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錦灰堆”中國傳統藝術在國潮服裝設計中的創新運用

2022-09-08 01:26麗,劉
輕紡工業與技術 2022年4期
關鍵詞:國潮外套面料

楊 麗,劉 潼

(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廣東 廣州 510900)

中國傳統藝術形式多種多樣?!板\灰堆”作為中國傳統藝術形式之一,將其應用在系列國潮風服裝的設計中,在傳承與創新之間平衡,在服裝中賦予傳承新的表現形式。用“錦灰堆”來闡述現代服裝作品,不僅展示出中國視覺文化的豐富層次,如書畫、碑帖之外的民間美術和近代設計的結合,更表達了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的銜接發展。讓錦灰堆在古老中回歸驚艷,讓“打翻廢紙簍”這一系列服裝保留一頁生動的時代切片,傳承又創新。

1 “錦灰堆”的起源與發展

“錦灰堆”起于元,盛行于清末,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耙援嫐埰频奈奈锲味褩嫵僧嬅?,包括集破、集珍、打翻字紙簍等方式。這種創作手法將看似毫無關聯的文字與殘缺的圖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呈現出一種令人遺憾的美感?!板\灰堆”的藝術手法應用到服裝上的設計相對較少,近幾年我國國內的一些服裝品牌及設計師開始關注“錦灰堆”。以國內品牌織羽集在2020 年秋推出的晉制漢服系列為例,其是以錦灰堆為靈感對漢服圖案進行創新設計,將殘破的文物片段堆棧做成印花圖案。作品整體給人一種肆意自由之感,同時推出男女同款的錦灰堆印花襯衫,以便通勤日穿著。傳統漢服與現代時裝相映成趣,傳統服飾與藝術在打破傳統限制,展現出新的表達方式,以殘破之美賦予一紙傳說。

“錦灰堆”藝術形式中的解構與重構在國內外設計師的設計作品中不斷重現。2017 春夏米蘭時裝周中設計師謝海平(Haiping Xie)從東方元素中汲取靈感,透過千年“紙墨”風韻,設計師用真絲面料代替紙帛,以刺繡表現書法,從中國哲學到日常文化,通過服裝設計向世界展示中國紙墨承載的精華;設計師王逢陳擅長探尋新的方式活用中國元素,并在2020 年秋冬系列中,將山水畫、書法、針灸和藥材等元素以抽象化與藝術化縱橫交錯的形式呈現于服飾之上,漢字紋理藝術被融入解構手法,層疊設計打造豐富層次。Act n°1是一個致力于帶領兩國元素以多文化融合的意大利品牌,設計師是祖籍為中國的Luca Lin 和來自格魯吉亞的Galib Gassanoff。其2018 早春系列,將明清時代服飾解構重塑,搭配西方服裝造型,塑造中西結合多元混搭的風格。其2020 春夏系列,以服裝為載體實現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以面料作為畫布,將中國繪畫藝術推向世界。賈爾斯·迪肯(Giles Deacon)2012 秋冬系列和莫斯奇諾(Moschino)2016 秋冬系列將“焚燒”手法表現得淋漓盡致,給人一種殘缺的藝術美。這種不確定性的煙熏圖案效果總是給服裝帶來趣味與驚喜,仿佛被火燒過的面料總是讓人想起“浴火重生”,與錦灰堆在視覺效果中的“焚燒、煙熏”有異曲同工之妙。

2 “錦灰堆”與國潮風服裝設計的結合

錦喻美艷,代表美好,灰為灰燼,表示殘破。將這些元素巧妙地堆砌起來融合在一起,像是在錦灰堆里堆出了光陰。中國氣派的傳統美學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愛,年輕一代漸漸掀起一股屬于中國審美的潮流?!皣睆团d”是中國文化與美學的傳承與復興。真正的“國潮”能夠展現出東方之美,在傳承與創新之間平衡。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讓優秀傳統文化“潮”起來。本文系列作品在服裝中賦予傳承新的表現形式的同時也實現了“錦灰堆”的保護和動態傳承,具有較大意義。

3 “錦灰堆”在國潮服裝中的創新設計應用

3.1 設計理念

本文系列作品設計年齡定位于20~25 歲之間。這個年齡段人群的價值觀念、生活態度、審美情趣、個性修養以及時尚品位緊跟時代潮流。他們是不斷探索當下與未來,朝向價值觀更加協同和豐富的方向發展的具有新理念的年輕人。系列作品融合著過去與當下,迎合當下年輕一代消費者的審美情趣。

將當下蘊含的社會、文化價值和服裝的存在價值與傳統結合,傳承與創新中國傳統美學是本系列作品設計的重點。在對錦灰堆審美內涵的把握上,既要注重其整體上多元融合展現的藝術之美,也要關注其畫面不同文化元素各自獨立的美感。因此,在把握錦灰堆畫面整體氛圍的基礎上,對其畫面各種藝術所表現出的不同的美的形式和美學風格要給予不同的判斷[1]。這也正是錦灰堆藝術所獨具特色的魅力所在。錦灰堆這一傳統藝術透露著古雅樸素、韻味無窮的書香氣息,創造出“非書勝于書,非畫勝于畫”的藝術效果;“顛倒橫斜任意鋪,半頁仍存半頁無。莫通幾幅殘缺處,描來不易得相符”的描述,即是對錦灰堆樸實無華殘缺之美的藝術特色的形象概括[2]。錦灰堆作為一種特定時代、地域出現的藝術形式,其創作過程耗時費力,在當今經濟發展快速的時代顯得有些衰落。

3.2 表達技法

系列服裝把重點放在了面料的改造上。從古代畫作的視覺效果中提取靈感塑造面料肌理,將面料進行破碎、解構重組、撕裂、火燒和煙熏,并利用刺繡、貼邊縫和絎針針法等工藝進行加工。傳統的手工工藝針法給服裝帶來的重構之美恰恰符合本系列服裝的主題。手縫針法既可以回歸生活,也可以提升到藝術品欣賞的高度。這種傳統手縫工藝也可以充滿時代語義,它具有的章法美、配色美、肌理美和針法美給服裝帶來了豐富的變化,將嶄新的面料以古舊樣貌呈現,讓服裝作品更具質感,更飽滿豐富[3]。

在款式廓形方面嘗試采用了平面制版與立裁結合的方法,不對稱的廓形設計、長而寬松的西裝領外套、不同色彩與材料拼貼的緊身衣、垂墜與多層次堆疊的半身裙,以及豐富的造型運用、平面到立體轉化、結構的變化和不同的穿著方式,體現了古今交疊的服裝造型元素,將傳統的服飾進行現代的設計,具有比較好的商業價值。

3.3 主題表現

近年來,“國潮”成為服裝設計領域的新寵,面對日趨同化的產品,消費者更多地想要了解產品本身的意義及其背后想要傳達的故事。在文化認同感被高度重視的情況下,消費者的愛國情懷與懷舊之心被喚醒,國潮設計是國際化的設計理念和中國元素的結合,這種設計方式在國產品牌中迅速形成潮流,席卷了本土市場[4]。中國傳統美學也越來越受關注,以服裝為載體的國潮風尚的發展弘揚著中華傳統文化與中國美學,增強了中華民族的自信心和認同感。

本系列作品設計主題為“國潮復興”,其不斷變幻交錯的色彩以漸變的形式呈現,蒼勁有力的東方書法字體以手工縫制的方式表現,印刷與手工刺繡給系列服裝增加了視覺的豐富效果。以東方傳統藝術文化為主題靈感來源,結合當下流行文化,探索新的設計方式、挖掘背后歷史文化藝術內涵來活用中國元素,同時將優秀的西方元素融入系列里,尋找國潮服飾新的發展之路(如圖1 系列服裝款式圖)。

圖1 系列服裝效果圖

3.4 結構設計

系列服裝作品既滿足結構設計的功能性與審美性,又將中西方的結構造型進行組合。多次運用到“解構重組”的設計手法,將服裝款式設計進行擴展延伸和表達,結合當下流行的造型款式,如西裝領、大廓形、不對稱、堆疊和喇叭等,又將傳統服裝造型元素融合其中,如傳統立領、交領、旗袍領和一字扣等。

系列服裝作品款式圖如圖2 所示。第一套設計是不對稱外套與不對稱針織裙。外套利用四種不同顏色的面料進行拼貼與重組,左右不同的結構造型給視覺帶來了豐富性;內搭無袖針織裙采用不對稱分割再拼接。第二套設計是小馬甲、拼貼內搭上衣與堆疊長裙。外套小馬甲是具有明顯中式結構的設計,帶弧度的衣擺,一字扣等,而衣片分割、交疊、長短不均等又給服裝融入了西式的風格;內搭緊身上衣左右袖子不對稱設計,針織與棉麻的拼貼,使面料變化多樣,并將裙子采用立裁進行造型的堆積與節奏的調整。第三套設計是中長款外套、交領內搭與喇叭長褲。外套領子依舊采用不對稱領型,左邊為版型較大的西裝雙層領,不同顏色領子交疊,右邊是簡潔青果領,疏密錯落,衣身結構的傳統與西方的現代版型相互結合;上衣內搭為傳統交領衣,在袖子內側做了拼貼造型;褲子為具有摩登特色的喇叭褲,并做了破洞撕碎的造型;整個套裝呈現出中西方合璧的造型。第四套設計是長寬外套與純色內搭。西裝領長外套的亮點是在衣片進行字體的手工設計;內搭為純色的背心上衣與七分褲,整體造型較為簡潔大氣。第五套設計是中長外套與針織裙。外套仍沿用拼貼與不對稱,但在造型上進行了變化,分割的造型為“圓”,與其他的“方”形成了一個不同形狀的變化,有長有短,方中有圓;內搭最為明顯是較為戲劇化的袖子造型,左右袖子都為長與寬,并且進行了不同材料與色彩的拼接。

圖2 系列服裝款式圖

3.5 色彩設計

主色調為棉麻本色,同類棕色為輔。通過不同的手法和染色技巧給單一的棉麻本色帶來了許多創造性與豐富性。色彩從較深邃而溫暖的棕紅慢慢漸變為較為古樸自然而冷淡的棉麻本色。受錦灰堆視覺效果的啟發,使用天然的植物染料、紡織燃料、顏料、噴漆等各種不同染色手法模擬焚燒之后的面料色彩效果。通過不同的顏色與手法重疊交織,帶來了獨一無二的色彩。作品面料印花采用錦灰堆當中的字畫,繪畫對象有古舊字畫、瓦當拓片、廢棄的畫稿及扇面信札等,內容與色彩極其豐富,在豐富造型的同時也給整個系列相對統一的色調帶來了一抹亮色,色彩古樸卻不失前衛感。作品色彩提取與配置圖如圖3 所示。

圖3 色彩提取與配置圖

3.6 材質選擇

系列服裝作品主面料選擇天然棉麻的傳統材質,輔面料為針織面料。主面料帶有肌理,并且進行了大部分的面料改造。外套的大部分都是選用棉麻面料,內搭大部分為不同材質的針織面料。棉麻給人古樸、舒適之感,是幾千年歷史沉淀下來的一種文化,更是一種“布衣精神”的代表,也正詮釋著復古與時尚的一種碰撞。針織面料質地松軟,有良好的抗皺性與透氣性,并有較大的延伸性與彈性,穿著舒適柔軟。多種不同面料材質的組合拼貼,給系列服裝作品帶來了質感,也呼應了主題“錦灰堆”。系列服裝作品面料選擇如圖4 所示。

圖4 面料選擇圖

3.7 工藝流程與成衣展示

系列作品在完成設計部分后的主要工藝流程是:初期結合設計圖完成制版、紙樣裁剪、白胚裁剪、制作樣衣并調整樣衣、修版與改版、紙樣裁剪、熨燙面料后裁布。中期是對裁好的衣片進行染色,風干后對衣片進行焚燒破碎,再在衣片上完成字體制作,結合“手工刺繡+印花工藝”完成圖案的不同層次的設計。后期開始縫合衣片、口袋;绱領子、拉鏈;接里料、做綁帶、打扣眼、釘鈕扣、再次進行染色、印花瓶貼,最后整理熨燙,檢驗成品上身效果。系列作品成衣展示如圖5 所示。

圖5 系列成衣展示圖

根據系列服裝的整體風格制作配飾,完成了印花拼貼的折扇、豆蔻帽、刺繡手拿包、挎包等服飾品的設計與制作。最后根據服裝與服飾品的風格尋找合乎整體風格氣質的模特,進行成衣展示。系列作品配飾如圖6 所示。

圖6 配飾圖

4 結語

本系列作品在設計構思、面料與工藝以及款式與色彩等方面汲取了許多優秀的傳統服裝元素,不僅采用具有中國符號的幾何紋樣、色彩以及服裝造型,而且將傳統元素進行消化吸收,并融入現代流行的服飾設計,采用特別的設計手法、不同的新型面料、打破固有的設計格局與傳統的服裝款式,設計和改良出具有時尚潮流與美學氣息的服裝。在國潮服裝設計的過程中,應始終要學習優秀傳統文化,在文化積淀中立足當代生活,融合當代審美,做出有民族情懷的設計,有文化滋養的創新,才是真正的“國潮復興”。

猜你喜歡
國潮外套面料
服裝設計中的“國潮”思維
Flying Forward
Turning the Tide
女裝流行面料
熱銷面料及輔料
驚艷到世界的國潮之光
女裝流行面料
熱銷面料
冬天的外套你選對了嗎
深冬外套乘以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