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絢?。翰回摃r代,創新向未來

2022-07-14 09:34張競艷
出版人 2022年7期
關鍵詞:古籍整理中華書局古籍

記者|張競艷

中華書局執行董事周絢隆

“陸費逵先生留給中華書局的精神財富就是歷史使命、社會責任。我們雖然是企業,但也要堅守自己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p>

2022 年1 月1 日,中華書局燦然書屋在北京王府井大街36 號重張開業。這家以新中國成立后中華書局第一任總經理金燦然先生名字命名的書屋煥發新顏,向新老讀者敞開懷抱?!盃N然”生輝,對于志系千秋的中華書局而言,這一天又何嘗不是一個更加青春蓬勃的新時代的開始。

“我們希望國家社會進步,不能不希望教育進步;我們希望教育進步,不能不希望書業進步。我們書業雖然是較小的行業,但是與國家社會的關系,卻比任何行業為大?!卑儆嗄旯怅?,彈指一揮間,中華書局創始人陸費逵先生的這席話,至今猶在耳畔回響,激勵著一代又一代書業同人。在中華書局執行董事周絢隆看來,陸費逵先生當年以一個知識分子應有的社會責任感、使命感投身書業,通過書業之進步去推動社會之進步、提升人民的文化素質?!瓣戀M逵先生留給中華書局的精神財富就是歷史使命、社會責任。我們雖然是企業,但也要堅守自己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p>

百年再出發,創新向未來。

從1912 年創立之初扛起“教科書革命”大旗,到1958 年制訂“二十四史”點校本規劃,再到如今奮進在建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出版傳播第一品牌的新征程,站在110 周年的起點上,面對“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這一難得的歷史機遇,面對變化中的讀者、市場乃至行業,中華書局如何讓百年老店綻放出新的時代光彩?近日,周絢隆接受了《出版人》專訪。

堅持守正創新之路

守正出新”是中華書局新世紀以來的發展宗旨,請您談談中華書局這些年是如何堅持守正創新之路的。

“守正出新”這個概念的提出,是中華書局在當時市場化的大環境下,為了應對市場變化所做出的一種選擇。這種選擇基于中華人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作為全國最大的古籍整理與學術著作出版平臺,中華書局怎么才能做到既保持傳統優勢又能順應時代變化,從而更好地服務社會、服務文化?

這些年,中華書局主要在三個方面進行了創新。

其一,經典文本的普及。過去,大家對中華書局古籍圖書的印象通常是繁體直排、全式標點、厚重難讀、高高在上,令普通讀者望而生畏。早在20 多年前,中華書局就開始探索,如何在保持高端古籍整理出版高水平的同時,為專業人士之外的普通讀者開辟親近傳統典籍的門徑?這些年,中華書局在傳統典籍的普及方面做了很多創新。其中,代表性的就是“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系列叢書(簡稱“三全本”),我們通過簡體橫排、新式標點、全本全注全譯的方式,使經典名著更能被大眾讀者所接受。這條產品線是目前業內做得最成功的,每年發貨碼洋超過了一個億。除了“三全本”,中華書局還有“中國古典名著譯注”叢書、“文白對照本”叢書、“中華國學文庫”叢書等多條產品線,差異化的產品給讀者提供了更多選擇的可能。

其二,新技術的跟進創新。這些年中華書局通過技術手段的創新在古籍數字化方面也走在了前列。我們的古聯(北京)數字傳媒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古聯公司)開發了中華經典古籍庫、中華善本古籍數據庫、中華古籍書目數據庫等專業的古籍數字化產品。和一些民營公司不同,古聯公司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產品突出的特點在于整理,即整理過的古籍的數字化,而不是傳統古籍刻本的數字化。此外,我們的中華經典古籍數據庫不僅僅限于中華書局自己整理出版的古籍,而是把除了上海古籍出版社之外的所有古籍出版社整理出版的古籍,通過法律授權的方式進行集中運營。這些年,古聯公司還申請了自動標點等多項技術專利,2018 年推出了古籍整理與數字化綜合服務平臺——籍合網,在古籍數字化的服務培訓和傳統文化的普及方面做了很多新的嘗試。

其三,闡釋轉化的努力。如何讓傳統經典里的經驗和其中秉承的價值為當代社會所接受,除了文本的普及,中華書局這些年在經典的闡釋轉化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比如為大眾所熟知的《于丹〈論語〉心得》《姥姥語錄》等就是通過闡釋經典中的智慧,給今人以啟示。

這幾年,中華書局在產品線規劃上強調調整產品結構。雖然說中華書局是古籍整理與學術著作出版的最大平臺,但以前產品過度集中于傳統文化領域。文化不應該僅僅是傳統文化,而應該有多個組成部分,我們一方面肯定要繼續保持和擴大自己在傳統文化領域的優勢,另一方面也應該豐富其他板塊的內容構建。我希望中華書局能有一個更豐富的多層面的自我展示,而不是大家提到中華書局就只想到“古籍”。就產品線而言,我們目前在大眾市場上主要向兩個方向布局和發力:一是學生讀物領域,我們做出版就是傳播一種價值觀,傳播一種審美意識,如果不從學生抓起,那么我們就失去了未來的讀者;二是當代化的寫作領域,我們希望中華書局能有所表現。

傳統文化無論怎么做,都應該納入當代生活才有價值,需要和當代世界建立一種聯系,否則就完全是一種知識性的存在,我覺得意義不大。

確保古籍整理高質量

今年“古籍保護”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又印發《關于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這是否意味著古籍工作的開展邁上了一個新臺階?對中華書局的古籍工作有何影響?

“兩辦意見”的出臺正當其時,應該說是政府對古籍工作的重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對未來的工作肯定會有很大的推動作用。新中國成立以后,歷史上有兩個特殊事件體現了政府對古籍工作的高度重視。一是1958 年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的成立,二是這一次“兩辦意見”的出臺。其實,國家這些年對古籍工作一直非常重視,在其他很多專項資金被砍掉的情況下,一直保留古籍整理出版專項經費,這幾年支持力度還在持續加大。

近日“兩辦意見”的出臺,不僅體現了政府對古籍工作的重視,還提供了具體實施方面的指導,包括人才培養、政策扶持等方方面面的配套政策都顧及了,可操作性大大提升,我對此寄予厚望。令我鼓舞的還有其中對古籍分類的指導,因為有些古籍需要整理,有些不需要,有些需要深度整理,有些數字化就行,完全沒必要印成書?!皟赊k意見”不是一刀切的方案,而是就此提供了周密可操作的指導。前些年,我們在古籍專項資金方面確實有一些浪費,比如影印項目占比過大,這可能會在若干年后,讓未來的讀者覺得我們這一代人做的很多工作就是把古人的書攢了一下,覺得我們這個時代沒有給這些古籍賦予更多的價值。

“兩辦意見”還提到古籍的深度整理,這一點很好。2000 年前后我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做“明清別集叢刊”時就在呼吁做深度整理, 為此呼吁了20 年。為什么過去古籍整理長期在學術評價體系中不占優勢或者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因為很多項目沒有做深度整理,只做了簡單整理,很難和高端學術論著的價值做對比。而學界對古籍整理重視不夠,就造成了出版社面臨很大的壓力——來稿質量不好,編輯的壓力就很大。此次“兩辦意見”對古籍整理項目的考評體系提出了建設性意見,還提到對承擔古籍整理項目的出版社的經濟指標該如何考核,這對我們下一步工作的開展是有好處的。出版企業上市后被資本所左右,而古籍出版是一種高投入低產出的行業,坦率地講,現在全國的古籍社日子好過的并不多,在這種情況下怎么對這些出版社進行考核?“兩辦意見”在這些方面都談得比較具體,有清醒的認識。我們希望,未來能通過配套政策的出臺把對古籍工作的支持落到實處?!皟赊k意見”還提到人才培養,整個出版業確實都面臨著人才青黃不接的問題,需要我們一步步改善。

中華書局的古籍工作一直在常態下推進,古籍工作本來就是我們題中應有之義,不可能不重視?!皟赊k意見”出臺后,我們一直在思考,中華書局要把自己擺在一個什么位置上看待古籍整理?答案就是:我們一定要做高質量、高水平的古籍整理出版項目。我們曾經因為重速度而影響了書稿質量,現在一定要練好內功,真正站到一個名實相符的高度。我特別強調要加強規劃,做好標準的制定和落實,還有就是抓好隊伍的培養。這是我目前投入較多心力的一件事。最近,我們有幾部稿子本來早都簽了協議要出版,后來專門做了排查處理,有問題的堅決拿下。這一點我們一定要對自己負責,要對社會負責。

堅守自己的社會責任

在您看來,中華書局創始人陸費逵留給了中華書局怎樣的精神財富?給了您怎樣的影響和啟發?

陸費逵先生留給中華書局的精神財富就是社會使命、社會責任。我們雖然是企業,但也要堅守自己的社會責任和社會使命。

中華書局做出版,至少要踐行四個方面的責任:其一,政治責任。我們的導向要正確。其二,社會責任。我們做出版要恪守底線,誨淫誨盜的出版物不能出,要堅守我們的價值觀,提升大眾的審美意識。其三,文化責任。圖書是文化產品,不能粗制濫造。其四,質量責任。我們要高度重視我們的內容質量、文字質量、印裝質量,書局正在加強內容管理,提升質量是我們目前很重要的一個任務。

如何弘揚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何“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站在110 周年起點上的中華書局肩負著怎樣的使命?

110 周年的中華書局其實經歷了好幾次時代的變遷。中華書局創始人陸費逵先生以書業推動文化教育

110 周年的中華書局其實經歷了好幾次時代的變遷。中華書局創始人陸費逵先生以書業推動文化教育發展,所以中華書局從1912 年創辦時就編教科書,從教育出版起家,后來慢慢出版了《四部備要》等大型叢書。1954 年因為國家對出版機構的業務進行調整和分工,中華書局成為古籍整理與學術著作出版的主要平臺,從此被賦予了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大使命。過去幾年,我們在“守正出新”局訓的指導下已經在此領域做了很多努力,未來為了更好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我們至少要做好兩件事:

第一,繼續堅持在高水平古籍整理的基礎上做好傳統文化的大眾化普及。這里的普及有兩個層次:一是選本的多層次開發,二是做好經典的闡釋轉化。我們一定要把傳統文化用當代話語表述出來,和當代生活產生一定的關聯,而不是僅僅把古籍拿來進行翻譯做個注釋就行。

第二,讓傳統文化出版盡可能走向市場,為大眾所用,被大眾所接受。沒有市場的出版沒有前途,傳統文化出版同樣如此,因為我們不能永遠靠政府資助和各種資金支持。僅僅靠政府資助和各種資金支持,就等于說沒有市場,就沒有跟大眾建立起必要的聯系。

學者型編輯是中華書局的一大傳統。請您談談這個傳統在中華書局是怎樣形成和延續的。

學者型編輯這個概念是20 世紀80 年代以后提出的,中華書局其實是在1958 年以后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古籍整理與學術著作的出版平臺,聚集了全國各地一大批知識分子,當年的楊伯峻等人本來就是學者,是學者做了編輯。后來中華書局的員工在這些學者的引領下,慢慢就形成了學者型編輯的傳統。這種情況在當時的人民文學了編輯。后來中華書局的員工在這些學者的引領下,慢慢就形成了學者型編輯的傳統。這種情況在當時的人民文學出版社、商務印書館、人民出版社等大社都有。

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專業性很強,就要求我們的編輯本身具有一定的專業水準,才能幫助作者在原來書稿的基礎上進行加工提升。編輯最后是要替作者把關的。編輯是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回過頭看我們剛畢業參加工作的時候,其實各方面的能力都不行,尤其是文獻功夫,這么多年我提升最大的是文獻處理能力,就是在編輯實踐中逐步提高的。學者型編輯跟出版內容有很大關系,中華書局出于對質量和出版品質的追求,要求我們的編輯必須在某個領域有所耕耘、有所成長,才能更平等地與作者進行交流。

薪火相傳以局為榮

:“與有榮焉”是過往和中華書局編輯們打交道時常常聽到的四個字,這四個字的背后是動力也有壓力。您對此有著怎樣的感受?您對中華書局的未來有著怎樣的期待?

中華書局多年來形成了自己的出版特色,也取得了一定的行業地位。中華書局的編輯大多是文史哲專業畢業的學生,求學過程中就讀了很多中華書局的書,這種閱讀的經驗和記憶讓他們對中華書局產生了美好的向往,來這兒工作后自然就對這個牌子特別在意?!芭c有榮焉”的背后,就是一種強烈的認同感:一是這個平臺很適合自身的專業和職業發展;二是到了中華書局以后接觸到很多過去接觸不到的學者;三是到中華書局以后經自己手編發了很多重要的古籍整理和學術著作,從而獲得一種成就感。

就我而言,想得更多的是如何讓大家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更強烈?!芭c有榮焉”,如何“榮”得起來?就需要我們繼續保持一個高水平的出版狀態。

中華書局過去在大眾心目中是一個“老古板”,后來我們出了《正說清朝十二帝》《于丹〈論語〉心得》《記一忘三二》等圖書,打開了大眾出版之門。之后,我們怎么能讓自己一方面在大眾出版領域做得更加蓬勃,另一方面在專業出版領域繼續保持高水平和高質量?這幾天我還和編輯在談,我們有些古籍整理的圖書很早以前在其他出版社出過,書本身質量不錯,但是近些年乏人問津。如今我們中華書局的編輯拿來要再版,需要有一種追求——經過我手的圖書就要有一種脫胎換骨的感覺,和過去不一樣。我們能做什么?不能簡單拿來重新排排版就算是我的了,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發揮出編輯提升的作用。我當時用了很俗的一個詞,“我們中華人做這種書就要有一種自信,我覺得我們很‘?!?,你們現在敢嗎?如果不敢,現在就得好好地練內功”。

“人才流失”是出版業的一大難題,中華書局是否有這樣的困擾?您覺得如何才能讓百年老店更好地薪火相傳?

現在高校擴招,出版社還是能招到一些好學生,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讓這些人能夠更安心地工作,讓他們有成就感。具體就招聘編輯而言,我們的要求一是一定要有文史哲專業背景,二是有廣泛閱讀興趣,三是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交流能力。

所謂成就感,就是人回頭來看覺得自己做的事是否喜歡、是否有意義,這很重要。人才隊伍建設則要做到兩點:第一有合適的待遇,第二有成就感。如果老在一個低層次上重復出版,編輯做得也沒勁。我們很關注編輯隊伍的培養,中華書局這些年面臨的一個問題是老編輯退休較多,而年輕編輯進來較多,年輕編輯的經驗和業務能力的提升非常關鍵,我們要做的就是好好提升他們的能力,并通過一定的制度和辦法來提升他們的待遇。

您過去給讀者們推薦過很多好書,請分享幾本對您個人影響最大的書。

閱讀是一種很個人化的行為,首先我不能拿自己的標準要求別人。就個人閱讀經歷而言,有幾本書對我影響很大。

一是影響了我的專業選擇的圖書。當年我讀大學時和很多中文系的學生一樣,讀得更多的是文學作品,并一度因為很喜歡英文而想做比較文學研究,后來看了錢鍾書先生的《舊文四篇》《七綴集》等著作,對我的影響很大。我從中看到了一個學者看問題應該具備哪些素質,錢鍾書先生的“中西會通”讓我望塵莫及,我因此放棄做比較文學研究的念頭,選擇了從頭學習古典文學的治學之路,碩士期間學的就是先秦兩漢文學。

二是作為文化人始終不能忘卻的是對人的關注,讓我印象深刻的愿意反復讀的有這樣三本書:一是盧梭的《懺悔錄》,它告訴我們一個人到了一定時候要敢于回頭看自己的人生,要敢于直面過去,清醒地反省自己。這本書我是在一個新年夜晚的鞭炮聲中讀完的,很受震撼。二是《紅樓夢》,這是人類小說史上的杰作,能超過它的不多。年輕時我是看情節,有了一定人生閱歷考慮的是形而上的問題,現在更多看它的寫作技術。三是《萬歷十五年》,這本書中黃仁宇先生對問題的思考方式對我的影響很大,前不久我還在推薦這本書,希望大家多讀讀?!?/p>

猜你喜歡
古籍整理中華書局古籍
斯鹽最靈,此籍可餐
——鹽業古籍整理新成果《河東鹽法備覽合集簡注》出版
中醫古籍“疒”部俗字考辨舉隅
論“明清實錄藏族史料類編叢書”古籍整理工作
關于版本學的問答——《古籍善本》修訂重版說明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Function in Daily Life
關于古籍保護人才培養的若干思考
首屆宋云彬古籍整理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行
我是古籍修復師
建筑史話
On Observing Etiquette and Custom —— A Case Study of the Essence of the Funeral and Burial in the Six Dynasties〔* 〕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