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富學堂”鋪就共富路浙江麗水推進共同富裕實踐調研行

2022-08-15 00:46經濟雜志秦云龍
經濟 2022年11期
關鍵詞:共富雪梨麗水市

文/《經濟》雜志、經濟網記者 秦云龍

“心要細、手要穩,請準備好煎刀、鑷子、白乳膠等工具,把永生苔蘚粘貼在底稿上,注意保持作品干凈整潔……”在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畬族自治縣毛垟鄉的“共富學堂”上,鄉鎮婦聯干部徐晶晶正在給20 多名農村婦女講授苔蘚畫制作技術。鄉村振興,產業是關鍵;共同富裕,自立自強是重點。今年以來,浙江省麗水市圍繞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目標任務,在全域積極探索“共富學堂”建設,通過技能培訓、技術比賽等方式傳技帶富,推動共同富裕在基層走深走實。截至目前,麗水市已經成功打造350 多個“共富學堂”,這些學堂已成為共富路上“授人以漁”的重要平臺。遍及城市鄉村的“共富學堂”直接鏈接星羅棋布的“共富工坊”,將產學研無縫對接,鋪就了一條通往共同富裕的光明大道。

授人以漁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實現共同富裕,最重要的是盤活“人”這個關鍵因素,通過技能培養和素質提升來增強創富能力,讓群眾將致富工具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今年4 月,麗水市經人大會議投票表決,確定了2022 年全市十方面民生實事項目,“十萬技能人才共富能力大提升行動”便是其中之一。在開展這一行動過程中,“共富學堂”順勢而生,在麗水全域如雨后春筍般生長,成為培養人才、賦能發展、實現共富的重要支撐平臺。

龍泉市安仁鎮從2005 年開始,因接收周邊山區、庫區移民,人口從曾經的5000 多人一舉增加至如今的2 萬余人,許多移民雖然住進了寬敞明亮的花園社區,生活條件有了極大改善,但卻沒有很好地實現就業。在走訪中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安仁鎮黨委書記張煒立即召集班子成員開會,會上常務副鎮長金小偉提議:“我們鎮有40 多家木制玩具企業,產業鏈較長,用工需求大,不如組織移民進行木玩制作技能培訓,然后安排他們到木玩企業上班?!彼€舉例說,前些年,吳世美和妻子到木玩企業上班,如今當上公司車間主任,夫妻倆年收入近30 萬元,日子過得紅紅火火。這個提議得到大家一致贊同。

考慮到如何讓老百姓少跑腿,更愿意參加培訓,鎮里將培訓地點設置在木玩龍頭企業——浙江恒祥玩具集團有限公司內,在該公司黨支部書記項世平的大力支持下,安仁鎮“木玩共富學堂”正式設立。隨后便是找老師的過程,4 位既會講方言又技術過硬的木玩企業技術骨干被聘為講師,鎮里還專門將他們納入申報市級人才津貼的對象,鎮領導親自上門頒發“木玩講師證”。4 名講師經過實地調研,充分了解搬遷群眾的培訓需求后,制定出一套“菜單式”課程,從玩具組裝、涂膠工藝到產品切割、滾漆技術,甚至是開發設計、產品銷售,無所不包。按照由易到難,與生產過程精準對接的原則開展教學,第一期“木玩共富學堂”就迎來了80 多位學員。此后,經過對學員回訪,很多人反饋:“講師傳授的技藝標準不同,學員的手藝參差不齊,很難在企業站穩腳跟?!睘榇?,張煒本著把好事辦好的態度,經過多方了解得知,恒祥公司內部培訓有一套“恒祥標準”,已幫助80 家配套手工作坊走上規?;a之路,于是張煒再次找到項世平,請他公開“恒祥標準”,讓木玩講師參觀學習,項世平欣然應允。截至目前,“木玩共富學堂”已舉辦了6 期,270 多名搬遷群眾接受培訓,其中一半以上的學員剛畢業就實現就業,被鎮上的玩具企業錄用?!啊就婀哺粚W堂’的有益探索,讓我們找到了搬遷群眾增收致富的辦法。下一步,我們還要推動‘共富學堂’從‘點上開花’到‘面上鋪開’,圍繞魚頭烹飪、產茶制茶、果蔬種植、生態養殖等安仁鎮特色產業,陸續開設‘共富學堂’,帶動更多群眾學技能,提升創富能力?!睆垷樥f。

在麗水市,像安仁鎮這樣的“共富學堂”,如今已多達350 多個,遍及全域。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這些“共富學堂”共舉辦各類技能培訓和比拼活動1330 余場,完成各類技能人才培訓4萬余人次,發展2120余名優秀學員成為技能師傅。此外,針對產業發展,麗水還編制了“共富學堂”產業目錄,做到每個重點產業至少建成一個“共富學堂”,實現縉云燒餅、青田石雕、龍泉寶劍等36 個重點產業全覆蓋,借此大力推動鄉村干部學技能,增強創富帶富能力,引導人民群眾學技術,提升發家致富本領。

共富學堂

“節假日做旅游,平時制苔蘚畫,天天有錢賺,照顧老人能帶娃,‘共富學堂’真是太好了!”景寧畬族自治縣毛垟鄉村民周秋萍接受“共富學堂”培訓后,有技在身做起了“工人”,腰包越來越鼓,日子越過越好。今年,毛垟鄉立足苔蘚種植、苔蘚掛畫、苔蘚盆景等苔蘚特色產業,因人、因時、因村開設不同類型的技能共富“學科”,為60 歲以上老人、在村婦女、在村青壯年分別開設了苔蘚種植養護、文創加工、綠化工程等技術培訓課程。目前,像周秋萍一樣通過“共富學堂”學習,已有200 多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吃上了技術飯。

今年以來,景寧縣錨定“強村富民”目標,全力推行“共富學堂”建設,按照“一鄉一學堂”“一月一主題”統籌推進,“外引內育”建強師資隊伍,在全縣成功打造了24 個“強技共富學堂”,提升基層黨員干部帶富能力和群眾致富本領,大踏步向共同富裕邁進。據悉,截至目前,景寧縣的“共富學堂”已經培訓學員3000 多人,直接帶動400多人成功實現就業。

在茭白之鄉縉云縣,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五羊灣果蔬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春萌穿梭在田間地頭,向農戶們傳授茭白種植技術。將課堂搬進田間地頭,以本地“大白話”,以實用“土辦法”來對鄉親們進行培訓,縉云縣的“共富學堂”不僅接地氣,而且非常有效果。5 月16 日成立至今,李春萌的茭白“共富學堂”已培訓300 多人次,其中,他在“共富學堂”上主要推廣的“茭鴨共生”模式,畝產值高達2 萬余元、全產業鏈產值15 億元,從事相關產業的農民更是超過3.5 萬人。在縉云縣的雙溪口鄉東里村,葡萄“共富學堂”共培訓學員400 多人次,培養出30 多名“葡萄師傅”,該村八成以上的土地都種上了葡萄,年產值高達1300余萬元。結合產業分布,因時因地因人深入挖掘鄉親們的致富潛能,縉云縣針對燒餅、茭白等五大產業,首批就謀劃布局了10 個“共富學堂”,共累計培訓“縉云師傅”2.5 萬余人次,為共同富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動力。

雪梨是云和縣重點培育的農業主導產業,為了讓雪梨成為農民增收、農業發展、農村富裕的“共富果”,云和縣專門建立了“共富學堂”導師團,返鄉創業的元和街道梨莊村村民雷宗明便是其中一員。雷宗明曾在福建經營水果生意,1999 年回鄉種植雪梨,如今已是遠近聞名的雪梨種植專家。在周邊各個鄉鎮的邀請下,雷宗明經常四處奔走,為村民傳授、指導雪梨種植技術?!爸灰N植戶需要幫助,我就會全力提供技術支持,電話里說不清楚的,我就現場手把手教學?,F在基本上每周都會去?!睍r至今日,云和縣圍繞雪梨種植、深加工、營銷、品牌打造、直播帶貨等5 個方面制定了雪梨“共富學堂”專題課程表,并建立雪梨深加工實訓基地2 個,通過不定期開展田間課堂、師傅熱線等方式進行線下與線上指導,進一步提升轄區群眾依靠雪梨產業的致富能力。

一技在手,致富不愁。麗水將“共富學堂”開進田間地頭、生產車間、生活一線,讓共同富裕在基層走深走實,不僅讓群眾富了“腦袋”,還富“口袋”,真正實現了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的轉變。截至9 月,麗水市大大小小的“共富學堂”已累計舉辦各類技能培訓和比拼活動1330 余場,發展2120 余名優秀學員成為技能師傅,完成各類技能人才培訓4 萬余人次,6200多名學員“畢業”即就業,共富路上,學習變成了實打實的生產力。

共富之路

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人是“最大變量”,時至今日,麗水通過各種形式的學習培訓,來培養人的技能,提升人的素養,以此為共同富裕打下堅實基礎。

來料加工是麗水市的共富產業,今年7 月,麗水來料加工“巾幗共富工坊(學堂)”橫空出世,集產品展銷、手工體驗、技能培訓、直播等各項功能于一體,為女性及周邊群眾從事來料加工提供全方位服務。這些結合現代社區建設,以深化鄉鎮、村社“共富車間”“共富生產線”等形式出現的“共富工坊(學堂)”,為婦女“半邊天”打開了勞動致富空間,極大拓展了共富半徑。截至目前,麗水市來料加工產業已遍及9 個縣(市、區)、173個鄉鎮、1889 個村,每年有近2.6 萬幫促重點村農民、1.8 萬下山脫貧點農民和1.3 萬移民參與來料加工。

為了不讓一人在共同富裕路上掉隊,麗水市還特別在移民安置小區和外地流動人口聚集地,有針對性地布點建設來料加工、電商等“共富學堂”38個,讓搬遷安置居民、流動人口安下心、住得下、富得起,實現重點區域全覆蓋。值得一提的是,麗水市的“共富學堂”不僅是群眾實現增收致富的“加速器”,也是走向就業的重要窗口和通道。其中最重要的是“共富學堂”與“共富工坊”緊密結合,“學堂”讓“工坊”的技能水平不斷提升,“工坊”為“學堂”提供源源不斷的就業崗位。

近年來,麗水市根據自身發展實際,送項目到村、送就業到戶、送技能到人,聯合共建,結對幫扶,發動各方力量積極探索打造“共富工坊”麗水模式。據不完全統計,如今麗水已建成394 家“共富工坊”,帶動4 萬余山區群眾在“家門口”就業致富,平均每人每年增收2 萬余元。

在畬鄉景寧,畬族手工特色布鞋已有1200多年歷史,深受消費者喜愛。畬鄉“共富工坊”牽頭企業畬藝坊請來畬族布鞋技藝傳承人、專業設計人員等12 人擔任共富導師,不定期對工坊職工、有就業意愿群眾開展畬族包、布鞋、彩帶等加工技能培訓,做大能人隊伍。在“中國寶劍之邦”和“中國青瓷之都”龍泉市,“劍瓷商城·共富工坊”于今年3 月正式成立,吸引了130 多家優質企業入駐,50 多個共富直播間,推動著龍泉市寶劍和青瓷企業行業的互聯網轉型。相關數據顯示,部分劍瓷企業產品銷量比去年同期提高20%,該“共富工坊”直接或間接帶動1500 余人實現就業。在“鉛筆之都”慶元縣,小小的鉛筆已做成了20 多億元的大產業,占據了我國鉛筆市場三分之一的江山,鉛筆也成為共同富裕路上的“神筆”。經過當地組織部門牽頭,慶元縣的13 家龍頭鉛筆企業、工業園區、市場監管、稅務以及3 個鎮(街)共同聯合構建起了鉛筆行業產業鏈黨建聯建機制,一共打造出30 多個“共富工坊”,為1600 余名搬遷居民提供了就業崗位。

截至目前,麗水已成功打造8 家縣級“共富工坊”服務中心、68 個鄉鎮“共富工坊”服務站以及300 多個村社“共富工坊”服務點,而為了提升這些“共富工坊”的技能水平,結合“十萬技能人才共富能力大提升行動”,麗水市整合部門、致富帶頭人、科研團隊、線上平臺等技能資源,鏈接農業主體和新業態培訓基地,建立了大量“共富學堂”,針對群眾進行技能培訓,不斷提升全域共富能力。在“共富學堂”的推動下,在“共富工坊”的承載下,麗水市的共同富裕之路不僅走得踏實深入,而且極富撬動性,一幅美麗的共富圖景正在徐徐展開。

猜你喜歡
共富雪梨麗水市
柯橋成校創新+品牌培育“共富夜?!卑l展核
“蕭濱一體化”:打造區域協作共富升級版
一圖讀懂黨建引領“共富工坊”建設
養肺潤肺佳品——雪梨
銀耳雪梨羹
雪梨
一碗川貝雪梨湯
麗水市特色足球展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