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常態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改進研究

2022-07-27 02:32黃秀芳安徽皖瑞會計師事務所
品牌研究 2022年21期
關鍵詞:預算編制層面指標

文/黃秀芳 (安徽皖瑞會計師事務所)

預算管理自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被應用之后,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預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企業所面臨的競爭日趨激烈,企業的管理要求在不斷提高,當前,企業只有優化自身的管理機制,通過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對企業內部的各類資源進行合理配置,促使企業優化各項管理流程,幫助企業提高經營管理水平。

一、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問題分析

(一)預算目標設立的問題

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企業的預算目標不能僅以企業短期內的利潤目標為基礎,需要以企業的戰略目標為導向。但是很多企業的預算目標設置沒有跟上時代的發展趨勢,沒有設置基于戰略導向的預算目標,不利于落實預算工作的要求。

(二)預算管理組織的問題

企業在預算管理組織體系設置時,需要結合企業管理工作的實際設置完善預算組織體系,但是很多企業的預算組織僅由財務部門負責,預算管理工作沒有企業的高層管理者參與,沒有建立預算管理委員會統籌協調預算的各項工作,不利于提高預算管理的權威性。同時部分企業也沒有針對預算執行部門明確具體的執行責任,員工在執行預算的過程中認為預算僅是財務部門的工作,不主動配合預算執行。

(三)預算編制環節的問題

在預算編制的環節,很多企業的預算編制工作較為粗糙,沒有細化不同預算項目的編制。同時針對不同預算項目編制方法的選擇不合理,沒有結合不同預算項目采用合適的編制方法,僅采用增量預算的方法不利于實現對各類支出的有效控制。

(四)預算執行與控制的問題

在預算執行中很多企業沒有建立預算執行的動態監控體系,針對預算的編制沒有通過合理的方法進行動態分析,不利于幫助企業第一時間調整可能存在的各類偏差,容易導致企業的預算目標無法達成。

(五)預算考評環節的問題

當前很多企業在預算考評環節中,過于注重對個人層面的考評,忽視部門層面與企業層面的考評,過于注重個人層面考評容易導致企業的個人利益和企業整體利益相違背,員工為了個人利益而忽視整體利益。

二、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改進

(一)預算管理目標設定的優化

第一,明確預算目標設定的原則。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企業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所制定的預算管理體系必須要符合企業的實際設置。企業在設定預算目標時,要注重企業的戰略規劃,從企業的實際出發,遵循以下原則:首先,企業的預算目標要以企業的戰略目標為基礎,在確定預算目標時,需要將企業的戰略目標充分考慮在內,結合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特點,細致分析預算工作的要求,結合企業的經營特點對資源進行合理分配,以促使企業短期預算目標和長期戰略目標有效銜接[1]。其次,在確定預算目標的過程中,需要對企業的內外部環境變化進行動態分析,并結合企業的市場環境進行判斷,考慮影響預算目標達成的各方面因素,分析企業的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通過全面分析企業不同環節的要求,促使預算目標和企業戰略目標相銜接,結合企業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動態優化企業的預算目標體系,以促使企業能夠適應新常態經濟發展的趨勢。再次,企業需要將平衡計分卡的原則納入預算目標設定過程中。傳統的預算目標設定沒有結合企業的戰略規劃進行細致分析,通過引入平衡計分卡的方法,能夠彌補傳統模式的缺陷,幫助企業制定更為科學的預算目標體系,并通過上下層級的溝通,幫助企業優化企業的管理機制。平衡計分卡要求結合企業的管理情況,針對企業管理中的財務、客戶、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指標進行細化。企業在設立預算目標時,就需要結合平衡計分卡的各關鍵指標進行細化分解,并從不同維度的指標入手設置具體的崗位指標,結合關鍵環節開展對預算的考核。

第二,對預算目標細化分解。企業在制定戰略目標之后,需要將戰略目標分解為預算目標,并進一步分解為不同部門的預算指標,通過對預算的層層分解,促使企業的預算與戰略目標銜接性更強。首先,將戰略目標分解為中長期目標,再進一步分解為年度預算,之后再細化分解為月度、季度的預算目標。其次,在企業內部將企業預算目標分解為不同層級人員管理工作的目標,通過對各層級目標層層細化分解,幫助員工了解自身具體的工作任務,以促使企業的預算目標更加科學、合理。

(二)預算管理組織的優化

第一,完善企業的預算管理組織機構。首先,企業要在董事會下設預算管理委員會,由企業的總經理、財務總監等高層管理者參與到其中,負責預算制度制定、預算編制審批、預算執行監控、預算調整審核、預算考評方式審批等方面的工作,負責對預算工作的最高決策,并且每年召開2至3次會議,確定不同階段的預算工作方向,結合企業的發展目標與發展要求,對預算進行全面管控,促使企業達成既定的目標。其次,企業要在預算管理委員會下設預算管理辦公室作為預算的常設機構。通常而言,預算管理辦公室由企業的財務部門參與到其中,負責對預算規定起草,對預算執行過程中各項數據的分析,將預算的結果匯總上報,并對預算進行考評,負責預算管理的日常性管理工作。再次,明確企業內部各職能部門的預算責任分工體系。企業內部的各職能部門需要加強對預算工作的積極性,落實企業的總體預算目標。企業需要細化劃分內部各部門預算工作要求,讓企業各部門的工作目標和企業的總體目標相銜接,根據企業員工工作的主要任務明確企業不同員工的工作流程和任務要求,在企業內部結合各部門的實際工作需求與企業的資金支出限額,由管理層對企業的各部門資源使用進行合理配置與統籌安排。各部門需要結合企業工作實際,定期分析自身預算執行情況。預算執行的各職能部門需要嚴格按照預算管理委員會的要求,落實預算工作具體環節的工作要求,確保各環節工作實現科學分工,從而促使預算管理工作達成既定的目標。

第二,加強對企業內部員工的培訓。企業在優化預算管理體系之后,為達到既定的預算執行效果,就要加強對全體員工的培訓,讓員工了解預算要求。企業需要讓內部全體員工認識到預算工作的重要性,認識到只有員工主動參與到預算工作中,才能切實提高預算管理水平。因此企業可以聘請高校講師、行業專家等方面的人員到企業內部開展培訓,通過培訓讓企業員工了解預算管理的要求,從而主動參與到預算管理工作中[2]。

(三)預算管理編制的優化

第一,明確預算編制的具體要求。企業的預算編制必須要細化落實不同指標,確保預算編制更加科學合理。首先,銷售預算是企業在經營期間內提供勞務或銷售產品的預算,包括銷售收入預算、應收賬款預算等。企業的各類成本費用支出是根據企業的產量決定的,產量又是根據銷量決定的,因此企業的銷售預算是其他預算的起點。企業在確定銷售預算時,需要結合市場需求、年度銷售規劃等方面對未來一年的銷售預算進行合理預測,并結合產品、顧客等方面的因素綜合考慮銷售預算,結合銷售部門與經銷商的談判以及銷售部門的實際編制下一年度的銷售預算表。其次,生產預算。生產預算指生產環節企業所需要支出的預算,包括固定預算和變動預算兩方面。固定預算是不以產量變動的固定資產折舊等方面的預算,變動預算是根據企業的生產數變動的材料費用等方面的預算。再次,采購預算。采購預算的編制需要企業結合各類材料進行編制,企業的采購預算必須要切實可行,結合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活動制定合理的采購標準,明確企業采購的范圍,并對采購的數量及合理性進行界定,結合企業采購需求量開展采購預測,并且企業需要針對采購工作制定備選方案,避免由于供貨方斷貨或發生不可抗力導致供應商無法供貨的問題。在采購預算編制之后,企業需要留出一部分的采購儲備金,以備原材料的購買。最后,利潤預算。利潤預算是結合企業各類成本收入預算指標進行匯總得出的,企業在編制利潤預算需要結合其他指標進行匯總。

第二,選擇恰當的預算編制方法。企業在預算編制時,不能一味采用增量預算的方法,要充分采用不同的預算編制方法(見表1)。對于企業內部變動不大的物業費、水電費等費用,可以采用增量預算的方法進行編制,節約預算編制的時間。對于靈活性較大的培訓費、拓展費等費用,應采用零基預算的方法進行編制。對于規模較大、經歷時間較長的項目,應采用滾動預算的方法進行編制,包括企業的無形資產研發等方面。企業在預算編制時,需要結合企業的實際,選擇恰當的編制方法。例如A企業在預算編制的過程中,在編制2022年預算時,結合2021年的情況進行編制,結合不同預算編制方法的特點進行編制的優勢在于,對于簡單的項目采用增量預算的方法,而對于相對復雜的項目采用零基預算與滾動預算的方法,使預算貼近企業的實際。

表1 2022年A企業部分預算指標編制表

(四)預算管理執行與控制的優化

第一,建立預算執行的監控程序。企業的預算指標經過董事會的審批,下達各部門執行之后,各部門需要嚴格按照預算管理工作的要求開展執行。預算執行監控程序是由預算管理辦公室監控各部門是否嚴格按照既定的預算規劃執行預算的方式,分析在預算執行的過程中預算指標是否存在較大偏差,判斷預算是否在可控范圍內,對于發生偏差的指標需要對偏差進行分析,并查明原因,糾正偏差[3]。針對重大偏差需要及時上報企業的預算管理委員會進行協調與裁決,當員工個人利益和整體利益發生沖突時,要以企業的總體利益為主對個人的工作進行調整。在預算控制的過程中,各部門在資金支付申請時,必須要提出書面申請,由部門經理審批之后由財務部門審批,財務部門需要分析資金是否在預算范圍內,對于預算范圍內的資金辦理支付,對預算外的資金要報預算管理委員會審批,之后由董事會審核,對預算進行調整之后方可執行。企業在預算執行的過程中,針對不同的項目應該采用不同的預算執行方式。針對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職工薪酬這類費用,應該按照剛性的原則執行,原則上超過預算值的不予以審批。對于企業的采購預算、研發預算,在預算開展的過程中可能會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應該設置一定的波動比例,對波動比例以內的預算可以執行。對于生產預算、銷售預算等預算,需要靈活適應市場的變化,當外部環境發生改變時,相應的預算也應該予以調整,以促使企業的預算能夠靈活適應市場變化。

第二,優化預算調整機制。企業的預算指標作為經過多個部門共同協商探討的結果,預算指標一經下達不得隨意變更,以確保預算工作具有權威性。但是在預算執行過程中,若發生重大影響變化導致企業的預算難以繼續執行,企業也不調整預算,將導致預算過于死板,不利于靈活應對環境動態變化,因此企業需要規范對預算調整的審批流程。一方面,企業需要規范預算審批的條件,只有當發生國家政策重大改變、企業行業環境重大改變、企業業務重大調整、企業經營模式重大改變等情況時,才能對預算進行調整[4]。另一方面,企業在對預算進行調整時,需要提供足夠的佐證材料,確保預算管理更加科學。

(五)預算管理考評與激勵的優化

第一,完善預算考核機制。為了有效考核各層級人員預算執行的效果,需要針對預算建立完善的考核機制,反映員工在預算工作中的效果。首先,企業需要通過對員工預算工作情況進行獎懲,以此促使員工注重創新,形成相互競爭的方式,以此來引導員工的工作[5]。其次,企業需要促使員工利益和企業總體利益相統一,要設置具有針對性的動態跟蹤機制,對企業層面、部門層面、個人層面分別設置相應的考評權重。例如A企業在對員工進行考評的過程中,企業層面的權重為30%,部門層面的權重為30%,個人層面的權重為40%,在考評時結合不同層面的指標完成情況計算員工的考核系數,并以此來分析員工的年終獎系數,只有個人層面、部門層面、企業層面完成的效果都好,員工才能拿到最高的獎金,從而促使員工在工作中注重完成個人層面指標,同時也注重完成部門層面及企業層面的指標。

第二,建立有效的獎懲機制。企業在開展績效考核時,需要落實具體的獎懲措施。企業的獎懲機制需要針對不同層級的員工進行差異化設置。針對企業的基層人員,要以職務晉升、教育機會、績效工資、獎金等方面進行激勵,對于企業的高層管理者,主要以股權激勵、期權激勵等方面的激勵為主。

三、結語

本文以新常態下企業預算管理工作為研究對象,認為在當前企業預算管理工作的要求在不斷提高,企業在預算管理的過程中需要針對預算管理各環節存在的問題,制定完善的管理對策,促使企業的預算目標和戰略目標銜接,并改善企業預算組織架構、完善預算編制流程、強化預算執行控制、改進預算考評激勵,從而提高預算的有效性,幫助企業在新常態下,完善企業的管理機制。

猜你喜歡
預算編制層面指標
連鎖餐飲企業預算編制與優化措施
企業預算編制存在的常見問題及完善建議
基于選項層面的認知診斷非參數方法*
整體預算編制方法的研究
主要宏觀經濟指標及債券指標統計表
主要宏觀經濟指標及債券指標統計表
論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編制中的問題與對策
主要宏觀經濟指標及債券指標統計表
主要宏觀經濟指標及債券指標統計表
二孩,人生如果多一次選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