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14272羽絨服裝新標準企業應對對策

2022-08-25 07:46包繼歡
紡織報告 2022年8期
關鍵詞:羽絨羽絨服面料

包繼歡,張 瞳

(1.江西省檢驗檢測認證總院紡織品檢驗檢測院,江西 九江 332000;2.重慶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重慶 401120)

1 新標準應對對策

1.1 適用范圍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羽絨產品的多樣化,市場上出現羽絨和纖維共混填充、分層或分區使用非羽絨填充物的服裝。針對這種情況,新標準有兩點主要變化:一是明確了門襟、袋蓋、風帽、領子等小部位可采用其他填充物;二是明確了標準不適用于羽絨和纖維共混填充、分層或分區使用纖維填充的服裝。

對于市面上流通的羽絨和纖維共混填充、分層或分區使用纖維填充的服裝,例如大身或袖子填充物不是羽絨的羽絨服產品,GB/T 14272—2021是不適用的,建議企業制定企業標準。

1.2 使用說明

新標準中的使用說明需要注意的地方如下:一是吊牌標注由舊版的含絨量修改為絨子含量,且絨子含量標注分檔應按5跳檔;二是羽絨種類可以不標顏色,僅標鴨或鵝絨;三是如果絨子質量分數的明示值低于50%,產品名稱不能稱為“羽絨服裝”。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若實測絨子質量分數為81%,吊牌標注不能標成“絨子質量分數81%”,而應按分檔規定選擇臨近的兩檔80或85標注,為降低絨子含量不合格的風險,建議按就近標注原則,標注絨子質量分數80%。使用說明的標注示例見圖1。

圖1 成人羽絨服合格證標注示例

使用新標準時,合格證或洗水嘜上的3處信息要調整:一是產品標準年代號修改為2021;二是纖維成分中的填充物由含絨量修改為絨子含量,羽絨種類白或灰可不標注;三是對于嬰幼兒或兒童羽絨服,安全類別的標注應符合GB 31701的規定,不能直接標A、B或C類。

1.3 質量要求

1.3.1 原材料

原材料的防鉆絨性能考核面更廣,新標準要求與羽絨直接絎縫在一起的面料、里料或膽料都應具有防鉆絨性能,而舊標準只對里料的防鉆絨性有要求。對于里料、膽料,新標準規定不應使用不透氣的織物和薄膜。如果采用不透氣的織物或覆膜面料生產羽絨服裝,消費者穿著時會感到不適,并且產品質量也會受影響,如縫線處出現鉆絨,水洗后因羽絨填充物難以及時干燥而產生異味,面料晾干后易產生水漬。新標準針對透氣性并沒有給出定量考核的依據,與舊標準保持一致,主要目的是提示生產商或采購商選用原材料時,除了關注防鉆絨性能外,還應兼顧面料的透氣性。

1.3.2 拼接互染色牢度

對于拼接產品設計,新標準增加了拼接互染色牢度的考核。通常,黑白、黑紅、紅白等顏色相拼時不合格風險高,企業在面料品控階段應提前測試拼接互染色牢度。在產品選材上,可通過改變面料材質來改善拼接互染色牢度,比如相拼部分都用聚酯纖維,或者深色料用錦綸、淺色料用聚酯纖維等。

除此之外,建議對成衣進行水洗測試,檢驗是否有深淺面、輔料沾色互染現象。

1.3.3 洗滌后外觀

基于消費者體驗和投訴,2021版《羽絨服裝》新標準增加了洗滌后外觀的考核,要求洗后外觀變色不小于4級;面料不允許出現破洞,填充物不允許出現縮團等明顯外觀變化;粘合、復合、涂層、印花部位面料不允許起泡、脫落裂開;繡花部位面料不允許明顯起皺,貼花部位不允許脫開等;里料不允許外露;邊飾等不可出現凌亂現象;包縫線不可脫落、縫紉線不可開線、繡花線跡不可明顯松弛等;紐扣、飾品等附件不允許破損、脫落和銹蝕等。

針對此項目,企業量產前應進行水洗后外觀項目的測試,注意水洗后有無鉆絨、變色、沾色、裝飾部件脫落等,針對洗后出現的不合格現象分析原因并進行整改。

1.3.4 烷基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針對羽絨填充物,新標準增加了烷基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限量要求,與國際標準Oeko-tex Standard 100接軌,指標水平也與其一致,以保證羽絨的化學安全性。鑒于烷基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危害性,在其他標準修訂時納入其作為考核項目,將成為一種趨勢。

企業在采購羽絨時應關注羽絨原料的烷基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建議企業采用環保洗滌劑或者增加羽絨水洗次數。企業在使用羽絨前要定期對羽絨的烷基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進行檢測確認,從源頭上控制質量。

1.3.5 紕裂性能

新標準將紕裂分為有內膽“≤0.6 cm”和無內膽“≤0.4 cm”考核,并且非絲綢面料的實驗負荷由100 N調整為單位面積質量不超過52 g/m2時負荷選擇45 N,單位面積質量在52~150 g/m2時負荷選擇80 N,單位面積質量大于150 g/m2的面料才選用 100 N。該變化使常規面料、里料接縫性能不合格的風險大大降低,企業應重點關注單位面積質量大于150 g/m2的無內膽羽絨服面料的紕裂性能。15 D以上輕薄的面料可以放心用于羽絨服,15 D以下無內膽羽絨服面料須測試合格后才能選用。

設計人員在設計時應注意,有內膽結構羽絨服的紕裂僅考核未與羽絨絎縫在一起的面料、里料。面料或里料與膽布絎縫在一起的多層結構一般不容易發生紕裂,因此,新標準對此種結構的產品不考核紕裂。

1.3.6 防鉆絨性能

由于舊標準中摩擦法防鉆絨實驗方法的局限性,不能完全真實反映羽絨服裝整體的鉆絨情況。該方法側重對面料的鉆絨性能評價,而實際穿著過程中更多的是縫線等處產生鉆絨,新標準將防鉆絨方法改為成衣轉箱法,并且防鉆絨的報出單位由原來的根修改為根/m2。

新舊標準兩個方法原理不同、評價體系不同,結果沒有可比性。建議企業羽絨服成品質量按2021版新標準提高一個等級內控,在量產前先測試,及時從源頭分析原因以控制鉆絨。

1.3.7 羽絨品質

新標準附錄A對羽絨品質要求作了較大調整,鴨絨和鵝絨不再分灰或白,統一將“含絨量”修改為“絨子含量”,對含絨量不做要求,同時增加了絨絲+羽絲的考核,取消了微生物、毛片和水分率的考核要求。

(1)絨子質量分數。原料標準GB/T 17685—2016《羽絨羽毛》要求“≥﹣3%”,考慮到運輸、充絨等過程容易造成羽絨損傷而導致絨子含量降低以及不同實驗室間的正常誤差,新版GB/T 14272—2021《羽絨服裝》標準絨子質量分數允差放松至 “≥﹣5%”。

建議企業在羽絨內控標準中,將絨子質量分數與標稱絨子質量分數控制在2%以內,同時送檢兩家機構,檢測合格后再收貨。對于絨子質量分數標注,建議根據實測值選擇“就近不就遠”的標注原則,例如實測值為81%時,建議標注絨子質量分數80%,如果標注85%,則不合格的風險較大。

(2)絨絲+羽絲。2011版對絨絲+羽絲含量未作要求,2021版與GB/T 17685原料標準一致,當絨子為90%時,絨絲+羽絲≤10%;當絨子不低于95%時,絨絲+羽絲≤5%。若絨絲+羽絲含量高,會增加鉆絨風險,也影響蓬松度和保暖性。因此,企業應注意減少人為加入絨絲和羽絲的行為,向高品質羽絨服裝產品轉化。建議企業在驗收羽絨時,對于絨子在90%及以下的羽絨,絨絲+羽絲質量分數控制在8%以內。

(3)蓬松度。2021版將蓬松度測試方法由2011版的烘干還原法修改為蒸汽還原法,新標準中的蓬松度實驗方法與IDFB—2020第10-B部分蒸汽還原法一致,指標值與GB/T 17685—2016《羽絨羽毛》原料標準一致。

蓬松度方法的改變,使原來滿足舊標準蓬松度的羽絨有可能無法滿足新標準的要求,企業在驗收羽絨時,要注意蓬松度的測試方法,如果企業自有實驗室,必須更換蓬松度測試設備。另外,不同實驗室采用蒸汽還原法測得的蓬松度會存在差異,建議企業送檢兩家都合格時再收貨。在生產羽絨服時,建議企業根據不同產品選擇不同蓬松度的羽絨,輕薄款、面料柔軟款、高價值款可選高蓬松度羽絨,厚面料、高保暖款可選中等蓬松度羽絨。

鑒于行業內偏愛以體積的形式表示蓬松度,本研究將蓬松度的公式進行了簡化,并給出了不同單位的蓬松度換算值(表1)。

表1 蓬松度換算

(4)濁度。新標準中濁度考核指標按GB/T 17685規定,由指標值“≥450 mm”修改為“≥500 mm”,測試方法修改為按GB/T 10288—2016中A法目測法執行,與舊標準相比修改了過濾篩目數和振蕩方向,執行新標準時,濁度不合格的可能性增加,建議企業提高羽絨濁度的內控標準,并增加羽絨pH的考核,統計進貨批濁度和pH數據,如果長期穩定合格,可減少檢測頻次。

(5)種類鑒定。新標準不可區分絨按檢出的鵝鴨絨比例分攤,舊標準不可區分絨歸到鵝絨。新標準的變化會使不可區分絨含量降低,用未成熟鴨絨冒充鵝絨會逐步降低,這也間接導致鵝絨成本上升。

建議企業修改鵝絨內控標準,將鴨毛絨質量分數控制在12%以內,不可區分絨質量分數控制在10%以內或更低,不合格樣品退絨廠重新拼堆。由于不可區分絨辨識誤差大,建議企業和經驗豐富的實驗室合作。

2 建議

根據以往羽絨服監督抽查結果和日常送檢情況,羽絨服的不合格項目主要有含絨量、絨子含量、鴨毛絨含量、蓬松度、防鉆絨性和紕裂等。為了更好地提升羽絨服質量,生產企業、檢測機構應增強執行羽絨服新標準的意識,依據標準規范羽絨服裝的質量控制,通過標準引領羽絨服裝的質量提升。新標準正式實施前應加大設備等方面的投入,對相關員工進行培訓,健全內部質控機制,落實質量責任。

猜你喜歡
羽絨羽絨服面料
怎樣區別不同面料?
靈感躍動
新年新衣羽絨服穿搭指南
錦繡如織
羽絨服究竟怎么選
街頭羽絨也時髦
簡單清洗羽絨服
羽絨棉沒有絨
又美又暖
奢華提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