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發展階段科技創新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研究

2022-07-21 12:10張志強熊永蘭韓文艷王愷樂
中國西部 2022年3期
關鍵詞: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

張志強 熊永蘭 韓文艷 王愷樂

〔摘要〕產業高質量發展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基礎,產業高質量發展必須依賴高質量科技創新支撐。文章分析了四川省“5+1”現代工業體系、“10+3”現代農業體系和“4+6”現代服務業體系中產業發展的科技創新能力基礎與現狀,剖析了四川省科技創新在投入、平臺、人才、成果、對產業的支撐及創新生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提出從提高科技研發投入,布局戰略性科技領域方向創新,引進和培育戰略性科技力量,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建設一流科技人才隊伍,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等6個方面提升四川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關鍵詞〕創新驅動發展;現代產業體系;現代工業;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

〔中圖分類號〕F12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694(2022)03-0016-10

當前,科技創新已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吨腥A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強調“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冻捎宓貐^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提出川渝“共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提供科技支撐”?!吨泄菜拇ㄊ∥P于深入推進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決定》指出“促進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加快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因此,分析四川產業科技創新能力現狀與基礎,明確科技創新鏈與產業鏈融合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與不足,就顯得特別重要。

目前國內關于產業高質量發展已開展了較多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一是不同產業高質量發展內涵及路徑研究,如徐開娟等(2019)對我國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及關鍵問題進行了研究〔1〕;鄧菁等(2019)探究了高新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財政扶持策略〔2〕;賀達等(2019)分析了不同類型產業政策對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及作用路徑〔3〕;盛磊(2020)研究了數字經濟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機制、內在邏輯與實施路徑等〔4〕。二是從產業結構視角探究產業或經濟高質量發展,如范慶泉等(2020)從實證角度檢驗了產業結構升級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影響〔5〕;朱風慧等(2020)認為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迫切需要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而產業結構升級是優化經濟結構,進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要路徑〔6〕;史丹等(2020)認為產業結構變動整體上有利于推動中國實現高質量發展〔7〕。三是產業高質量發展水平測度及評價,如袁淵等(2020)運用熵權TOPSIS法對我國31個省份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綜合指數和子維度指數進行測算并分析其空間分布規律〔8〕;朱錦強等(2020)構建了區域產業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并對甘肅進行實證研究〔9〕;劉浩等(2021)構建了天然氣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標,并對中國天然氣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評價分析〔10〕;陳曉雪等(2019)綜合評價分析了中國區域高新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11〕。

綜上所述,目前關于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內涵、路徑、評價、結構等視角,而從科技創新視角探究新發展階段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研究相對較少。要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必須提高產業鏈的科技創新能力。為此,本文從國家及地方發展戰略需求導向、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導向、提高科技創新競爭能力導向等視角出發,從建設完善區域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創新中心和科技強省、強力支撐現代化經濟強省建設戰略使命維度切入,審視和觀察四川科技創新發展能力,聚焦四川工業“5+1”、農業“10+3”、服務業“4+6”現代產業體系,對四川產業科技創新能力予以全面深入分析,并據此提出政策建議,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決策參考。

一、四川省產業高質量發展現狀分析

四川省將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作為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內容。四川省現代產業體系包括“5+1”現代工業體系、“10+3”現代農業體系和“4+6”現代服務業體系。從科技創新的角度,將農業產業體系作為一個整體予以分析。同時,考慮到醫藥健康產業的戰略重要性,也納入分析。由于現代服務業體系的科技創新主要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相關,與數字經濟產業高度融合。因此,文中不再詳細分析現代服務業體系。據此,我們將重點分析四川現代產業體系的主導產業,即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食品飲料、能源化工、先進材料、數字經濟、現代農業、醫藥健康等產業在科技創新方面的發展現狀和基礎,以觀察產業科技創新方面的短板和不足。

1.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強勁,但核心技術缺乏

2020年,四川省電子信息產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實現營業收入12684.8億元,同比增長22.6%〔12〕。在電子信息的“芯、屏、端、軟、智、網”產業鏈中,集成電路、軟件、新型顯示等領域發展突出。但電子信息產業大而不強,價值鏈“缺芯少魂”現象明顯,技術、資源、市場“三頭在外”。四川本土企業不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關鍵技術由外企或外資企業掌控,產業被動發展。

2.裝備制造產業優勢領域突出,但關鍵零部件對外依存度高

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裝備制造產業規模不斷壯大,2020年四川裝備制造產業實現營業收入7327.8億元①。擁有先進軌道交通裝備智能制造、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制造等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其中核反應堆、軌道交通裝備等領域優勢明顯。但裝備制造業總體上不強,缺乏行業龍頭企業。四川裝備制造業基本處于產業鏈中低端環節,核心技術受制于人,關鍵零部件與基礎材料對外依存度仍然較高。

3.食品飲料產業基礎雄厚,但創新支撐不顯著

食品飲料是農業產量變產值、擴大經濟效益的消費終端產業。四川是中國糧食、油料、生豬、茶葉等經濟作物和農副產品的主產區之一,已形成白酒釀造、糧油加工、肉制品加工等3個千億級產業。產業發展的資源和環境優勢突出,特別是白酒產業規模優勢明顯,四川打造了川酒“川字號”特色產業集群。從產品產量看,2021年全省白酒產量364.1萬千升,居全國第一位②。四川有發展食品飲料的農業資源優勢,但在產品品質創新上缺乏高價值專利支撐,品牌保護意識淡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不強,資源優勢沒有充分發揮。

4.先進材料產業發展迅速,但自主創新能力不足

基于資源優勢,釩鈦鋼鐵、稀土材料、化工新材料等領域發展較快,攀枝花釩鈦新材料、川東北玄武巖纖維等一批新材料產業基地及先進材料產業園已經形成,高檔鈦合金、玄武巖連續纖維等產品實現產業化,全省新材料產業規模逐年遞增。2020 年全省先進材料產業實現營業收入6317.3億元,增長6.0%③。但先進材料的技術創新較為落后,關鍵戰略材料大多是基于國外產品進行仿制和改進,缺乏科技創新的戰略化組織和自主創新能力。對整個先進材料產業的研發重視不夠,前沿新材料領域的規?;慨a和產業化生產的關鍵技術缺乏。

5.能源化工產業特色優勢明顯,但綠色高效的核心創新技術不足

四川是中國清潔能源、天然氣化工、鹽化工和化肥的重要生產基地。2020年,全省電力裝機10295萬千瓦、發電量4140億千瓦時,其中水電裝機8082萬千瓦,發電量3514億千瓦時,均居全國第一;天然氣產量432億立方米,其中頁巖氣產量119億立方米,躍升為全國最大的天然氣(頁巖氣)生產基地④。在晶體硅太陽電池、碲化鎘薄膜太陽電池的開發研究能力和產業化的裝備水平及規模上在國內領先,而且已躋身達到平價上網條件的12省區之列。氫能方面,在制氫、儲氫、燃料電池、氫氣純化和計量等方向具有自主創新能力,已建成省部級科技創新平臺。在化工新材料領域,聚碳酸酯(PC)、聚芳硫醚颯(PASS)、含氟聚酰亞胺等新材料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并形成產業化規模。2020年全省能源化工產業實現營業收入7172.9億元,實現利潤總額641.2億元,增長12.8%①。但是,對化石能源的清潔利用技術創新重視不足、創新力度不夠,大量化石能源低效利用,既造成資源浪費也造成環境污染。面向未來新能源(氫能和燃料電池等)的技術創新、戰略規劃、基礎研究系統布局不足。整個能源互聯網技術創新和研發發展緩慢,缺乏多能互補的體系化設計。

6.醫藥健康產業發展迅速,但創新投入不足、原始創新能力較弱

醫藥健康產業是四川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2021年醫藥健康產業實現營業收入1757.0億元,同比增長11.4%,利潤同比增長22.0%②,擁有先導(新藥研發)、科倫(輸液產品)、苑東生物(化學原料藥與高端制劑)等制藥龍頭企業,邁克生物(體外診斷產品研發)等醫療器械新型企業,華西醫院等國內領先大型醫療機構。但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和大健康產業發展,醫藥健康產業的創新能力不足,核心知識和技術缺乏,對外依存度較高。

7.現代農業產業推動四川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轉變,但農業高新技術、基礎研究和應用技術研究水平不高

四川是農業大省,農業是四川的金字招牌。近年來,四川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不斷完善,農業科技創新園區建設成效初顯?!按ㄗ痔枴逼放企w系日益壯大,擁有國家地理標志產品978個(被核準認定的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96個,位居全國第一;農產品地理標志194個,居全國第二,西部第一),28個地理標志產品納入中歐“275+275”互認互保清單③。農業產值逐年升高,2020年四川農業生產穩中向好,第一產業增加值達5556.6億元①。但四川農業正處在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艱難轉型的階段,農業科技整體創新能力不強,現代生物技術與傳統育種技術未能有機結合。

8.數字經濟產業強勢崛起,但技術支撐體系尚待完善

在整個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大背景下,數字經濟新模式能有力帶動產業體系轉型升級發展,特別是產業機器人、工業互聯網、數字消費場景等產業新方向競爭激烈。四川網絡基礎與平臺建設處于全國上游,數字技術與三次產業融合較好,尤其是成都政府互聯網服務能力位于全國省會城市第一。2021年四川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4012.2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為7.5%,同比提高0.7個百分點①。但作為數字經濟的戰略性生產資料的大數據中心建設較為滯后,作為數字經濟生產力的先進計算能力培育不足,先進網絡基礎設施發展較滯后,網絡強省、智慧城市、智慧社會建設推進較為緩慢。

二、四川省產業高質量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科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實現高質量趕超發展,必須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2019年,四川省科技對經濟的貢獻率58%②,低于全國平均水平(59.5%)③。產業技術能力的提高、產業鏈的穩定(特別是電子信息)需要科技創新的巨大知識供給,這對四川省科技創新能力和競爭力提出了巨大挑戰。

1.科技研發投入增長緩慢,企業研發活力不足

研發經費投入不足。2020年,全國R&B經費投入強度平均水平達到2.4%,其中北京為6.44%,上海為4.17%,天津為3.44%,廣東為3.14%,浙江為2.88%,陜西為2.42%,安徽為2.28%,而四川只有2.17%,而且這也是四川首次超過2%。企業研發活力不足。企業發展經營對研發內在動力不足,2019年四川規上工業企業R&D經費投入強度為0.88%,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32%)④。高技術產業新產品經費投入不足。2019年,四川高技術產業新產品開發經費支出為165.11億元,遠低于廣東(2165.25億元)、江蘇(747.14億元)和浙江(359.15億元)⑤。較低的研發經費投入,難以支撐高技術產業創新發展。

2.國家級高端創新平臺集聚不足,重要創新平臺建設乏力

國家級高端創新平臺已經形成體系化發展局面,而四川除了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數量略領先于合肥外,其他的國家高端創新平臺數量均低于東部的3個國家級科創中心,與北京、廣東創新資源集聚能力差距較大。在國家層面新一輪國家實驗室建設中,截至2020年10月份,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合肥)、張江國家實驗室(上海)、懷柔國家實驗室(北京)、鵬程國家實驗室(深圳)等4個國家實驗室已經掛牌,潔凈能源國家實驗室(大連)已布局。在區域層面,部分省市加快推進省實驗室建設,目標是對標和爭取建設國家實驗室,打造國際一流科創平臺,如廣東已啟動建設10家省實驗室,浙江推進7家省實驗室建設,江蘇布局3家,湖北布局8家,安徽布局15家,山東布局5家等。四川盡管提出建設天府實驗室,但缺乏重大實驗室建設布局戰略規劃。

3.高端人才引育競爭力不夠,高端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匱乏

四川高端科技創新人才集聚不夠,與其他4大科技創新中心相比,差距較大,對于兩院院士、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高被引科學家、長江學者(及百人計劃)等高端人才引進培育力度明顯不夠。2019年四川省擁有兩院院士60人,低于中西部地區湖北、陜西省兩院院士人數;2016—2019年四川高校長江學者數量為26人,低于湖北?。?9人)和陜西?。?6人);2019年四川規模以上工業企業R&D人員全時當量為78289人年,低于湖北省115743人年①。高端人才政策設計缺乏系統性,高端人才政策的友好性不足,在高端人才爭奪戰中難以占領優勢。人才政策與產業發展融合不夠,產業發展與人才培育引進沒有緊密結合,與產業配套的人才政策不優。

4.科學與技術原創知識積累少,突破性重大成果產出更少

科學創新是技術創新的源頭和源泉。在科學原始創新方面,盡管四川省有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但被視為“原創性最強、科學價值最高”的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四川尚未獲得,科學原始創新和基礎研究方面的突破性發現能力積累不夠。在技術原創成果方面,產出了如“華龍一號”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核電技術,創新采用177根堆芯設計,降低了堆芯功率密度,提高了設計安全水平。但類似的重大標志性技術成果鳳毛麟角,產業高端化發展的創新驅動力不足。

5.科技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較弱,科技新產業創造能力較低

產業鏈與創新鏈融合不夠,突出表現在3個能力低上——基礎研發能力低、產業技術融合能力低、技術轉化能力低,科研成果轉化與經濟發展結合不緊??萍紕撔碌膶蛐圆粔?,以數量創新為主,質量創新有待提升。創新供需匹配不足,適應經濟社會需求的產出較少。技術成果質量不高,技術成果轉化為新產業比較困難。企業原始創新能力不強,產業技術創造能力不足,產業核心競爭力不強,先進制造業占比偏低,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創新型大企業數量偏少,導致新科技產業創造較少。

6.科技創新生態仍不優良,創新生態吸引力競爭力不足

科技中介服務機構體系、創新政策體系等都不夠健全。國內外所有的科技創新中心無一例外都是經濟中心、金融中心,這是支撐科技創新的關鍵創新生態,而四川金融業發展水平還比較低,科技金融不夠發達??萍嫁D移轉化的融資環境較差。根據新財富發布的《2020中國內地省市金融競爭力排行榜》,四川在經濟競爭力、資本市場規模、資本市場活躍度、金融機構實力等方面均弱于廣東、上海、北京、江蘇和浙江等。政府投資基金對科技初創企業門檻太高,不好用,沒有產生較好效益。同時社會投資基金不發達,在天使投資等創業投資方面亟需加大力度,應積極學習深圳、合肥等地開放創新經驗。此外,創新友好型政策體系尚未建立,人才政策服務質量不高,對于人才便捷的生活環境建設還有待加大力度營造,高端人才無障礙生活環境遠未建立,智慧城市、智慧公共服務系統還未建成。

三、四川省科技創新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對策建議

在當前及今后較長時間內,為保障經濟規模持續擴大,保障產業規模穩定并繼續擴大,四川產業發展模式需要向高質量轉變,產業的慣性向上發展需要科技的支撐。四川應從以下幾方面提升科技創新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能力。

1.顯著提高科技研發投入,確立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目標

創新驅動發展,投入支撐創新。要對標建設國家科技創新中心的戰略目標,顯著提高研發投入強度?!笆奈濉逼陂g,四川省全社會R&D經費投入強度的規劃目標是2.4%①,這個水平滯后于全國平均水平5年時間。有必要重新規劃和提高目標,“十四五”期間及中長期,研發投入強度至少要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同時相應提高基礎研究投入比例(占研發投入的8%—10%以上)。在科技投入來源上,發揮財政科技資金杠桿作用,充分激發企業創新活力,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建立國有企業研發投入剛性增長機制;穩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研發投入,并鼓勵產學研合作,聯合爭取國家層面的科技資金。在科技投入方向選擇上,以產業鏈布局創新鏈、創新鏈支撐產業鏈為導向,圍繞重點戰略性產業領域布局科技創新,在重點產業科技領域上突破“卡脖子”問題、創造產業科技增值新優勢。第一類是四川有基礎及四川實現國家戰略目標導向的重大戰略需求發展方向(戰略目標牽引);第二類是支撐四川產業鏈高端化發展的前沿關鍵技術領域研究,為提高產業鏈科技競爭力和競爭優勢奠定長遠基礎;第三類是培育未來科技競爭優勢的科技創新領域(科學目標導向),按照科技重點專項予以支持。

2.布局戰略性科技領域方向創新,建設科技強省和產業強省

要圍繞產業鏈布局和完善創新鏈,促進科技創新能力跨越發展。瞄準國家戰略需求,結合四川科技與產業優勢、四川產業發展戰略方向,遴選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重大科技領域,布局重大研發計劃、先導戰略專項,爭取形成四川有特色的科技發展重大優勢。戰略性科技領域建議如下:

(1)先進核能領域,建設中國“堆谷”。積極推動建立先進核能國家實驗室,支持開展先進核反應堆研發,推進超高通量多功能堆大科學裝置。支持核電裝備制造、核電技術服務、核醫療產業化發展,實現和鞏固核技術、核醫療的全國領先地位。

(2)生命健康領域,建設省重大創新平臺。整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等單位的研究力量,充分發揮生物資源和中藥資源優勢,建設生物醫藥健康實驗室或創新研究院,建設生物醫藥健康創新高地。

(3)先進材料領域,打造中國“先進材料谷”。建設先進材料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推進硅材料(樂山“硅谷”光伏硅基片)、氟材料、高分子材料、高純金屬材料等技術研發,發展先進硅材料等末端應用以及產業集群化發展。

(4)清潔能源領域,建設中國西部清潔能源創新高地。加強化石能源清潔領域技術創新,培育清潔能源產業鏈,發展壯大氫能與鋰電池(動力電池)產業集群,發展智能電網與能源互聯網,推進“碳中和”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

(5)綠色生態現代農業領域,建設農業強省,以農業高科技擦亮農業“金字招牌”。大力支持基因編輯植物、動物育種技術研發,加快四川國家農業種質資源庫建設和種質資源基因保護,建設特色農業產業高科技示范園區,強化“農業+ ”現代技術的集成創新應用發展。

(6)智能裝備制造領域,建設智能制造強省。建設國家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技術創新中心,推進航空裝備制造、智能網聯交通裝備、智能機器人等領域關鍵技術研發設計,打造磁懸浮軌道(或高度管道)交通技術國家實驗室(或工程技術中心)。

(7)集成電路與人工智能領域,建設重大創新平臺(實驗室或先進技術研究院)。以成都海光、中科曙光等公司為龍頭,構建四川先進集成電路(半導體芯片)產業鏈,特別是補鏈強鏈,建設先進半導體產業集群,突破一批卡脖子技術。瞄準軟硬件一體化發展新方向,發展智能自動駕駛汽車等人工智能經濟應用產業。

3.引進和培育戰略性科技力量,促進高端創新資源快速集聚

要積極爭取國家研發平臺落戶,以重大創新平臺集聚戰略性科技力量。在航空、核能等優勢領域,推進國家實驗室、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在川建設或布局,推進四川省工業云制造、工業信息安全創新中心等省級創新中心升級為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以戰略科技力量參與到國家具有前沿性、戰略性的重大科技計劃或專項中,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契機,爭取一批跨區域性資源平臺,如成渝地區技術創新中心。建設省級重大研發平臺,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產業發展戰略科技領域,加快推動在先進核能、生物醫藥健康、先進材料、清潔能源、智能裝備制造、集成電路與人工智能等領域自主新建和組建5—10個左右的省實驗室,給予財政資金大力支持,并拓寬資金多元化投入渠道。

4.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培育現代科技型產業龍頭企業

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給予企業與科研機構承擔財政研發計劃和項目同等的創新地位,擴大企業創新決策話語權。積極引進和培育科技創新型企業。以政策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建立和壯大企業研發機構,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到海外建立研發機構,構建全球化的創新網絡;支持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同時健全激勵企業投入創新機制,支持研發人員向企業研發機構流動。以有效的激勵機制著力培育產業龍頭企業。通過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鏈聯動發展,提高產業鏈競爭力。重點圍繞電子信息產業(如成都海光、中科曙光、成都京東方)、生物醫藥(如成都先導、四川科倫、苑東生物等)、先進材料(如晨光化工、硅寶科技)、清潔能源、裝備制造、現代農業、食品飲料(如五糧液)等關鍵主導產業,培育產業創新龍頭企業,以創新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鏈、產業集群化發展。在政府采購(如新基建建設)中要明確加大四川本土化產品采購比例,有效支持企業發展壯大。

在龍頭企業帶動下,圍繞戰略性科技領域,培育建設具有區域輻射帶動力的高端現代產業集群。如成都平原壯大高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醫藥健康產業集群,川南打造世界級優質白酒產業集群,川東北培育打造新材料、油氣化工、機械汽配、綠色食品產業集群,攀西打造先進材料、康養旅游產業集群,川西北建設生態文化旅游、清潔能源產業集群。

5.建設一流科技人才隊伍,充分激發人才創新活力

人才驅動創新。以重要創新研發機構、重大創新平臺建設為抓手,以制度創新和服務創新為突破,開創出新時代堪比歷史上“天下詩人皆入蜀”的人才匯聚盛景和“市廛所會、萬商之淵”的經濟中心盛景的優異創新生態和營商環境〔13〕,吸引、培養和造就世界一流的科技創新人才及團隊,特別是形成科技創新特色領域與人才隊伍的世界高地。要建設創新友好型高端人才政策體系。要對標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目標,以“高精尖缺”為導向,制定具有顯著競爭力的高端人才政策。耍積極利用好國家出臺的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優惠人才政策,盡快制定出臺四川落實國家西部大開發人才政策的實施方案,使國家政策早日落地、可操作、可執行。如“允許國有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按有關規定在西部地區兼職并取得合法報酬。允許退休公職人員按有關規定在西部地區創業”等〔14〕。建立政府基金,引導東部地區高年資的高端人才(戰略科學家、有影響力的領軍人才)領銜建設重大研究平臺、研究設施等,快速為國家科創中心培養骨干人才。

6.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營造一流創新生態

要以建設國家科技創新中心為戰略目標,加快建設和完善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做好頂層設計和戰略規劃,明確建設原則與階段目標,確立建設的戰略模式和體系,特別是省級層面主導、加強頂層設計、整體系統性制定“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戰略規劃”,而不僅是由成都、綿陽等碎片化各自為戰,從而形成經濟大省、科教大省的多個創新增長極,持續改革完善科技創新治理能力和體系。

要以促進科技創新體系的系統性優化為目標,構建“創新主體發展政策一營商環境政策一科技創新政策”的“創新成功三角”,大力完善科技創新相關的創新主體發展政策、營商環境監管政策、科技創新激勵政策等系統設計和相容自洽,培育創新創業創造的卓越生態,充分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活力。

進一步在科技創新國內外合作和科技成果轉化方面發力,走開放創新道路。要在繼續做好本地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同時,加大對國內外科技成果、人才、創業企業、創投機構等的引進力度,增強省內高校和科研機構加大國際合作和交流力度,積極吸引海外留學生回國創業。

要深化科研院所改革,賦予科研事業單位更大的自主權,擴大科研事業單位在人、財、物等方面的管理和經費使用自主權,擴大財政項目經費使用的決策自主權,尤其是任用敢于做事、敢于成事的人才擔任高校和科研院所負責人。要改革科技評價制度,建立以科技創新質量、貢獻、績效為導向的分類評價體系〔15〕,減少過多過繁的評價對創新過程的干擾。要建立允許失敗的創新容錯機制和激勵大膽創新創業的政策環境,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

參考文獻:

〔1〕徐開娟,黃海燕,廉濤,等.我國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與關鍵問題[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9,(04).

〔2〕鄧菁,肖興志.高新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財政扶持策略研究[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9,(11).

〔3〕賀達,任文龍.產業政策對中國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研究[J].江蘇社會科學,2019,(01).

〔4〕盛磊.數字經濟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動力機制、內在邏輯與實施路徑[J].價格理論與實踐,2020,(02).

〔5〕范慶泉,儲成君,高佳寧.環境規制、產業結構升級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影響[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20,(06).

〔6〕朱風慧,劉立峰.我國產業結構升級與經濟高質量發展——基于地級及以上城市經驗數據[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2020,(06).

〔7〕史丹,李鵬,許明.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與經濟高質量發展[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09).

〔8〕袁淵,于凡.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水平測度與評價[J].統計與決策,2020,(21).

〔9〕朱錦強,楊宗峰.區域產業高質量發展內涵與評價測度——以甘肅省為例[J].社科縱橫,2020,(10).

〔10〕劉浩,張在旭.中國天然氣產業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21,(02).

〔11〕陳曉雪,時大紅.中國區域高新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綜合評價分析[J].南京財經大學學報,2019,(05).

〔12〕李麗龍.第二屆中國智能終端產業發展大會在宜賓舉行,促進5G時代智能終端產業協作共贏智創新生態共贏新時代[N].四川日報,2021-07-10(04).

〔13〕張志強,熊永蘭,韓文艷.成渝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模式與政策研究[J].中國西部,2020,(05).

〔14〕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EB/OL].(2020—05—17). http://www.gov.cn/zhengce/2020-05/17/content_5512456.htm.

〔15〕蘇新寧.完善評價體系推動科技創新[N].人民日報,2018-06-21(18).

①③數據來源:四川省統計局,“2020年四川省五大現代產業穩步發展”,http://tjj.sc.gov.cn/scstjj/clO5846/2021/2/l/9f8997bca76e4c89a5687a2ca46380ae.shtml。

②數據來源:四川省統計局,“食品飲料:見證‘萬億產業’誕生!”,http://tjj.sc.gov.cn/scstjj/cl05846/2022/3/2/42e4860f77f94be7b32d5303d81109a0.shtml。

④數據來源:《四川省“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

①數據來源:四川省統計局,“2021年四川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情況”,http:// tjj.sc.gov.cn/scstjj/cl05846/2022/3/29/979fabl310334f809ef5fbf6efbac80e.shtml。

②數據來源:《四川省科技金融發展白皮書(2019)》。

③數據來源:《中國科技統計年鑒一2020》。

④數據來源:《2020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

⑤數據來源:《中國高技術產業統計年鑒—2020》。

①數據來源:《中國科技統計年鑒一2020》。

①數據來源:《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

猜你喜歡
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
深入考察調研 攜手打造現代農業高地
“用好現代農業科技,多種糧、種好糧”
現代農業離不開化肥
砥礪奮進 打造現代農業強市
現代農業
計算機技術在現代農業中的應用
基于有效供給理論的黑龍江省現代服務業發展對策研究
河南省現代服務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唐山市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基礎能力分析
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現代服務業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