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貓快餐:中餐“出?!比绾文耆氚賰|元?

2022-07-23 14:59葛賢通
商界評論 2022年5期
關鍵詞:出海中餐館快餐

葛賢通

中餐到底能不能做到“標準化”?能不能“出?!??

很長時間以來,這2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無數中國餐飲人。

幾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們注意到一家叫熊貓快餐(Panda Express)的連鎖餐飲公司。據公開資料顯示,主打“中式快餐”的熊貓快餐,早在2019年總門店數就已經達到2 263家(絕大部分都是直營店),單店平均年營收接近200萬美元,年GMV(商品交易總額)更是接近40億美元。

可以說,即使在高手林立的美國快餐市場,熊貓快餐也算得上是一線品牌了。

在深入研究后,我們似乎可以從熊貓快餐的身上,找到關于中餐標準化和“出?!钡囊恍﹩l。

關于“吃”這件事,有一句話非常經典:“汝之甘露,彼之砒霜”。甚至有哲人曾發出感慨:人們在討論食物的時候,總是會變得失去理性。

到底什么是好吃?什么是正宗?這件事或許永遠不會有確定的答案。因此,聰明和務實的餐飲創業者們都選擇“以客戶為中心”。

非常幸運的是,在創業10年后,熊貓快餐創始人程正昌悟到了這個真諦。于是,美國少了一家稀松平常的傳統中餐館,多了一家神奇的“美式中餐”連鎖巨頭。

時間回到1973年,和早些年大多數旅美華人一樣,大學畢業后的程正昌找工作不易,于是在東拼西湊后,開了一家普通的中餐館,取名為“聚豐園”。雖然有曾是知名大廚的父親掌勺,也有自己的用心經營,但聚豐園的生意始終沒有起色。

慢慢地,程正昌意識到,如果聚豐園不做出改變,只能在華人中餐館界默默無聞。而且,傳統的中餐館模式無法贏得廣大美國本土人士的認可,更不用說做大做強。

1983年,程正昌和他的餐飲事業終于迎來轉機。借勢當年熊貓在美國民眾中的大火趨勢,聚豐園正式改名為“熊貓餐廳”,成功搶占美國人民心中的中國大IP。其時,熊貓餐廳順利受邀進入加州格蘭岱爾市的一個商場。

在產品端,熊貓快餐迎合美國人更喜歡“酸甜中略帶一點辣”的特點,研發推出了核桃蝦、芝麻雞、橙汁雞、北京牛肉等獨特“中餐”。比如門店非常受歡迎的產品“左宗棠雞”,食材就選擇了美國人愛吃的西蘭花和雞肉,口感酸甜,讓美國人覺得既親切有加,又富有異國情調。

在門店端,熊貓快餐選用濃郁的中國風配色(黃色、鮮紅色)作為主色調,以具有中國建筑特點的“尖頂小屋”為門面,適當保留了各種中式元素,而室內則播放著西方流行音樂。

此外,程正昌敏銳察覺到,許多美國人習慣用刀叉吃飯,但他們又樂意嘗試使用筷子就餐。對此,程正昌特地發明了一款“叉筷兩用”餐具,客戶可以隨時進行切換。

可見,從產品研發到門店裝修,再到餐具設計等細節,熊貓快餐一切變革都緊緊圍繞著客戶的需求出發。

事后,程正昌對自己戰略轉型的決策邏輯概括得很精辟:“Safe Adventure(安全的冒險)”。畢竟自己肯定不會去做,也不擅長做已經充分競爭的美式街邊漢堡炸雞店,同樣也決心不再做傳統的中餐館,而要“中餐西做”。

對于美國消費者來說,熊貓快餐成了一個既是能用他們熟悉的方式購買的安全選項,同時也是對來自東方國度的中餐進行嘗試的冒險選項。

完成改名和商場店型打磨后,熊貓餐廳的重點任務自然變成了開疆拓土。程正昌曾經也毫不掩飾地表達了希望做“中餐界麥當勞”的雄心壯志。

改名后的第10年,熊貓快餐已在美國21個州擁有了125家門店,營收突破1億美元。到2007年,更是順利開出第1 000家門店,當年營收突破10億美元大關。

從1家店到100家,程正昌差不多整整花了10年時間;而從100家到1 000家門店,只花了14年時間。這其中,熊貓快餐究竟做對了什么?

1. 品牌認知的建立

進入商場后,熊貓快餐利用商場的穩定人流量,完成了早期市場教育,建立了品牌認知。

2. 科學運營

熊貓餐飲創始人夫婦都受過良好的教育。程正昌的妻子蔣佩琪是一名航天工程博士,她在熊貓餐廳改名后選擇全職加入,從工程師的角度出發為餐廳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制度,使餐廳在運營、財務、供應鏈等各方面都實現了較大的提升。

同時,蔣佩琪更是頂著各方面的巨大壓力,做出了一個關鍵動作——推行“標準餐品卡”。這讓熊貓快餐從在對美味的研究上,逐漸摒棄了傳統中餐單純依靠主廚經驗的菜品研發方式,極大地提升了餐廳擴張過程中的標準化品控效率。

此外,蔣佩琪還利用軟件知識,自主研發出后臺管理系統“熊貓自動工作站”,此項改進措施,除了讓點餐變得更簡單、門店之間信息互通,還可以自動追蹤庫存、添購食材、控制資產、減少廚余浪費。而后臺沉淀的大數據還可以用于及時分析和調配菜品,廚師用工最少化,運營效率則實現最大化。

至此,熊貓餐廳成為當地唯一使用了標準化和數據化管理系統的中餐廳。

3. 引入職業經理人

熊貓快餐在實現百店規模后,從外部聘請了一批餐飲行業的職業經理人,為公司帶來了成熟的管理經驗和組織架構,大大提升了公司運營管理水準。

當時被受聘為CEO的Joseph(約瑟夫)所提出的發展獨立街邊店、大力拓展汽車餐廳和外帶外賣業務等,在今天看來都是富有遠見的戰略建議。

也正是在2000年前后,公司從商場店轉向街邊店,避免了遭受商場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的沖擊。同時,也正是因為門店場景的豐富拓展,公司拓店的天花板得以大大提升。

4. 堅守“好吃不貴”的核心價值

雖然熊貓快餐在口味上做了很多本土化改良,但其始終堅持現場用明火炒菜,最大程度地保持了中餐的色、香、味。

廚師將菜炒好后,會裝入餐盤內放在前臺保溫。同時為保證菜品新鮮,每盤菜的量并不大,賣完后再炒。但如果45分鐘后仍舊沒有賣出,廚師就會重新制作。

此外,熊貓快餐堅持高性價比策略,一般一份“一葷一素加飲料”的套餐售價不到10美元,這比很多傳統中餐館動輒100~200美元的價格要劃算太多。

因此,熊貓快餐每開到一個城市,都會吸引到大量學生和普通打工族前來消費。

創業講究“天時、地利、人和”,熊貓快餐的崛起當然離不開市場大環境的助力。

上世紀80年代,美國在經歷嬰兒潮一代后,整體經濟度過蕭條期開始走入發展的康莊大道,美國民眾對餐飲的消費已不再滿足于本國口味,開始逐漸對全球其他國家的飲食產生興趣。

《時代》周刊曾做過一項著名的調查,據其統計數據顯示,圣誕期間美國家庭的中餐消費金額高居購物清單的第2位,僅次于美國人在電影院的花費。據美國飲食行業數據報告顯示,2018年全美中餐館達到了4.6萬家,已經超過麥當勞、漢堡王、肯德基和Wendy’s的總和。

然而,一家企業能否長久經營,持續成長,除了抓住一開始的市場機遇,能否持續應對消費新趨勢做出相應改變也非常關鍵。

進入新世紀后,熊貓快餐針對千禧一代消費者對健康的訴求,推出一系列蔬菜產品,改變了人們對中餐“油膩”的刻板印象,同時打出每份餐品熱量不超過250卡路里的營銷牌,積極迎合“吃得健康”的消費主張。

為了迎合“素食熱”,熊貓快餐從2019年開始,宣布將菜單中的炒面、茄子豆腐,改良為素食友好版本,即在加工過程中不摻雜使用任何含動物成分的調味和原材。

在門店運營上,早在2014年,熊貓快餐就在美國加州帕薩迪納市建立了創新廚房,作為實驗新菜品、新門店裝修、新運營流程的基地;同年,熊貓快餐上線了在線訂購和手機訂餐系統。新冠疫情暴發后,熊貓快餐還發力免下車服務門店,加強在線數字化業務,積極探索門店智能設備的布局。

在門店布局上,熊貓快餐自2011年在墨西哥開設首家國際分店起,如今已實現在加拿大、迪拜、韓國、日本等多地的布店。同時,公司門店的拓展形式靈活,比如2019年與快樂蜂集團達成協議,以區域代理商模式將熊貓快餐引入菲律賓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熊貓快餐創始人還早早地成立了家族信托辦公室,甚至聘請了專業投資人加入操盤,最近幾年也開展了一些在餐飲酒店行業內的投資貸款運作。

但總體而言,熊貓快餐的資本和開放合作策略仍略顯保守。一方面,公司至今未完成融資上市;另一方面,公司也沒有開放加盟模式(部分學校等特殊區域屬于“被迫”加盟)。

因此,時至今日,熊貓快餐距離程正昌“2020全球萬店”的目標還甚遠,距離做“中餐界麥當勞”的夢想更是還有很多距離,甚至被快餐業的“晚輩”Chipotle(墨西哥風味快餐)也拉開了不少距離。

如今,1947年出生的程正昌已是古稀之年,而熊貓快餐這個家族企業未來又將何去何從,讓我們拭目以待。

猜你喜歡
出海中餐館快餐
一只雞的IPO
Number One Love
快餐式讀后感被打敗了
EMERALD IN THE ROUGH
智慧快餐
胡保羅的中餐館飲譽巴西數十年
圣彼得堡中餐館爆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