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熱針臨床應用現狀與中醫指導理論探析

2022-09-07 06:40張德安李志宏吳媚
中國療養醫學 2022年10期
關鍵詞:內熱針灸療法

內熱針是傳統針灸與現代物理技術相結合的產物,該治療儀器的出現是受到了傳統溫針灸的啟發

。內熱針的針體內安裝有電熱絲,在針尖刺入人體到達治療部位后,通過交流電加熱的方式,使得治療部位的針體升溫,并且這種溫度可在一定范圍內穩定受控,見圖1。內熱針的針體直徑有0.45 mm、0.7 mm、1.0 mm等幾種規格,常規針體治療部溫度可在40~60 ℃調節。目前,內熱針在臨床應用中已經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療效,但其應用領域及其指導理論方面還都較為局限,臨床報道的治療案例多以疼痛相關疾病為主。在施治過程中,其指導理論始終沒有脫離銀質針治療(見圖2)理論的框架,均為按人體的解剖結構施針。從源頭講,內熱針是來源于古代溫針療法,見圖3。而溫針療法的適用范圍較廣,目前已經臨床報道的病種涉及了內科、外科、骨科、婦科、兒科等多個學科

。據學者

考證,清代時期臨床所用毫針針具較細者,其距離尖端1 cm處直徑可達0.7 mm,而目前的內熱針針體直徑已經達到0.45 mm,較之古代毫針還要細很多??梢?,內熱針從針體的直徑而言適用于毫針刺法。如果以傳統針灸學理論來指導內熱針臨床治療,理論上是可行的,且內熱針溫度恒定、可調,比溫針灸受艾絨的純度、濕度及用量等多方因素影響加熱溫度更具有積極意義,其應用前景會更加廣闊。

1 內熱針臨床應用現狀

近年來,內熱針在臨床的應用逐漸擴大,無論是單獨使用還是聯合其他療法共同治療,都取得了較為確切的療效。對于此療法的臨床選點操作,有的學者在熟練掌握人體解剖結構的基礎上選擇傳統的盲刺方式,也有的學者選擇更安全的可以避開重要神經血管的方式,在影像引導下進針,兩種操作方法無論從臨床療效還是安全性方面來看,尚不能證明存在差異。就內熱針所治療的病種而言,是以急慢性軟組織疼痛性疾病為主要治療對象,尤其是對于慢性腰背疼痛病癥的療效,更是得到了廣泛的認同

。直觀推測,內熱針治療的疾病譜并未超出銀質針的治療范圍,可能與其針具的發明是在銀質針的基礎上改良而來有關。

1.1 內熱針的單獨應用 一種療法作用是否確切,在單獨應用時對其進行評價更具有說服力。近年來,將內熱針單獨應用于疾病治療中,很多學者取得了可喜的進展。

風濕免疫性疾病一直是臨床所面臨的難題,僵直性脊柱炎困擾著很多患者。王軍威等

以單純內熱針療法和常規針刺療法進行了臨床對照研究,得出了該療法對強直性脊柱炎中晚期療效較好,且在改善脊柱關節活動度、緩解疼痛癥狀、降低致殘率、延緩病情等方面的療效有更為顯著的結論。占超等

對內熱針治療強直性脊柱炎進行了機制研究,發現通過單純的內熱針治療后,患者血清IL-6與TNF-α明顯下降,T細胞亞群CD

、CD

、CD

/CD

均呈升高趨勢。張志暉等

在臨床研究中發現,內熱針在工作溫度為45 ℃時,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脊柱運動功能改善最為顯著,并探討了其作用機制可能與下調患者血清中IL-6的表達和抑制了炎性因子的生成有關。

在腰椎相關疾病的治療中,內熱針的療效也得到了廣泛的驗證。錢嶸嶸等

選擇了直徑0.7 mm內熱針在脊柱兩側多排選點,以恒定的42 ℃為治療溫度,持續治療20 min,與常規毫針加電針的療法相對照,無論從臨床癥狀緩解程度和統計數據分析結果方面,都得出了內熱針更優的結論。王文華等

采取與上述類似的治療手段,同樣取得了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確切療效。石磊等

在治療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的臨床實踐中,將內熱針的療效與傳統毫針進行了對比,結果發現無論在近期還是遠期療效方面,內熱針均優于傳統毫針針刺。趙宇捷等

以口服布洛芬緩釋膠囊為對照,對腰椎退行性病變導致的小關節病進行了臨床療效觀察,得出了內熱針治療效果更佳的結論,且遠期療效更佳。

3.1 武術對外教材“走出去”的現狀 當前,在海外出版的武術教材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中國武術協會與國際武術聯合會或各國武術聯合會共同出版的武術對外教材;另一類則是在海外長期進行武術教學的教師或學者出版的外文教材。前者屬于官方出版,后者屬于個人出版。

內熱針單獨應用治療疾病的臨床價值正在被不斷地證明,除了上述報道以外,學者們在對于跖筋膜炎

、梨狀肌綜合征

和早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等的臨床研究中同樣獲得了可以證實內熱針療效確切的數據。

[62]Edward M. Law Yone and David G. Mandelbaum, “The New Nation of Burma”, Far Eastern Survey, Vol. 19, No. 18 (Oct. 25, 1950), p.190.

亞通公司一直秉承“以人為本,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始終積極投身于中國水利事業。2013年是亞通公司穩步發展并實現新跨越的重要一年,在建設水生態文明、推進水利現代化等方面更是邁出了新的步伐,取得了顯著成績。

在非特異性疼痛的治療中,梁育磊等

驗證了內熱針可以改善慢性非特異性腰痛患者的臨床癥狀,并使用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對試驗組及對照組腰部豎脊肌的楊氏模量值進行了評定,通過對肌肉張力狀態的量化改變結果,進一步證明了內熱針的有效性。別凡等

采用了與梁育磊相似的治療及評價手段,對非特異性頸痛進行了臨床研究,通過對內熱針治療前后斜方肌、頭夾肌、頭半棘肌等頸部相關肌群彈性進行客觀定量評價,同樣驗證了內熱針療效的確切性。

在內熱針聯合中藥治療的探索中,陳雪鋒

選擇了以內熱針聯合中藥熏洗治療膝骨性關節炎,觀察結果發現,患者的膝關節功能得以改善,生活質量明顯提高,數據評價分析優于口塞來昔布的對照組。獨活寄生湯是治療風寒濕痹癥的傳統名方,有學者

曾經對其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進行了總結,從癥狀改善及治療機制等多方面肯定了其有效性。江育明等

運用內熱針配合內服獨活寄生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結果發現聯合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單純使用內服獨活寄生湯治療組。鄒兆坤等

以三痹湯聯合內熱針治療風寒痹阻型腰椎管狹窄癥患者,通過與普通針刺聯合三痹湯組的對照研究,發現無論臨床癥狀還是血清IL-6與TNF-α的檢驗結果,治療組均優于對照組。

1.2 內熱針的聯合應用 臨床治療工作中,多療法的聯合使用往往可以出現協同治療作用,達到單一療法無法取得的療效。在運用內熱針治療疾病時,也有很多學者探索了將其與其他療法聯用的方案,其中較為多見的是內熱針同物理治療的聯合應用。

陳志禮等

運用內熱針聯合偏振光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治療后,患者的生存質量得以改善,并且患者的血清基質金屬蛋白酶-3及基質金屬蛋白酶-7較治療前均有顯著降低。劉武等

以內熱針聯合體外沖擊波的方式治療了腰背肌筋膜炎患者,經過臨床觀察及統計學分析,發現聯合治療明顯優于單純沖擊波治療,且P物質和血清TNF-α水平較治療前明顯降低。也有學者將內熱針各自與磁振熱

及減壓系統

聯合應用,在相應的治療中也獲得了積極的臨床數據。

此外,以內熱針聯合手法治療疾病在臨床也較為常見。陳勤等

以推拿手法聯合內熱針治療膝骨性關節炎患者,從臨床癥狀及血清TNF-α、IL-6、IL-1β、hs-CRP水平檢驗層面與口服雙氯芬酸鈉緩釋片的對照組進行了比較,臨床癥狀明顯緩解,化驗指標顯著減低,各項數據分析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萬山山等

將內熱針療法與持續關節松動手法相結合,應用于肩關節周圍炎患者的治療,與常規毫針針刺聯合關節松動手法的對照組相比較,結果發現實驗組各項數據指標均優于對照組,臨床療效確切。

首先,農民是一個龐大的集體,占據了中國總人口的50%以上,即使是在城市生活的農民,絕大多數也沒有機會接觸到優質的教育資源,而遠程教育的智慧應用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1.3 內熱針的選點進針方法 在臨床運用內熱針治療疾病的過程中,目前多數學者選擇了與銀質針療法相同的選點進針方法

,即采用體表解剖結構進行定位,根據自己的經驗來選取治療點。這種依靠體表解剖定位進針點的方式要求操作者具備豐富的臨床經驗,且要對局部解剖足夠熟悉,對于中醫專業的學者來說應用起來難度較大。

近年來,隨著醫用影像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有的學者也從安全角度考慮,為了避免對神經血管的損傷,采取了在影像引導下進針的方式。張書力等

在頸椎前后位X線透視引導下進針,行頸4、5脊神經后支松解治療,對頸脊神經后支源性慢性頸肩痛取得了良好的療效,術后6個月的對比中,患者疼痛改善明顯優于阻滯療法。曾明軍等

在治療凍結肩時,將肌骨超聲引導下布針法與常規布針法進行了比較,認為超聲引導下布針的療效更佳,且解決了常規依靠經驗定位的主觀性和不確定性的問題。

按照1.2.9處理細胞后,將收集好的細胞進行超聲破碎10 s后,10 000×g離心10 min,分別收集上清液及細胞破碎物。繼續按照1.2.7方法測定細胞上清中SOD、GSH-Px、CAT的酶活力。

還有學者

運用取阿是穴及病灶局部取穴法,并以《黃帝內經》中的五刺法為依據,應用內熱針進行了合谷刺施針手法操作,在對中風后下肢痙攣患者的治療中,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在 改 良Ashworth 量 表、Fugl-Meyer 量 表 及 改 良Barthel量表三組數據分析中,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張穎穎等

同樣在病灶局部周圍取穴,以內熱針行輸刺手法,治療了肩關節周圍炎凍結期的患者,經多重量表數據分析,結果均優于對照的溫針灸治療組。

在內熱針的臨床應用報道中,有關針刺點及進針方法的選擇,更多的學者們采用了銀質針的密集布針法。此種方法雖然在局麻下操作,但仍不可避免地造成治療過程中患者所承受的痛苦,這也可能是此種布針法未能大范圍推廣的原因所在。以影像引導進針,雖然可以減少針具的用量,減輕患者在治療中的痛苦,但由于影像技術本身及治療成本所限,此種方法在臨床尚未見廣泛使用。此外,在影像引導下進針也并非絕對安全

,仍然需要操作者具備扎實的解剖學基礎和足夠的心理素質,并要嚴格地遵守操作規范。以傳統中醫經絡理論指導進針的治療方式在臨床報道中尚屬偶見。

循經取穴后定點進針的方式在臨床偶見報道。尹晶等

以內熱針治療早期膝骨性關節炎患者,選點為患側內膝眼、犢鼻、梁丘、血海、足三里和阿是穴,經統計學分析治療結果,也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療效。

1.4 內熱針治療的病種 目前有關內熱針治療疾病的臨床報道中,多以治療腰椎管狹窄癥、腰椎間盤突出癥、頸椎病等疼痛相關疾病

為主。隨著臨床學者在應用中不斷探索深入,內熱針治療的疾病譜也在不斷擴大,但鮮有超出疼痛相關疾病的治療范疇。李悅等

曾經以內熱針聯合火針、毫針及穴位埋線療法,成功治療乳腺濕疹樣癌一例。陳麗麗等

將內熱針應用于腦卒中后足下垂并配合運動再學習Bobath等技術為主的康復訓練,提高了患者的步行能力。如以上兩則非疼痛相關疾病報道為臨床僅見,尚無法引領內熱針療法的治療方向或趨勢。內熱針的針具脫胎于銀質針,因此,其治療病種的局限原因,可能與其受限于銀質針治療的軟組織外科學理論基礎相關。

基因進化樹分析發現,獲得序列與標準株NC001357的遺傳距離為0.3%,在基因樹上與標準株、 泰國株 (GQ180784、GQ180785、GQ180788~GQ180792)和浙江株(KY457836)等處于同一分支。HPV18在基因進化樹上主要分為3個譜系分支(A、B和C),所獲毒株均屬于譜系A的A1亞系。見圖1。

2 內熱針應用的理論基礎

理論是指導實踐的前提和基礎,理論的存在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但也并非一成不變,也會隨著實踐的深入而動態地發展變化。在臨床工作中,任何一種療法的存在,都有其自身獨特的理論基礎支持,而這種理論也會隨著技術的發展,隨著學者對人體的結構、生理病理功能狀態的深入了解而不斷變化。軟組織外科學專家宣蟄人教授提出的軟組織無菌性炎癥學說,是目前銀質針治療的理論基礎,他據此創立的密集型銀質針療法,是通過松解軟組織,強刺激痛點,達到消炎止痛的功效

。內熱針具脫胎于銀質針,故其應用的理論基礎也自然承襲了銀質針療法。臨床工作中,還可見陸氏銀質針

的應用,其依據中醫經絡學說,按照循經取穴,以痛為腧的方式確定進針點,但目前鮮有將此理論應用于內熱針治療的公開報道。

3 結語

回顧近年來的內熱針臨床應用狀況,無論單純采用內熱針治療還是聯合其他療法共同治療,內熱針的療效都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但就其所治療的疾病種類而言,仍多與疼痛相關,疾病譜偏窄。這種情況的出現,主要原因可能與目前學者所運用的指導理論相關。

溫針灸是中醫傳統外治法之一,歷史悠久,其最早應用見于東漢張仲景所著的《傷寒論》。傳統觀點認為,該療法具備了針刺與艾灸的雙重治療作用,可以促進局部氣血運行,可起到溫通經絡、行氣活血、祛濕逐寒、消腫散結、回陽救逆等治療作用。從實際操作角度看,溫針灸治療時,往往會在點燃的艾絨或艾柱與人體皮膚之間加上隔熱板以防燙傷,真正起到治療作用的熱量是通過針體傳導至病灶部位的。學者在運用溫針灸治療疾病時,是在遵循中醫整體觀念,按照辨證論治的原則,結合經絡學說的前提下來確定取穴處方的。在臨床應用中,除了可以治療疼痛相關疾病外,溫針灸對于神經系統疾病的面癱、婦科的不孕癥、消化系統的慢性腹瀉等都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

從治療形式上看,銀質針與溫針灸都是將針體刺入治療部位后,以艾火加熱針柄,通過針體將艾火熱量導入治療部位,配合針體對局部刺激,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而銀質針所用的針具及艾火體積明顯大于溫針灸,可以看做是溫針灸的放大版。而內熱針又是在銀質針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可以理解為銀質針的進化版。三者的治療機制是相同的,而內熱針明顯去除了溫針灸及銀質針熱源不穩定,無法量化的缺點。如此可以試想,若將內熱針置于溫針灸理論框架下應用于臨床,發揮其操作安全且熱源穩定可調的優勢,或許是一種新的應用思路。如此,以內熱針替代溫針灸,無論對于擴大內熱針的臨床治療范圍,使其更好地服務于臨床,還是進一步探索其應用條件,獲取最佳療效,都是值得期待的。

[1] 錢金龍. 內熱式針灸治療儀:CN101940528A[P].2011-01-12.

[2] 穆妮熱·賽買提,吳惠清,馬忠.溫針灸療法的臨床研究進展[J].新疆中醫藥,2019,37(1):180-182.

[3] 伍秋鵬.清代及近現代傳世針灸針具實物舉例[J].中醫藥文化,2015,10(3):35-38.

[4] 國家衛生健康委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中心疼痛病診療專項能力培訓項目專家組,劉堂華,劉慶,等.慢性腰背痛康復中國疼痛科專家共識[J].中華疼痛學雜志,2021,17(6):570-579.

[5] 王軍威,歐國峰,袁普衛,等.內熱針治療中晚期強直性脊柱炎的療效觀察[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20,43(3):242-247.

[6] 占超,吳群,丁一,等.內熱針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臨床療效及免疫功能的影響[J].時珍國醫國藥,2019,30(11):2693-2695.

[7] 張志暉,吳群,蔡毅.不同溫度內熱針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活動功能與炎癥因子的影響[J].湖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9,21(1):34-37.

[8] 錢嶸嶸,陳圣柏,唐畢峰,等.內熱針針刺腰夾脊穴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療效[J].世界復合醫學,2021,7(11):9-12.

[9] 王文華,尚凱,郭旺旺.內熱針針刺腰夾脊穴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療效分析[J].數理醫藥學雜志,2021,34(8):1125-1127.

[10] 石磊,路遠征,劉笑萌,等.內熱針治療第3 腰椎橫突綜合征的臨床觀察[J]. 中醫藥導報,2019,25 (23):82-84.

[11] 趙宇捷,劉景,王穎燕,等.內熱針治療腰椎小關節病的 臨 床 觀 察[J].現 代 中 醫 臨 床,2020,27(4):21-24,30.

[12] 梁育磊,高謙,桂昕,等.內熱針治療慢性非特異性腰痛的剪切波超聲彈性成像評價[J].頸腰痛雜志,2019,40(2):197-200.

[13] 別凡,高謙,周萍,等.內熱針治療慢性非特異性頸痛的超聲彈性成像研究[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8,24(9):1062-1066.

[14] 姚碩,李源,段超,等.內熱針治療跖筋膜炎臨床觀察[J].安徽中醫藥大學學報,2018,37(6):50-53.

[15] 李觀慶,車偉軍,曹洪銘,等.內熱針導熱治療梨狀肌綜合征41 例療效觀察[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8,39(3):70-71.

[16] 黃麗萍,王剛,高謙,等.內熱針治療早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臨床療效觀察[J]. 解放軍醫學院學報,2020,41(12):1202-1205,1221.

[17] 陳志禮,盧錦釗,羅偉華,等.內熱針聯合偏振光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腰腿疼痛及血清MMP-3、MMP-7 的影響[J].廣東醫科大學學報,2021,39(2):164-166.

[18] 劉武,戴甫成,張維,等.內熱針聯合體外沖擊波對腰背肌筋膜炎療效及血清SP 和TNF-α 水平的影響[J].系統醫學,2020,5(17):34-37.

[19] 唐海燕.內熱針配合磁振熱治療慢性非特異性頸痛的療 效 觀 察[J]. 實 用 中 西 醫 結 合 臨 床,2021,21 (6):79-80.

[20] 曾思遠,楊少鋒.內熱針配合減壓系統治療腎虛型慢性腰痛28 例臨床觀察[J]. 湖南中醫雜志,2020,36(12):59-61.

[21] 陳雪鋒.內熱針聯合中藥熏洗治療膝骨性關節炎臨床觀察[J].山西中醫,2021,37(7):31-32.

[22] 阿古達木,陳薇薇,徐杉,等.獨活寄生湯臨床運用及藥理研究進展[J]. 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20,22(10):163-167.

[23] 江育明,余長江,靖澤友,等.內熱針配合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20,12(2):103-106.

[24] 鄒兆坤,王俊華,朱小虎,等.內熱針聯合三痹湯治療風寒痹阻型腰椎管狹窄癥臨床觀察[J].湖北中醫藥大學學報,2020,22(6):85-87.

[25] 陳勤,趙新,余帥江,等.內熱針聯合推拿對膝骨性關節炎患者疼痛及關節功能的影響[J].針灸臨床雜志,2019,35(7):27-31.

[26] 萬山山,張朝霞,陳敏明,等.內熱針療法結合持續關節松動訓練對緩解肩周炎患者疼痛及肩關節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醫外治雜志,2021,30(2):32-33.

[28] 張書力,李敏,李少軍,等.X 線引導下頸脊神經后支松解治療頸脊神經后支源性慢性頸肩痛的臨床研究[J].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學 報(醫 學 版),2022,51(1):78-81.

[29] 曾明軍,朱立新.肌骨超聲引導下內熱針技術治療凍結肩的效果觀察[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9,34(7):743-744.

[30] 宋秀娟,胡莉莉,高彥斌,等.內熱針合谷刺法治療中風病下肢痙攣的臨床觀察[J].寧夏醫學雜志,2021,43(3):274-276.

[31] 張穎穎,歐陽鋼.內熱針輸刺治療凍結期肩周炎療效觀察[J].實用中醫藥雜志,2021,37(7):1223-1225.

[32] 尹晶,李熳,張照慶,等.內熱針治療早期膝骨性關節炎 患 者38 例 臨 床 觀 察[J].中 醫 雜 志,2019,60 (18):1578-1582.

[33] 陳升星,盧笑逍.內熱針穿透頸髓1 例[J].中醫正骨,2022,34(2):74-76.

[34] 李悅,郝重耀,張琳,等.針灸綜合療法治療乳腺濕疹樣癌醫案一則[J/OL].中醫臨床研究:1-3[2022-05-1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5895.R.20220506.1143.008.html.

[35] 陳麗麗,高宗尚,鄭剛,等.內熱針配合康復療法對腦卒中后足下垂的臨床觀察[J].名醫,2019(5):6,8.

[36] 羅任.從宣蟄人軟組織外科學談經絡腧穴學說[C].北京:2011 中國針灸學會年會論文集(摘要),2011:4.

[37] 陸念祖,程少丹,錢作堯.陸氏傷科銀質針療法[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12.

猜你喜歡
內熱針灸療法
針灸在腦梗死康復治療中的應用
Rejection therapy 拒絕療法
外出踏青排內熱
黃芪當歸湯益氣又補脾
污泥內熱式炭化技術探討
污泥內熱式炭化技術探討
針灸
臭菘靠“內熱” 融冰的花兒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針灸圍刺治療帶狀皰疹56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