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間音樂在幼兒園音樂教育中的應用探究

2022-08-03 10:57潘晶晶
成才之路 2022年15期
關鍵詞:民間音樂音樂教育傳承

潘晶晶

摘要:民間音樂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有著豐富的內容,以其獨特的樣式存在于世界的東方。民間音樂產生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作為特別的藝術形式而被一代代傳承。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幼兒園音樂教育應創新教育內容和形式,豐富音樂教育內涵。民間音樂應用于幼兒園音樂教育,不僅能促進幼兒對民族文化的理解,而且能豐富幼兒園音樂教育內容,培養幼兒的民族情懷,使祖國優秀的民間音樂代代傳承。文章結合教學實踐,對民間音樂在幼兒園音樂教育中的應用進行探究。

關鍵詞:幼兒園;音樂教育;民間音樂;傳承;民族情懷

中圖分類號:G6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15-0104-03

民間音樂是在民間形成并流傳的一種音樂體裁,歌唱形式豐富多彩,充分體現了友愛、融洽、樂觀的精神風貌。民間音樂應用于幼兒園音樂教育,能豐富幼兒園音樂教育內容,讓幼兒在接受民間音樂熏陶的同時,培養音樂想象力、審美能力和創造思維。幼兒通過體驗多種色彩的民間音樂,能感受祖國優秀音樂文化的魅力,增強情感體驗。本文闡述民間音樂應用于幼兒園音樂教育的積極作用,分析民間音樂應用于幼兒園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從培養教師民間音樂素養、踐行以幼兒為本的教育理念、開展多元民間音樂教育活動、構建常態化教育新模式等方面,對民間音樂在幼兒園音樂教育中的應用進行探究。

一、民間音樂應用于幼兒園音樂教育中的積極作用

1.有助于提升幼兒音樂素養

民間音樂應用于幼兒園音樂教育,有助于提升幼兒音樂素養。音樂是人們日常生活、精神表達的一種藝術形式,民間音樂是寄托人們情感的一種藝術類型。在幼兒園音樂教育中應用民間音樂,一方面可以幫助幼兒了解社會生活,感受不同的情感色彩和文化特點,另一方面可以拓展幼兒的音樂認知,使幼兒了解更多的歌曲類型和音樂旋律,提升幼兒的音樂素養。

2.有助于推動幼兒多元發展

民間音樂應用于幼兒園音樂教育,有助于推動幼兒多元發展。民間音樂以樸實的音樂為基調,讓幼兒在真實的音樂情感中體會不一樣的文化特點,這將為幼兒的主體發展和認知成長提供更多選擇。民間音樂突出民族特色和文化內涵,強調音樂與生活的緊密性,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幼兒對音樂文化的本質認知,幫助幼兒了解音樂、發現音樂、享受音樂,為幼兒打下堅實的音樂基礎。

3.有助于培育幼兒民族情懷

民間音樂應用于幼兒園音樂教育,有助于培育幼兒民族情懷。民間音樂是表現民族文化的一種藝術形態,也是厚植民族底蘊、豐富精神教育的重要資源。幼兒通過民間音樂的學習,不僅能對傳統文化有所了解,還能對音樂種類和樂曲特點進行有效區分,并在相應的樂曲旋律中感受民族精神,培育民族情懷。

二、民間音樂應用于幼兒園音樂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部分教師缺乏民間音樂素養

在民間音樂應用于幼兒園音樂教育過程中,部分教師對民間音樂了解不足,缺乏民間音樂素養,無法準確地將民間音樂的特色、審美和藝術形式分享給幼兒。教師缺乏民間音樂素養,導致民間音樂無法在幼兒園音樂教育中得到較好的應用。

2.忽略以幼兒為本的教育理念

在民間音樂應用于幼兒園音樂教育中,部分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忽略以幼兒為本的教育理念,缺乏對于幼兒學習能力與能動性的關注,導致教學方式枯燥單一。在部分教師眼中,民間音樂的學習就是先模仿再傳承,在教學過程中沒有采用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在沒有充分考慮幼兒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前提下,讓幼兒進行民間音樂學習。教師對音樂活動引領和操作不科學,一味枯燥且重復地聯系課堂知識非常不利于幼兒形成藝術審美能力,完全將幼兒置于被動學習的位置。

3.對民間音樂應用不足

部分教師對民間音樂的認知和應用存在不足,在民間音樂教學中難以實現對教育體系的有效構建,特別是在開展民間音樂教育活動的時候,通常會選擇用經典曲目、流行音樂或西洋樂曲作為教學內容,幾乎不涉及傳統民間音樂的內容,即使有所涉及,內容也十分簡單,通常只會為幼兒播放曲目或曲目視頻,然后進行歌詞和曲調的教授,讓幼兒學會演唱即可,對于其中蘊含的深刻含義和創作背景極少提及。雖然許多課本中對民間音樂的內容有所涉及,但是因為教師自身不夠了解,認為教授民間音樂較為煩瑣,不方便課堂管理,不方便組織幼兒,所以在日常教學中會忽略這一版塊的內容。

三、民間音樂在幼兒園音樂教育中的應用

1.培養教師民間音樂素養

要將民間音樂應用于幼兒園音樂教育中,就要培養教師民間音樂素養。為此,幼兒園要給教師提供可以不斷提升自身民間音樂素養的機會,引導教師學會在民間音樂中挖掘有價值的教學素材,更好地突出民間音樂特色,以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幼兒園可以為教師提供一些可以近距離接觸民間音樂的機會,讓教師去學校周邊的鄉村采風,親身感受民間音樂在民間的狀態,與民族音樂家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提出自己在日常教學中的困惑,讓音樂家站在更專業的角度提出意見和建議。還可以鼓勵教師從不同的渠道接觸民間音樂,比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去到少數民族地區采風,感受民族音樂的魅力,學習民族音樂知識。處于少數民族地區的幼兒園教師更要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幼兒園可以組織教師參觀訪問,學習借鑒相關的教學經驗。幼兒園還可以組織骨干教師成立“民間音樂研究小組”,在骨干教師的引領下,對民間音樂進行學習和探究,對民間音樂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和完善。除了在理論和實踐方面培養教師的民間音樂素養外,還需要培養教師對于民間音樂選取的能力。教師在日常教育工作中發現,幼兒喜歡的具有特色的民間優秀音樂并不多。因此,只有培養教師善于選取民間音樂的能力,才能從眾多的民間音樂中選取出更適合幼兒、且被他們所喜愛的民間音樂??梢哉f,教師自身的學習能力和對民間音樂的理解能力直接影響民間音樂的教學效果。此外,教師一定要注重對本地區民族音樂的篩選,可以通過觀察幼兒演唱和交流,了解他們所喜愛的民間音樂,并將其應用于課堂教學。本地區民間音樂在幼兒園音樂教育中的應用,有利于培養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

2.踐行以幼兒為本的教育理念

在幼兒園音樂教育中,教師在設置教學內容時需要從幼兒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出發,設計更多有趣且貼近幼兒生活的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扮演好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角色,踐行以幼兒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在民間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意活動目標的確定是否符合幼兒的情感需求、興趣愛好與年齡特征。在內容選擇上,要貼近幼兒的生活,要對幼兒發展有積極的影響;在活動形式和教學方式的選擇上,要從幼兒的學習特點出發,注重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首先,教師需要明確在生活中幼兒需要獲取的是直接經驗,而游戲恰好可以為幼兒帶來更多的直接經驗。因此,在民間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可利用幼兒喜歡的游戲來增強他們對民間音樂的感知。例如,在教學《說唱臉譜》時,為了讓幼兒了解不同的臉譜和色彩所代表的人物及其性格,教師可設計“臉譜站出來”的游戲,先為幼兒科普臉譜知識,當歌曲唱到不同人物的時候,佩戴該面具的幼兒要主動站出來,并作出與臉譜人物情感相似的動作或表演,從而讓幼兒掌握京劇中不同色彩所代表的人物及其性格特征。其次,教師要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幼兒開展不同的教學活動。比如,在小班開展民間音樂活動的時候,教師可選擇民間舞蹈《手鈴和鼓》,幫助幼兒感受并辨別手鈴和鼓的發聲。多元化的傳統音樂教學,可以培養幼兒的節奏感和音樂鑒賞能力,提升幼兒音樂素養。

3.開展多元化民間音樂教學活動

教學活動是重要的教學方式,其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深受幼兒歡迎。因此,教師可開展多元化民間音樂教學活動,將教學內容融于活動之中,提高幼兒參與度。教師組織開展多元化的民間音樂教學活動,可以豐富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內容與形式,有利于培養幼兒的民族情懷和音樂鑒賞能力。首先,可以利用京歌開展民間音樂教學活動。京歌不僅帶有兒歌的特征還有京劇的韻味,更符合幼兒的審美能力,易于接受和理解,方便教學活動的開展。其次,可以將民間音樂與音樂鑒賞教學活動相融合。比如,在播放民間音樂的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去感受并表達對音樂的看法和感想,猜測音樂中所用到的樂器,鼓勵幼兒對自己的體悟進行表述。當幼兒表述自己的想法后,教師進行歸納總結和更正,同時可以將一些固定的情感表達和樂器的應用告訴幼兒。這樣,在遇到同類型民族音樂的時候,幼兒就可以準確把握其中的情感和辨認樂器。第三,可以讓幼兒在具有律動性的活動中進行民間舞蹈學習,感受民間舞蹈和民間音樂的魅力。比如,蒙古族的《擠奶舞》動作主要集中于頭部和手部,教師可提前教授動作要領,然后將幼兒按照男女生分成不同的小組,男生完成擠奶舞的表演,女生表演客人,讓幼兒在學會動作要領的同時,感受蒙古族的禮節和習俗。多元化民間音樂活動的開展,可以讓幼兒在豐富的活動中感受民間音樂的魅力,同時還能領略不同民族的風土人情。

4.構建常態化教育新模式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構建常態化的幼兒音樂教育模式,充分發揮民間音樂在幼兒教育中的積極作用,教師還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理論知識的常態化更新。民間音樂是幼兒園音樂教育的一個創新點,教師應及時、不斷地更新理論知識,完善教育架構,并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制訂合理、高效的學習計劃,保證民間音樂教學活動的有效組織和高效開展。第二,教學手法的常態化創新。創新是教育改革的關鍵,也是保證教育實施、有效推進的重要原則。因此,在民間音樂教學中,教師應從幼兒主體入手,引入多樣化手法和策略,組織不同形式、不同種類的教學活動,如民族舞蹈的學習、民間音樂的背景調查、民間器樂的認識等,使幼兒保持積極、主動的探究心理,這將對民間音樂教學的實施效果起到保障作用。第三,引導方式的常態化革新。引導是調動幼兒學習情緒的重要方式,也是活躍課堂氛圍的主要方法。引導方式的不斷革新,一方面可以使幼兒在獨特的音樂環境中感知多元化的民間文化,深化幼兒的主觀體驗,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幼兒的音樂認知,培養幼兒對民間音樂的喜愛之情,有利于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幼兒園教育的目標應包含培養幼兒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集體和勞動、熱愛科學的情感,并培養其誠實勇敢、勤學好問、講禮貌守紀律、勇于克服困難等優秀品質,同時還應注重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幼兒園開展藝術教育的目的,不僅是通過藝術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還要通過藝術教育深化對幼兒愛國精神和道德品質的培養。民間音樂作為中華文化的承載形式之一,凝結了優秀的民族品質和傳統文化,是幼兒園實現幼兒培養目標的優秀資源,應積極加以應用。

參考文獻:

[1]莉方.音樂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探究[J].教學方法創新與實踐,2019(07).

[2]王維圣,董培,尹江倩.幼兒園課程對陜西民間音樂資源的開發與研究[J].音樂天地,2019(03).

[3]翁敏,林蔚.基于兒童的閩西民間音樂教育探究[J].福建教育,2020(20).

[4]涂馨月.將民族民間音樂滲透幼兒園一日活動嘗試[J].廣西教育, 2019(41).

[5]張麗青.民間音樂與幼兒游戲活動融合探究[J].江西教育,2019(27).

[6]張曉燕.民間音樂與幼兒園音樂教育的融合[J].藝術教育,2019(08).

[7]韓振.民間音樂在幼兒園音樂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北方音樂, 2015(08).

Explor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Folk Music in Kindergarten Music Education

Pan Jingjing

(Fuding Experimental Kindergarten, Fujian Province, Fuding 355200, China)

Abstract: Folk music is the treasur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t has rich content and exists in the east of the world with its unique style. Folk music originated in peoples daily life and has been inherited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as a special art for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kindergarten music education should innovate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education and enrich the connotation of music education. The application of folk music in kindergarten music education can not only promote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national culture, but also enrich the content of kindergarten music education, cultivate childrens national feelings, and inherit the excellent folk music of the motherland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Combined with teaching practic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of folk music in kindergarten music education.

Key words: kindergarten; musiceducation;folk music;inheritance; nationalfeelings

猜你喜歡
民間音樂音樂教育傳承
當代土耳其民間音樂實踐
青年怎樣傳承長征紅色基因
論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兒音樂教育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