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愛玲的美國時光

2022-07-21 07:36王金蘭陳文鳳昭質
北方人 2022年13期
關鍵詞:威爾麥克張愛玲

文/王金蘭 陳文鳳 昭質

1955年秋,張愛玲乘“克里夫蘭總統號”客輪孤身一人離開香港赴美國。

張愛玲赴美國,至少有一種自信,她相信能夠用英文寫她熟悉的中國故事,在美國站住腳根。但赴美六個月的經歷告訴她,一個黃皮膚黑頭發的中國女人要在美國靠寫作謀生是多么不易,要克服多大障礙!她最初在紐約的住所是專為救濟窮人的救世軍女子宿舍,是收留各種無家可歸的女子的,她自己的身份不過是難民。她在中國曾是紅極一時的作家,但美國文藝界對她知之不多。她舉目無親,缺乏能幫她克服種種障礙、走向文藝殿堂的人。

1956年2月13日,張愛玲填寫了申請書寄往位于新罕布什爾州彼得堡的麥克道威爾文藝營。

美國有一種文藝營的組織,由熱心文藝事業的實業家或成名的藝術家們創辦,目的是為一些食宿無著的作家、藝術家提供能夠創作的環境,營內食宿全部免費。1956年,張愛玲在美國得知這個消息,2月便申請并獲得了麥克道威爾文藝營的答復當住營作家,時間是這年的3月至6月。張愛玲提交的計劃是寫一部長篇小說,暫定名為《粉淚》,這也就是《怨女》英文本《北地胭脂》的前身。得到批準后,她便啟程前往彼得堡,在這里她成就了第二次姻緣。

美國著名劇作家費迪南·賴雅,1891年生于費城一個德國移民家庭,信仰共產主義,很早就表現出了文學天賦,他寫的一部戲《青春入舞》曾入選麥克道威爾戲劇節。這部戲劇后來在1914年彼得堡召開的麥克道威爾戲劇節上演。

當賴雅初識張愛玲時,他熱情的共產主義信仰、認為馬克思主義才是世界的希望使張愛玲很驚訝。相比較起來,年長的賴雅倒比年輕的張愛玲更為樂觀、理想主義,而張愛玲對人生及生命的深刻體悟,對藝術及人類文明的獨特見解,也使賴雅大為吃驚。

從1956年3月13日張愛玲第一次遇見賴雅,為時不足一個月,兩人就已互相到對方工作室作客;賴雅覺得張愛玲既莊重大方又和藹可親。4月1日,他們并坐在大廳中共享復活節正餐。雙方已無話不談,彼此覺得很投趣。

最初的結合,是出自雙方的感情需要??墒呛髞?,當賴雅要離開文藝營,到耶多(紐約州北部另一個文藝營)逗留一段時間,張愛玲感覺出了對賴雅的依靠。她像情人一樣送賴雅去車站,向他訴說了自己的苦惱。盡管她自己面臨著經濟問題,但她仍舊送給了賴雅一些現金作為禮品,讓他帶到耶多去,這使賴雅大為感動。

在張愛玲與賴雅短暫分手后,倆人一直保持著密切的通信聯系。7月5日,賴雅收到張愛玲的來信,告訴他她已懷上了他的孩子。這個消息無疑刺激了賴雅。在這之前的三十多年里,賴雅是不再考慮婚姻的。但張愛玲懷了他的孩子,他不得不對張愛玲負責。

這以前二人雖關系密切,卻并未議及婚嫁,正是這事促使賴雅當天下決心立即向張愛玲求婚,且冒雨步行到郵局將這封信寄出。他甚至能夠體諒張愛玲此時的苦惱,希望自己的信能給孤單留在紐約的張愛玲一些安慰。但這封信張愛玲未及時收到。當時張愛玲急需得到賴雅當面的保證和安慰,并想知道他對懷孕一事的態度。

第二天賴雅又接到了張愛玲的電話。緊接著,張愛玲就趕來與賴雅見面。賴雅當面向張愛玲求婚,并認真與張愛玲談了一次話。他們決定結婚,但賴雅堅持不要孩子的態度非常明確,催促張愛玲再認真檢查一次,盡快去做人工流產。于是,張愛玲將為結婚做的準備中便很不尋常地包含了這樣的重要內容:打掉孩子。

同年8月14日,張愛玲與賴雅在紐約結婚,參加婚禮的人有張愛玲的好友炎櫻和張愛玲的經紀人馬莉·勒德爾。這也是炎櫻第二次為張愛玲證婚。其時張愛玲36歲,賴雅已經65歲,兩人相差了近30歲。賴雅因為張愛玲而晚年過得比較幸福,但他們直到死都在辛苦地應付生活,為住便宜的房子而不停地搬家,為糊口而不停地寫作。她曾在1956年9月9日致胡適的書簡中寫道:“……八月間我們在紐約結婚,極簡單的婚禮,所以也沒有通知親友?!?/p>

張愛玲在美國奔波了一年后才獲得了一個能使她安定下來的家。這段婚姻維持了11年。

最初倆人的婚姻是以鄉居生活為主。在賴雅的日記里,他的筆調輕松恬美,他詳細記載每個月的生活收支及朋友信件的往來,他稱張愛玲為E,記載下夫妻的生活情趣,如親密的談話,到波士頓去玩,看電影上館子,還有寫作上的不順,以及自己的幾次中風。

張愛玲還有一項癖好:??础袄?,那些不入流的小報、通俗書刊。只是張愛玲無法成為如她自己所向往的“像林語堂那樣以英文寫作聞名世界的中國作家”。賴雅多次嘲笑她??蠢幕?,她也沒有放棄。

1956—1967年的十余年中,賴雅當時既老又貧,但她一直陪伴在賴雅身旁,幾乎承擔了全部家庭開支和賴雅的醫療費用。如果沒有張愛玲拼命寫作來支撐家庭與賴雅的醫療費用,賴雅的結局也許會更悲慘。除了1961年應宋淇之邀請,赴香港電懋公司趕寫電影劇本之外,她與賴雅從美國東海岸到西海岸,又從西海岸返回東海岸,為謀求創作之地,到處奔波。在此期間,她的新作甚少,只有《五四遺事》《色戒》《浪花浮蕊》《相見歡》幾部。

1965年賴雅再次摔倒,這次他病得很重,以致癱瘓,后來大小便失禁,須張愛玲日夜照顧。張愛玲是將寫作看得比一切都重要的人,又加上沉重的醫療費負擔,她不得不求助于賴雅的女兒霏絲。1966年9月,張愛玲單身赴俄亥俄州牛津鎮的邁阿密大學任駐校作家。霏絲自己的家庭負擔也很重,張愛玲轉請鄰居照顧,鄰居也照看不了,張愛玲只能將賴雅帶去俄州。1967年麻州康橋的賴德克利夫學院邀請她,她又帶著賴雅去康橋。1967年10月8日賴雅走完了人生的最后道路,這時的張愛玲已精疲力竭了。

賴雅去世后,張愛玲洗盡鉛華,深居簡出,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以致有人說“只有張愛玲才可以同時承受燦爛奪目的喧鬧及極度的孤寂”。

(摘自2022年第4期《華人時刊》)

猜你喜歡
威爾麥克張愛玲
1/2的魔法
你做了什么
小王子
生活很艱難,但你被愛著
九月雨
威爾·史密斯是怎么把自己玩壞的?
2017年西麥克展覽公司展覽計劃
夢里夢外——評張愛玲《天才夢》
聆聽流行歌中的張愛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