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壯錦幾何紋樣數字化提取與圖形動畫教學應用

2022-09-20 06:12李滌非
流行色 2022年8期
關鍵詞:壯錦紋樣動畫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和東盟經濟區建設的推進,廣西從中國西南邊陲少數民族聚集區一躍成為發展的前沿陣地,它所蘊含的豐富民族文化資源也正成為國家和地區深入研究、開發的對象。壯族作為中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在這片土地上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文化,制作精良裝飾紋樣繁復的壯錦是壯鄉的民族瑰寶,具有極高的審美和科研價值,是中華民族的寶貴遺產。一直以來,基于廣西壯錦中裝飾幾何紋樣的藝術特性、實用價值及教學應用的研究從未間斷,且成果豐碩,但卻鮮有從圖形動畫教學應用角度審視壯錦幾何紋樣的研究,以互聯網媒介思維、圖形動畫技術探討壯錦幾何紋樣的構成及教學應用,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可以為少數民族幾何紋樣探索更廣闊表現領域,也為保護民族幾何紋樣,向青年學生展現其魅力提供新的契機。

一、壯錦幾何紋樣概述

(一)壯錦幾何紋樣的色彩演變

壯錦是中國四大名錦之一,是壯族民間技藝的代表,也是中華民族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是用棉線和絲線編織而成的壯民族工藝美術織錦,具有厚重的歷史感和民族化的藝術風格,其紋樣繁復,類型多樣,色彩組織頗具傳統藝術樣式的審美趣味。據古籍記載,我國最早的壯錦始于宋代,南宋周去非在《嶺外代答》中寫道,“白質方紋,廣幅大縷,徽中都之線羅,而佳麗厚重,誠南方之上服也”,所謂“白質方紋”便是指當時生產的壯錦為單色且裝飾有方形幾何紋樣。

隨著民族交流與融合,古代中原地區的赤、青、黃、白、黑的“五色觀”南入八桂,影響了壯鄉人民的審美趣味,浸潤著壯錦織紋的配色??楀\藝人將樸素的自然觀、倫理觀和傳統“五色”融入色彩組合中,制造出“紅配綠,看不俗”的審美意趣。另外,壯鄉兒女多喜重彩。在清人沈日霖的《粵西瑣記》中有記載:“壯婦手藝頗工,染絲織錦,五彩燦然,與緙絲無異……”。乾隆年間《柳州府志》亦有:“壯錦各州縣出,壯人愛彩,凡衣裙巾被之屬,莫不取五彩絨雜以織為花鳥狀,遠觀頗工巧絢麗?!钡臄⑹?。經千百年演進后,壯錦設色仍然以高飽和度的紅、黃、藍、綠為基本色,并在此基礎上分化出更為微妙的色彩關系,如玫紅、深紅、檸檬黃、橙黃、淡黃、普藍、酞青藍、天藍、草綠、樹綠等數十種。明清時期,壯錦已發展成用多種彩色絨線編織的生活用品,從統治階級的衣帽服飾到一般人家的嫁娶,都扮演著重要角色。這一時期壯錦在傳統幾何紋樣基礎上,衍生出和動植物圖案組合的新紋樣樣式,從而使壯錦的裝飾紋樣更為色彩絢麗,其象征性也更為豐富。

(二)壯錦幾何紋樣類別和藝術特征

據巫惠民考證,壯錦中的裝飾幾何紋樣與新石器時期陶罐上的裝飾圖案以及商周時期青銅制器上的圖形有著密切的淵源,從圖像到構圖方法,有許多共同之處。他從廣西各處出土的陶器中提取裝飾圖案,分析其基本構成要素和可能的意涵,和同一地區或相關聯地區的銅鼓中圖案比較,發現了其中的聯系性,而后又在壯錦中提取出了相應的幾何紋樣,明確了壯錦中裝飾幾何紋樣的起源與演進線索。

壯錦紋樣從早期較為單一的方形裝飾到明清以來的動植物幾何紋樣,種類龐雜,色彩各異。從藝術特征和表現對象角度可以分為幾何紋、藝術字紋、植物紋樣、動物紋樣以及主題性紋樣。其中,幾何紋樣是以點線面組成的方形、三角形、多邊形、圓形等規則圖案,也包括由這些基本形排列、交錯、組合形成的各種形體,是壯錦中最為常見的紋飾之一。其主要有:勾連云紋、雷紋、方格紋、水波紋、編織紋、同心圓紋、羽狀紋、弦紋等。傳統織錦技術的通經斷緯,使得幾何紋樣的出現成為必然,垂直的經緯線和交點間的45度斜拉線成為構成壯錦幾何紋樣的最小基本元素,產生了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和菱形等基本幾何圖形,而這些幾何圖形再按照骨骼組合成各式富有變化的幾何紋樣。

二、壯錦幾何紋樣的數字化提取方法

(一)“數字化”與圖形動畫簡述

所謂數字化,是指運用計算機等輸入性設備,把圖形、文字、聲音等信息轉換為計算機識別的二進制數據,進行計算、處理、存儲、傳遞及還原的技術。是計算機技術成熟后,官方和民間重要的信息儲存方式,具有兼容性強、存儲久、便于還原的特點。所謂數字化提取即是利用計算機的輸入性設備或端口,對物理對象的關鍵信息進行抓取,并通過計算發現對象的存在或呈現規律,進行信息的優化和修復處理的技術。

圖形動畫是Motion Graphic Animation的英文直譯,也被簡寫為MG動畫,是圖形設計和動畫技術結合,以時間流動表現圖形、圖像變化的藝術樣式。圖形動畫自誕生于上世紀20年代,至今已有一個世紀,早期主要以創作者的實驗性影像研究為主,也有零星的電影片頭片尾的商業性應用,如著名的007 系列等,但它一直處于動畫和設計的邊緣位置。得益于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移動終端的興盛,才真正進入大眾視野,成為設計和視聽藝術中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據考察,在2013年前后隨著圖形動畫在互聯網上的高頻度亮相,逐漸被吸納進設計或動畫專業學科建設領域,成為重要的教學課程。

壯錦中抽象的幾何紋樣,和圖形動畫中常見的抽象圖形或高度抽象的具象圖像,有著強烈的共通性,所以,對前者進行提取和再設計,可以作為圖形動畫教學中的重要的設計元素。

(二)幾何紋樣的結構解析與提取

經過千百年的演化,壯錦裝飾紋樣已發展出數十種,構成這些復雜絢麗紋樣的往往是一個或多個基本要素,分析研究這些基本要素,是解開壯錦紋樣構成方式的有效路徑,也是進行數字化提取的關鍵。

以壯錦紋樣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卍字符為例。卍字符在古代中國、中亞、歐洲的文物上都曾出現過,通常認為它象征著太陽與光輝。在傳統文化中,它寓意著“富貴萬年,吉祥萬?!?,卍字在壯錦中的出現也說明,壯族先民深受中原文化的影響,它在織錦中可作主紋使用,也可作輔紋出現。卍字符由四個直角線形以一端為圓心,旋轉90度而成,結構簡單,形式簡潔,但卻極富變化性和組合性。

如圖1小龍紋壯錦,是以兩種規格的卍字符構成的四方連續紋樣,通過對其基本形的拆解,可以提煉出一大一小共兩個旋轉方向相反的變形卍字符,將這組基本形復制水平移動可得出二方連續紋樣,再垂直移動則是四方連續的完整圖案(圖2)。

圖1 小龍紋壯錦一

圖2 小龍紋卍字符的提取與重構

三、壯錦幾何紋樣的圖形動畫教學應用

(一)壯錦幾何紋樣作為圖形動畫教學案例的視覺元素

圖形動畫中視覺元素的概括性和抽象性,是壯錦幾何紋樣呈現的基本面貌。壯錦在傳承發展中積累的幾何紋樣,可以為圖形動畫提供豐富的設計資源。長期以來,圖形動畫教師根據自己的圖形理解或從他人作品中汲取養分,在教學案例中設計相應的視覺元素,在參考借鑒中,大量圖形構成相似的作品反復出現,難免出現案例元素的陳舊化和庸俗化,進入市場則可能讓受眾產生審美倦怠,一定程度地制約圖形動畫的傳播和價值呈現。壯錦中的幾何紋樣歷經千年時間洗禮,是民族審美的重要載體,其中的符號化圖形,經過師生協力進行提取和矢量轉化后,可直接運用于圖形動畫之中,為其注入民族化圖形元素,既可以豐富受眾的視覺體驗,又可以讓其感受到民族文化意蘊。除了紋樣的直接運用,還可以將前期提取的紋樣基本要素,與人們的生活及時代精神結合,創造出兼具時代性的民族文化新圖形。

另外,壯錦中的幾何紋樣還可以作為次要元素出現圖形動畫中。圖形動畫側重于信息可視化和信息傳遞,構成鏡頭的畫面元素各司其職,壯錦中的一些幾何紋樣,還呈現出小巧精致的特征(如水紋、云紋、菱形紋等),可以被設計為動態效果,作為提示動畫,輔助圖形動畫中的主體元素完成信息傳播。

(二)壯錦幾何紋樣融入圖形動畫教學案例的轉場設計

由于圖形動畫相較于傳統動畫更側重信息的傳遞,為了滿足信息傳遞的穩定性和順暢性要求,故而對動畫整體的視覺流暢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最為直接地表現為畫面元素變化的持續性和鏡頭更迭的轉場化。轉場動畫形式多樣,較為常見的是前一鏡頭在由小變大的密集元素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第二個鏡頭的呈現,這種轉場元素可以從壯錦密集且富有層次的幾何紋樣中尋找,如菱形紋樣構成的小龍紋壯錦二(圖3)等。壯錦幾何紋樣還可以作為鏡頭中引導觀眾視覺的線索,完成前后鏡頭的跨越,實現流暢轉場。

圖3 小龍紋壯錦二

(三)壯錦幾何紋樣色彩關系運用于圖形動畫教學案例

廣西地處亞熱帶,山水秀美,氣候宜人。優越的自然環境孕育了壯鄉兒女熱烈與細膩并存的色彩選擇,結合傳統“五色”體系,形成了壯錦獨特的色彩關系,形成了民族氣息濃郁的色彩審美。壯錦色彩在圖形動畫教學中的運用可以有以下幾種策略:

結合圖形動畫教學案例的主題內容和情感傾向,直接選擇壯錦幾何紋樣中相應的色彩組合,如紅、黑色系的深沉感,粉、紅色系輕快明媚的情感體驗等。

這也是壯錦色彩最為靈活,也最具生命力的運用策略,即在充分熟悉色彩關系的視覺和心理感受基礎上,對壯錦色彩組合進行分類與歸納,運用掌握的色彩三要素知識,重新調和壯錦色彩,構建新的色彩體系,以便更為準確地用于圖形動畫教學案例;(3)壯錦色彩象征性的運用。色彩具有直觀的視覺感受,也具有相對獨立的象征性意涵表達,在和民族文化融合后,便會顯現出民族性的心理文化空間。如紅色,它除了表示溫暖、喜慶、熱烈,還象征著忠誠等。

(四)圖形動畫教學對于壯錦文化的傳承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弘揚優秀傳統,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重要的文化依托。在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中,壯錦技藝和眾多非遺一樣,面臨著傳承與發展的困境。壯錦紋樣作為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保護和傳承是近年來廣西文化領域研究的熱點問題。壯錦紋樣的圖形動畫教學對于其幾何紋樣的數字化提取和動畫化運用,是傳統圖案的當代化動畫教學融合與言說的嘗試,可以有效地將它們播撒于年輕的學生群體,其作品也將永存于互聯網空間,從而起到保護與傳播作用。而對于壯錦幾何紋樣基本樣式、構成要件的信息提取,在服務于圖形動畫教學的同時可共享于博物館和相關文化傳播機構,為其保護和傳承提供一份力量。

另一方面來說,民族化表達也是圖形動畫的發展訴求。圖形動畫作為舶來品,進入中國之后,西方的平面設計規則和色彩運用方式一直被設計師或動畫師奉為圭臬。中國經濟實力的日益強盛,帶來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國民民族意識和文化自信心也空前加強,各種文化藝術產品的中國化或傳統元素運用越發頻繁和成熟,圖形動畫的良性成長呼喚在地化表達。瞄準“民族文化富礦”,創造“壯錦幾何紋樣+圖形動畫”,開辟民族文化傳播的新路徑,是文化自信和文化傳承的需要,也是圖形動畫本土化發展的必然。

結語

壯錦是中國傳統織錦的重要組成部分,幾何紋樣是壯族人民的智慧結晶,是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壯錦演化出形式多樣,色彩絢麗的幾何紋樣。利用現代計算機技術對壯錦紋樣進行數字化提取,再矢量化重構,并應用于圖形動畫教學中,可以為現代動畫樣式和動畫課程注入具有傳統意涵的設計元素。事實上,壯錦幾何紋樣自身的抽象表達,也為圖形動畫元素設計提供了范式。古老的圖案紋樣借助圖形動畫的互聯網基因,傳播于網絡空間,讓更多受眾得以了解壯鄉文化,促進民族團結,強化民族共同體意識。

猜你喜歡
壯錦紋樣動畫
帛錦時韻*
保護與創新:非遺視角下壯錦創造性轉化研究
做個動畫給你看
動畫發展史
披著“壯錦紫”的地鐵三號線亮相
藏族傳統紋樣中幾何紋樣的類型及其文化解讀
壯錦獻給毛主席
我是動畫迷
袁飛紋樣設計
經典的藝術幾何紋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