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鵝發酵床養殖模式

2022-07-15 02:09安俠常磊
家禽科學 2022年6期
關鍵詞:水禽墊料菌種

安俠 常磊

如今,肉鵝養殖業在水禽養殖行業中所占比例逐年上漲,但飼養方式仍以傳統方式為主,且普遍存在用水多、污染排放較多等問題。而發酵床養殖是結合現代微生物發酵處理技術的一種環保、安全、有效的生態養殖法。一般不需要太多的水,只需要滿足鵝的日常飲水即可,因此發酵床養殖對環境的污染相對較小。采用發酵床養鵝后,微生物能夠充分分解發酵床上糞便中的有機物,降低了糞便帶來的異味,大大提高了鵝羽毛的清潔度,減少了發病率。此外,通過發酵床發酵的鵝糞,經過簡單處理后還能夠作為肥料,應用于農業種植。因此,本文從鵝舍的建設、墊料池的設置、墊料組成以及設備的維護等角度剖析,為今后的鵝場改建以及維護未來生態農業改革起一定的指導作用。

1 發酵床鵝舍的建設

發酵床養殖技術最初是在養豬和養雞上進行應用,此后才應用于養鴨。在水禽上應用發酵床是對傳統水禽養殖模式的一次轉型,更是一種新型的生態養殖技術[1]。鵝發酵床的建設遠比豬的簡單,且投入的成本也較低。鵝舍一般為東西走向,坐北朝南,所在地勢要比當地地勢稍微高出一些。鵝舍的窗戶要稍微大點,有利于通風和光照。這是因為鵝糞落在發酵床上,經過微生物發酵會產生大量廢氣,同時在微生物發酵過程中還會產生大量熱,這部分熱量促使鵝糞中的水分變成水蒸氣,因此發酵床的鵝舍需要通風良好,能夠及時換氣和排熱、排濕。理想的發酵床鵝舍,應在鵝舍頂部設置一個可以開合的天窗,既可以將熱氣排出鵝舍,又防止雨水落在鵝舍。

2 墊料池的設置

墊料池一般分為地上式墊料池、半地下式墊料池和地下式墊料池。地上式墊料池較為簡單,通常適合于老舊鵝舍的現場改造,只需要在舊禽舍內的四周,用水泥混凝土建設一個高約35 cm的擋土墻,然后在地面鋪設一層厚度約30 cm的墊料即可。半地下式墊料池是在鵝舍地面上挖出一個深坑(深度約為15 cm),然后再在坑中鋪滿墊料,這樣做的好處是挖出的泥土可以用于遮擋墊料。地下式墊料池適于建在鵝舍地勢高、地下水位低的位置,可在鵝舍挖出較深的墊料床,深度可達到40 cm;發酵床四周用水泥混凝土加一些磚塊加固,床底為土面,要求平整干燥。如果在雨水較多的季節導致發酵床水位較高,此時需加高發酵床的高度,多添加一些墊料做成地上式發酵床,易積雨水或者潮濕的地方最好在周圍開一個小溝用于排出發酵床中的水。

3 墊料組成

鵝發酵床所用墊料極其簡單,只需在發酵池中放入一些比較廉價的鋸末,還可以用更加廉價的原料作為發酵床的墊料,比如稻殼、花生殼、玉米芯等,原因是鵝糞中含有較高的營養物質,能滿足微生物發酵所需要的其它營養。選擇發酵床墊料,要求原料干凈無霉變、廉價、吸水強且在陽光下快速干燥。使用發酵床養鵝過程中,不能夠使用對發酵菌群有害的化學試劑、抗生素等,這些藥品容易降低益生菌活性,不利于后面的發酵過程 [2]。

4 鵝舍發酵床的維護

4.1 通風

鵝舍的通風無論寒暑是必須要有。冬季保溫的同時也要適當通風換氣,給鵝群提供一個相對良好的環境;夏季,窗戶通風要和風機、濕簾聯用起到降溫、換氣的效果。

4.2 定期翻動上層墊料

發酵床發酵是有氧發酵,期間需要翻動墊料,既可以將糞便與菌群混合,又可以將氧氣混入墊料中,有利于微生物的發酵。墊料也不需要經常翻動,一般一周左右翻動一次即。如果鵝群處于發病中,則需要經常翻動墊料,將含有病原菌的糞便及時混在墊料中,利用益生菌和發酵熱抑制病原菌的生長和繁殖。翻動深度為10~20 cm。每批鵝出欄后要深翻墊料1次,深度以30 cm為宜[3]。發生過疫病的鵝場,鵝出欄后墊料應做成寬2 m、高1.5 m、長2 m以上的大堆,強化發酵以消除病害。

4.3 補充墊料

在發酵過程中,微生物會分解一部分的墊料。因此,每隔一段時間需要補充一些新墊料。一般直接在原有墊料的基礎上鋪灑一層墊料即可,厚度大約在4 cm左右。一般情況下,鋪灑墊料是不需要添加菌種,原有的墊料含有的菌種即可滿足需求。只要鵝舍味道不臭,就說明發酵床還在正常工作;如果鵝舍味道嚴重發臭,此時需要將發酵床中的所有墊料清除出去,鋪上新鮮的墊料,并且加入新的菌種[4]。

參考文獻:

[1] 翟雙雙.我國水禽養殖模式及存在的問題與展望[J].廣東飼料,2014,23(01):46-48.

[2] 蔣桂韜,戴先焙.肉鴨發酵床養殖技術[J].湖南農業,2015(07):18-19.

[3] 王海洲,劉相春,李永華,等.發酵床養殖肉鴨技術的科技創新與推廣[J].山東畜牧獸醫,2015,36(06):21-22.

[4] 泰牧.發酵床養鵝模式墊料的制作[J].農家致富,2020,4(07):37.

猜你喜歡
水禽墊料菌種
精彩絕倫的“水禽秀”
木屑墊料和牛糞墊料對奶牛泌乳性能及健康的影響
農業農村部發布全國水禽遺傳改良計劃
農業農村部發布全國水禽遺傳改良計劃
食用菌菌種退化的原因與相應對策
袋料栽培香菇改用膠囊菌種效果好
雞舍墊料管理技術
客觀了解和評價液體菌種和固體菌種
發酵床養豬還須注意日常管理
選擇優質食用菌菌種的五項原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