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土地上的農業文化遺產

2022-08-10 07:06蘇旭爾
農產品市場周刊 2022年14期
關鍵詞:貢米五官黑土

|文/蘇旭爾

黑土是在自然條件下,歷時數百年在地表形成的黑土層,黑土層土壤具有養分高、適宜農作物生長的特點?!澳蟀押谕撩坝突?,插根筷子能發芽”“一兩黑土二兩油”的肥沃黑土被譽為“耕地中的大熊貓”,是地球上最珍貴的土壤資源,是大自然給予人類得天獨厚的寶藏。

我國的黑土地資源主要分布在東北地區,是世界第三大分布區域,總面積約103 萬平方公里。與黑土地的歷史一樣,東北地區的農業耕作歷史也同樣悠久,黑龍江肇源縣城白金堡文化遺址已有人類青銅時代的農業生產雛形,同時黑土地還是金、清兩代王朝和渤海國的發祥地。在跨越歷史時光過程中,東北地區先民在黑土地上孕育出恢宏的農業文明,“黑土地上有至寶,東北水稻可炫耀”。在已經評出的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中,東北地區就有三個地方稻作文化系統入選。

2015 年10 月,入選農業部第三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響水稻遺產地位于黑龍江省寧安市渤海鎮、東京城鎮和三陵鄉,總面積8 萬多畝,其種植歷史可溯源至公元七世紀末,渤海國人在寧安縣東京城一帶興修農田水利工程,并成功引種著名的優良品種“盧城之稻”?!缎绿茣げ澈鳌分杏涊d:“太白之鹿、率濱之馬、盧城之稻、北海之鰭”,“盧城之稻”指的就是響水稻。寧安響水稻是世界上唯一在火山熔巖臺地上種植的稻米。遠古時期,火山噴發沿牡丹江形成了大面積火山熔巖漫灘,歷經萬年風化形成20 ~30 厘米的寒地黑土的土壤層,這種土土質松軟、肥沃,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和礦物質,造就了地球上唯一的響水水稻生長環境和獨特的品質。響水大米“顏如玉、漿似乳,營養皆天然,品質甲天下”,自唐朝開始響水大米一直為歷代貢米。

與寧安響水稻作文化系統入選農業部第三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還有京租稻俗稱黃毛子,該品種稻米米粒稍長,呈橢圓形,色澤清澄,以其毛長、粒黃、口感好而聞名遐邇,其品種的歷史性、地方性、優越性以及栽培技藝的獨特性引人注目,因在清朝同治年間專供皇宮御用而被賜得名,距今已有140 年的栽培歷史,是全國獨一無二的歷史名貴水稻品種。

于2017 年入選第四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九臺五官屯貢米栽培系統主要位于長春市九臺區滿族原著居民羅關瓜爾佳氏族塔木鎮,該鎮處于松花江畔黑土地區域,是世界少有的“黃金水稻帶”。明永樂六年(1408 年)該地設置奇塔穆河衛,主要職責是征集糧食。清康熙年間設立五官屯,據《打牲烏拉志典全書》記載:“康熙四十五年(1706 年),在烏拉地區設置的五個官屯,其分布五處分別是:尤家屯、張莊子、前其塔木、后其塔木、蜂蜜營屯”。1707 年,康熙東巡“駐蹕奇塔穆畢喇地方”。時任五官屯撥什庫的羅關家族三世祖那密達特意碾出新收獲的粳米進獻??滴醴Q贊:“香糯軟滑,口感甚佳?!辈㈩}詩:“山連江城清水亭,稻花香遍百里營。粗碗白飯仙家味,在之禾中享安寧?!彼炬傊两襁€留存有一通清朝的“皇糧碑”。清末民初時吉林三杰之一的徐乃霖對五官屯貢米的評價是:“粒長色白,中秋節前即食,光潤適口、為最佳品,(五官屯)土沃爾佳,便於灌溉適水稻?!弊鳛榛始Z貢米產地,五官屯的粳稻米“重如沙、亮如玉、湯如乳、溢濃香”,被譽為“稻米中的極品”。五官屯貢米栽培系統還于2019 年入選全球重要遺產預備名單。

“稻可道,非常稻”,在黑土地悠久的水稻種植歷史中,生活在這里的人們自然更加期盼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也因此形成了黑土地上獨特的稻作文化。

寧安朝鮮族人世代從事水稻生產,至今仍保留著傳統的農耕生產、生活習慣。每逢下地耕作,都將“扁鼓”和“嗩吶”與農具一起帶往田間,邊勞動邊歌舞。新年伊始和歡慶豐收時節,都要表演“農樂舞”。2009年,“農樂舞”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遼寧桓仁京租稻地的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總結并傳承了京租稻獨特的農耕文化,編制了乞求稻谷豐收的民族舞蹈——乞粒舞。乞粒舞有獨特的表演形式,表演者可以根據現場情緒起舞,整個舞蹈具有很強的即興性,當表演者情緒高漲時,大家各顯神通,男性晃動象帽,使頂端長纓飛旋,劃出美麗的弧線;女性邊敲擊長鼓邊快速旋轉,以形體的動感和美感傳情達意,乞粒舞所展現出獨特的耕作性、地域性和廣泛的群眾性具有較高的歷史和文化價值。2006 年,乞粒舞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每年到豐收季節,吉林九臺五官屯塔木鎮糧丁后裔都要進行沿襲數百年的碾米“秋祭”活動?!扒锛馈眱x式第一項為震米,由滿族族人剪制豐收旗像,燃放鞭炮,將打場石磙子立在院中,叉子、掃帚、揚锨、大耙、賞蓬、梿枷、打糕石、榔頭等擺在院中,經過薩滿的祈福和鼓聲傳達神氣靈性。第二項為打糕儀式,由族人進行打糕,制作完成由薩滿擺打糕做貢品,族長吃第一塊打糕,全族人齊聲喊三遍:“頭人吃了打糕王,一年更比一年強”。第三項為殺豬領性?!邦I性”表示滿族族人們豐收了要向祖先敬供貢品,這個貢品就是豬。第四項為豐收祭祀。由主持人宣布開始祭祀,用收割的稻谷及五谷雜糧做祭品供奉滿族信奉的五位農神(阿渾年息、尚錫之神、烏忻貝勒、烏忻額真、朱舍貝勒),以此企盼明年風調雨順。儀式最后一項為碾米“薦新”。碾米“薦新”是滿族農耕文化的載體,體現了滿族農民看到豐收的期望。豐收祭還展示當季新稻谷收割、脫粒、磨制過程。整個儀式展現了滿族豐收祭“古老、稀奇、獨特、集中”的特點。豐收祭結束后,還有滿族群眾進行傳統體育比賽“莫勒真”?!澳照妗斌w育比賽項目有射箭、珍珠球、嘎拉哈、抬花轎等。

黑土是中國東北地區重要的農業土壤,整個東北的黑土區域也是中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在這片厚重的土地上,除有大面積水稻種植外,還有春小麥、玉米、大豆、谷子、馬鈴薯、甜菜等多種適宜的農作物,老百姓從春耕、夏播、秋收中感受到大自然對人類的厚愛。乾隆皇帝盛京土產雜詠十二首之一《五谷詩》中講道:地脈厚則谷寶滋,菽、稷、稻、梁、麥之類,植無不宜。歷史上,作為重要的物產基地,黑土地上還出產人參、鱘鰉魚、蜂蜜、貂皮、松子等農副產品,在已入選的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錄中還有黑龍江撫遠赫哲族魚文化系統、吉林和龍林下參—芝撫育系統、吉林柳河山葡萄栽培系統、 遼寧阜蒙旱作農業系統、遼寧鞍山南果梨栽培系統、遼寧寬甸柱參傳統栽培體系等。由這些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衍生出的漁獵、鷹獵、薩滿、飲食等文化在當地亦又良好的傳承。黑土地上的農業文化遺產除具有較強的區位性特點外,還具有較高的生態價值、美學價值。以黑土地為底,以農作精神為核,黑土地上的農業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同樣是在表達對傳統中華民族農耕文化的熱忱、摯愛與敬意。

猜你喜歡
貢米五官黑土
宜昌分鄉鎮南埡貢米喜獲豐收
自然資源部:加強黑土耕地保護
基于Sentinel-2遙感影像的黑土區土壤有效磷反演
酉陽縣“花田貢米”有機生產技術
五官的檢討會
五官的檢討會
地球化學元素對貢米品質的影響
典型黑土區不同尺度觀測場地融雪徑流
多菌靈在酸化黑土中遷移性能的抑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