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疫性因素對常見血型意外抗體產生的影響探討

2022-09-08 03:46龔國琴范亮峰鄭皆煒
中國臨床新醫學 2022年8期
關鍵詞:特異性血型檢出率

向 東,龔國琴,范亮峰,鄭皆煒,劉 曦,金 沙

血型意外抗體(unexpected antibodies of blood types)是指正常ABO血型中抗A、抗B之外的紅細胞血型抗體。ABO血型系統中抗體的產生遵循“蘭德斯坦納法則”,即缺乏A抗原必然產生抗A抗體,缺乏B抗原必然產生抗B抗體。然而,絕大多數血型抗體并不遵循這一法則,大部分缺乏某種血型抗原的個體并不產生相應抗體,需要通過明顯的免疫刺激而產生,被稱為“免疫抗體”,這些免疫刺激主要包括輸血和妊娠。少部分血型抗體似乎無需明顯的免疫刺激即可出現,被稱為“天然抗體”。輸血與血型抗體的產生相關,據報道,每輸注10單位紅細胞,大約有0.4%的可能性使受血者產生意外抗體。妊娠也被認為是血型抗體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約1%的Rh陽性孕婦體內檢出意外抗體,較獻血者人群檢出率高約10倍。然而,“免疫抗體”與“天然抗體”并非截然分開的兩種抗體。在臨床檢測中,常發現某些“免疫抗體”在沒有明顯免疫刺激的情況下出現,也發現妊娠中一些“天然抗體”的檢出率升高。作為主要的免疫刺激因素,輸血和妊娠產生的紅細胞抗體特異性分布也不盡相同。為研究常見血型抗體的產生規律,探討輸血、妊娠對不同抗體產生的影響差異,本研究對上海市血液中心檢出意外抗體的樣本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

.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3月至2022年2月于我中心進行檢測的樣本,均由上海市及上海周邊城市醫院送檢。納入產生同種意外抗體者。排除直抗陽性、自身抗體、藥物抗體(主要為抗CD38)、冷自身抗體(主要為抗I)、新生兒、無明確患者輸血和妊娠史、抗體檢出的例數≤10例及混合抗體(Kidd抗體與抗Wra抗體多伴隨其他抗體存在,未排除混合抗體)者。共1 920例符合條件入組,包含15種不同抗體特異性。根據輸血史和妊娠史,按抗體特異性將其分為4組:A組331例,有輸血史及妊娠史;B組231例,僅有輸血史;C組1 068例,僅有妊娠史;D組290例,無輸血、無妊娠史。其中有輸血史者分為多次輸血組326例和單次輸血組236例。

1

.

2

試劑與儀器 實驗中直抗均使用多特異性和單特異性抗IgG、單特異性抗C3試劑同時檢測,直抗試劑均購自上海血液生物公司。定型試劑、抗人球蛋白試劑、酸放散試劑均購自上海血液生物公司。毛細管離心機(BASO 2403)、微柱凝集卡(伯樂,奧森多及其配套設備)、試管離心機(日本久保田,KA2200型)、抗體鑒定細胞分別購自Immucor公司、Sanquin公司、Reagent公司和上海血液生物公司產品。

1

.

3

抗體檢測方法 所有患者血樣的意外抗體鑒定,除應用試管鹽水法之外,可能單獨或聯合使用下列幾種非鹽水介質方法,包括試管抗人球蛋白法、手工微柱凝集法、聚凝胺法(上海血液生物聚凝胺試劑)等。在對抗體反應較弱的樣本檢測中,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增強方法被普遍應用于試管抗人球蛋白試驗及微柱凝集試驗。在確定患者存在特異性意外抗體后,均檢測患者自身紅細胞的相應抗原,相應抗原為陰性方可確認抗體特異性。

1

.

4

統計學方法 統計不同特異性抗體例數,應用Microsoft 365 Excel中“CHISQ.TEST”進行

χ

檢驗。

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

1

1 920例血型意外抗體分布情況 入組1 920例抗體,其中Kidd系統抗體19例中有8例為混合抗體,抗Wra 18例中有9例為混合抗體,其余均為單獨抗體。1 920例血型意外抗體特異性及免疫史情況見表1。

表1 1 920例血型意外抗體特異性及免疫史情況()

組 別抗C抗Ce抗E抗Ec抗D抗DC抗Diago抗Duffy抗Kidd抗Lea抗Leb抗M抗Mur抗P1抗Wra合計A組3261605215106399227216331B組12410947711065321312231C組81523948121194731249435161191068D組1339831041378176081290合計136854715514631111419175226592121181920

2

.

2

不同特異性抗體與輸血、妊娠的關系 輸血組中各抗體占比高低大致區分了常見的“免疫抗體”和“非免疫抗體”;而妊娠組數據呈現不同的分布模式??梢娸斞c妊娠對不同抗體的影響存在明顯差異。見圖1。

注:縱坐標為減去D組數據后B組、C組在特定抗體中占比

2

.

3

不同組間抗體產生頻率比較 B組抗E、抗Ec、抗Ce抗體檢出率高于D組,抗M、抗Lea抗體檢出率低于D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

<0.05)。C組抗D、抗E抗體檢出率高于D組,抗M、抗Leb抗體檢出率低于D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P

<0.05)。見表2,3。

表2 D組與B組檢出抗體特異性及數量的比較[(%)]

抗 體D組(n=290)B組(n=231)χ2P抗M176(60.69) 21(9.09) 145.5840.000抗E39(13.45)109(47.19)71.9640.000抗Ec8(2.76)47(20.35)42.1230.000抗Ce3(1.03)24(10.39)22.9010.000抗Lea37(12.76)5(2.16)19.4710.000抗Kidd1(0.34)6(2.60)3.3690.066

續表2

抗 體D組(n=290)B組(n=231)χ2P抗P18(2.76)1(0.43)2.8410.092抗Mur0(0.00)3(1.30)1.8590.173抗Duffy4(1.38)0(0.00)1.6560.199抗D3(1.03)7(3.03)1.7640.184抗Leb8(2.76)3(1.30)0.7140.398抗Diago0(0.00)1(0.43)0.0130.909抗Wra1(0.34)2(0.87)0.0390.843抗C1(0.34)1(0.43)0.3040.581抗DC1(0.34)1(0.43)0.3040.581

表3 D組與C組檢出抗體特異性及數量的比較[(%)]

抗 體D組(n=290)C組(n=1068)χ2P抗M176(60.69)435(40.73)36.7110.000抗D3(1.03)121(11.33)29.1340.000抗E39(13.45)239(22.38)11.1710.001抗Leb8(2.76)9(0.84)5.3110.021抗P18(2.76)11(1.03)3.7670.052抗Mur0(0.00)16(1.50)3.2040.074抗DC1(0.34)19(1.78)2.3200.128抗Ec8(2.76)48(4.49)1.7380.187抗Duffy4(1.38)7(0.66)0.7230.395抗Diago0(0.00)4(0.37)0.1870.665抗Wra1(0.34)9(0.84)0.2420.623抗C1(0.34)8(0.75)0.1190.731抗Lea37(12.76)124(11.61)0.2880.592抗Ce3(1.03)15(1.40)0.0400.842抗Kidd1(0.34)3(0.28)0.1870.665

2

.

4

輸血次數對不同特異性抗體產生的影響 多次輸血組抗Ce、抗Kidd、抗Ec抗體檢出率高于單次輸血組,抗DC、抗D抗體檢出率低于單次輸血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

<0.05)。見表4。

表4 輸血次數對不同特異性抗體產生的影響[(%)]

抗 體單次輸血組(n=236)多次輸血組(n=326)χ2P抗DC9(3.81)2(0.61)5.7330.017抗Ce13(5.51)37(11.35)5.7630.016抗Kidd2(0.85)13(3.99)5.1970.023抗Ec31(13.14)68(20.86)5.6270.018抗D14(5.93)8(2.45)4.4030.036抗Wra1(0.42)7(2.15)1.7800.180抗E124(52.54)145(44.48)3.5670.059抗Lea8(3.39)6(1.84)1.3530.245抗Duffy2(0.85)1(0.31)0.0790.778抗Leb3(1.27)2(0.61)0.1330.716抗C2(0.85)2(0.61)0.0330.855抗M21(8.90)27(8.28)0.0670.797抗P11(0.42)1(0.31)0.2380.626抗Mur2(0.85)3(0.92)0.1330.716抗Diago3(1.27)4(1.23)0.1150.735

2

.

5

輸血、妊娠因素對意外抗體的影響 不同特異性意外抗體在A組與B組分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χ

=15.400,

P

=0.350),與C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χ

=287.000,

P

=0.000)。D組意外抗體特異性分布與B組和C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χ

=241.000,

P

=0.000;

χ

=81.000,

P

=0.000)。

3 討論

3

.

1

本回顧性研究中涉及的意外抗體資料,均來自有明確輸血史和妊娠史的患者,就抗體特異性分布而言,結果與國內相關報道基本一致;與國外相關報道比較,除了在Kell系統和Duffy系統中,因人群血型分布不同而存在差異外,其他血型系統抗體檢出率也基本一致。通過對本系列抗體的研究,發現輸血和妊娠這兩種主要的血型抗原免疫過程,與抗體檢出的相關性并不一致。

3

.

2

本研究B組與D組數據發現,抗E、抗Ec、抗Ce抗體與輸血存在顯著關聯;抗M、抗Lea更傾向于在非輸血患者中產生,此結果與這些抗體的特點相符??笵與抗DC的產生與輸血相關性較小。自2000年實施《臨床輸血技術規范》以來,基本做到了RhD血型的同型輸注,臨床輸血造成Rh陰性患者產生抗D的機會極小。然而,通常被認為是免疫抗體的Duffy、Diago系統抗體,并未表現出與輸血相關。這可能是由于Duffy系統和Diago抗體存在一定數量的“天然抗體”所致。

3

.

3

本研究通過比較C組與D組數據,揭示了抗D與妊娠具有顯著關聯性,同時抗E是本系列數據中唯一在B組和C組中檢出率均顯著高于D組的抗體;而抗M、抗Leb傾向于在無輸血、無妊娠史的患者中產生。結合B組數據,抗M、Lewis系統抗體符合所謂“天然抗體”的特點,其產生不依賴于輸血、妊娠等明顯的血液免疫過程。雖然本研究中“天然抗體”在D組中的檢出率顯著高于B組和C組,然而不能認為輸血、妊娠是這些抗體產生的抑制條件。合理的解釋是,由于B組和C組中免疫性抗體的存在,使這些“天然抗體”在B組和C組中的比例相對降低。

3

.

4

本研究在比對多次輸血和單次輸血的差異時發現,抗E與多次輸血的關聯性較弱,而抗Ec、抗Ce與多次輸血關聯性較強。造成這一現象有兩種可能,其一是存在部分“天然”抗E抗體,降低了抗E與輸血的關聯性;另一種可能是抗Ec和抗Ce相對于抗E而言,需要更多次輸血才能產生。本研究結果顯示,抗D與抗DC均與單次輸血關聯性更強,推測其原因仍然與目前國內輸血策略相關。Rh陰性患者僅輸注Rh陰性血液,因此輸血不成為形成抗D的條件,相反由于Rh陰性血液的相對缺少,多次輸血的Rh陰性患者相對較少。

3

.

5

本研究結果顯示,不同特異性意外抗體在A組與B組分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0.05),而與C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

<0.05),說明輸血對意外抗體產生及分布的影響遠大于妊娠。據此,對于意外抗體檢測或輸血安全而言,既往輸血史的意義遠大于妊娠史。同時,D組與C組的差異性也顯示了妊娠對血型意外抗體的產生也有一定影響。

3

.

6

本研究數據中,部分特異性抗體數量較少,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統計結果的可靠性。另外,部分有臨床意義的抗體,如抗S、抗c、抗Tja等,因例數較少而未能納入分析。在1 399例有妊娠史的患者中,共有203例為初次妊娠的孕婦,且妊娠<30周者約130例。這部分患者并未經歷一次完整的妊娠免疫,可能對妊娠免疫的計算有一定影響。

影響血型意外抗體產生的因素很多,例如HLA分型、疾病、治療、年齡等。本研究僅就輸血和妊娠對抗體產生的影響進行了分析,在提倡精準醫療和循證醫學的背景下,研究血型意外抗體產生、分布及變化的規律,有助于安全輸血甚至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猜你喜歡
特異性血型檢出率
CT聯合CA199、CA50檢測用于胰腺癌診斷的敏感性與特異性探討
老年慢性非特異性腰痛綜合康復治療效果分析
大面積腦梗塞的多層螺旋CT診斷價值及檢出率研究
其他動物有血型嗎?
山東中小學生四成視力不良,三成超重
嬰幼兒濕疹800例血清過敏原特異性IgE檢測結果分析
淺析中國民族舞蹈的特異性與舞蹈生態
血型打0分
山東產品抽查:文胸嬰幼兒服裝不合格率居前
4種血型對對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