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語文課程加強勞動教育的路徑與策略

2022-08-08 20:51鄧明洋
中學語文·大語文論壇 2022年7期
關鍵詞:勞動教育語文課程途徑

鄧明洋

摘 要 新時代語文課程建設必須要全面加強勞動教育,每一個語文教師要高屋建瓴地正視勞動教育價值,巋然不動地堅定勞動教育內涵,千方百計地學習勞動教育種類,獨具匠心地打造勞動教育的文學意義,這不僅是對語文教育核心素養的理論回歸,也是促進高中生身心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更是提高學生勞動核心素養的重要保障。語文教育課程必須立足現實,在語文課程中明晰勞動教育的當代價值,在語文課程中探索勞動教育的發展路徑,具有時代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關鍵詞 語文課程 勞動教育 途徑 策略

探索勞動教育有效融入高中語文課程實施的途徑,是實現當代語文教育內涵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語文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應有之義。筆者認為,高中語文課程實施加強勞動教育的路徑與策略可以體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推進語文課程實施和勞動教育課程協同發展,實現語文教育與勞動價值觀教育相融合。設計語文課程和勞動教育課程互嵌式教學活動,語文課程設計和勞動教育課程相結合,語文課程師資和勞動教育師資交互,語文課堂創新和勞動教育課堂創新相結合,初步實現語文教育與勞動教育的融合。讓語文教師能夠從勞動實踐促進文學發展、文學思想形成、中國文學進步的寫實主義層面把語文課講深講透,讓勞動教育課程老師從語文核心素養的高度升華語文素養的價值與意義。譬如,高中《語文》必修上冊《喜看稻菽千重浪》一文,“稻田守望者”袁隆平,用一粒種子造福人類,用一個夢想改變世界,摘取國家最高科技獎。通過典型事例、通過細節描寫、通過記敘議論結合的表現手法,耄耋之年的袁隆平,其品格之美、人格之美躍然紙上。

勞動最榮光,勞動最神圣,勞動最雄渾,勞動最壯美。這種意識應該始終貫徹到高中語文的課程建設中。中國古代私塾語文教育證明,勞動教育的異化問題始終貫穿中國古代語文教育發展的各個階段??鬃拥仁ト私逃^念都有局限性。中國古代私塾教育未能把勞動教育做為莘莘學子學習和進步的手段,國家也因此就失去了工業富強的動力,民族也就失去了經濟文化興旺的希望。采呀采呀采芣苢,一片一片摘下來;芣苢象征著多子,古時勞動人民就想采一些芣苢即車前子放在家里,以圖吉利。又如,《周南·芣苢》來自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是當時人們采芣苢時所唱的歌謠,全詩三章,重章疊唱:采采芣苢,薄言有之,掇之,捋之,袺之,襭之。 整個勞動的過程和場面,洋溢著勞動的幸福,涌動著生命的熱情。當前語文新課程、新教材全面實施,語文課堂教學必須加強勞動教育,尤其要吸取過去的教訓。在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內涵建設上,必須正視勞動教育的價值。我們必須要堅定勞動教育的目標,必須要拓寬勞動教育的途徑,更要在語文學習實踐中協同發展。

眾所周知,從古至今,中國古代私塾教育,鄙視勞動。農工商業無法在杏壇中獲得智力動力的支持,學習和勞動割裂,也就導致了中華民族科技的發展無法創新超越。高中的語文課程建設,必須站在培養創新型人才、實現民族復興的高度來推動勞動教育的發展。語文課程建設要用科學的理念來看待勞動及勞動教育。高中語文課程必須培育廣大學生對于勞動的內在動力和勞動創造的積極性及勞動素養,鍛造自己勞動毅力。絕不可將勞動教育視為一種口號和手段。語文課程建設,同樣肩負著打通勞動教育與德智體融合的建設重任。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以期促進高中生的全面發展。

其二,拓展沉浸式語文課程實施勞動教育文學主題實踐活動,實現語文價值觀與內化勞動體悟相融合。語文課程建設,拓寬勞動教育途徑。語文核心素養概念的提出。新時代要求高中生在語文學科技能、知識、情感、語言、思維、審美等要素應具有一些新的勞動品質。每一個語文老師在語文要素教學中必須要滲透高尚的勞動價值觀。譬如,唐朝著名詩人王建詩云,“婦姑相喚浴蠶去,閑看中庭梔子花”,當代的中學生可以從詩句中感受到濃郁的鄉土氣息、新鮮活潑的語言、鮮明生動的意象必須;山村幽深淳樸的古貌,婦姑相喚浴蠶的緊張農事,必須讓讓同學們感受到了詩人對勞動生活的欣羨和向往,勞動者在構筑夢想的路上。例如,《詩經》中“周頌”《良耜》,人們一邊俶載于南畝,一邊播厥于百谷;田間“來瞻女,饟伊黍”,好一幅美麗的農婦野田送飯圖。眼前“荼蓼朽,黍稷茂”,夏日耘苗,收獲季節“開百室,百室盈”,收糧入倉,昭告豐收。周人的祖先后稷、公劉、古公亶父、周文王、周武王歷來重農,敬天保民,解放生產力。解讀文學作品,語文課堂讓快樂與勞動者相伴。同學們快樂了,思想就活躍了,就不會受不良情緒的壓抑和束縛,就能夠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更加容易靠近“最近發展區”。 語文課程和勞動教育相融合,勞動者就是樂觀者,勞動是幸福的源泉,能讓同學們在困難中看到希望,而不是在希望中看到災難;生命中的輝煌,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鑄就。

其三,推進語文課程實施和勞動主題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實現語文價值觀和勞動浸潤相融合。語文課程建設必須以校園文化為切入點,結合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結合學校開設的家政、手工藝等課程,大力開展與勞動有關的寫作興趣小組活動。用高中生的生花妙筆對刺繡、雕刻、泥塑、建模、木工、機器人等手工作品進行工作流程寫作。帶領高中生感受勞動與創造的偉大。并提高他們的審美、鑒賞、評價能力。語文課程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語文課程必須緊緊的和勞動教育相結合,貫穿社會生活。積極推進語文課程實施勞動主題校園文化建設,積極拓展語文教育和勞動教育實踐活動相結合的平臺,充分利用語文教學和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實現勞動、語文學習、語文研究性學習活動融合創新。

不論職業是什么,他們都是自己行業的英雄。譬如,高中語文必修上冊第5課《以工匠精神雕琢時代品質》介紹中國智造、中國精造、中國創造、工匠精神,人工智能飛速發展的中國,迎來了一個更加注重勞動精細品質和勞動民族品牌的時代。幸福都是勞動奮斗出來的,中華兒女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當代高中生必須深刻理解工匠精神,要不忘初心,知行合一。我們對勞動最好的尊重就是有一顆精益求精的匠心,語文課程實施要弘揚工匠精神,大國重器需要大國工匠,大國工匠需要勞模群體,當代高中生就要苦練內功,濡染工匠精神,爭當人工智能時代工匠人才,要讓當代高中生明白工匠精神就是中國氣質之一。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天工開物》作者宋應星科舉落地,三國時期的“名巧”馬鈞不善言辭,卻如琢如磨,心靈手巧,成就事業。中華民族的玉器、青銅器、瓷器、絲綢等惠及天下蒼生,名揚世界。廣大語文老師要有“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工匠精神,更要以工匠精神引領當代高中生,積極投身語文教育新課程新教材實施的偉大實踐。高中語文新課程實施要為學校校園文化建設添磚加瓦,要把工匠精神作為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皬团d號”列車一列車廂就有37,000多道工序,不是各自為戰,而是協作共進。語文老師在高中課堂要積極傳播工匠故事,要組織開展工匠進學校、工匠講堂等活動,記敘工匠事跡,頌揚工匠精神,一勤天下無難事。又如,《“探界者”鐘揚》的主人公鐘揚領取一粒種子,種下一片希望。當代高中生必須把“種子精神”烙在腦海,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種子精神”要時代化、大眾化、故事化、生活化。語文課程實施和勞動主題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實現語文價值觀和勞動浸潤相融合。

大文豪高爾基說,真理是改造世界的工具,是人類戰斗和攀登的道路上的支架,一切新事物都是從人類的勞動中產生的。語文課程建設必須結合勞動研學旅行、勞動專業實習等方式,推進高中生對各行各業勞動偉大現狀的實踐,幫助高中學生獲得初步的勞動職業印象,在勞動鍛煉中逐步培養精益求精的工匠般寫作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優雅生活者品質,為日后步入職業社會,走向職業崗位奠定非凡的基礎。語文教學尤其要破除唯分數論的觀點,語文課程實施和勞動、教育相結合必須有所作為,這必須是新時代高中生培養體系中立德樹人的重要環節。語文課程必須要打造勞動教育和家庭、學校、機關、社區、街道、工廠、醫院、部隊、大學、研究所、大賣場、電商等融為一體的勞動教育平臺新模式,凝聚等各行各業的力量,將語文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读x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近日公布,勞動課成為中小學獨立課程。高中生更要關注現代服務業勞動、公益勞動與志愿服務。紙上得來淺,絕知勞動要躬行。毫無疑問,高中語文課程實施要結合勞動教育,克服現實困難,凝聚社會力量,樹德、增智、強體、育美,塑造高中生勞動價值觀,形成高中生勞動素養,讓他們干一行能愛一行,狠鉆一行,獨專一行,至精一行。

〔本文系三明市基礎教育課題“新時代高中勞動教育的實現路徑探究”(編號:ZXKTM—2001)的研究成果〕

[作者通聯:福建三明第一中學]

猜你喜歡
勞動教育語文課程途徑
構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徑
多種途徑理解集合語言
減少運算量的途徑
探討農村小學學生的管理工作
馬卡連柯勞動教育思想對兒童勞動教育的啟示
蘇霍姆林斯基的勞動教育思想的原則
大學語文課程的“思化”品質認識
項目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程中的應用
語文課程改革深化中的學校擔當
高中語文課程應該更加貼近生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