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栽培羊肚菌土壤及其消毒方式比較試驗

2022-08-05 08:20李銀雙陳引彩王亞楠孫麗娟莫忠妹張欽語
食用菌 2022年4期
關鍵詞:生石灰羊肚出菇

李銀雙 李 倩 楊 梅 陳引彩 王亞楠 孫麗娟 莫忠妹 張欽語

(1楚雄醫藥高等??茖W校,云南楚雄 675000;2 重慶大學生物工程學院,重慶 400044;3 銅仁學院農林工程與規劃學院,貴州銅仁 554300;4 貴州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貴州貴陽 550000)

羊肚菌Morchella隸屬于子囊菌亞門Ascomycotina、盤菌綱Discomycetes、盤菌目Ezizales、羊肚菌科Morchellaceae[1]。羊肚菌作為一種世界公認的珍稀食藥用菌,不僅味道鮮美,而且具有抗氧化、抗菌、抗腫瘤、調節機體免疫力、抗疲勞、保腎、保肝及調節胃腸蠕動等諸多藥用價值[2-3]。2014年,國內外野生羊肚菌干品的市場價格曾高達2 500~3 500元/kg[3]。

近幾年來羊肚菌作為一種價格昂貴的高級滋補營養品,吸引了眾多國內外學者紛紛研究其栽培技術。1982年,美國科學家Ower首次宣布羊肚菌子實體人工栽培成功,但該技術最終沒有得到較好的推廣應用[4]。我國的羊肚菌栽培研究始于20世紀70年代,90年代后技術得到逐步完善。自2012年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外援營養袋技術”研發成功,我國羊肚菌生產得到了飛速發展。據中國食用菌協會的統計數據,2011—2016 年,羊肚菌栽培已遍布我國20多個?。?016年統計數據),每年羊肚菌栽培面積分別為67 hm2、200 hm2、300 hm2、400 hm2、1 617 hm2、1 560 hm2,呈快速上升態勢[5-6]。然而,據趙琪[5]統計,2012—2017 年我國至少有70%~80%的栽培戶羊肚菌產量低或絕收。羊肚菌菌種退化、產量低和不出菇等問題已日益突出,栽培管理技術也亟待更新提高。研究表明土壤及土壤消毒劑的選用,往往會對食用菌菌種萌發,菌絲、子實體生長及產量有直接影響[5,7-8],但是否會對羊肚菌的菌絲生長及出菇有影響,至今還沒有詳細的研究報道。為此,筆者選擇貴州省貞豐縣4 種常見土壤,采用常用且較為綠色生態的生石灰、高效綠霉凈(湖北隨緣食用菌消毒有限公司)消毒土壤方法,觀察處理后土壤栽培六妹羊肚菌效果。旨在探索羊肚菌的高產栽培技術,為貴州貞豐當地羊肚菌栽培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六妹羊肚菌,菌種編號GZCC20-0035。菌種培養料(袋規格24 cm×28 cm,體積分數):干小麥25%,木屑60%,腐殖質土11.5%,石灰2%,石膏1.5%。外援營養袋培養料(袋規格12 cm×24 cm,體積分數):干小麥20%,木屑17%,谷殼50%,腐殖質土10%,石灰1%,石膏2%。

其他:生石灰,高效綠霉凈,溫度計,土壤濕度計等。

1.2 試驗方法

1.2.1 搭建大棚與整地

在貴州省貞豐縣貴州豐源食用菌栽培基地搭建傳統蔬菜大棚,四周及屋頂蓋上12針遮陽網后再蓋上塑料膜,棚內安裝噴灌系統、溫度計和土壤濕度計(用于監測溫度及土壤濕度)。11 月中旬,將大棚內面積約450 m2 地面,劃分成規格為寬2 m、長45 m a、b、c、d、e 五個獨立的廂面,每個廂的面積為90 m2,再將每廂劃分3 個面積為30 m2的三重復(a-1、a-2、a-3;b-1、b-2、b-3;c-1、c-2、c-3;d-1、d-2、d-3;e-1、e-2、e-3)(圖1)。

圖1 整好后廂面

1.2.2 試驗設計

向五個廂內搬運試驗土壤(表1):a 廂為草炭土和大田土1∶1 混合,大田土為常年耕種蔬菜和水稻的大田土壤,b、c 廂均為大田土,d 廂為混交林的腐殖土,e 廂為大棚附近相對貧瘠的紅土。對a、b、d、e廂采用“生石灰+高效綠霉凈”消毒土壤,c 廂僅用生石灰消毒土壤。生石灰用量為每廂4.5 kg,高效綠霉凈用量為每廂20 g 兌水20 kg[9]。具體操作:將稱取的生石灰,兌水的高效綠霉凈平均一分為二,一半分別撒或噴表層土壤后,深翻、翻細土壤,用剩下的生石灰和高效綠霉凈噴(撒)土壤消毒,再次深翻、翻細土壤。上述處理結束后,打開屋頂及四周遮陽網,暴曬30 d。

表1 試驗土壤及消毒方法

1.2.3 播種及管理

土壤暴曬結束后,打開棚內噴灌系統,調節土壤含水量至30%,每個廂面開深約4~5 cm 的兩條小溝(溝間距50 cm 左右),將羊肚菌菌種揉碎后均勻撒在溝內(條播),每個廂面播種30 袋菌種,播種結束后用小溝兩側土壤將菌種覆蓋,及時蓋上黑色地膜,兩邊用土塊壓緊,關閉所有遮陽棚。

1.2.4 補水、放置外援營養袋

播種后15 d 左右,將外援營養袋一面打孔后孔朝下置于土壤表面,呈五點式擺放,每平方米放置5~7 袋。擺放好營養袋后土壤補水,保持土壤含水量在30%左右。

1.2.5 催菇

每天掀開黑色地膜1~2 h 通氣,給予弱光照射,及時進行土壤補水。播種后約50 d,若開春氣溫回升,菌絲菌霜復合體已長滿整個廂面,可開始催菇。具體操作:調節土壤水分至40%,撤去黑色地膜光刺激,撤去外援營養袋[10]。

1.2.6 考察內容及方法

1.2.6.1 統計菌種成活、污染情況

播種后第10 天,用矩形框(0.5 m × 0.5 m)在每個廂面內隨機選取10 個點,觀察框內菌種污染情況,統計菌種污染率(菌種污染率=出現污染點數÷10×100%),分析土壤消毒效果。

播種后第 10 天、第 20 天、第 30 天、第 40 天,用矩形框(0.5 m×0.5 m)在每個廂面內隨機選取10個點,觀察比較每個廂面土表菌絲的分布情況,統計菌絲覆蓋率(菌絲覆蓋率=生長菌絲點數÷10×100%)。

1.2.6.2 出菇數及產量統計

來年氣溫回升,棚內開始出菇,用矩形框(0.5 m×0.5 m)在每個廂面的三個重復內隨機選取7 個點,共計21 個點,統計框內出菇數(僅統計高≥3.0 cm 的羊肚菌子實體),計算每個廂面21 統計點的出菇總數和平均數,利用GraphPad Prism 7 軟件進行平均數據差異性分析。采收成熟子實體后,統計每廂最終鮮菇產量,綜合分析栽培土壤對羊肚菌出菇密度和產量的影響。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土壤栽培羊肚菌菌種污染、成活情況

播種第10天,五個廂面均不同程度出現菌種污染,同為“生石灰+高效綠霉凈”消毒處理的a、b、d、e四個廂面雖土質不同,但菌種污染率相同(30%)。但是,對比同為大田土的b、c 兩個廂面發現,b 廂的菌種污染率為30%,c 廂菌種污染率為60%,表明采用“生石灰+高效綠霉凈”消毒土壤能有效防止羊肚菌菌種被污染。

播種后第 10 天、第 20 天、第 30 天、第 40 天,觀察發現a廂混合草炭土的土壤疏松程度和持水能力在各個時間段明顯強于其他廂面土壤。五個廂面的土表菌絲菌霜復合體分布情況見表2。由表2 可知,同為“生石灰+高效綠霉凈”消毒土壤a 與b、d、e發現,a 廂面在統計的前三個時間點(第10 天、第20天、第30天)的土表菌絲和菌霜覆蓋率分別為50%、70%、90%,相比同時期的另外三個廂面,菌絲覆蓋率均高,表明該廂面混合草炭土土壤疏松和持水能力強的特性,較其他廂面土壤更適于羊肚菌菌絲的生長攀爬。相反 e 廂面在第 10 天、第 20 天、第 30 天的土表菌絲和菌霜覆蓋率分別為20%、40%、60%,三個時間點均比a、b、d 廂面差,甚至當播種后第40天,其他廂面的菌絲覆蓋率均能達100%,但e 廂面菌絲覆蓋率也僅為90%,表明肥沃土壤有利于羊肚菌菌絲生長。

表2 土表菌絲菌霜覆蓋率

2.2 出菇統計

來年3 月,氣溫回升,所有廂面均開始出菇(圖3)。采用矩形框(0.5 m×0.5 m)在每個廂面的三個重復內各隨機選取7 個點,每廂共計21 個點,統計不同廂內出菇情況(表4),將出菇平均數進行數據差異性分析(圖2)。結合表3 及圖2 可知,對比同為大田土的b、c 兩個廂面,在每個廂面的21 個統計點中,b 廂的出菇平均數(7.29 枚)和出菇總數(153枚)均高于c 廂的出菇平均數(6.71 枚)和出菇總數(141枚),b廂出菇更密,差異顯著(圖2)。這很有可能是c 廂僅用生石灰消毒土壤,播種后羊肚菌大部分菌種發生污染,從而導致出菇密度降低。對比同為“生石灰+高效綠霉凈”消毒土壤的a、b、d、e 四個廂面(表3),a廂21個統計點的出菇平均數(9.14枚)和出菇總數(192 枚)均高于b 廂(7.29 枚,153 枚)、d廂(7.24 枚,152 枚)、e(4.24 枚,89 枚),a 廂的出菇密度最高,e 廂的出菇密度最低,b、d 廂居中,與 a 廂對比差異均顯著(圖2)。由此可見,雖然羊肚菌菌絲的給養主要由外援營養袋提供,但出菇密度仍與土壤肥沃性密切相關。試驗a廂的混合草炭土基于自身土質特性和土壤肥沃等因素,出菇密度最高,e 廂貧瘠土出菇密度最低。

圖3 不同生長階段的羊肚菌子實體

表3 試驗出菇統計

圖2 廂面統計樣本出菇平均數差異性分析

2.3 產量

采收結束后統計羊肚菌鮮菇總產量,結果同為大田土b、c 兩個的廂面羊肚菌鮮菇總產量分別為33.19 kg,27.28 kg,c 廂因大部分菌種被污染,導致鮮菇產量低于b 廂。同為“生石灰+高效綠霉凈”消毒土壤的a、b、d、e 四個廂面,a 廂的鮮菇產量最高,為 39.30 kg,e 廂的鮮菇產量最低,為 17.22 kg,b 廂(33.19 kg)、d 廂(34.42 kg)鮮菇產量居中,與出菇密度統計結果基本一致。

3 小結與討論

因有獨特的地理位置及氣候優勢,貴州省目前已成為食用菌的優勢產區,并逐漸形成包括羊肚菌在內的多種珍稀菌類品種綜合發展的格局[11-12]。目前,在貴州主要以大田和林下的“秋種春收”模式栽培羊肚菌為主,栽培面積逐年增加[8,13]。然而,羊肚菌栽培關鍵技術主要是靠模仿和復制,生產穩定性差[13]。據筆者了解,貴州大多數羊肚菌栽培者往往僅用生石灰消毒土壤,播種后菌種污染率居高不下。試驗用生石灰結合高效綠霉凈處理栽培六妹羊肚菌的土壤,能有效降低羊肚菌菌種污染率。

外援營養袋技術的應用使我國的羊肚菌栽培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但栽培土壤的選擇是否會對羊肚菌生長發育產生影響一直是個疑問[13]。試驗結果表明,羊肚菌的出菇數與土壤的肥沃性存在直接關系,混合草炭土非常適宜羊肚菌菌絲的生長,且出菇密度和產量明顯優于其他土壤。研究結果對指導貴州當地羊肚菌的高產栽培,推動羊肚菌產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猜你喜歡
生石灰羊肚出菇
小小羊肚菌 拓寬致富路
不同生石灰用量對早熟馬鈴薯生長及土壤pH的影響
生石灰對遼東南地區酸化土壤改良及玉米幼苗生長的影響
杏鮑菇出菇實踐操作技術淺析
《羊肚菌“喝水”有學問》
羊肚菌藥膳之“揚眉吐氣”
香菇松木屑“暴發式”出菇栽培技術
香菇新品種秋香607
消毒巧用生石灰
葡萄園套種“羊肚菌” 增收增效又環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