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春節文化的一次性環保餐具設計研究

2022-08-12 13:19武漢輕工大學藝術設計學院趙晨瑩
工業設計 2022年7期
關鍵詞:餐具產品文化

春節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一個闔家團圓、舉杯共飲、熱鬧非凡的日子。春節的習俗經過朝代更迭不斷演變,從而形成了內容優秀且底蘊深厚的傳統文化?;诖汗澪幕囊淮涡原h保餐具產品設計是建立在人們對春節文化獨有的情感認知,對春節文化的元素提取與設計為我國傳統文化走向市場提供了可能性。在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也推動了環保餐具行業的發展,具有文化傳承、產業發展的雙重意義

。同時,這種中華傳統文化精神及濃郁的節日氛圍會隨著與春節相關衍生品的出現,帶來更深的感受。因此,設計師需要將春節文化內涵與現代設計理念融合在一起,并加入自己的獨特見解,從而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和時代精神。這是設計師對中國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

1 春節文化概述

中國人民過春節的傳統習俗興起于虞舜時期,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春節意味著新一年的來臨和新希望的開始,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大、最重要、最熱鬧的節日,其文化屬性深深地根植于中華民族數千年記憶的最深處。

當前,信息化的技術和裝備正逐漸成為社會發展變革的重要推動力。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為代表的技術層面的探索,已經被確定為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在農業生產領域加強植保大數據建設,既是對國家重大戰略的落實,也是提高病蟲害監控能力的有力舉措。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在春節期間,“吃”往往會成為大部分人節日期間的主要活動。周友斌曾在文章《過年的味道》寫道:“記憶里,過年的空氣中含著煎炒烹炸的濃香味?!绷呵飳嵰苍谖恼隆哆^年》中描寫了年夜飯的豐盛:“大鍋的燉肉,大鍋的燉雞,都放在特大號的鍋、罐子、盆子里,此后隨取隨吃,大概歷時十余日不得罄。滿缸的腌白菜,滿缸的咸疙瘩,不知道什么時候才可以見底”。

時至今日,每年春節前夕,人們也不忘早早開始置辦年貨。城市里的各大超市和農村集市更是人山人海、好不熱鬧。春節期間,除了除夕夜要全家團圓圍在一起吃年夜飯外,走親訪友、串門拜年也同樣少不了與吃為伴。說到吃,那自然與盛放食物的餐具脫不開關系。我國幅員遼闊,因此各地區對于飲食的講究也不盡相同,北方人慣以豪爽,菜式多以肉類為主,雞鴨魚肉樣樣俱全;南方人則更偏愛素食,強調營養均衡,講究的是種類繁多、量少而精。諸如此類的文化差異還有:北方人年夜飯最少不了的就是餃子,寓意“更歲交子”,更有的地方會在一只餃子中放一枚硬幣,寓意吃到的人將在新的一年“財運亨通”。而南方人則必吃年糕,年糕諧音“年年高”,祈愿親朋好友在未來的日子中一年比一年好。飲食文化在慶祝春節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更與此次的設計息息相關。不同地區的飲食文化和習俗文化之間的差異,為設計師探索春節文化創意產品提供了多樣化的實踐方向。

2 一次性環保餐具概述

賽十娘頭一抬,又笑起來:“算了不說了,都過去了?!彼焓职颜肿佑蜔魯Q小了點兒。屋里一下子暗下來,倒顯得寧靜溫馨。我們偎靠在蚊帳里,隔床搭嘴兒?!斑@幾天我是憋壞了,一口氣說了這多話。二丫走了六七天,我一個人守著兩張床,就盼著有個說話的伴兒。哎,你也說說,那個缺耳朵的東洋人,真的是你的兒子?——這也太出奇了!”

一次性環保餐具是指所用材料對人體無害,無毒無味,易降解,生產制造、使用和銷毀過程均無污染,產品質量完全符合國家食品衛生要求,產品用完后具有易回收、易處置或易消納等特點的食品容器

。一次性環保餐具包括一次性碗、一次性勺子、一次性杯子等。

3)診斷書寫不全。臨床診斷填寫“健康查體”“體檢”“待查”等,藥師難以審核用藥的適宜性,提示醫師應先確診,再對癥開具處方。

春節的文化符號是對外宣傳與傳播的重要載體

。春節文化的傳統和內涵都是極為豐富的,然而縱使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不同民族有著不同的地域文化與民俗風情,但對于春節而言,各民族則有著高度的統一感,即對于家人朋友幸福平安的盼望,家國來年蓬勃發展的追求。這些文化體現在行動上一般通過拜年走訪親戚訴說祝福話語來體現。因此,在文化符號上選取了“恭喜發財”“步步高升”“健康長壽”“頭發茂盛”“吃嘛嘛香”“天長地久”四個詞語,表達對春節的祝福,對未來生活的期盼。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傳承久遠,中華民族飲食文化中“器文化”更是形式豐富,絢爛多彩

。一次性餐具作為“器文化”的演變形式之一,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春節期間,人們無論是外出聚餐還是在家宴請親戚朋友,多數會選擇使用一次性餐具。同時,由于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和不同于西方社會的飲食文化,我國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性餐具消費市場。然而,普通的一次性發泡餐具有難降解的特點,對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出于環保的考慮,一次性發泡餐具的生產和使用被明令禁止。加上新版“限塑令”的提出,促使我國一次性餐具產業開始向更環保、可降解、可食用的方向轉型,從而導致我國快餐市場對可降解餐具的需求急劇增加,使得可食用、可降解的綠色環保一次性餐具獲得了快速發展的契機。

3 基于春節文化的一次性環保餐具設計意義

3.1 營造傳統節日氛圍

春節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對國人的情感有著極大的觸動作用,選用春節文化為題材設計一次性餐具產品,從產品情感上來講具有極大的優勢。因此,基于春節的背景下,通過對一次性環保餐具進行設計,使其承載更多的意義,不僅僅是作為餐具,而且滿載著祝福,讓消費者在“吃”的同時,體驗到產品自身帶來的濃濃年味。

3.2 提高國民環保意識

隨著環保宣傳力度的提升,人們對于環保和節能意識也在不斷提高,春節的習俗正在隨著時代的發展而進步。以前大年三十,燃放煙花爆竹是一件極具儀式感的事情,特別是年三十夜晚新年鐘聲敲起之時的那一掛紅鞭炮。但是由于大氣污染、安全隱患等弊端逐漸顯露,燃放煙花爆竹成了明令禁止的活動,鞭炮聲淡去,傳統的節日氛圍也驟然消減了幾分。與此同時,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帶動了餐飲服務行業的迅速發展,也使得餐具的需求量與日俱增。普通一次性塑料餐具憑借其產量巨大、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一直是我們在外使用餐具的首選,但是其為我們生活帶來便捷的同時,也為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造成了難以解決的“白色污染”。通過對基于春節文化的一次性環保餐具設計研究,能提高國民的環保意識,為人們提供更便捷的生活方式。

4 基于春節文化的一次性環保餐具設計原則

產品的功能決定了產品的最低價值,而產品傳遞出的自身文化特色則決定了產品的最高價值。好的設計應當遵循一定的設計原則,才能更好地起到文化傳承和文化創新作用。因此,在進行設計時,應通過對春節文化傳遞出來的情感進行提煉,準確把握住春節傳達出的文化精髓。

4.1 美觀性原則

通過上述方法進行一次性環保餐具設計,在深度挖掘中國傳統符號寓意的同時,汲取其中的精粹并加以創新運用,探求和發現傳統符號背后的東方審美內涵

,找到傳統與現代的契合點,可以增添人們生活的儀式感、氛圍感,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

4.2 實用性原則

產品除了具備應有的美觀性,還應當具備實用性。產品設計的實用性應當使產品具有文化屬性的同時注重“好用與實用”,并在產品擁有良好視覺形象的前提下,增加產品自身日常的使用價值,使消費者獲得良好的產品使用體驗。餐具的使用貫穿于人們的一日三餐,因此在設計時應滿足人的需求,以人為中心。如在材質的選擇上,以綠色設計為導向,采取可食用、易分解、零污染的材質,注重材料的使用成本和環保性等內容。產品只有具有實用性,才能更好地傳達出其內在的精神屬性

。通過實用性設計,使用戶在實際的使用體驗中喚醒用戶對產品的認同感,使人們更深刻地體會到產品中所蘊含的社會價值。

4.3 趣味性原則

目前,市場上產品設計多種多樣、琳瑯滿目,為了突出設計的獨特性,可以增添趣味互動,產生交互式體驗。好的產品通過預先埋下隱喻的方式和富有情趣的設計,能使消費者在使用體驗過后回味無窮,甚至對設計者的設計思路心領神會

。一次性環保餐具采用的是可食用淀粉材質,使用戶在使用后還可以進行食用,能讓產品不僅好用還好玩,從而引發消費者的興趣,使消費者可以從產品中獲得愉悅感。

4.4 創新性原則

創新設計是設計師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則,一味地抄襲模仿只會使設計水平倒退,只有體現出產品自身的特色,才能使產品真正地活起來,無可替代。英國經濟學家穆勒說過:“現在一切美好的事物,無一不是創新的結果”

。在進行一次性餐具設計時,將春節文化元素經創新手法融入產品設計中,可以使產品具有獨特的創意效果和傳播屬性。創新性可分為功能創新和形式創新兩種形式,即將外在形式進行的大膽創新和使用功能的巧妙結合。通過這兩種形式,運用創新的手法(如新工具、新風格),讓春節文化因素能夠更加深入地融入產品設計中,使春節文化屬性通過現代化的手法進行表達,滿足消費者更深層次的精神需求和文化追求,強化廣大人民群眾的視覺感受及心理共鳴。

一個全格的甚至優秀的班主任。除了擁有上面所闡述的素質外,在展開具體的管理工作時,還要不斷地虛心向他人請教學習,取長補短,把他人的豐富經驗加以總結吸收,用他人的失誤來提醒自己不犯同樣的錯誤。班主任的工作細碎繁雜,但不可或缺,他是辛勤園丁,是健康心靈的培育者,通過不斷的耕耘,真心付出,才能在教育事業上獲得巨大成功。

5 基于春節文化的一次性環保餐具設計實踐

5.1 春節文化符號的篩選與提取

一次性環保餐具備綠色、安全、健康衛生、易降解、零污染等特征,能夠使用戶放心食用,從而取代普通一次性發泡餐具,進而消除白色污染,為環保事業作出巨大貢獻。通過調查研究,對一次性環保餐具發明專利進行了統計,一次性環保餐具的主材料可以歸納為五類:可降解塑料餐具、紙餐具、植物纖維餐具、竹餐具、可食用淀粉餐具

。

5.2 春節文化符號的視覺設計

5.2.2 色彩設計

在產品設計中,色彩能向消費者傳遞基本的情感信息,因此在運用色彩語言時通常會考慮以下兩點:一是產品與消費者的共情性。色彩中蘊含著情感,不同的色彩會給觀賞者不同的情緒,比如熱情的紅色、理性冷靜的藍色、清新干凈的綠色等;二是色彩會引發消費者的聯想,比如說紅色可以聯想到火、中國的新年,橙色可以聯想到初升的太陽、飽滿的橙子等。因此,此次關于春節一次性餐具產品設計的顏色選定兩組色調:一組紅色色調,如圖3 所示;一組粉色色調,如圖4 所示。一方面,紅色是象征中國文化的顏色,是春節最直接的體現;另一方面,紅色是暖色,也是營造熱烈氛圍最常用的顏色。粉色色調是在紅色色調的基礎上調整了明度和純度后形成的,相比紅色,粉色更具青春活力,更符合年輕人的審美。

研究表明消費者在20s 內就能對形狀感知20%,并決定是否進行購買,可見產品的美觀程度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消費者的購買決定。針對一次性環保餐具,首先要設計出符合產品調性的顏色,顏色是提高視覺美感的先決條件。其次,要輸出優質的圖形設計方案,對產品進行多樣化、直觀化地表達。不僅如此,美觀的產品設計并不單一局限于產品的外觀、結構、圖形、色彩等,是諸多要素統一協調的結果。因此,在進行一次性環保餐具設計時需遵循美觀性原則。

5.2.1 圖形設計

祝福語是人們對春節期盼最直接的體現,結合祝福語,提煉能夠概括祝福語特征的元素,然后他們根據新的審美需求與使用需求重新組合,形成具有時代氣息、符合現代審美的新圖形。例如“健康長壽”一詞,為了將“健康長壽”一詞增添年輕的活力,將祥云、蟠桃、松樹、保溫杯、眼霜、枸杞等東方傳統紋樣和現代新青年朋克養生進行了融合,如圖1 所示。在設計圖形時,不僅考慮了古往今來人們在生活上對事業、財富、健康、食物、愛情的期盼,也結合了現代社會發展中新興的期盼,老少皆宜,具有創新意義,更能引起當下社會人們的情感共鳴。例如,“頭發茂盛”,現如今不僅僅是中老年男士面臨禿頭危機一族的期盼,更是當下年輕人迫切期望實現的愿望之一。因此,在設計時融合了防禿發水、日程表、時鐘、電腦、梳子、星星等元素,將現代年輕人一面工作一面擔憂禿頭的焦慮融入一個畫面,如圖2 所示。

5.2.3 材質選擇

生17:這道題的問題一個比一個難,后面一個都與前面一個有關系,是建立在前面問題的基礎上的,所以解答這類問題時我們要回頭看一看已經求解的內容,從中獲得啟發.

在春節產品設計的研究和創新中,設計師不僅要了解消費者的需求,針對消費者的痛點,設計出實用且符合消費者心理預期的產品。此外,還要考慮產品對于環境的影響,設計出綠色環保、低碳節能的產品來引導消費者進行消費。因此,在餐具材質上采用可食用的淀粉,使用沖壓模具用淀粉制成的一次性餐具,耐受溫度可達到120℃且防滑。在自然環境中的降解時間不超過2 個月,并且不會分解產生污染環境的物質,所以無需進行額外的無害化處理。與此同時,使用淀粉制造一次性餐具和環保包裝制品順應社會進步和時代發展的趨勢,可以緩解高產糧食過剩的局面,并且為國家陳年儲備糧提供新的處理方式,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改善農民生活狀況,減少部分人員的大量流動問題,對維持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4)對生態系統的威脅。以轉基因大豆為例,其可能會給生物資源以及生態系統造成一定的風險,影響生物的多樣性,或者引起耐除草劑雜草的蔓延等。

6 結語

近些年來,春節文化能夠跨越重洋不斷發揚光大,不僅得益于中華民族的傳承,更在于與時俱進、推陳出新。綠色、健康是社會發展的趨勢,文化的傳承是人們義不容辭的義務,針對春節的一次性環保餐具產品設計,正是傳承與弘揚文化的一種體現和創新。站在產品設計的角度思考,運用有趣的、獨特的、創新的方式使產品同時兼顧實用性與情感性,才能使消費者與產品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點燃“年味”,從而為春節文化的弘揚助力。與此同時,新時代的春節文化,應當是綠色環保而溫馨的,使用一次性環保餐具,不僅有趣,而且對環境友好,實現了創新與傳統的融合,可以有效地幫助人們樹立食品安全意識,打造綠色環保家園。

中華民族的玉文化源遠流長,新石器時代的早期就有了玉器,紅山文化可為這一時期玉文化的卓越代表,到臨近文明時期的良渚文化、凌家灘文化、石家河文化,玉文化蔚為大觀。從新石器早期到新石器晚期,其玉文化既有一脈相承性,又有發展性。新石器早期的玉文化側重于以玉事神,其玉器本質上為巫或神,可名之為巫玉或神玉,而新石器晚期的玉文化則側重于以玉成禮,其玉器的本質應為禮,應名之為禮玉。良渚文化、凌家灘文化、石家河文化都以玉器著名,其玉器也多以禮為本質,相比較而言,良渚文化更為突出,可謂禮玉文化的代表。

[1]劉圓圓.新版“限塑令”的頒布與生物降解塑料標準配套問題的破局路徑研究[J].中國標準化,2020(S1):231-238.

[2]卞夢健.新版限塑令來了,在標本兼治中強化塑料污染防治[J].世界環境,2020(03):24-26.

[3]劉艷妮.食品包裝設計中的“年文化”符號[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7.

[4]康智靈.可以吃的一次性環保餐具[J].湖南農業,2019(12):34.

[5]黃曉丹,林巧梅,葉玲.可食用的一次性餐具營銷策略[J].科技經濟市場,2019(03):84-85.

[6]邱楓.新媒體藝術的交互性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8.

[7]魯曉波,黃石.新媒體藝術—科學與藝術的融合[J].科技導報,2007(13):30-33.

[8]楊杰,張華杰.故宮文創包裝設計的東方審美與表達[J].設計,2021,34(07):40-42.

[9]王勐,徐伊雯.現代餐具的趣味化設計研究[J].工業設計,2019(05):63-64.

[10]王采蓮,柳韻,李婷.基于春節傳統文化重塑的產品創新設計研究[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3,2(11):107-109.

[11]中國春節飲食文化[J].農業工程技術(農產品加工業),2013,506(01):61-63.

猜你喜歡
餐具產品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誰遠誰近?
看餐具,識鳥喙
2015產品LOOKBOOK直擊
新產品
產品
下一個酷產品是什么
不用自帶餐具
文化之間的搖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