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政府采購績效管理體系建設路徑探討

2022-08-31 12:59劉康
審計與理財 2022年8期
關鍵詞:績效評價管理體系指標

劉康

一、高校政府采購績效管理體系建設期間遇到的主要問題

1.管理理論與實際欠缺。

政府采購與績效評價理念均起源于西方國家,經過多年發展,政府采購制度、績效評價管理制度日趨完善,形成高度復雜的理論體系。相比之下,在20 世紀90年代,我國才引入政府采購制度,在2003 年頒布《政府采購法》,為政府采購工作提供法律依據,逐漸形成符合我國實際國情、滿足采購工作開展需要的政府采購制度框架。高校政府采購活動有著專業性強、采購物資種類多樣化、經費來源渠道復雜的特征,在實際管理工作中遇到多項難題,受限于時間,當前我國部分高校都存在著績效管理實踐經驗不足、績效評價工作停留在表面,績效管理體系仍舊處于初期建設階段,在面對各類突發問題時,過于依賴管理人員的工作經驗、主觀判斷來進行解決。

2.監管方向偏差。

部分高校將采購績效監管重點放在采購程序合規性審查環節,重點對采購部門的工作過程進行審查,沒有對前期需求理解、后期績效評價環節予以必要的監管,形成監管薄弱部位。與此同時,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在采購績效管理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各高校陸續搭建信息化管理平臺,在平臺上線上辦理與高校政府采購活動有關的各項業務事項,由信息平臺跟蹤監管采購活動的程序合規性,如果仍舊以固有思路開展監管工作,不但會造成監管資源的閑置浪費,還將形成高校政府采購風險,不利于深層次績效評價、績效管理體系的建設。

3.績效綜合評價體系缺失。

部分高校存在缺失績效綜合評價體系的問題,沒有考慮到不同采購項目的屬性差異問題,也沒有明確績效評價主體,從單一視角設定評價內容、評價指標與開展績效評價工作,導致績效評價結果與高校政府采購行為存在出入,部分評價結果不具備實際參考價值。與此同時,相比于政府采購行為,高校政府采購行為較為特殊,有著種類多、專業性強、具備時效性等特征,需要依托指向性政策與實際情況來設立具備針對性的績效評價指標,這無疑加大了績效評價體系的建設難度。

二、高校政府采購績效管理體系的建設路徑

1.績效管理理論與績效管理實踐相結合。

為推動績效管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按照我國實際國情與校情來建設一套完善詳盡、科學合理的績效管理體系,約束、指導績效管理工作開展。例如,在績效評價體系建設層面,參考同類成功項目案例、其他高校所設定績效評價指標,與擬定評價對象進行對照分析,基于績效評價結果,對評價指標進行修正處理,并遵循先進性、適用性、簡單可行性、突出重點、定性定量結合五項原則。其中,先進性原則是持續了解國內最新政策、國內外理論前沿研究結果,隨著政策變動、理論體系完善而對績效評價體系進行創新優化,如近年來依托理論研究成果而引入的制衡理念、績效引導理念。適用性原則是圍繞科學發展觀念,綜合分析本校采購工作情況、實際校情、外部社會環境、采購項目類別特征等多方面因素,在其基礎上建設績效評價體系,合理選擇評價指標種類與設定指標權重值,同時,結合本校戰略發展規劃,預測本校在未來一定年限的發展情況、高校政府采購工作情況,在績效評價體系建設期間預留一定的優化空間,隨著內外部環境的變化而不斷改進績效評價體系。簡單可行性原則是優先設定易于評價、具備實操條件、簡單易懂的評價指標,在全面、真實反映高校政府采購行為的前提下,減輕績效管理工作量,降低管理難度。突出重點原則是以重要程度為依據對各項評價指標進行劃分,突出績效評價與管理工作的開展重點。定性定量結合原則是從指標量化、客觀評價、主觀評價、個性化指標評價等多個維度來評價高校政府采購行為,既要減小人為主觀因素對評價結果造成的影響,同時,也要減輕對數據分析的依賴性。

2.完善監管體系。

首先,為消除監管盲區與薄弱環節,需要建立起全方位的動態監管體系,將實際監管范圍涵蓋績效目標設定、預算文件編制、預算實施、采購流程、后期績效評價、評價報告反饋等全部環節,并將高校政府采購與績效管理職責落實到個人。同時,采取動態監管手段,在高校政府采購過程中出現不規范行為、采購計劃不具備繼續實施條件、實時數據與預期目標值存在明顯偏差時,清晰反映采購活動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將問題向上反饋,采取修正采購計劃、調整下一階段績效目標、優化績效管理流程、追究相關人員責任等措施,盡可量減少損失,避免同類問題反復出現。

其次,明確高校政府采購過程中各環節的監管重點,指導監管工作開展。第一,在績效目標設定環節,論證所設定績效目標是否具備可行性、合理性與合規性,杜絕低效采購、無效采購問題出現,經過反復論證后,再將擬定的績效目標作為預算采購計劃的編制依據。第二,在采購預算計劃編制環節,重點審查計劃內容是否詳盡完整,在計劃中預留一定余地來應對服務升級、物資售價上漲等突發問題。第三,在采購環節,按照績效評價指標、計劃和相關制度規范,對采購內容、范圍、方式、價格綜合、數量、合同簽訂流程與條款內容、供應商信息、資金支付方式等方面進行監督,及時糾正挪動資金用途、無預算采購、超標準采購等行為。第四,在績效評價與報告反饋環節,對高校資產配置狀況及需求、所采購物資功能效用及高校資產效能匹配度等方面進行評價,判斷高校政府采購行為是否合理,在總體評分較高情況下,將評價報告作為下期績效目標設定與計劃編制的主要依據,而在總體評分較低時,深入分析問題原因,對相關人員進行追責懲處,必要時削減項目預算或取消該項支出。

3.績效評價指標的規劃設計。

首先,合理選擇設計方法,常用方法包括問卷調查、專家咨詢法、訪談法、經驗法、層次分析法,以專家咨詢法最為常見,根據擬定采購物資種類,從教育部直屬高校采購專家庫中選取一定數量、具備豐富工作經驗與扎實理論基礎的專家,組成評審專家小組,專家所屬領域應涵蓋高校全部采購項目類別,對專家的評審意見進行歸納統計,在基本意見保持統一后,即可得出結論,著手設定績效評價指標和權重值。

其次,將績效評價指標分為三類,一類指標包括經濟性指標、公平性指標、社會與環境性指標、效率性指標、效果性指標等大類指標,二類指標包括資金、人員、合理合法性、行政效率等方面指標,三類指標包括政府采購預算節支率、人均采購額、人均采購項目數量、采購問題回訪率等具體指標。同時,采取定量分析方法,由評審專家小組向各項具體指標分配賦權數值,將最終的專家賦權數值除以100,最終結果即為績效評價指標的權重值。例如,某高校采取專家咨詢法,將經濟性、公平性、效率性等五類指標的總賦權分數設定為100分,專家將分支分配至具體指標,經過多輪協商探討,取得統一意見,從中取中位數數值作為專家最終賦值,指標賦權結果如表1 所示。

表1 某高校政府采購績效評價體系賦權表

再次,為順利開展高校政府采購績效評價工作,隨著內部、外部環境要素的變化來持續推動績效評價體系創新發展,還應采取推動績效評價立法工作、升級評審專家庫、建立校內績效評價委員會等多項保障措施。例如,考慮到高校有著組成復雜、績效管理范圍與空間大、物資設備采購需要技術支持的特點,為提高管理效率和保證評價結果客觀公正,應建立績效評價委員會,由績效評價部門、具備專業判斷能力的專家小組、社會公眾共同組成。

結語:綜上所述,現階段,我國多數高校均在政府采購績效管理領域中取得顯著的工作成果,形成完善的績效管理體系框架,在制度、組織等多個層面上為績效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支持。與此同時,各高校也需要進一步加大績效管理體系的建設力度,正確認識到體系建設期間存在的實際問題,堅持走管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完善監管體系、科學設計績效評價指標的建設路徑。

猜你喜歡
績效評價管理體系指標
水利水電工程三標一體化管理體系研究與實踐
基于RFID技術的醫療設備管理體系構建研究
基于DRGs的老年醫學科醫療服務績效評價分析
建筑企業中的EHS管理體系分析
公路工程造價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對財政預算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的探討
主要宏觀經濟指標及債券指標統計表
主要宏觀經濟指標及債券指標統計表
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實踐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探索
主要宏觀經濟指標及債券指標統計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