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川畫卷—重釋趙孟之“古意說”與“書畫同源”論

2022-09-06 11:30舒倩冉卓
書畫世界 2022年7期
關鍵詞:古意融會貫通同源

文_舒倩 冉卓

北京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內容提要:趙孟是元代著名的畫家、書法家,他的“古意說”和“書畫同源”論等繪畫美學觀對后世產生了重大影響。其代表作《鵲華秋色圖》的筆墨探索更是詮釋了他所倡導的“作畫貴有古意”“以書入畫”的藝術理念。身處時代變遷中的趙孟,也是中國畫“宋元之變”的關鍵人物,他的藝術主張促進了那個時代繪畫風尚的形成,并推動了文人畫理念的進一步發展。今天重新研究他的“古意說”和“書畫同源”論,對當今中國畫發展的現狀而言也具有很好的針對性和時代意義。

元 趙孟鵲華秋色圖28.4cm×90.2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緒論

一、“古意說”

(一)“古意說”的形成與理論演變

(二)“古意說”在名家中借古開新的體現和作用

元 趙孟秀石疏林圖27.5cm×62.8cm(畫芯)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三)“古意說”在新時代語境下兼收并蓄的展現

二、以書入畫

(一)重意輕法——“以書入畫”的演進過程和發展脈絡

(二)暢寫逸氣——“以書入畫”對文人畫審美風尚的影響

(三)尊古書今——“以書入畫”在新時代語境下融會貫通

觀中國書畫發展之歷程,書與畫在所用材料、表現手法和審美觀念等方面有很多相同之處。本節強調“以書入畫”在名家作品中的重要性,以及與新時代語境下對傳統文化融會貫通的現實意義。談及中國近現代書畫成就杰出者,公推“海派”吳昌碩為第一。吳昌碩將“以書入畫”這一繪畫思想體現在草書題跋之中,再用金石印章使其成為繪畫的一部分,使“以書入畫”的理論推陳出新。論及“以書入畫”的現代畫家,不得不談黃賓虹。黃賓虹從10歲開始研究魏碑、唐楷,決心將書法用筆融入繪畫,進而高度概括書法的原理和繪畫中“五筆法”,為中國畫發展及創新提供了可靠的理論依據。如今是中國書畫傳統與創新相融合的時代,各種流派、各種探索方式層出不窮,中國畫越來越缺乏筆墨的詩意和書寫性的內涵,重新重視傳統筆墨刻不容緩。當代中國畫應在汲取傳統精華的基礎上,突破思想的藩籬,使“以書入畫”的融合發展更具創造性和現代性。

“以書入畫”理論光耀畫史,且不斷適應新時代發展的要求,開拓著筆墨空間的新境界,尊古書今,實現在新時代語境下的融會貫通。

結語

猜你喜歡
古意融會貫通同源
尋找古意的配色
左顧右盼 瞻前顧后 融會貫通——基于數學結構化的深度學習
同源賓語的三大類型與七項注意
英—漢翻譯技巧在藝術英語文獻中的運用
讓復習課上出味道
同源異義形容詞辨析
古意蔓延
從“融會貫通”到“靈活運用”
同源字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