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豆蛋白肽對斷奶仔豬生產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

2022-08-05 02:38李鳳梅蘇亞權周博武周天政黃小佳張業懷
中國飼料 2022年12期
關鍵詞:生化斷奶仔豬

李鳳梅,蘇亞權,周博武,周天政,黃小佳,張業懷

(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大學,廣西南寧 530007)

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是不可或缺的營養組分。仔豬斷奶后容易因缺失母乳而導致蛋白質攝入不足,必須從飼料中補充足夠的蛋白質才能維持正常的機體代謝。大豆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必需氨基酸,為全世界提供了超過1/4油脂和2/3蛋白質。仔豬斷奶后由采食母乳轉變為顆粒飼料,初期對腸胃黏膜有較大的刺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和利用,進而影響斷奶仔豬的生長發育(劉志偉等,2017)。因此,斷奶初期,在飼糧配方組分及營養方案上采取一定措施來減少應激,增強胃腸動力具有重要意義。

大豆蛋白肽(soybean protein peptide)是大豆蛋白經蛋白酶水解或微生物發酵等方法,再經分離、精制等過程而獲得的蛋白質水解產物所制得的分子量集中在1000以下并具有某些生物學功能的混合低聚肽。大豆肽蛋白質含量為85%,既有大豆蛋白質的營養學特性,又有小分子肽所特有的物化特性(姜曼等,2009)。在仔豬日糧中添加肽可節省生產耗能,最大限度地發揮生長性能,富校軼等(2012)研究發現,大豆肽還能提高細胞免疫功能。丁爽等(2016)在日糧中添加3.0%小肽能顯著提高斷奶仔豬生長性能及飼料轉化率(P<0.05)。沈峰等(2006)研究發現,在基礎日糧上添加小肽營養素,仔豬平均日增重可提高33.67%,同時料重比下降8.4%(P<0.05)。這些試驗說明肽能使斷奶仔豬增重,提高飼料轉化率。

本試驗以液體大豆蛋白肽為研究對象,在基礎日糧一致的條件下,研究給斷奶仔豬補充液體大豆蛋白肽對其生產性能和生化指標的影響,該研究結果對斷奶仔豬蛋白質營養需求、過渡期合理配制斷奶仔豬基礎日糧、完善制定科學的營養方案有較大的實踐意義;同時對大豆蛋白肽的營養功能進一步研發利用,對促進動物營養全面健康發展有重要意義。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動物分組試驗將288頭健康狀況良好,個體差異小,21日齡的DLY(杜洛克×長白×大白)三元雜仔豬隨機分為2組,每組4個重復,每個重復36頭。試驗仔豬初始平均體重為(6.66±0.04)kg,各試驗組平均初始體重差異不顯著(P>0.05)。試驗共15 d,預飼期4 d,正試期11 d。

1.2 試驗日糧配方參考美國NRC(1998)配制基礎日糧,試驗日糧配方見表1,試驗組在基礎日糧水平上添加5000 mL/d的液體大豆蛋白肽,對照組僅飼喂基礎日糧。

表1 斷奶仔豬階段基礎日糧組成及其營養水平

1.3 試驗動物管理 試驗豬舍每欄36頭,所有處理組都在同一房舍,試驗期間正常管理,試驗仔豬自由采食和飲水,保持料槽24 h有料;豬舍執行常規的免疫和消毒程序。液體大豆蛋白肽冷凍保存,用時提前取出,室溫平衡后倒入水槽中,仔豬自由采食、飲水。每天分2次于10:00、16:00等量投喂。

1.4 生產性能的測定分別于試驗第1天和第11天早上空腹稱重,計算斷奶仔豬各階段的平均日增重(ADG),記錄各重復的采食量,計算日平均耗料量,統計采食量和增重分析料肉比。

試驗期間每天觀察記錄試驗豬腹瀉情況(見表2)。采用Kelly(1990)報道的方法進行測定,測定天數共11 d,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表2 腹瀉狀況評分標準

腹瀉頻率/%=∑(仔豬腹瀉天數×腹瀉仔豬頭數)/(試驗天數×試驗仔豬頭數)×100;

腹瀉率/%=腹瀉頭數/總頭數×100;

腹瀉指數=糞便評分之和/試驗豬總頭數。

1.5 血清生化指標的測定飼養試驗結束后禁食12 h,于次日早上8點活體稱重后采樣。每欄隨機取2頭前腔靜脈采血2 mL/頭置于肝素抗凝真空管中,4℃靜置 12 h,3500 r/min(4℃)離心15 min,收集血清樣品于-70℃貯存,待檢測血清生化指標丙氨酸氨基轉氨酶(ALT)、谷草轉氨酶(AST)、血清總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球蛋白(GLB)、谷氨酰轉移酶(GGT)。

1.6 數據處理試驗數據采用SPSS24.0統計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用“平均數±標準差”表示。

2 結果與分析

2.1 大豆蛋白肽對斷奶仔豬的生產性能影響由表3可知,各組斷奶仔豬平均每頭初始體重(21日齡)差異不顯著(P>0.05);經過11 d的試驗,試驗組仔豬平均每頭增重比對照組顯著提高16.38%(P<0.05),整體的試驗組體重顯著高于未飼喂大豆蛋白肽的對照組;分析結果可以,試驗組平均日增重及平均日采食量均高于對照組,平均日增重差異顯著(P<0.05),但平均日采食量差異不顯著(P>0.05),由這兩項試驗組料重比小于對照組,但差異并不顯著(P>0.05)。

表3 液體大豆蛋白肽對斷奶仔豬生產性能的影響

由表4可知,試驗組腹瀉率比對照組低4.86個百分點,腹瀉率反映發病率,試驗組發病率較低;試驗組腹瀉頻率及腹瀉指數均低于對照組,腹瀉頻率試驗組比對照組低3.78個百分比,但差異不顯著(P>0.05),腹瀉指數、腹瀉頻率反映腹瀉的嚴重程度,統計分析腹瀉率、腹瀉指數及腹瀉頻率3項指標,可較全面地反映仔豬在試驗期內的腹瀉狀況。

表4 液體大豆蛋白肽對仔豬腹瀉率及死亡率的影響

2.2 大豆蛋白肽對斷奶仔豬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由表5可知,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TP、ALB、GLB含量增加,其中TP增加差異性顯著(P<0.05),ALB、GLB差異性不顯著(P>0.05);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ALT、AST、GGT均有所下降,其中GGT含量不明顯,而ALT、AST含量差異性極顯著(P<0.01),試驗組ALT、AST、GGT含量分泌均在參考值的正常范圍,而對照組ALT、AST的含量分泌不在正常范圍內。

表5 液體大豆蛋白肽對斷奶仔豬的血液生化指標影響

3 討論

本研究結果表明,在斷奶仔豬基礎日糧中添加液體大豆蛋白肽,對提高斷奶后仔豬平均日增質量、采食量和飼料利用率的效果明顯,同時有效降低斷奶仔豬的腹瀉指數,有效提高斷奶后仔豬生長性能。Bamba等(1993)報道,日糧添加肽可顯著提高生長豬日增重、飼料轉化率和蛋白質利用率。劉金萍等(2006)研究報道,樂能小肽可提高斷奶仔豬體重,提高飼料轉化率。王碧蓮等(2000)報道,小肽制品添加可極顯著提高斷奶仔豬中日增重及飼料轉化率(P<0.05)。本試驗與以上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機體血清總蛋白(TP)多少可反映機體蛋白質合成代謝的強弱,研究認為,血清白蛋白含量是衡量動物蛋白質需要量很敏感的標識。程璞等(2020)報道,飼糧中添加2.5%和3%的大豆蛋白肽可顯著或極顯著(P<0.05或P<0.01)地改善斷奶仔豬的血清生化指標。從試驗結果看,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添加液體大豆蛋白肽后可顯著提高了斷奶后仔豬血清總蛋白含量(P<0.05),說明添加大豆蛋白肽具有增強斷奶仔豬對蛋白質合成代謝的能力,促進了機體組織器官的生產,并未對肝功能造成代謝損害。試驗組血清中的GGT、ALT、AST均在正常參考范圍內,液體大豆蛋白肽在保育階段對斷奶仔豬不造成營養代謝疾病,即肝功能的指標正常,說明液體大豆蛋白肽是一種綠色安全高效的飼料添加劑。

4 結論

液體大豆蛋白肽能顯著提高斷奶仔豬生產性能,降低斷奶仔豬的腹瀉率與死亡率,有效改善血清生化指標。

猜你喜歡
生化斷奶仔豬
初春仔豬腹泄原因與預防措施
仔豬斷奶后消瘦應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生化檢驗指標在肝硬化疾病診斷中的應用
游戲《生化奇兵》 改編電影
僑商徐紅巖:生化科技做“抓手”奮力抗疫
Hunter—Gatherers
冬天不宜給孩子斷奶
基于Cell—SELEX的核酸適配體在生化分析與生物成像中的應用
農村集貿市場2016年10月仔豬價格
斷奶的技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