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族男褲結構演變研究

2022-09-08 01:26范春紅
輕紡工業與技術 2022年4期
關鍵詞:褲子面料結構

范春紅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山東 濟南 250014)

漢族以先秦華夏為核心,在秦漢時期形成統一民族。漢族的族稱,是在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形成、發展過程中確立的。漢族的遠古先民大體以西起隴山、東至泰山的黃河中下游為活動地區。在漢族的發展過程中,不斷與其他少數民族交錯雜處,文化習俗相互融合,漢族服飾文化在交融中得到豐富發展。

褲,原寫作“袴”或“绔”,是人們下肢穿著的主要服飾,包含褲筒和褲腰兩大部分,有襠部結構。按褲子形態和襠部是否縫合,可分為脛衣、開襠褲和合襠褲。這三種褲型形成的先后順序雖然不同,但在漢族褲子發展過程中并行存在、互為補充。

1 褲子的源起

1.1 商周時期

史料記載有褲子可追溯到商周時期,此時男子服裝形制除上衣下裳外,還有深衣和褲、裳等的搭配穿著方式。此時的褲子是由用布條縫合而成的褲管組成,沒有襠部結構,形式單一、結構簡單,與現在的套褲相似。褲子穿著時套在腿部,用帶子固定,稱為“脛衣”。脛衣主要是在寒冷季節穿著,對腿部進行保暖。

1.2 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與西北少數民族接壤的趙國經常與其發生軍事沖突。傳統的上衣下裳不適合騎兵作戰。趙武靈王效仿胡人的穿著,廢除上衣下裳制,改變原來的穿衣習慣,將套褲改為合襠褲。這種褲子襠部縫合,運動機能性高,大大提高了軍士的作戰能力,受到軍士的擁護。由此形成上衣下褲的戎服制度,達到了強軍的目的。這種將襠部縫合的褲子,是漢族合襠褲的最初形式。此時還流行穿著一種有襠片結構但前后不縫合,在腰部系帶的開襠褲。這種褲子不具備遮羞功能,外層仍需著裳。

合襠褲在功能上得到極大改進。其一是保護人體,即在騎馬時,可以保護人體臀部和大腿內側皮膚少受摩擦。其二是增加保暖性,即在人體下體部位形成閉合空間,可以減少空氣流動而實現有效保暖。其三是提高活動機能性,即減少服裝對人體腿部的束縛,使活動趨向便利。

由于合襠褲具有良好的功能性,除了做戎服穿用外,其很快作為普通勞動人民的日常穿著流行開來,開啟了漢族褲裝外露的先河。不過,受傳統審美觀念和禮制限制,上層階級仍然保持寬襦大裳的穿著形式,褲裝不能外露,外需著裳。開襠褲仍然是貴族主要的褲子形式。

圖1 為戰國中晚期湖北江陵馬王楚墓出土的一件綿袴[1]。此袴由4 部分組成:袴腿、袴腰、袴口和襠片。袴腿以上部位為袴腰,袴腰較寬。綿袴結構左右基本對稱,袴腿內側與襠片縫合成筒狀,上部與袴腰橫向連接,前中閉合,袴腰在后片臀部位置無面料呈敞開狀態,后中不縫合形成開襠,為后開襠袴。綿袴總長為116cm,寬95cm。袴腰由4 片長和寬分別為45cm 和30.5cm 的長方形布片縫合而成。袴腿左右腿共2 片。袴腿左右稍有不同:其一表現在長度上,兩條袴腿長度分別為61cm、59cm,左右袴腿長度不同原因分析為尺子尚未普及使用,古人常用身體部位作為測量工具,裁剪時測量精度不高所致;其二為使用面料拼合形式的差異:其中一個袴腿采用整幅絹縫合無拼接,另一個用兩片寬25cm 的布條拼合而成。襠片結構也為長方形,長20cm、寬12cm。將襠片沿對角線折疊成漏斗狀,寬的一條邊與袴腰拼合,窄邊與袴腿內側縫合。袴腿下口與袴口縫合,袴口為長32cm、寬9cm 的長方形布條,將袴腿下口收緊。袴口與袴腿的面料不同,為條紋面料[2]。結構圖見圖2。

圖1 馬王楚墓綿袴

圖2 馬王楚墓綿绔結構圖

根據同時出土的7 件袍服均為上下分裁,腋下有“襠”的結構,可以推測此時人們對剪裁立體結構的意識已經萌芽。此件綿袴總長116cm,長度較長,穿著時袴腿應該有向下的堆積量。袴腿圍度為50cm。根據查閱的現代國家標準人體尺寸表可知現代身高170cm男性的大腿圍尺寸為54cm,褲子在穿著時在大腿根部需要有活動松量。對比可見此件綿袴袴腿在大腿根部圍度不足。將矩形衣片折成三角插入做襠部結構,一方面可以在當時面料幅寬較窄,只利用一個幅寬面料的情況下,滿足大腿部位和臀圍圍度需求。另一方面,矩形插片設計比較巧妙,長寬不等,可以使袴腿縫合后做反方向扭轉,形成立體結構。袴腿比袴口長18cm,縫合時抽碎褶。這種褲子結構簡潔精巧、穿著舒適,在歷史上有很廣的流傳地域以及很長的沿用時間。

1.3 秦漢服飾

趙武靈王推行的胡服騎射,對漢族褲裝改革有著深遠的意義。秦兵馬俑陣群的士兵下體服裝主要為褲制,可知褲子在戎服中已被廣泛采用。秦漢時期,一方面帝王對胡服的接納和推廣的態度開明,另一方面由于褲子在胯部、襠部寬松舒適,穿著時人體下肢不受束縛,符合人體運動機能性,因此合襠褲受到軍隊和底層勞動人民的歡迎,成為下肢的主要服裝形式。

此時,漢族從事體力勞動的男子的主要服式為上襦下褲,腰間用巾帶系扎。因褲口比較肥大,為了勞作方便,常將褲腿挽起或用帶子捆綁褲口。

此時外露褲子被認為不符禮制,上層階級和女性的主要褲子形式仍為開襠褲,外面需著裳以遮羞?!抖Y記》中曰:“衣不帛襦袴”,意思是穿在里面的褲子不能用昂貴的絲綢制作。由此可見此時的褲子作為內衣以及下層勞動者的服式,不受重視。

2 褲子的傳承與發展

2.1 魏晉南北朝服飾

崇尚中原文化的魏孝文帝在服裝上實行 “雙軌制”,促進了胡漢服飾文化的交融。北方少數民族的服裝因其短小合體,具備優越的實用功能的優勢,逐漸在中原地區廣泛流行。

北方游牧民族的褲裝比較普及,從平民百姓到上層階級的日常著裝都為上衣下褲。這種習俗影響了中原男子的穿衣觀念和習慣,導致人們開始流行外露褲子。褲子款式在這一時期與以往有了較大的不同。

魏晉南北朝時期受佛道思想影響,人們向往自然隨意的感覺,服飾風格優雅飄逸,寬衣博帶成為流行風尚。此時的褲子褲管變得寬大,稱為大口褲。為避免褲管寬大影響日常動作,人們用錦帶纏住褲口。這種獨特的褲子穿著形式,因便于動作并且可防蟲、防寒,具有較強的功能性,被沿用至今。這種寬大飄逸又活動方便的褲子,受到人們的普遍喜愛,從平民到達官貴人都穿用。

大口縛褲由于比較費面料,制作成本高,且活動不便,下層勞動人民將褲筒改瘦以滿足日常勞作需要。但仍效仿大口褲的穿著形式,在膝下用帶子纏裹。

2.2 宋代服飾

受程朱理學影響,宋朝的服飾崇尚簡樸,整體造型含蓄內斂。在中原地區興起復古服飾思潮,恢復漢族傳統服制、摒棄胡服。但胡服簡便實用、便于活動的特點,使得這一服式很難從百姓衣著中剔除,合襠長褲仍然是下層平民下裝外衣的主要著裝服式,夏天甚至直接將犢鼻裈穿著在外。褲子在宋代上層社會男子中不再作為外衣,開襠長褲和犢鼻裈都只作為內褲穿著。

出土于江蘇金壇茅麓的南宋周瑀墓,墓主人的身份為地主階級知識分子,卒時年齡四十歲左右,身高約170.5cm。墓中共出土褲子7 條,其中4 條為合襠褲、3 條為開襠褲[3]。

4 條合襠褲面料材質為絹,都是單褲。根據南宋福州黃升墓出土時墓主的著裝情況:從內向外依次為合襠褲、開襠褲和裳,可以推測當時不僅開襠褲是作為內衣穿著,而且結構閉合可以遮羞的合襠褲也是作為內衣,宋代的穿衣風格趨向保守嚴謹。顏師古注的《急就篇》中曰:“合襠謂之袴,最親身者也?!薄白钣H身”,就是指貼身穿的[4]。合襠褲形制為兩褲筒中間加縫三角形襠片,上部與腰帶拼合,在褲子右側開口,縫褲帶以縛褲。

3 條開襠褲均為夾褲,開襠褲又稱套褲。開襠褲由褲筒和襠片組成,襠片結構為三角形縫于褲筒內側,兩襠片、褲筒后中均不縫合,為后開襠結構。左右褲筒前片收定量褶裥,在前中交疊縫合,上部與褲腰拼合,后片余一段與褲腰不縫合,在后中部位開口系腰帶。在浙江蘭溪南宋高氏女墓中出土的4 條開襠褲和福州南宋黃升墓出土的開襠褲,與此墓中出土的3 條開襠褲形制幾乎完全一樣,可以推測套褲為宋朝時期成年男女普遍穿著的衣物。

器號為6 的合襠單褲[3],出土保存完整,采用面料為素絹,平紋組織,駝色,由褲筒、襠片、褲腰和腰帶4部分組成,見圖3。褲子全長89cm,褲腰寬9.5cm、褲筒長79.5cm。腰圍90cm,褲口寬度52cm。腰帶長59cm、寬3.5cm。褲腰為雙層,由寬19cm、長90cm 的直絲布條對折而成。褲腿寬52cm,為大口褲,兩個褲筒圍度和為208cm,遠大于褲腰長。所以褲筒上端收褶。褲子結構圖見圖4。

圖3 6 號合襠單褲

圖4 6 號合襠單褲結構

器號為15 的開襠夾納褲[3],出土時保存完整。表里面料均為素絹,平紋組織,駝色,由褲筒、襠片、褲腰和腰帶4 部分組成(見圖5)。褲子全長81cm,褲腰寬9cm、褲筒長72cm。腰圍82cm,褲口寬度37cm。腰帶長57cm、寬2.4cm。褲腰為雙層,由寬18cm、長82cm 的直絲布條對折而成。其結構圖見圖6。根據同時出土的素絹制作的多件單衫的面料幅寬均為60cm,可以得知單褲和開襠夾納褲的面料幅寬皆為60cm。對器號為6 的合襠單褲進行尺寸分析,裁剪褲筒剩余的面料正好可以用來做腰帶。器號為15 的開襠夾納褲,從圖中可見褲筒的分割線不在側縫位置,推測褲片為兩片長方形面料拼合,其中一片為整幅面料。經計算另一片與褲腰、腰帶的寬度正好一個面料幅寬[4]。

圖5 15 號開襠夾納褲

圖6 15 號開襠夾納褲結構圖

合襠褲和開襠褲的裁片基本全為矩形,這種裁剪方式可以對面料最大限度利用,體現了古人惜物的原則,同時也為人體提供足夠的活動量和穿著舒適性。

2.3 元代服飾

現存于湖南省博物館的開襠長褲(見圖7),采用提花綾面、絹里面料縫制。由腰頭、褲筒、襠片和褲袢組合而成,褲子通長94cm,其中褲筒長84cm、腰高10cm;褲腿寬30cm,為大口褲。褲筒左右腿外側各有2個長32cm、寬6cm 的褶;腰圍寬84cm;褲腿內側加一三角形襠片,高6cm,底寬10cm,褲襠至腰高54cm。左右褲筒的前片在前中交叉縫入褲腰,重疊尺寸12cm,后中開腰,系帶固定。根據左右褲筒寬度30cm,與前中心重疊12cm,可以算得褲筒總寬度為108cm,而腰圍寬84cm。由此可知褲筒與腰圍縫合時有24cm 的褶量。褶的形式有待考證。長褲結構圖見圖8[5]。

圖7 元代開襠長褲

圖8 元代開襠長褲結構圖

此件褲子形制與宋朝褲子相似,褲子在臀圍和腰圍處都有較大的松量和重疊量,雖然前后均開襠,但仍然有較好的包裹效果。

出土于山東鄒城市元至正十年(1350 年)的李儼墓中的一件深絳色素稠絲綿绔,出土時穿著在李儼身上,褲子外面又穿著六層長袍。绔總長為110cm、腰圍100cm、绔腿寬30cm。此绔的兩褲腿上面臀部位置前襠相連、后襠敞開,為后開襠式。褲子形制、結構和尺寸與宋元時期出土的褲子相似,說明這一時期褲子結構基本穩定。

2.4 明代服飾

明定陵出土的黃素綾褲[6](見圖9),為明代萬歷皇帝服用,皇帝的褲子稱為“中衣袍”。這件褲子為合襠長褲,褲長在110cm 左右,腰寬12.2~14.0cm,腰圍160~168cm,立襠44.0~53.5cm,橫檔72.6~78.0cm,褲口寬33.5~43.0cm。綾褲結構圖見圖10。

圖9 明定陵黃素綾褲

圖10 明定陵黃素綾褲結構圖

褲子整體比較肥大,腰圍大概比人體腰圍尺寸大一倍,穿著時需把腰部多余的量在前中疊褶后用褲帶收緊固定,也可稱為緬襠褲。根據史料記載,萬歷皇帝身高約170cm。查現代國家標準尺寸表可以得知身高170cm 的男性,褲長為102cm、立襠長24cm。這條黃素綾褲褲長110cm、立襠深約50cm。對比可知此件褲子在長度方向有較大的松量,推測穿著時在褲口應該用帶子纏扎。明代中晚期的人們下肢著裝流行飽滿的造型,裙擺做得寬大,使人體下肢顯得飽滿。這件褲子如此大的松量設計,符合明代中晚期追求下裝寬松飽滿造型的審美。這件褲子的獨特之處在于襠部結構較以往有了很大改進。一是襠片為由兩片大小不同的兩布片拼合而成,襠部在寬度和深度上都有很大的松量,整條褲子的造型為三角形。這種襠片結構符合人體體型,使人體襠部在縱向和橫向都有極大的活動空間。二是褲子結構雖然仍為平面結構,但制圖時的結構線條出現不規則曲線、斜線,相較于以前的長方形裁取面料的方式,有了很大進步,褲子造型更符合人體體型。該褲松量大,穿著舒適,因為其良好的運動機能性,至今在云貴等少數民族地區仍在采用。

2.5 清代服飾

清代漢族男子日常比較常規的裝束是長袍馬褂。男子下身一般在長袍內穿著連襠的褲子,天氣寒冷時外面再加一層套褲。褲子整體寬松,褲口部位用長帶纏扎。褲子形制跟明朝相似,褲子由褲筒、褲腰和襠片組成,整體造型呈三角形。褲子結構也未有大的變化,仍為平面結構。

脛衣在清代被廣泛穿著,形式較以往略有變化,長度在膝蓋以上,改稱膝褲。自商周時期產生直到清代,雖然褲子形式不斷豐富和完善,但不具備遮體功能的脛衣一直被各階層人士穿著,脛衣歷久不衰的主要原因一是穿脫方便,具有較好的實用功能性;二是制作簡單、省料。

3 褲子的中西融合

到近代,漢族傳統褲裝延續了晚清褲裝特點,男褲造型和結構變化都不大,基本上保持原來的平面結構。20 世紀初,西方的立體制圖方法逐漸被接受,傳統的平面裁剪褲裝漸漸淡出歷史舞臺。

4 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生活方式隨之變遷。同時,受社會風氣的開放程度、審美和紡織業發展的影響,社會對服裝功能的追求和穿衣觀念及習慣在不斷發生變化。漢族男褲隨之經歷了相應的改變:在形式上,從脛衣、開襠褲到合襠褲的外在形態上的變化;在功能上,從內衣到外衣的性質上的變化。漢族男褲結構在幾千年的演變中,不斷向著科學性、機能化方向發展。漢族男褲在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脛衣、開襠褲和合襠褲等多種形式一直共同存在,并行不悖。

猜你喜歡
褲子面料結構
《形而上學》△卷的結構和位置
花花豬的花褲子
女裝流行面料
熱銷面料及輔料
論結構
不浪費
論《日出》的結構
女裝流行面料
熱銷面料
創新治理結構促進中小企業持續成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