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為什么要打更?

2022-09-14 05:55任萬杰趙天
奧秘(創新大賽) 2022年8期
關鍵詞:丐幫報時防盜

●任萬杰 文 趙天 編

一到暮色降臨,在古裝劇里城市的大街小巷,總會出現一位男子有節奏的呼喊,同時還伴隨著某種樂器敲敲打打的聲音,這名男子便是傳說中的更夫。那么古代為什么要打更呢?

很顯然,打更主要是為了報時,但又不僅僅只是報時。古人一沒有手表,二沒有鬧鐘,三沒有手機,對于一天的時間基本只能靠天色來進行大致判斷。白天,還能根據陽光投射的陰影角度以及太陽所在位置來推測時間,可一到晚上,那真就是兩眼一抹黑了。所以,這時候地方官府就會派出更夫,用清亮高亢的嗓子來為當地居民報時。

古人把一整個晚上分作5更,每更時間約為2小時,從19時開始,19時到21時為戌時一更;21時到23時為亥時二更;23時至次日1時為子時三更;次日1時到3時則是丑時四更;次日3時到5時為寅時五更。

一更的呼號為“天干物燥,小心火燭”,相信這句也是最廣為人知的;二更的呼號為“關門關窗,防偷防盜”;三更為“平安無事”;四更為“天寒地凍”;五更則是“早睡早起,保重身體”。

一般到了五更之后,人們就開始陸續起床工作和讀書了。

更夫的全部工作,就是在暮色降臨到旭日破曉前,每兩個小時走一遭,準確無誤地打好這五更。這項工作看似很簡單,其實只要遺漏了任何一更,更夫都會受到嚴懲,不但工錢會被扣去一半,甚至還會被辭退。

更夫不僅徹夜無法入睡,且全年無休,無論春夏秋冬,還是刮風下雨,更夫們都要十年如一日地工作,工作強度可想而知。更夫一般兩人為一個小組,等到每晚的更鼓過后,兩人便要上街巡更,一人執鑼,一人敲梆子,二人互相配合,以一定的節奏走街串巷。

除了報時,更夫還有救火、防盜、救治的職責。當大家都熟睡后,若是哪里發生火災,更夫要及時呼醒大家;若是有人行竊,更夫還要趕跑他;半夜里萬一誰家有人生病,還需要更夫帶路去看病或帶人來幫忙。

那么,從事這項辛苦工作的,都是些什么人呢?元代之前的更夫,都是富人雇傭的平民百姓;明代的更夫則是由丐幫人員出任,大多都是些老弱病殘;可是到了清代,朝廷為了加強管理,更夫便由官差替代。

到了民國時期,鐘表等計時物件慢慢在民間普及,同時隨著警察消防部門的出現,更夫這一千年老行當就漸漸消失了。

●張珠容 薦自《課外閱讀》

猜你喜歡
丐幫報時防盜
一種汽車燃油防盜報警裝置
布谷鳥鐘
報時豬
感應式報時鬧鐘
家有“惡”犬
面對無孔不入的上門推銷,我們已經盡力了
武俠劇中的丐幫真實存在嗎
剩女筆記
歷史上真實的丐幫
日媒:產業化的“丐幫”黑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