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博弈論視角的導師與研究生關系探析

2022-07-11 14:46楊浙
大學·研究與管理 2022年6期
關鍵詞:研究生教育博弈論

楊浙

摘? 要:導師和研究生作為研究生教育的兩個基本主體,導學關系正是研究生教育過程中最主要的人際關系之一。為此,根據雙方親疏關系可將導學關系分為四種類型,即師徒關系、合作關系、冷漠關系、對立關系,關系類型及其狀況將會直接影響研究生在校期間受教育的水平和心理發展的結果。文章以現階段研究生教育背景為出發點,結合博弈論視角,運用SP/A理論,通過文獻梳理、問卷調查等方式,挖掘深層次問題,并從評價制度、資助體系、輔導員職能等方面提出針對性建議。

關鍵詞:博弈論;導學關系;研究生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2)16-0139-04

一、導師與研究生關系實質

教育部于2020年11月11日發布的《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指出,研究生導師作為研究生培養第一負責人,肩負為國家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的重要使命。隨著社會的發展,導師制的內涵不斷外延,從一師一徒發展為一師多徒,再到導師組制(多位導師及多名研究生組成)到課題組形式(大導師、多小導師及研究生構成)。導師在研究生培養各環節具有關鍵作用,而學生在該過程中處于相對弱勢位置,研究生培養質量與導學關系間存在著互動影響的關系[1]。導學關系即研究生在導師指導下完成學業、參與課題、撰寫論文,并感悟做人做事原則而形成的相互關系[2]。

以雙方親疏程序為衡量標準,導師與研究生的關系分為以下四種類型[3]:即師徒關系,中國傳統文化對于師的定位可以概括為“一師終父”,類似于一種非血緣的父子關系。師徒關系更加凸顯出導師的責任,但面對生源日益復雜的研究生群體,導師難免會存在干涉過度等情況,對部分研究生產生非必要壓力[4]。合作關系,合作型的導學關系是功利主義的表現形式,類似于科層制關系,以“做課題、發工資”為主,導師提供課題項目、科研經費、設備設施等資源,并協同或指導研究生進行學術研究,最終成果由研究生獨立所有或與導師共同享有[4]。冷漠關系,冷漠型的關系可細化為兩種類型,一是導師在校內外擔任重要職務或為外校導師,工作較為繁忙,以至于對研究生的日常指導相對欠缺,常常由團隊第二導師代為管理;二是導師在團隊中缺乏主導地位,研究生日常事務由團隊內領導決定,以至削弱了研究生與導師間的關系[4]。不可否認,在現存的導師或研究生隊伍中存在思想政治素質較差、急功近利的情況,使得在相互溝通過程中缺乏公正、客觀的評價,以至于導學關系較為緊張,甚至產生對立沖突[4]。

二、導師與研究生關系研究背景

(一)導師精力有限

隨著研究生數量的不斷擴大(如表1所示),截至2020年末,導師人均指導研究生數量約6.3人,加之導師本身科研、家庭等多方面壓力,使得其在指導研究生的過程中可能會存在管理疏漏、方式欠妥、時間投入不足等情況,以至于雙方溝通成本逐步增加,最終導致導學矛盾激化?,F存的導師隊伍中依然存在部分思想政治素質較差、急功近利的情況,在與研究生的溝通過程中缺乏公正、客觀的評價,以至于導學關系較為緊張[5]。

(二)研究生生源類型復雜多樣

研究生生源類型多元多樣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主觀方面,研究生年齡大多在22歲以上,生理已相對成熟,但心理方面尚未完全成熟,自我認同度較高,價值判斷尚未成型,對為人處事認知方面仍存在相對不足,特別是面對就業、家庭、物質等方面壓力,極易形成期望落差和心理困惑;二是客觀方面,由于研究生錄取規模不斷擴大,生源背景復雜,多元化的讀研動機使研究生對學習的態度產生差異。如受社會風氣影響,部分研究生認為高學歷標簽能夠為自己增加就業競爭力,而功利性需求也會在與導師的溝通及科研學習過程中體現。擴招也帶來的研究生專業素質參差不齊等情況,部分學生專業知識不系統、基礎理論不扎實等問題,導致部分研究生不能很好地完成導師布置的相關任務或有效開展科研工作。

(三)經濟關系沖擊及高等教育工具理性化

高等教育價值理性是以主體性為主要原則,以人的內在發展需求作為衡量高等教育的價值尺度,而高等教育工具理性具有明顯的工具性與功利性特征,將高等教育看作實現某些目標的工具。工具理性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效率性,也就是目標與結果間的關聯路徑效率最優化,期望用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收獲,以實現最優投入產出比。通過對部分高校491名匿名問卷調查顯示,約67%的研一新生認為考取碩士研究生是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以獲取更高的報酬??蒲薪涃M是保障其開展校園學習生活的重要基礎,據教育部公報數據了解,全國高校(除高等??圃盒#?015年至2020年科研費用投入情況投入規模處于上升趨勢。結合問卷調查顯示,有53.7%的學生屬于農村生源,中西部地區生源占比42.3%。研究生在校期間月均消費及導師月均補貼數如表2所示,結合普通高校獎助體系,相對大多數在校研究生存在約500元的現實差距。

三、導師與研究生關系研究分析模型

博弈關系的產生本質上是人為決策所產生的后果,是人們互動情況下的決策選擇。在一個雙方參與的博弈對局中,博弈參與者通過分析對手的策略同時變換自身對抗策略來取得自身優勢,從而獲得最大收益。隨著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導學雙方受社會需求和競爭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各自衡量收益與成本的關系,在不確定條件下進行策略選擇。而導師與研究生居于家庭、高校、政府、企事業單位等眾多利益相關者構成的多方博弈局勢中。Lopes(1987)提出了SP/A理論(安全、潛力和期望理論),從一般性的角度歸納分析了決策者在進行決策時會考慮的因素,包含決策方案的客觀安全性S,指客觀及主觀等方面對于某項方案穩定執行的影響性;擬執行方案的潛在積極效應P,指該方案的預期效用;希望達到的期末價值預期V的概率A,體現了決策者的目標性,不同決策者的期待目標一般不同,同一決策者也可能有多個期待目標,該決策者對不同利潤目標的風險態度顯然是不同的。SP/A理論認為,決策者在進行決策時,總是會綜合考慮上述3個因素。

在研究生就讀期間是一個線性且動態的過程,并且導學雙方對彼此逐步了解,這就構成多個完全信息動態博弈,并以此進行線性疊加。故本研究將下圖作為基礎來構建導師和研究生博弈關系的模型,橫向線性策略集合代表從研究生在校學習過程中各單次策略所組成的集合,而其中單次策略收益矩陣中,導師與研究生策略選擇分別以S1和S2表示,P1和P2表示各策略選擇下導師和研究生的收益,C則表示采取策略時所需要付出的成本,由于導師相比研究生存在職稱、家庭等方面的額外壓力,而研究生除去自身學習成本外,也希望在科研外花費一定精力,所以當兩者策略選擇時,選擇合作的一方需要額外付出更多的轉移性成本,也就是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以至于在其他方面減少相關投入,使得喪失部分可能存在的機會收益。

四、基于博弈關系模型的策略分析

SP/A理論視角下,博弈策略選擇基本上可以歸類為兩類,一是當導師或研究生在概率Amin的情況下,能夠達到預期收益Ve,選擇合作;二是當導師或研究生在概率Amax時,無法達到預期收益Ve,則選擇非合作策略。以此分解為以下幾種情況:

1. 當P1+Pg-C1≥V1min,導師選擇合作,研究生P2+Pg-C2≥V2min,選擇合作時,都付出各自的私人成本C1、C2,并各自產生私人收益P1、P2及團隊收益Pg。導師的最終收益為P1+Pg-C1,研究生的最終收益為P2+Pg-C2。導師和研究生采取合作的策略,體現了相互尊重和認可的同時,也進一步維護了導學團隊的整體發展水平;

2. 當導師對于收益價值判斷大于成本P1+Pg-C' 1≥V1min,而研究生對于預期的期末價值小于最低價值預期,導師選擇合作,研究生則選擇不合作,此時,導師產生私人收益P1、團隊收益Pg,付出私人成本C'1,導師最終獲得的收益為P1+Pg-C'1,但此時由于研究生存在不合作的情況,所以此處C'1>C1。同時,研究生不合作,通過搭便車的方式獲得團隊收益Pg和其他類似于參加社交或是取得其他收益Ps;

3. 當導師選擇不合作,研究生P2+Pg-C'2≥V2min,選擇合作,研究生付出成本C'2,產生私人收益P2與團隊收益Pg,而C'2>C2,而導師不合作,不付出私人成本,但可以共享Pg,另外有可能在其他方面取得機會性收益Pc。但如果團隊長期存在類似情況,會讓學生團隊內部產生一定抵觸情緒,增加C;

4. 當導師選擇不合作,研究生選擇不合作時,雙方既不付出私人成本,也無任何收益,均為0。均不合作的情況下,極有可能引發較為嚴重的對立情緒,并損害雙方利益,并可能對整個團隊未來發展造成負面效應。

五、促進導師與研究生關系和諧的現實建議

通過前文的梳理分析得出,促進導學關系和諧的關鍵在于增加P,同時減少C,即增加主體收益,減少成本付出。

(一)優化導師選聘及評價制度

導師是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第一責任人,對研究生的影響舉足輕重,特別是導師的非權力性影響力,相比制度導向的權力性影響力而言更為重要[1]。導師價值觀、道德品質、學術修養等因素都會對研究生產生隱性影響,這些因素都屬于導師的非權力性影響力范疇。完善的導師制度對于其不規范行為發揮重要的約束作用,而制度的紕漏使一部分能力不足或態度不端的教師被納入研究生導師隊伍[5]。在導師選聘方面,研究生導師隊伍必須由較高素質學者組成,打破現有以職稱為聘任的唯一標準。大部分高校對教師教學工作考核已達到細化、量化的程度,但對導師崗位考核并沒有更為細化的執行標準,也往往只與招生指標掛鉤,而在科研考核壓力、研究生培養回報顯性度低等多重因素影響下,導師對導學關系未有足夠重視[5]。為此,高校應完善導師評價制度,將導師的教學與科研以外隱性投入納入評價范圍,如對研究生的人文關懷、精神指引等隱性投入。所以,在評價導師顯性成果的同時,更加注重隱性投入的評價,要充分給予研究生發言權,將研究生對導師教風、指導效果等評價納入導師考核制度,形式上可采用問卷調查等方式。完善導師制度以提高對導師的監督與管理效度,督促導師認真履行自身職責,增加導學雙方的收益,激勵雙方積極合作,提高導師對良好導學關系、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視程度。

(二)完善研究生資助體系

目前,大部分高校研究生資助體系主要分為以下三類:一是普適性,如國家助學金、新生學業獎學金、助研津貼;二是擇優性,如國家獎學金、學業獎學金;三是定向性,如臨時困難補助、研究生“三助”補貼、會議及項目定向資助。以浙江省內高校平均資助水平為例,結合問卷調查數據發現,69.8%的在校研究生月均消費在1000以上,而研究生導師月均補貼金額在500元以下的占比95.1%。學費以助學金的形式返還,月均助學金500元。為此,大部分研究生月均收支差額約500元以上。而從現實情況來看,定向性的資助覆蓋率偏低,假設每學期均以不同研究生參與助管助教崗位,比例僅10%。為此,高校應適當提高定向性資助比例,特別是對家庭狀況一般的研究生設立定向崗位,以達到資助的目的。

(三)細化研究生輔導員職能

研究生導師與研究生之間關系不和諧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兩者間缺乏適當的交流溝通機制,并由于年齡、學歷等差異,導致研究生與導師間溝通不暢。2014年3月,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對高校輔導員職業概況、基本要求、職業能力標準等三部分內容進行了詳細表述。但并沒有對與研究生輔導員差異化職責及能力進行詳細規范或指導,也沒有設立導學關系等方面的制度化內容。在日常的工作中,研究生輔導員擔任著研究生思政、安全穩定、獎助、就業和競賽等科研外的各項工作,與研究生學習、生活產生密切聯系。研究生輔導員能夠了解到很多學生對導師的真實想法。研究生輔導員相較于研究生導師,與學生溝通更為便捷。因此,明確研究生輔導員職能,細化導學關系中的溝通協調的作用,對于優化導學關系具有重要作用。

六、結語

博弈論就是研究博弈參與者中可能選擇的策略集,即在多方博弈中,參與者通過分析彼此的可能策略,從而獲得最大收益。而導師和研究生作為研究生教育的兩個基本主體,根據雙方親疏關系可以將導學關系分為師徒關系、合作關系、冷漠關系、對立關系等。通過類似導學關系的研究將直接影響導學雙方教育與被教育的成效。本文以現階段研究生教育背景突出特征為著眼點,結合博弈論視角,運用SP/A理論,通過文獻梳理、問卷調查、模型分析等方式,以成本-收益為考量標準,剖析導學關系中可能存在的深層次問題,并從優化導師選聘與評價制度、構建完善的研究生資助體系、細化研究生輔導員職能等方面提出針對性建議,以求在導學關系中構建良好的、生態的互動關系。

參考文獻:

[1] 肖香龍. 研究生人才培養中導學關系滿意度分析及提升研究[J]. 中國高教研究,2020,4(10):76-81.

[2] 林偉連,吳克象. 研究生教育中師生關系建設要突出“導學關系”[J].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3(05):26-28.

[3] 歐陽碩,胡勁松. 從“相安的疏離”到“理性的親密”——基于扎根理論的研究生導學關系探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20,41(10):55-62.

[4] 田建軍. 導師與研究生關系的基本類型及科學構建探析[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8(03):55-58.

[5] 劉姍,胡仁東. 博弈論視角下的導師與研究生關系探析[J].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5,4(05):45-50.

猜你喜歡
研究生教育博弈論
PBL教學法在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課程改革中的應用初探
博弈論下電動汽車充電站的產量規劃模型
博弈論下電動汽車充電站的產量規劃模型
基于博弈論視角的山陜商人合作分析
基于博弈論視角的山陜商人合作分析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
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應用探究
美國高校數字傳媒專業研究生教育調查分析
中國高校數字傳媒專業研究生教育調查分析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職業性的缺失與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