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福建內外洋考

2022-07-23 15:00王宏斌張軍橋
社會科學研究 2022年4期
關鍵詞:水師

王宏斌 張軍橋

〔摘要〕如同沿海各省一樣,清代福建沿海六府無不按照朝廷旨意,嚴格劃分了內洋與外洋,明確了水師官兵的水陸汛地。按照劃分標準,凡是鄰近海岸和內河的水域,以及鄰近設立府廳縣機構或重要駐軍的島嶼島岸的水域,均劃入中國的內洋或外洋,納入地方文官、水師官兵的行政或軍事管轄范圍。

〔關鍵詞〕內洋;外洋;內海;外海;水師

〔中圖分類號〕K249.2;K24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4769(2022)04-0179-09

康雍乾之際,根據朝廷旨意,沿海各省均將中國近海水域劃分為內洋和外洋管理。這本身不是問題。然而,到了1807年,兩廣總督吳熊光在《粵東緝捕情形現須另行變通折》中稱:“閩浙等省只有外洋,惟粵省多一內洋?!雹僖恍┳x者在《清仁宗實錄》中看到高級官員的如此說法,對于福建近海水域是否曾劃分為內外洋不免心存懷疑,福建的內外洋劃分由此成為一個問題。吳熊光的奏折不由得使人想起《紅樓夢》第四回《葫蘆僧亂判葫蘆案》,盡管吳熊光不是賈雨村的原型,但事實證明他的確是一個“葫蘆僧”之類的人物。②本文著重考察福建內洋(內海)與外洋(外海)劃分的情況。

一、不同時空下關鍵詞的含義

清朝人自內而外將海洋分為三個部分:一是靠近大陸海岸和內河的海面,被稱為“內洋”,近似于內水,由地方文官和水師官兵共同管轄;二是“外洋”,屬于中國的領水,為“中土所轄”,由水師官兵專門負責巡哨、管控;三是“非中土所轄”,這一部分海域就是現代意義上的公海。此處需要指出的是,清代人在使用“內洋”這個詞語時通常是嚴謹的,很少是泛稱,而在使用“外洋”這個詞語時,有時泛指非中國官府管轄的所有海洋,甚至包括中國以外的各個國家。因此,在閱讀清代文獻時,需要仔細辨析。本文所探討的“外洋”概念,嚴格限制在“中土所轄”的范圍之內,是狹義的“外洋”,是納入清朝行政管轄的鄰近“內洋”的一條帶狀海洋區域,屬于國家領水的重要組成部分。③

與廣東、浙江、江南三省相比,在清代福建省的史料中,關于“內洋”和“外洋”的信息較少,但關于“內?!迸c“外?!钡挠涊d卻很多。因此,我們必須首先了解“內?!焙汀巴夂!边@兩個詞語的基本內涵。

現代政治地理學中,“內?!笔侵割I?;€向內一側的全部海水?!吨腥A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第2條第3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向陸一側的水域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內水?!睋?,我國的內海海域包括直線基線與海岸之間的海域,已經直線劃入的領灣、領峽、港口、河口灣等。而在清代的典籍中,“內?!钡母拍钔耆韧凇皟妊蟆?,是彼此可以互相替換的。(詳后)“外?!钡膬群瓌t稍寬一些,有時單指中國管轄之“外洋”,有時指的是“內洋”和“外洋”兩個部分,甚至是更大的范圍,通常與“內河”一詞相對應。例如,在清代,人們將水師和戰船分為兩部分,一是“內河水師”和“內河戰船”,二是“外海水師”和“外海戰船”。顧名思義,“內河水師”“內河戰船”主要于江、河、湖面作戰和巡邏,“外海水師”“外海戰船”主要于海面作戰和巡哨。

例證一,1725年,“議準江南外海戰船于蘇、揚、鎮三府水次設總廠三,每年委道員一人監修,遴選副將或參將一人公同監督。屆修造之期,會同布政使司確估興工。三廠事繁,道員許遴委同知、通判每廠各一人,副將許遴委都司、守備每廠各一人,分司其事。廣東、福建、浙江、山東外海戰船均照江南之例,至江南、江西、浙江、湖廣、廣東內河戰船,皆在內河廵哨,無庸別委官設廠,仍照舊修理?!薄洞笄鍟鋭t例》卷135,工部,船政,乾隆十二年編纂,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48頁。

例證二,1738年,“議準,水師原有內河、外海之殊,人材亦有宜于內河、外海之別,若不分晰,恐致誤用。但內河水師之缺較之外海甚少,內河水師各官亦有熟悉水性宜于外海者,若必俟內河員缺方許題補,未免壅滯。嗣后該督撫、提鎮將內河水師各官詳加考核,宜于內河者仍以內河用,宜于外海者即題補外海,并準其豫行保舉,仍先分別造冊送部。倘未經造冊之先,有將內河水師各官,因其熟悉水性,題補外海員缺,及豫行保舉者,該督撫提鎮即將該員熟悉外海水性之處,于疏內聲明,亦準其題補豫保?!薄洞笄鍟鋭t例》卷106,兵部,武選清吏司,乾隆十二年編纂,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8—19頁。

具體到福建和臺灣來說,“外?!痹谕ǔG闆r下等同于“外洋”。不過,如同廣義的“外洋”一樣,外海的含義有時也有變化,使用情形極為復雜,不可一概而論。福建有關內洋(內海)、外洋(外海)劃分的記錄,由于時間久遠,已經碎片化,但只要將這些分散的資料搜集在一起,加以考證和連綴,還是可以還原歷史真相的。

清代福建省共轄十府,其中六府濱海,自北而南為福寧府、福州府、興化府、泉州府、漳州府,東面為臺灣府。一般來說,靠近大陸海岸和府、縣、廳治所在島岸的島嶼和洋面,由于便利開墾,便利文官管轄,均被劃入內洋;遠離大陸海岸和府、縣、廳治所在島岸的島礁和洋面,由于不便開墾,不便文官控制產物,均被劃入外洋。福建布政使張廷枚曾經談及劃分的條件和范圍?!捌溲睾8鲘u嶼,如閩縣查報之上竿塘,連江縣查報之下竿塘,長樂縣查報之東獅、白犬、白沙,霞浦縣查報之大崳山、小崳山、南關山、烽火山、浮鷹山,福安縣查報之鷺鷥島,澎湖廳查報之東吉、西吉、花嶼、半屏、大嶼,鳳山縣查報之小琉球,俱各孤立洋中,四面俱海,易滋接濟盜賊米糧、薪水之弊……惟外洋各島嶼仍然嚴禁,不許民人移居及搭寮、采捕?!薄陡=ú颊箯埻⒚蹲酁橥庋蠊铝u嶼仍請嚴謹開墾等事》,雍正十三年十月十五日,朱批奏折04-01-30-0274-013,第一歷史檔案館藏。下面我們依次探討各府內外洋的劃分情況,其中有關澎湖群島及臺灣府的內外洋問題,筆者曾進行過探討,請參看,這里不再贅述。參見王宏斌:《清代前期臺灣內外洋劃分與水師轄區——中國對釣魚島的管轄權補證》,《軍事歷史研究》2017年第3期。

二、福寧府的內外洋

明代,福寧為直隸州,領三縣。清初,仍其舊,至1734年(雍正十二年),升為府,領壽寧、霞浦、福鼎、福安、寧德五縣。明清時期,人們認為福寧府的海防要塞是霞浦縣的三沙港、東沖口、白匏山,福鼎縣的烽火門、峽門、大崳山、小崳山,福安縣的白馬門,寧德縣的飛鸞汛、金鰲渡。

《福鼎縣志》保存了福寧府部分海防資料,記載了烽火營所轄海域的內外洋劃分情況?!吧驰艋㈩^鼻起,紅【牽】至鼠尾礁止,系深水內洋,南屬水師烽火沙埕汛轄,北屬浙江瑞安營轄。鼠尾礁東為南關山,山上紅【牽】,出外洋,臺山南屬閩,北屬浙。南關鼻、紅【牽】至鴛鴦嶼內為內洋,外為深水,屬崳山,外洋無專屬,內洋屬烽火。鴛鴦嶼、紅【牽】西南至七都港,青灣嵐屬福鼎桐山營,外五澳屬霞浦三沙汛?!奔螒c《福鼎縣志》卷5,見《中國地方志集成》(福建府縣志輯),上海:上海書店,成都:巴蜀書社,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等,2000年影印,第130—131頁。這是說,南關島以西海域系深水內洋,南關島以東的臺山列島屬于外洋,南關山和臺山列島一線乃是浙江與福建海域的內外洋分界線。由南關山向西南到達鴛鴦嶼一線以西屬于內洋,以東是深水外洋,屬于崳山。內洋屬烽火營管轄,外洋無專汛。由鴛鴦嶼向西南至七都港,青灣嵐屬于福鼎桐山營管轄,外五澳屬于霞浦三沙汛管轄。又據《霞浦縣志》記載:“霞邑三面當海,有事均宜布防。然鹽田至白匏山純屬內港,東沖雖屬外洋,而水淺且港汊紛歧,舟入,非熟于水程者有戒心焉。惟三沙為深水外洋,大船可直抵至岸?!泵駠断计挚h志》卷17,見《中國地方志集成》(福建府縣志輯),第164頁。由此可以看出,福鼎與霞浦作為福建最北部的兩個縣,不僅詳細劃分了內外洋的界限,而且明確區分了沿海各縣各水師營的管轄海域。

除了斗米汛、沙埕汛和大小崳山屬于外洋之外,福寧東面的四礵列島、臺山列島同樣屬于外洋。一項條例規定對此說得清清楚楚?!皣澜庋蠊律綌鄮Z,毋許搭寮掛網,以防盜匪潛蹤也。各縣??趰u嶼,離縣窎遠,雖有汛兵防守,稽察難周。至如外洋島嶼孤懸,四面環海,更難查察。從前因奸民在彼搭寮窩置,曾經勒碑永遠示禁。按季出具并無客留印結,匯送咨部。近來舟師懈弛,并不巡邏驅逐,印結亦屬具文……霞浦縣屬之馬砌、魁山、筆架山、四礵山、君竹臺山、火焰山、大目嶼、小目嶼、淳鷹、東涌等處,奸漁搭蓋寮屋,插樁掛網,在所不免?!薄堆笳l款》,《福建省例·船政例》,見《臺灣文獻叢刊》第199種,臺灣大通書局與人民日報出版社,2007年,第708頁。

從上述內容可以看出,福寧府如同沿海各省一樣,大體劃分了內洋和外洋,尤其是《福建通志》卷首,為我們保存了一套非常寶貴的《福寧海防圖》。在這套地圖中,我們不僅看到繪圖者用大浪和小浪圖畫明確區分了內洋和外洋,而且繪出了內外洋之間的界線。這套地圖對于清代內外洋的劃分方法是最直觀的說明,彌足珍貴。圖中的大浪區是指外洋,小浪區是指內洋,二者之間是一條與海岸線平行的曲線,顯然是內洋與外洋的分界線。圖片詳見陳壽祺等纂,魏敬忠等續纂:《重纂福建通志》,上海書店等據同治十一年(1872)刊印本復印,第20—21頁

三、福州府的內外洋

福州府環山濱海,“邑之隸郡者十,海之環邑者五”,即閩安、長樂、羅源、福清和連江。徐景熹主修:《福州府志》卷13,見《中國地方志集成》(福建府縣志輯)第1冊,第306頁?!伴}安鎮,距省城八十里,為省會咽喉,極沖要口,商舶往來輻輳?!毙炀办渲餍蓿骸陡V莞尽肪?3,見《中國地方志集成》(福建府縣志輯)第1冊,第311頁?!拔寤㈤T,在大海中,沖險海汛……洋中有進嶼、芭蕉、虎櫥、熨斗等嶼。其熨斗、館頭、媽祖廟可泊船。五虎門東向水洋四十里至南北竿塘,南向水洋一百八十里至白犬東沙,二百四十里至貓嶼,北向水洋七十里至定海,一百三十里至黃岐?!毙炀办渲餍蓿骸陡V莞尽肪?3,見《中國地方志集成》(福建府縣志輯)第1冊,第311頁?!澳细吞?,沖要海汛,與連江北竿塘毗連。南北竿塘兼白犬、東沙,置戰船四,撥千把總一員巡防?!毙炀办渲餍蓿骸陡V莞尽肪?3,見《中國地方志集成》(福建府縣志輯)第1冊,第312頁。馬江之中有兩處要塞:員山水寨和羅星塔汛。員山水寨,江面三十里,由督標水師管轄,配哨船二只,上界羅星塔汛,下至金剛腿汛,與閩安鎮汛交界。羅星塔汛,當省會要沖,由撫標撥兵防守,設炮臺一座,哨船四只。徐景熹主修:《福州府志》卷13,見《中國地方志集成》(福建府縣志輯)第1冊,第312頁。除了上述比較大的島嶼之外,還有一些小島劃入外洋,例如雞籠嶼、東湧等。

1832年6月11日(道光十二年五月十三日),一艘長樂縣商船在雞籠嶼洋面被劫,六月初五日詔安縣一只商船在東湧洋面被劫,4人被殺,屬于特大盜劫案件。該處海洋南屬閩安,北屬福寧,為汛地交界地方。事發之后,為了追查責任,須確認該處洋面究竟屬于何營管轄。福建按察使立即派員前往查勘,確認“失事洋面在于東湧之東南外洋,系閩安右營管轄?!备=ㄑ矒釣榇松献?,特參巡洋不力員弁。他指出:“閩安副將所轄洋面,自五月十三日至六月初五,一月之內,盜劫兩案,且沈興泰被劫系拒殺事主、舵水四命重情,屢經嚴飭之后,該營將弁不將各案贓盜全數緝獲……自應從嚴參辦。相應請旨將署閩安協副將事準補浙江瑞安協副將之福建銅山營參將林松摘去頂戴,仍留閩省督緝;閩安左營外委林瑞雄、右營把總江壯圖、額外委陳朝安先行革職,留洋協緝,勒限三個月,嚴拿贓盜?!薄妒穑ùk)閩浙總督福建巡撫魏元烺奏為特參巡洋不力致有失事之林松等將弁請旨分別摘頂革職勒限嚴緝事》,道光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朱批奏折04-01-12-0428-021,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

長樂縣之“文石、籌港、澤里、厚福等四汛,俱臨海要沖,各設煙墩瞭望”。外洋白犬東沙為沖要海汛,沿邊陸汛屬長福營。文石與瑯琦相對,在梅花所之上,其險天設。梅花所,與文石聯絡,“臨海據險要沖”,設戰船一,撥千總一員巡防?!鞍兹畺|沙,沖要海汛,極外孤島,屬閩安營?!贬?,在十五都,屬于“臨海要沖”。外海島嶼有磁澳、貓嶼、涼傘等島,屬海壇營。澳,在十五都,“孤島周七里,系深水,可寄椗,非灣泊處。置戰船二,撥千把總一員巡防,設煙墩瞭望。東屬外洋,西與仙岐對峙,屬長福營。水程南一百六十里至鼓嶼,二百二十里至平潭,北至貓嶼,適中與閩安營交界?!笔航股秸?,在十五都,濱海,“東有磁澳,為舟舶出沒之沖”。垅下寨,在二十都,亦臨海要沖。洋中有糖嶼、橫嶼、小暗澳、人背、釣魚翁、仙桃、東洛、西洛、南王母礁、北王母礁、茭跡、石欄桿礁、小厝、大厝、算盤仔礁、磁澳共十六島,屬海壇營。徐景熹主修:《福州府志》卷13,見《中國地方志集成》(福建府縣志輯)第1冊,第313頁?!八上滤敝良?、鼓嶼、竹排礁、青灣岙外洋三洲嶼,為長福二縣分界處,北屬長樂,南屬福清?!毙炀办渲餍蓿骸陡V莞尽肪?3,見《中國地方志集成》(福建府縣志輯)第1冊,第314頁。

1761年,楊瑞接任福建海壇鎮總兵,到任之后,他循例奏報說:“于七月初一日統帶舟師出洋督巡轄屬內外洋汛及閩安、烽火各營分巡兵船,梭織哨捕,毋致偷安?!?楊瑞并按照條例規定,于三月初一前赴南洋,與金門鎮總兵會哨于涵頭港,五月十五日前赴北洋與浙江溫州鎮總兵會哨于壁下關;九月初一復與金門鎮總兵會哨于涵頭港;俱經閩浙總督楊廷璋差員查點兵船。事竣,返回任所?!陡=ê偪偙鴹钊鹱鄨髸谘惭笄樾渭凹Z價事》,乾隆二十六年十月初八日,朱批奏折04-01-03-0025-004,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

連江縣之荻蘆門,與熨斗山毗連,在縣東南海中,屬僻險要汛,與五虎汛對峙?!把剡吺沁B江陸汛,內洋有七澳,烏豬島屬閩安水汛?!毙炀办渲餍蓿骸陡V莞尽肪?3,見《中國地方志集成》(福建府縣志輯)第1冊,第314頁。東岱汛,縣東十里,屬于沿海要汛。小埕汛,為省會門戶,在定海所前?!岸ê?,極沖要汛,憑山俯踞……南界五虎汛,北界黃岐汛,西界長澳橋、小埕汛,長澚可避北風。洋中有目嶼、青嶼、貴嶼、王官等島,有樂平沙(又名牛皮沙)?!薄包S岐,沖要海汛……西界定海汛,北界二髻嶼、北茭汛,沿邊老岸屬本營陸汛,洋中島嶼有東鼓、竹排礁、二髻嶼,屬水汛?!毙炀办渲餍蓿骸陡V莞尽肪?3,見《中國地方志集成》(福建府縣志輯)第1冊,第315頁?!氨避?,東、南、北三面臨海,要緊海汛。置戰船三,撥千總一員巡防?!毙炀办渲餍蓿骸陡V莞尽肪?3,見《中國地方志集成》(福建府縣志輯)第1冊,第315頁。南北竿塘,位于連江縣東大海之中,乃“沖要海汛”。南竿塘屬閩縣,北竿塘屬連江縣。北竿塘有八使澳、下目、白沙、鏡港、七澳、進嶼等島礁。徐景熹主修:《福州府志》卷13,見《中國地方志集成》(福建府縣志輯)第1冊,第315頁??砷T口沙灣,均為“沖僻海汛”,北與羅源縣廉澳門汛對峙,澳內下宮口、下嶼里、可門口、沙灣均可停泊大船。洋中有擔嶼、前嶼、下嶼、東洛、西洛等島嶼,其中“下嶼海汛,系內洋,四面環海。屬本營,與廉澳門毗連?!毙炀办渲餍蓿骸陡V莞尽肪?3,見《中國地方志集成》(福建府縣志輯)第1冊,第315頁。

羅源縣的廉澳門也是“險僻海汛,與連江可門對峙……中有擔嶼分界,南屬連江,界北茭;北屬本營,界東沖汛。外洋屬閩安水汛?!毙炀办渲餍蓿骸陡V莞尽肪?3,見《中國地方志集成》(福建府縣志輯)第1冊,第316頁?;⑽采?,與霞浦縣東沖對峙,海洋相距五十余里,中有白礁分界,東屬福寧東沖汛,西屬鑒江本汛。羅湖系臨海要汛,屬霞浦縣,南與東沖毗連,北至大金與烽火營交界,洋中有鹿耳、草嶼、東涌等島礁。西洋山,“系外洋孤島,緊要海汛”徐景熹主修:《福州府志》卷13,見《中國地方志集成》(福建府縣志輯)第1冊,第316頁。,西南屬連江,東北屬霞浦,洋中有大東、小東、馬鞍等島礁。芙蓉山,“是外洋孤島,緊要海汛。設煙墩瞭望,屬霞浦。洋中島嶼有馬砌、魁山、四礵山”。大金汛,“是外洋緊要海汛。設煙臺瞭望,屬霞浦。洋中島嶼有筆架山,山南系羅湖汛,山北界烽火營,斗米汛、水汛屬閩安?!毙炀办渲餍蓿骸陡V莞尽肪?3,見《中國地方志集成》(福建府縣志輯)第1冊,第316頁。

福清縣之鎮東衛,以在??阪傊畺|,故名,屬于“臨海要沖”。??阪傇诜矫窭?,與海壇交界,北對松下、塔仔,海中有嶼頭、貓嶼、吉兆、鼓嶼和鐘門等,沿岸并內港陸汛屬長福營,港外水汛屬海壇?!皫Z頭,內洋孤島。周二十里,堪以灣泊取水?!惫膸Z門汛,周十里,系南北船只往來經由之處,“可以停泊取水,不可避風。置戰船一。撥千把總一員巡防,山頂設煙墩瞭望。東至糖嶼、竹排礁,北至東洛、西洛、釣魚翁、石欄干、松下,直至三洲嶼,西至吉兆、蘆港、烏礁、牛宅、港南、山尾,南至嶼頭、九娘礁、青嶼、石牌洋、分流嶼,與萬汛交界,俱屬海壇汛?!毙炀办渲餍蓿骸陡V莞尽肪?3,見《中國地方志集成》(福建府縣志輯)第1冊,第317頁。后營、連盤、澤朗、下俞,俱臨海要沖。其東北面海中有沙塢、分流嶼、猴探嶼、金口、東壁等水汛,俱屬海壇鎮,沿岸陸汛歸長福營管轄。萬安、連盤、門扇后三汛亦是“臨海要沖”?!把笾杏薪鹁?、銀臺礁、麻瘋嶼、草嶼、紡車礁等嶼。一帶水汛,屬海壇營,陸汛屬長福營?!毙炀办渲餍蓿骸陡V莞尽肪?3,見《中國地方志集成》(福建府縣志輯)第1冊,第318頁。牛頭、前薛二汛,亦“臨海要沖”,其內洋中有牛頭門、沙礁、野馬、轉埕、鼠尾礁、桃仁嶼、小麥、東進等嶼一帶水汛屬海壇營,沿岸陸汛和內港屬長福營。峰頭、上逕二汛,亦“臨海要沖”,西南至江口橋,與興化交界;東至東澳山,設煙墩瞭望。其下即江陰、壁頭等島礁,屬海壇鎮管轄。沿邊陸汛歸長福營管轄。江陰壁頭汛,系孤島,“周四十里,置戰船一,撥千把總一員巡防……東有牛頭門、野馬、龜嶼,界南日汛?!毙炀办渲餍蓿骸陡V莞尽肪?3,見《中國地方志集成》(福建府縣志輯)第1冊,第319頁。三江口汛,屬興化協,“港外涂尾屬壁頭汛,置戰船一,撥千把總一員巡防?!毙炀办渲餍蓿骸陡V莞尽肪?3,見《中國地方志集成》(福建府縣志輯)第1冊,第320頁。南日,系孤島,“周六十里,田園繡錯,船舶經由,東北屬福清縣,西南屬莆田縣,水汛與興化象城對峙,置戰船二,撥千把總一員巡防。山頂設煙墩瞭望。北會哨至松下、南茭,與小埕會;南會哨于平海之湄洲……洋中有小日、烏坵、東甲、西甲為最要地。又有大麥、小麥、大餅、小餅、赤嶼、西羅盤、東羅盤、旗山、鼓山、分流礁、五虎礁、兔嶼等島?!毙炀办渲餍蓿骸陡V莞尽肪?3,見《中國地方志集成》(福建府縣志輯)第1冊,第320頁。湄洲、平海二汛,“東系烏坵外洋,西屬興化陸汛,北界南日山,南界菜子嶼,與金門汛交界。洋中鷺鷥嶼、箭嶼、后澳、雙蓬嶼、進嶼等島,水汛屬海壇營。置戰船三,撥千把總二員巡防?!毙炀办渲餍蓿骸陡V莞尽肪?3,見《中國地方志集成》(福建府縣志輯)第1冊,第320頁。

劃入內洋的島嶼眾多,在此不必一一列舉??傊?,凡是靠近大陸海岸和海壇島岸的島礁和洋面,無論大小深淺均劃入內洋,凡是遠離大陸海岸和海壇島岸的島嶼和洋面,無論大小深淺均劃入外洋。

嘉慶時期當地發生的一起水師戰船損毀謊報事件可為有力例證。1814年6月8日,閩安右營把總朱渥到平潭同知衙門呈報,所駕“勝”字27號戰船,配載官兵56名,奉閩安協派遣,護運火炮前往臺灣。于十五日午刻駛抵白犬洋面遭風,舵折,船只隨風漂流,至十五夜五更時候,飄至鼓嶼門外洋撞沉,水礁擊破戰船,寸板無存,“原配炮械并各兵口糧、蓬索、銀兩俱遭沉失。該把總與船目、舵水均各溺水,兵丁四十五名擒扶風帆板片,遇救得生,尚有黃水、董連貴等六名生死莫知?!薄堕}浙總督汪志伊護理福建巡撫王紹蘭奏為水師營船實在內港沖礁擱淺捏報外洋遭風擊碎飄失兵丁并藏匿炮位之把總請旨革審事》,嘉慶十九年五月十六日,朱批奏折04-01-03-0078-001,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而當地人的報告則是,“本年四月十九日訪聞,大扁島四嶼地方有營船一只沖礁擱淺,官兵炮械運登島岸,即將船只自行拆毀?!卑兹畬儆谕庋?,大扁島屬于內洋,位于福清三山鎮附近的海壇海峽之中,兩地相距百余里之遙。福州府平潭同知李維錚發現對同一事件,說法如此矛盾,事關重大,即于二十日夜三更時分親身駕坐小船,在大扁島偵查,在北樓地方起獲八百斤、七百斤、五百斤、四百斤大炮各一門?!霸冎T居民,僉稱:該船于十五日辰刻沖礁擱淺,官兵用小船渡載炮械登岸,揮令漁船自行拆毀船只,并未溺斃人口,其小炮三門未及起岸?!彼謺鸷鬆I守備汪龍帶領該把總朱渥等人前往失事處所質證,在物證和人證面前,朱渥與舵工水手只好老實交代,供稱戰船失事處所,“實系大扁島之尾嶼內洋,并非白犬外洋,當場繪圖?!薄堕}浙總督汪志伊護理福建巡撫王紹蘭奏為水師營船實在內港沖礁擱淺捏報外洋遭風擊碎飄失兵丁并藏匿炮位之把總請旨革審事》,嘉慶十九年五月十六日,朱批奏折04-01-03-0078-001,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而后在大扁島尾嶼附近撈獲小炮二門,查獲該船大桅一根,頭桅一根及其他戰船各零部件,案件真相大白。朱渥最后供認:“駕坐營船護送載炮船只往臺,原配兵丁五十六名。除患病五名告假外,實兵五十一名。四月十五日在洋遇風,午后駛至尾嶼地方碰礁擱淺,喊令附近小船渡載登岸,船內炮械及口糧、蓬索、銀兩并把總札付俱已沉水。十六日,潮退,水淺,即同各兵撈獲大炮四門,就近寄放地保家里。把總一時糊涂,心想營船在內港沖礁,管駕不慎,應賠船只、炮械,遂起意捏詐外洋遭風擊碎,寸板無存,炮械沉失情由稟報,并將告假回家兵丁黃水等六名捏說不知下落?!薄堕}浙總督汪志伊護理福建巡撫王紹蘭奏為水師營船實在內港沖礁擱淺捏報外洋遭風擊碎飄失兵丁并藏匿炮位之把總請旨革審事》,嘉慶十九年五月十六日,朱批奏折04-01-03-0078-001,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此處我們關注的是戰船失事的地點是內洋大扁島之尾嶼,而非白犬外洋。海難之后,朱渥驚魂未定,為何還要編造謊言?可見,一個最底層的軍官尚且知道戰船在內洋還是外洋損壞,當事人承擔的責任是不同的,故將內洋失事捏稱外洋,避重就輕,企圖逃避賠償船只與炮械的嚴重處分。由此可以證明劃分內洋與外洋在沿海各省是一致的,福建省是不例外的。

查閱乾隆二年所修《福建通志》卷16,我們看到“內?!庇袝r代替了“內洋”,“外?!贝媪恕巴庋蟆?,盡管用語有所變化,但是內外洋劃分情況與沿海各省是一樣的,詳見表1。

四、興化府與泉州府的內外洋

由于金門鎮管轄的范圍包括泉州、興化二府內外洋面,因此,我們的研究將興化府和泉州府的海防視為一個不可分割的單元。清代的興化府,舊治在今莆田市,領莆田、仙游二縣,東南瀕臨臺灣海峽,有興化灣、平海灣,海面有南日群島為屏蔽。清代的泉州府,轄晉江、南安、同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七縣,其中惠安、晉江、南安、同安濱海,有湄洲灣、泉州灣和圍頭灣三大海灣,比較重要的島嶼有廈門島、湄洲島和金門島(浯嶼),均劃入內洋。金門島距離海岸和島岸較遠,劃入內洋的原因是其為金門鎮的駐地,比較特殊。廈門島、湄洲島、浯嶼等劃入內洋,理屬自然。關于浯嶼汛的駐防情況,《廈門志》的記載比較準確?!颁磶Z汛,在廈門南,孤懸大海中,距廈水程七十里。水道四通,外控大、小擔嶼之險,內絕海門、月港之奸,為澄、廈扼要地也……康熙間,設浯嶼營游擊;尋,改設提標中營,守備駐防。如守備公干駐廈,委以千總、把總分駐,領兵防守。東至九節礁一里,與金門右營交界;南至大礁半里,外海與金門右營水汛交界,內海五里至島美,轄汛與漳鎮右營陸汛接壤;西至青嶼十五里,與小擔水汛交界;北至刺嶼尾、鏡臺礁,與海門汛交界?!敝軇P纂:《廈門志》卷4,《防海略·汛地》,見《臺灣文獻叢刊》第95種,第111—114頁。

道光《晉江縣志》記載有該縣內外洋(海)的分界:

蚶江:在縣東南內海正口,船只出入之處。

日湖:內海小口,上與蚶江接連,在縣南。

祥芝:外港,在縣東?!撮}書〉東抵外洋大海。

五堡:外港要口,上至祥芝,下至東埔。水程二里內系內洋,二里外系外洋。

東埔:外港要口,上至五堡,下至東店。水程二里內系內洋,二里外系外洋。

東店:外港要口,上至東埔,下至厝上。水程一里內系內洋,一里外系外洋。

厝上:外港要口,上至東店,下至沙堤塘。水程三里內系內洋。

沙堤:外港要口,上至厝上塘十里,下至寨下塘。水程三里內系內洋,三里外系外洋。

寨下:外港要口,上至沙堤,下至永寧。水程五里內系內洋,五里外系外洋。

永寧:外港要口,距縣東南五十里。水程五里內系內洋,五里外系外洋。

梅林:外港要口,上至永寧,下至魯東澳六里。水程五里內系內洋,五里外系外洋。

魯東:外港要口,上至梅林塘十里,下至深滬十里。水程六里內系內洋,六里外系外洋。

烏?。和飧垡?,在縣東南九十里。水程五里內系內洋,五里外系外洋。道光《晉江縣志》卷5,《海防志》,見《中國地方志集成》(福建府縣志輯)第25輯,第70—71頁。

從上述記載可以看出,晉江縣的內外洋與??谥g的距離是不等的。少則一二里,多則五六里。此處的外港要口大致可以理解為海岸。為何當時的人對于內外洋與海岸之間的距離劃分如此參差不齊呢?這是由于海岸地理凹凸不齊,無法直接將其投射到洋面。為了簡便起見,只能在洋面劃出一條紅線,以區分內洋和外洋。該縣縣志附有一幅海防圖,對此做了最直觀的說明。從《晉江縣海防圖》中我們看到,內外洋之間繪有一條與海岸線平行的曲線,靠近陸地的一邊標為內洋,另一邊則標為外洋。圖片參考道光《晉江縣志》卷1,見《中國地方志集成》(福建府縣志輯)第25輯,第15頁。這無可辯駁地證明,泉州府的內洋與外洋劃分是十分明確的。

清代前期,福建水師兵力在全國最強,除了水師提督統轄的五營兵力之外,還兼轄海壇鎮、金門鎮、南澳鎮、臺灣鎮等。金門鎮,總兵官駐扎金門,下轄左、右二營,除了駐防金門,巡哨外洋之外,還要輪防自金門至湄洲灣的內洋各汛,即深滬、祥芝、黃崎、崇武、烈嶼、圍頭、將軍澳、鎮海、料羅、井尾、官澳等汛。是時,人們認為,“金門一鎮孤懸海島,與廈門對峙,控制外洋,實為臺澎之屏障,最關緊要?!薄妒雷趹椈实壑炫I旨》卷214之6,乾隆三年(1738年)刻本,第42頁?!敖痖T鎮地方有明季廢城,登埤一望,內外洋面,帆檣往來,瞭然在目,官兵屯駐其間,實居形勝?!薄妒雷趹椈实壑炫I旨》卷75,乾隆三年(1738年)刻本,第12頁。按照條例規定,金門鎮總兵不僅必須帶領兵船出洋“督察本標左、右兩營內外洋汛”,而且要負責督察海滄等營分防汛地情況。六月十五日,金門鎮總兵前往南洋之銅山大澳與南澳鎮總兵督標參將會哨,九月初一又前往北洋與海壇鎮總兵會哨于興化府屬之涵頭港?!陡=ń痖T鎮總兵談秀奏報督巡洋面情形及莊稼長勢糧價等事》,乾隆二十七年十月十五日,朱批奏折04-01-03-0026-003,中國歷史第一檔案館藏。

從方志記載來看,泉州府沿海島嶼和洋面劃分了內洋與外洋,從《清實錄》來看也是如此。1806年5月10日,嘉慶帝明確指出,“蔡逆匪船因鹿仔港不能進口,乘風逃回內洋,竄至惠安縣屬之尖峰洋面?!薄肚迦首趯嶄洝肪?58,嘉慶十一年三月庚午,見《清實錄》第30冊,第44頁。此處的惠安附近的“尖峰洋面”指的是湄洲灣輞川附近的海域。于此可見,湄洲灣在乾嘉時期是被劃入內洋的。按照劃分,金門島屬于內洋,但金門鎮官兵的主要職責是巡哨外洋。1798年7月29日,嘉慶帝諭令查處奏折失竊案件時明確指出:“金門系屬內洋,今有盜船多只圍劫折差之事,可見閩省洋面盜風尚熾?!薄肚迦首趯嶄洝肪?1,嘉慶三年六月己酉,見《清實錄》第28冊,第360頁。

五、漳州府的內外洋

清代漳州府轄七縣一廳,即龍溪(今漳州市)、海澄(今龍海)、漳浦、長泰、平和、詔安、南靖和云霄散廳,其中濱海者五,即龍溪、海澄、漳浦、詔安和云霄。漳州府的著名海灣有浮頭灣、東山灣、詔安灣和大埕灣,有古雷半島和東山半島,最大的島嶼是南澳島,與廣東一分為二,加以管轄。承擔漳州府沿海海防任務的是南澳鎮左營,漳浦營、海澄營、詔安營、銅山營和云霄營也承擔部分海防職責。郝玉麟主修:《福建通志》卷16,乾隆二年(1737)刻本,第50—53頁。漳浦營、海澄營、詔安營、銅山營和云霄營主要負責沿邊陸汛和內洋汛地。詳細情況略如表2。不難看出,漳州府沿海島嶼無多,除了三個海灣和兩個半島是海防要塞之外,南澳島成為福建、廣東兩省的樞紐和連接地點,特別受到當局的關注。

最為直觀的是《興泉漳海防圖》,用大浪和小浪區分了興化府、泉州府和漳州府的內洋和外洋,使人一目了然。圖片參考陳壽祺等纂,魏敬忠等續纂:《重纂福建通志》,第18—19頁。

結論

根據以上考證,我們可以得到如下幾點結論。

第一,經過對歷史碎片的仔細搜索、整理和連綴,我們認為,福建沿海六府(福寧府、福州府、興化府、泉州府、漳州府和臺灣府)無一例外,均嚴格按照朝廷旨意,劃分了內洋與外洋,明確了水陸汛地。兩廣總督吳熊光認為只有廣東劃分了內外洋的說法,是完全錯誤的。

第二,事實上,不僅福建人通常將“內洋”稱為“內?!?,將“外洋”稱為“外?!?,而且浙江、江蘇和廣東的官員也有“內?!焙汀巴夂!钡恼f法,只是較為罕見而已。例如,兩江總督曾國荃于光緒十四年(1888)在奏片中說:“盡先守備袁萬全前由水師威震營勇目出身……歷充水勇頭目隊長……于外海、內洋、沙線、風濤均甚熟悉,請奏留江蘇,歸外海內洋水師候補?!薄秲山偠皆鴩踝酁楸M先守備袁萬全熟悉外海內洋沙線風濤請留江蘇外海內洋水師補用事》,道光十九年九月初四日,錄副奏折03-5856-077,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浙江黃巖鎮總兵雷逢春于道光十九年(1839)奏報說:“到任后,即遍至所屬各汛內外海洋逐一巡察?!薄墩憬S巖鎮總兵雷逢春奏為巡察內外海洋防務營伍器械即地方情形事》,乾隆二年六月十二日,朱批奏折04-01-01-0016-030,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兩廣總督倭什布于嘉慶九年(1804)奏報拿獲行劫石獅炮臺“外?!贝迓溲蠓硕贁凳??!洞髮W士兼管兵部保寧奏為洋盜行劫廣東石獅炮臺及外海村莊議處失察事》,嘉慶九年七月初五日,錄副奏折03-2437-032,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

第三,凡是靠近大陸海岸和設置府、縣、廳治海岸或島岸的島嶼和洋面均劃入內洋,凡是遠離大陸海岸和設置府、縣、廳治的海岸、島岸的島嶼和洋面均劃入外洋。這里的“靠近”是指10里以內(臺灣島是5里以內),“遠離”是指10里以外(臺灣島是5里以外)。

第四,清代的“內洋”與現代國際海洋法規定的“內水”相比,略有不同。清代的“內洋”包含了兩部分水域:一部分是緊接海岸或府、縣、廳治海岸或島岸的一條10里以內的水域帶;另一部分是劃入內洋島嶼以內的內水。國際海洋法所指的“內水”,是指沿岸領?;€向陸地一面至海岸線的水域。內水是國家領水的組成部分,具有與國家陸地領土相同的地位。清代的“內洋”與國際法所指的“內水”,均是國家領水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與國家領土同等的地位。

第五,清代的“外洋”與現代海洋國際法認定的“領?!币彩墙频?。清代的“外洋”,是指中國官府劃定的內洋之外的介于帆船海道以內的一條廣闊海洋帶?!巴庋蟆比缤皟妊蟆币粯?,也包含了兩部分海域:一部分是外洋島嶼以內的內水;另一部分是遠離海岸和島岸帆船海道以內的水域,這一條海域帶由于寬窄不一,與“外洋”分界線并非平行關系。國際法所指的“領?!保╰erritorial sea),在地理上是指與海岸平行并具有一定距離寬度的帶狀海域,是指沿岸國陸地領土及其內水以外,或者群島國群島水域以外向海洋延伸3—12海里的海域。二者劃分方法略有不同,本質則十分相近。王宏斌:《清代內外洋劃分及其管轄問題研究——兼與西方領海觀念比較》。

〔作者簡介〕王宏斌,河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

張軍橋,河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研究生,河北石家莊050024。

①《清仁宗實錄》卷177,嘉慶十二年四月癸未,見《清實錄》第30冊,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影印,第330頁。

②嘉慶十三年,廣西一位名叫黃通的知縣,應〔因〕濫批案件,釀成重大命案,尸親上告。為規避處分,黃通囑差賄和,被參。廣西巡撫恩長與兩廣總督吳熊光終審,判決出現嚴重錯誤。經刑部復核,“照失出失入本例議處?!薄皬V西巡撫恩長先經自行陳明引律拘泥,定罪失當,奏請議處。欽奉諭旨,加恩改為察議。臣部減等,議以降二級調用。奉旨:恩長,著加恩改為降三級留任。欽此。今該督吳熊光擬罪錯誤之處,系照廣西巡撫恩長原擬,惟該督僅咨部核辦,并未具奏。臣等仍照失入本例議以降三級調用,毋庸查級議抵?!薄蹲酁楹俗h審案擬罪錯誤之兩廣總督吳熊光等員事》,嘉慶十三年十月十六日,錄副奏折03-1517-014,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

③王宏斌:《清代內外洋劃分及其管轄問題研究——兼與西方領海觀念比較》,《近代史研究》2015年3期。

猜你喜歡
水師
南非首位“侍水師”:紅肉配氣泡水,白肉配純凈水
品水師是怎么練成的?
“品水師”是如何煉成的
馬尾海戰
尷尬的記憶
品水師:品水要喝很多水 卻從來不能水
曾有一座黑龍江城(四)終于有了黑龍江水師
同舟難共濟
水師
熔爐旁撿回提督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