宣泄或交流學業負擔、情感困擾、未來規劃等,以求滿足內心真實的需求。大學生的網絡用語模式也難以為傳統教育者所吸收與運用,這就使主流的愛國主義教育難以發揮真正的作用,從而消解了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效。

三、全球化時代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路徑選擇

(一)全球化時代愛國主義教育要堅持黨管高校意識形態的正確方向,抵制國家虛無主義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推進,國家之間的交往日益密切,個人的活動范圍已不再囿于本國的界限。隨著“地球村”“世界是平的”等觀點的流行,一種否認國家主體的國家虛無主義論調對大學生具有極大的危害性,導致一些大學生模糊了應該愛的是什么國,為什么要愛國以及怎樣去愛國。所以,高校黨委要堅持黨管意識形態、黨管宣傳、黨管媒體原則不動搖。一方面,要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地位,客觀評析多元價值觀,堅決抵制西方意識形態的侵蝕以及國家虛無主義,讓學生認識到只有國家強大了,人民才能幸福,個人才能獲得真正的發展。另一方面,要始終堅持黨管愛國主義教育內容的正確導向。首先,高校要深入推進“四史”學習,講清楚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以及社會主義發展史中的愛國主義精髓,弘揚英雄人物、英雄事跡、英雄精神[4],厚植大學生愛黨、愛國與愛社會主義的情懷,從而使學生深刻認識到愛國要愛的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中國。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通過“四史”的沉浸式、情景式教育,回顧中國共產黨的輝煌精神譜系,強化大學生的愛國認同,激發大學生的愛國情感,使愛國主義教育絕不僅僅止步于認知層面,而是通過師生的平等互動生成共識性的意義空間,推動師生雙方的主動實踐。其次,用榜樣的力量感召學生。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馬克思主義具有時代性與開放性,因此,黨的領導要不斷回應時代變遷,這就需要不斷用時代楷模等先進事跡豐富愛國主義教育的內涵,同時也要將身邊溫暖人心的好人好事等納入教學題材,還要鼓勵學生補充感動自己的凡人善舉等。謳歌那些真正為國家利益、民族利益奮斗的英雄,講好中國故事、詮釋中國精神,展現時代風骨,陶冶學生情操、啟迪心智。引領大學生向榜樣學習,摒棄躺平、佛系、拜金等不良價值取向。愛國主義的教育設計還要不斷接受教育者的檢驗,建立起長效互動機制,根據受教育者的反饋不斷摸索與調整教育方式。再次,堅決抵制歷史虛無主義的錯誤思潮。警惕戲說英雄、解構歷史等言論對愛國主義教育歷史根基的動搖。

(二)引領理性的愛國主義精神,秉持開放包容的大國理念,避免狹隘的民族主義

愛國主義教育要引導大學生深刻思考個人與國家命運、與世界命運之間的辯證關系。要讓大學生領悟到全球化本身就是要打破封閉、開放包容,在全球化時代愛國主義教育也一定是放眼世界的,不僅要捍衛本國的利益,厚植愛國情感,還有兼具世界眼光,從中國觀世界,也要從世界來觀中國,將中國的發展與世界的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同時,新時代的愛國主義絕非淡化國家概念一味迎合全球體系。全球化時代的愛國主義具有平和開放、兼收并蓄、美美與共的大氣包容。如何認識當代世界和中國發展的大勢,深刻洞察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是全球化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命題。大學生要始終堅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保持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大國胸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全球化時代,要教育大學生維護國家和民族的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又要積極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促進世界和平的穩定發展。

(三)構建全球化時代高校愛國主義教育的師資隊伍:構筑安全防火墻

在愛國主義教育上,思政課是主渠道,課程思政是蓄水池,兩者應相輔相成,構成雙循環的育人格局。一方面,專業課教師應通過與思政課教師交流,汲取理論滋養。另一方面,思政課教師也應積極吸納心理學、管理學、醫學等多學科的基礎知識與研究方法,更好地走進學生內心,提升思政教育藝術。同時,高校黨委要建立師德師風的監管機制,通過規章制度從嚴從實加強黨員教師的自身建設。教師隊伍中的黨員也要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帶動黨外人士形成高校愛國主義教育的向心力。高校教師黨員還要筑牢意識形態的防火墻,身處魚龍混雜的網絡空間,教育者要提高信息鑒別能力,監測、澄清不實言論和虛假信息,消除負面影響,抵御外來錯誤思想入侵,增強對輿情的引導。

(四)全球化時代高校愛國主義教育的創新模式:生成良性的信息交流場域

1. 創新話語體系

愛國主義教育的出發點應是要研判大學生的現實關切與心理需求,提升用戶體驗。大學生對教條的理論說教產生逆反情緒,源于理論宣講模式的落后。受教育者的獨立性和主體性增強,受教育者希望能夠在更加平等、民主、和諧、自由的環境中與教師溝通,化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因此,只有加強愛國主義教育話語視野的貼近性,使理論宣講與大學生的生命體驗精準對標,再進行科學解讀與理性思辨,才能凝練出感染人心的力量。同時,還要促進核心話語體系的大眾化,積極吸收當下優秀的話語資源。在堅持愛國主義教育內核穩定性的前提下,使用新媒體的話語模式適當地對教育內容進行改造包裝,兼收并蓄,彌合師生的話語隔閡。同時,也要警惕過度使用新媒體話語模式,本末倒置,更要警惕迎合學生標新立異心理,解構歷史、歪曲經典行為,避免對愛國主義的矮化與違背。

2. 靈活表達方式

堅持內容為王,選取符合全球化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議題。在此基礎上,愛國主義教育還要善于借鑒新媒體的表達方式。在技術傳播上要善用網絡平臺,打造愛國主義的示范精品課,及時推送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新聞。在語言表達上要短小精悍,避免冗長晦澀;要輕松幽默,避免死板說教;要充滿情感,避免冰冷機械,還要借鑒積極健康的網絡用語,再輔以恰到好處的符號、圖片、視頻等。在內容表達上要微言大義,用質樸、精微的語言揭示事物的本質及規律。在話題選取上要落小落實,不僅要緊扣國內外的熱點焦點,還要善于從生活中發現問題,小切口大視角,使受眾通過生動的故事感受溫度、深度和態度。

3. 改良交流模式

高??梢劳袀鹘y節日契機,強化大學生的愛國體驗。節日在激發人們愛國熱情、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5]。春節、中秋、國慶、國家公祭日等承載的文化底蘊、家國記憶、歷史傷痕等都可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素材。愛國主義教育應借鑒新媒體的互動思維,設置互動議題,以節日、紀念日、國內外重大時事為契機,引導學生圍繞人生價值、理想追求、道德情操等方面的相關主題暢所欲言。師生通過互加QQ、微信好友,建立各種聊天群等方式建立起互動的長效機制。同時,還要著力培養一批包括思政教師、輔導員、學生骨干在內的網絡意見領袖,做到大事面前不失聲、敢發聲,善于引導輿情。教育者還可制作一些貼近大學生思維方式、行為特點的愛國主義微視頻,讓大學生愿意接受、易于理解、喜聞樂見,使愛國主義教育潛移默化地浸潤學生的心靈。

4. 開展大學生沉浸式精神洗禮

教育者可通過實踐教學,與學生共同打造愛國主義精品節目,如可組織愛國主義演講比賽、愛國主義話劇展演、愛國主義巡回宣講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學生在對紅色資源調研、歷史事件梳理、歷史任務塑造的過程中,被革命前輩的愛國情懷深深感染,從而堅定文化自信,增強對社會主義制度的認同,并且自覺地成為愛國主義精神的傳承者和踐行者。

參考文獻:

[1] 許春姝. 新時期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問題和對策[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24):169.

[2]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7+169.

[3] 劉強,鄧曉君. 民族主義的正確解碼與時代詮釋——全球化時代背景下創新當代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關鍵命題芻議[J]. 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21,29(11):66-68.

[4] 王嘉,呂君怡. “圈層化”下的青年網絡愛國主義[J]. 探索與爭鳴,2021(03):115-123+179.

[5] 崔欣玉. 新時代高校愛國主義教育的實踐路徑研究[J].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1(10):62-65.

(薦稿人:趙暢,遼寧中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責任編輯:鄒宇銘)

猜你喜歡
經濟全球化愛國主義教育馬克思主義
深刻認識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經驗
淺談如何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淺談化學教學中德育思想的滲透
云南民族民間工藝生存發展分析
探究新時期下企業經濟管理創新
論馬克思主義黨建學說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內在聯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