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碳背景下武漢市物流業“數智化”發展路徑分析

2022-09-14 07:33盧升榮劉瑤
物流技術 2022年8期
關鍵詞:智化物流業武漢市

盧升榮,劉瑤

(武漢商學院工商管理學院,湖北 武漢 430056)

0 引言

自2020年9月明確提出2030年“碳達峰”與2060年“碳中和”的“雙碳”目標以來,我國社會經濟各個領域低碳轉型迎來了重大變革。物流是高能源消耗、高碳排放行業,其轉型發展對于實現我國“雙碳”整體目標至關重要。

當前,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平臺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物流業向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的趨勢愈加明顯。對于物流業而言,數字化既是未來發展變革的新趨勢,也是謀求持續增長的新機遇。在“雙碳”以及國家“加快數字化發展,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的背景下,國家必將進一步加大信息化投入,物流行業數智化發展前景廣闊。

1 武漢市物流業“數智化”應用現狀

近年來,武漢作為全國性物流節點、長江中游航運中心、“五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其物流業發展取得了驚人成就。在2020年全國城市物流產業規??傮w排名、物流競爭力排名中,武漢分列第五位、第六位。隨著國家“雙碳”目標以及“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戰略的推進,武漢市物流業正逐步實施數智化轉型發展戰略,這既是對接建設現代流通體系國家戰略的重要舉措,也契合了新時代武漢市發展的需要。

1.1 物流大數據平臺

2020年以來武漢市新建的物流業大數據平臺應用項目見表1,主要涉及車輛調度貨運優化、物資供應、農產品流通、供應鏈管理創新等幾個領域。通過重點項目建設,政府部門、平臺、企業間的商貿數據資源的開放共享和開發利用程度不斷提高,數據流通規則制度的建設也在不斷探索,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破除了數據壁壘和“孤島”。

表1 武漢市典型大數據平臺應用項目

1.2 物流數智化應用場景

武漢市一直致力于加速推進物流新業態、新模式的創新與應用工作,進行供應端、物流端、數據端、消費端的一體化建設,在源頭上精準把握市場需求。在交通上加速“水陸空鐵”現代化立體交通網的成型,同時積極探索核心數據的多平臺及時共享,降低流通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同時積極借助現代科技力量,搭建智能平臺,幫助企業打通內外部之間的供應協同關系,實現供給與需求的精準對接。如疫情防控期間,創新“農產品進城”“荊楚優品出省”的通道助力農民脫貧致富,穩住了生活必需品供應鏈,實現鄉村振興;利用5G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實現產品“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九省通衢的區位優勢,再加上發達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使武漢成了中心樞紐城市。完備的產業體系既為武漢的供應鏈創新發展提供了市場需求,也提供了技術支持。

2021年7月武漢市成功入選首批10個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城市,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九州通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武漢港航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中百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入選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企業。武漢航科物流有限公司研發的“基于區塊鏈的供應鏈金融平臺”、基于衛星互聯網領域的“物集港物流商城網絡貨運平臺”和“云上多港多園協同作業管理系統平臺”成為了武漢市數字經濟應用場景的第一批示范項目。湖北京邦達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是由京東控股的一家有實力的民營企業,其在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倉庫的應用方面比較領先。該公司的基于工業互聯網領域的“武漢京東亞一生鮮倉”成為了武漢市智慧物流領域的標桿項目,也入選了武漢市數字經濟應用場景的第一批示范項目。

2 武漢市物流業“數智化”轉型發展存在的問題

2.1 管理體制缺乏統一規劃協調

武漢市物流發展重點地區包括武漢新港及幾個新城區,各區之間競爭性強,合作性差,從各自區域利益、部門利益出發,各自獨立發展,某些功能定位和項目設置雷同,致使整個地區的物流資源整合性差、協調性差,影響了資源有效利用,不利于物流業數智化的發展。

港口、鐵路、公路、民航等部門雖然一直嘗試政企分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但是并沒有在真正意義上實現,區域分割的管理體制導致效率低下。武漢市的物流發展環境還不夠完善:雖然先后頒布了一些關于發展現代商貿物流業的綜合性政策意見,但仍然缺乏專門的政策法規來規范現代物流業的發展。海關、港口、鐵路、公路、空運等領域仍存在通關時間較長、運輸市場不規范、公路亂罰款等問題,直接影響了武漢市物流聚集和擴散效應的發揮。

2.2 物流基礎設施的數智化水平有待提高

智慧物流的高效運轉,需要標準化的物流規范、物流信息和物流設備。物流數智化轉型成功與否,決定因素在于高質量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物流信息標準化低是數智化轉型發展急需解決的短板問題。標準托盤(1 200mm×1 000mm)、標準物流周轉箱(筐)等物流載具的應用還不夠普及,上下游物流設備設施(如叉車、貨架、月臺、運輸車輛等)也需要進行標準化升級改造。另外,武漢市缺乏完善的數據基礎設施共享和公共信息平臺,在智能立體倉庫和高端標準倉庫運營、末端智能配送等環節的應用還不夠普及。

此外,物流設備水平低也制約了物流數智化的發展。智能標簽、自動導引車、自動碼垛機、智能分揀、感應貨架、智能生鮮柜和自助提貨柜等智能物流裝備和系統的普及率還比較低。武漢本地以鋼鐵和汽車為代表的制造企業在物流智能化改造升級方面還顯得成效不夠顯著,僅有東風和長飛光纖兩家企業的供應鏈技術創新和物流智能化設備投入較大。漢正街、白沙洲、四季美農貿城等專業批發市場的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改造步伐還不夠快。

2.3 本地智能物流裝備制造業對物流行業的支撐力度不夠

目前,武漢市整體的交通、物流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不夠,本地智能物流裝備制造業的支撐力度不夠,必須引進智慧物流裝備的生產制造企業來漢布局。建議加強智慧物流裝備行業產業鏈上游核心零部件及核心技術和中游智慧物流裝備的知名企業來漢建設智能物流裝備制造基地。

智慧物流裝備行業的產業鏈上游為核心零部件及核心技術,主要包括傳感器、控制器、減速器、傳感技術、系統集成等;中游為智慧物流裝備,主要包括AGV搬運機器人、物流無人機、智能快遞柜、分揀機器人等;下游為應用領域,主要包括農副產品、服飾箱包、醫藥醫械、建筑材料等?,F階段,武漢僅有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處于國內智能物流裝備制造行業的一流行列。武漢本地目前還缺乏在全國比較有影響力的智慧物流裝備制造企業,需要吸引智慧物流裝備產業鏈上中游具有較強實力的企業來漢布局,建設智能物流裝備制造基地。

2.4 民營企業、外貿流通企業的市場主體規模不足

武漢市有影響力的物流企業集團實力不夠,物流服務水平的競爭力不足,有較強規模實力的民營企業不足。前述武漢市4家入選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企業中僅有九州通是民營企業。企業發展實力不足不僅直接影響物流企業的設施設備更新和企業規模擴大,而且影響著物流企業技術水平提高和網絡化、信息化建設的水平,難以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物流標準化體系。

2020年以來,武漢本地交通領域國有集團(如湖北省港口集團)的信息化建設還是有一定成效的。但相對內貿而言,涉及進出口貿易、跨境電商和口岸通關方面的信息化數字技術深度應用項目還很少,表明武漢市的外貿流通還不夠發達,相關市場主體規模實力和創新力都不夠,需要加大培育力度。

2.5 物流業高端智能應用技術型人才缺乏

目前,武漢市物流從業人員綜合素質相對不高、高端人才嚴重匱乏,物流企業管理效率相對較低,政策領悟能力和執行力都比較差,導致貨物倉儲、運輸、配送等物流作業過程中的無效環節增加,增加了企業管理成本和社會物流總費用。熟悉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的物流技術與管理人才嚴重不足,制約了物流業的穩健發展。以武漢商學院物流管理專業在2020年9月做過的一次面向武漢地區商貿物流行業中高層管理人員的人才需求調研為例,絕大多數受訪者要求開設“云計算技術與應用”“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和“電子商務”等課程,認為從業者需具備“管理信息系統操作”和“數據分析方法”能力的比例分別為98.26%和99.12%。由此可見,武漢物流業急需從業者具備基本的數字化素養,并對目前信息基礎設施具有較強的操作和分析應用能力。

3 武漢市物流業“數智化”轉型發展路徑

3.1 統一布局,建立“區域型物流共同體”

利用數字化技術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強對物流業的規劃引導,完善激勵和保障政策,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相關部門須打破部門壁壘,以整體利益優先,實施統一規劃布局管理,構建“區域型物流共同體”。

建立區域型物流共同體,首先政府要加大對物流業的投入,嚴格督促相關部門遵循“突出特色、統一協調、優化結構、利益共享”的原則方針,從大局觀上規劃武漢地區物流布局,將武漢地區原有的區域性物流功能進行重新定位,統籌協調武漢地區的物流資源和物流機制,促使一個分工明確、優劣互補、互幫互助“物流共同體”的形成。其次加速臨空、臨港、鐵路、公路等交通物流樞紐的建設,形成一個中東部最大的水陸空物流樞紐。目前,武漢地區在陸路、鐵路網絡中的物流樞紐地位已經得到了認可,最重要的是需發展武漢地區臨空、臨港物流,使其形成中部地區的水陸空物流樞紐中心,這樣才能發揮出武漢地區獨特的區域性優勢。再次加快建立區域網絡型物流信息平臺,保障“資源共享、數據共用、信息互通”目標的實現。最后推進區域型物流技術標準化體系建設,制定和實施鼓勵性政策措施。

3.2 信息協作,引導先進物流技術的應用

信息化是現代物流業的發展趨勢和重要特征。首先,政府應大力支持物流信息平臺建設,推進信息化物流、智慧物流發展,加強與物流互聯網相關的大數據、物流云等智能平臺建設,降低信息不對稱,進一步優化供應鏈響應效率。其次,應協助建立信息化協作機制,構建區域性乃至全國性的智慧物流網絡,以實現區域間、企業間的數據、信息共享,從而提高我國物流行業的整體效率。最后,政府應引導物流企業應用ERP、TQM、條碼技術、EDI等先進信息技術,并重視如自動化倉庫、物流中心、集裝箱中轉站等現代物流設施的投入,實現物流系統化、智能化、數字化、可視化和自動化。支持、引導和鼓勵較大規模的物流企業進行信息化系統的合作開發,并將標準化的信息服務提供給中小規模物流企業。

武漢地區的物流企業應在物流信息管理技術方面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積極引進發達國家或發達地區的先進物流信息管理技術,也應對物流信息管理技術展開獨立開發研究,爭取研究自有專利技術。

3.3 創新驅動,推進技術、業態共同創新

積極培育創新氛圍,進一步發揮武漢市本地科教和人才優勢。堅持發揮創新在商貿物流高質量發展中的引領作用,積極推動技術創新、業態創新和模式創新,促進商貿服務業和物流業深度融合,提升物流運行效率和服務質量。促進新基建背景下商貿流通的新技術應用,不斷推動新模式和新業態的發展,促進居民消費升級。目前,武漢市適應融合基礎設施建設的智慧物流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非常缺乏,必須在高端人才的培養和引進上狠下功夫。應該從與高校聯合定向培養、在職員工提升計劃和引進國內外業內知名機構和團隊三個方面共同發力。

3.4 培育品牌,打造本地龍頭物流企業

物流業數智化轉型需要大型物流企業引領。武漢市需要培育有較強品牌影響力、國際競爭力的物流企業龍頭,鼓勵和引導相關物流企業兼并重組、資源整合、做大做強、規?;l展。政府要努力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提升民營企業競爭力和創新能力。在“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的指導思想下,充分激發物流企業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開展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在連鎖商超、城鄉配送、綜合物流、國際貨運代理、供應鏈服務、冷鏈物流等領域培育一批核心競爭力強、服務水平高、有品牌影響力的骨干企業。

3.5 引進人才,深化高端機構、總部經濟合作

加大機構和人才的引進與深度合作。圍繞大型交通樞紐和產業園區的5G網絡建設、數據中心建設、互聯網服務平臺(物流信息平臺、多式聯運工程)、智慧交通(港口碼頭、高速公路、內河航道、機場等)等重點領域有針對性地引入數字技術先進企業,全面深度展開合作,借力提升產業數智化水平。政府要根據物流業數智化轉型的趨勢,積極制定相關政策,鼓勵發展高端物流裝備制造業和促進傳統商貿企業供應鏈服務創新及商業模式探索,積極引進產業鏈上中游知名企業及其高質量團隊,吸引國內外的高端投資者。協調處理好武漢市各區的機構引進和總部經濟建設目標。

4 結語

在“雙碳”的大背景下,武漢市物流業開展數智化轉型,既符合國家建設現代流通體系的戰略需要,也承接了武漢市打造新經濟新業態、構建新型產業鏈和供應鏈的新任務。武漢市近年來開發了車輛調度貨運優化、物資供應、農產品流通、供應鏈管理創新等幾個領域的項目,也打造了一批數字經濟應用場景示范項目,但仍存在物流管理體制缺乏統一規劃、物流基礎設施的數智化水平有待提高、民營企業規模不足、高端智能應用技術型人才缺乏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需要從構建“區域型物流共同體”著手,引進先進物流技術、推進物流技術與業態創新、打造本地龍頭物流企業、深化高端機構與人才的合作,助力武漢數智化轉型發展。

猜你喜歡
智化物流業武漢市
泉州市現代物流業發展路徑及對策研究
宮長瑞,軒宣:以新一代技術要素賦能思想政治教育數智化發展
穿盔甲,慢慢爬
人工智能助力教研變革的價值與邏輯
細雨
“數智化”生產生活奔涌而來
人工智能“智化”教育的內涵、途徑和策略
交通基礎設施發展與物流業增長的空間相關性研究
交通基礎設施發展與物流業增長的空間相關性研究
物流業與交通運輸經濟聯動發展的機制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