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絡漫畫的發展與困境探討

2022-10-08 02:25姜迪
聲屏世界 2022年13期
關鍵詞:漫畫受眾內容

□姜迪

互聯網的廣泛應用和智能手機的普及,逐漸改變了人們的閱讀和消費習慣,漫畫也經歷了媒介的轉型與變遷,從通過雜志報刊購買漫畫周刊、單行本等逐漸轉變成了通過手機漫畫平臺進行閱讀與消費。漫畫的閱讀形式也從方便翻閱的頁漫轉變成了方便手機上下滑動閱讀的條漫形式,其變現形式也從單純的書籍購買轉變成了付費閱讀、會員制度等形式。根據2019—2020年中國動漫游戲產業發展狀況分析來看,網絡漫畫在我國媒介轉型期間不斷向前發展,具體表現為漫畫出版急速從紙媒向網絡遷移。2019年我國共出版動漫類圖書1295種,較2018年下降39.63%,其中,漫畫圖書896種,動畫圖書399種。這是自2016年出版3190種圖書后連續第三年下降。

我國的網絡漫畫發展蓬勃向上,其發展傳播的道路還在不斷完善和摸索當中。在動漫娛樂行業飛速發展的同時,其發展傳播也在不同環節中逐漸顯現出短板和困境。本文在梳理中國網絡漫畫的轉型發展過程中,從傳播與變現、內容、讀者、政策等方面總結問題所在,并為其發展提出有效建議。

中國網絡漫畫發展趨勢分析

漫畫平臺的發展已過井噴期。從漫畫平臺的發展來看,2009年我國第一個有版權有簽約作者的漫畫簽約平臺“有妖氣”上線,隨著移動端的普及,2011年到2014年各大資本推出了自己的漫畫APP,期間主要有2011年新浪的微漫畫平臺上線,2012年成立騰訊動漫原創發行平臺(2013年手機APP上線),2014年快看漫畫APP上線。2015年到2018年是這些漫畫平臺井噴式發展的時期,分別上線了咪咕、網易、嗶哩嗶哩漫畫等大小平臺。直到2018年后,網絡漫畫發展的趨勢才逐漸放慢,比如騰訊動漫轉戰網文改編,2019年網易漫畫宣布永久停服,其余剩下的平臺各自處在進退維谷的窘境。

另根據艾瑞咨詢2021年中國二次元產業研究報告顯示:二次元產業的投融資數量在2016—2017年到達歷史高位,隨后融資企業數量及金額總量開始下降,其中二次元產業包含漫畫企業。這從另外一方面說明我國的漫畫產業已經具備一定規模,已經脫離了初步發展期,進入到成熟期。多年來平臺發展的狀況與數據說明當下我國網絡漫畫平臺發展的趨勢已經進入了平穩發展時期。

漫畫作者構成趨于“液態”?;ヂ摼W的發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漫畫創作的門檻,也讓漫畫從業人員趨于“液態”,從過去傳統的漫畫工作室、簽約公司、雜志的形式,到現在增加了PUGC、UGC的形式,例如微博自媒體幕星社、吾皇的白茶。網絡漫畫的收入除去平臺的版權和稿費外,還有自媒體本身利用流量打廣告的收入。漫畫平臺也普遍增加有簽約新人漫畫家的模塊,例如有妖氣漫畫推出“新人激勵計劃”,在自行上傳的漫畫作品有了一定的人氣后,可以申請成為平臺的簽約漫畫家獲得更穩定的收入與關注度。另外,也有不少作者創作漫畫只是個人的愛好,單純在微博、lofter等社交媒體為愛發電,此類作者不與任何漫畫平臺或漫畫公司簽約,無稿費收入。

漫畫內容形式逐漸符合移動閱讀?;ヂ摼W技術和智能手機的普及豐富了受眾的移動生活,填充了受眾的碎片時間,使得漫畫逐漸從傳統依賴書籍的翻頁觀看的頁漫形式,轉變成了用手機上下滑動閱讀的條漫形式。

由于早期漫畫雜志刊登的內容均為彩色漫畫,例如《颯漫畫》《知音漫客》等,這使得我國在那個階段接觸漫畫的人也習慣于閱讀彩色漫畫。智能手機的使用外加早期漫畫雜志長期培養的閱讀習慣,也使得漫畫在當今的形式已經逐漸從黑白頁漫轉變為彩色條漫。

漫畫讀者數字化閱讀及電子消費習慣的養成。根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的《第十八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的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為76.4%,其中有71.5%的成年國民進行過網絡在線閱讀,76.7%的成年國民進行過手機閱讀。手機閱讀已經成為我國成年人主要的閱讀方式。

由于早期大多數漫畫APP和網頁是單純通過漢化組搬運上傳且免費提供給讀者閱讀的,長此以往受眾養成了在網上免費看漫畫的消費習慣。這導致各大漫畫APP運營在簽約作者和引入國外漫畫數字版權之初,有相當一部分的受眾不愿意為此付費,網絡漫畫的付費閱讀存在許多障礙。但隨著移動時代信息流量池的不斷擴容,漫畫創作門檻降低,使受眾加大了對高品質漫畫內容的需求,擁有獨家高清漫畫資源的平臺也將積極將自身優質內容進行變現。依托對高品質內容的精神消費的趨勢,漫畫付費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

當前中國網絡漫畫發展傳播的不足與困境

網絡漫畫變現能力依舊不足。在媒介深度融合的當下,漫畫的轉型發展仍存在變現困難,當前網絡漫畫空有巨大的流量與大量的資本投入,卻不能將流量進行有效、直接的變現。筆者參閱相關從業人員的文章以及各APP的觀察與使用,總結各大漫畫APP的收入方式,分析當下漫畫盈利的問題。不同平臺的盈利模式、規定各有不同,但是大體上可以歸類為三種模式。

一、付費閱讀。網絡漫畫的付費閱讀分為單章購買和整本購買,如果付費閱讀的總收益大于平臺的運營成本,便可以實現盈利。然而付費閱讀實行起來有很大的阻礙,因為對于大部分作品,付費閱讀表現不好。一旦作品進入收費階段,流量會嚴重受到影響,進而逐漸丟失人氣,最終導致許多作品會因此草草收尾和腰斬。

二、廣告收入。作為以內容為主的漫畫,流量能作為一部分收入的補充,但長久來看很難依靠廣告來進行長期穩定的盈利。當下漫畫平臺增多,多家平臺激烈競爭,內容和流量獲取的成本增加。另外,一些以微博為主的漫畫工作室目前因為作品的劇情零散以及作者黑歷史的曝出等原因,已經流失大量受眾,因此廣告收入只能作為網絡漫畫變現的一種補充模式,難以成為主導模式。

三、版權開發。漫畫的IP運作大體分為三類:異業合作、出版圖書、影視劇改編。漫畫的IP開發存在先天的弱勢,例如相較于小說的IP開發,漫畫的制作周期更長,并且這些年漫畫IP的開發效果也不盡如人意。如2021年3月31日,《長歌行》漫畫改編成電視劇播出,這部見證了近十年國產漫畫行業發展的原創漫畫,歷經紙漫時代、網絡端漫畫、動態漫畫,終于首次迎來影視化。但電視劇表現平平,豆瓣評分6.4,原作粉和演員粉評價兩極化,甚至作者夏達在主海報上都沒有姓名。以上所有形式的版權合作都只有人氣高的、排名靠前的作品有機會達成合作,其余大部分作品幾乎沒有版權開發的機會,因此可能會產生個案有很高的收益,但無法作為漫畫行業整體的變現模式。

行業監管缺位。目前我國網絡漫畫平臺魚目混珠,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大型漫畫平臺之外,其他小型平臺不計其數,盜版現象也屢禁不止。許多平臺購買版權或獨家的漫畫,例如《天官賜?!贰禔isha》在快看漫畫和嗶哩嗶哩漫畫上連載,但在百度上檢索其關鍵詞,依然可以輕易找到免費資源。

盜版作品出現的另外一個原因是除去市面上熱度較高的作品可以被資本注意到并引入,其余大部分作品在我國并沒有版權,除去少量有外文閱讀能力的受眾和真心喜愛該作品愿意買出版物收集的受眾外,大多數人只能依靠漢化組的無償搬運翻譯進行閱讀。盡管是有官方引入數字版權和紙質版權的漫畫,由于我國沒有明確的分級制度,其內容經常出現刪減、打碼的情況,因此也有許多人不愿意購買或引入正版漫畫書籍。

網絡漫畫內容良莠不齊,同質化嚴重。新媒體賦權使得漫畫的創作門檻進一步降低,新舊媒體轉型交織之際,資本間紛紛爭奪頭部作者與漫畫IP,引入了大量流量進入網絡漫畫市場,許多人也因此紛紛入行成為網絡漫畫家,網絡漫畫的整體水平因此參差不齊,許多作者為了獲得更高關注一味追求當下流行熱點元素進行創作以吸引眼球,造成了網絡漫畫內容低俗沒有深度且同質化嚴重的現象,例如快看漫畫和騰訊動漫,其榜單前十名多充斥著相同題材的作品,多為后宮、修仙和耽美漫畫等。過多的同質化內容,不僅給受眾帶來了審美疲勞,也使得一些用心做內容輸出的作者內心難以平衡,長此以往不利于漫畫行業的良好發展。

網絡漫畫發展的建議與反思

堅持內容為王,培育受眾付費閱讀習慣。無論作品的類型、作品的載體是什么,其能夠得到出版和傳播的前提條件是有好的內容。內容是由作者生產出來的,在“內容為王”的背景下,對網絡漫畫內容進行優化顯得尤為必要。筆者在微博長期觀察漫畫受眾的發言,發現受眾不愿意進行付費閱讀的原因并非單純的經濟原因,而是國產漫畫普遍質量不高而且穩定性差,受眾擔心花錢讀到“爛尾”、中途腰斬甚至更換主筆的漫畫。因此要想提升網絡漫畫收益與傳播,最根本的解決辦法就是提升漫畫的內容質量,久而久之愿意付費閱讀的受眾也會增多。

建立漫畫分級制度,細分受眾市場。漫畫作為一種故事傳播的載體,在我國大眾的認知中是偏向低幼化的,其中受眾大部分也是青少年,因此保證好青少年身心健康是至關重要的,但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不能完全杜絕一些擁有暴力、血腥等元素的作品。我國的漫畫和電視、電影一樣都沒有分級制度。我國可以借鑒國外的漫畫分級制度,建立我國的漫畫分級制度。漫畫分級制可以作為監管的輔助,一方面青少年可以觀看到積極健康的作品,另一方面一些沖擊力比較大的漫畫作品也有其自己的專屬市場。

隨著國內的動畫、漫畫的多年發展,以及受日本二次元文化的影響,當前已經培養出一批熱愛看漫畫的受眾,因而漫畫的內容創作也應當考慮不同年齡階段的受眾,擴大受眾群體,或是創作老少皆宜的優質內容,跳出對漫畫低幼化的刻板印象。另外,目前漫畫平臺對受眾定位也只是籠統的分為性別,沒有深入地對年齡、地域等方面進行調研。在當下的媒介環境中,性別觀念在不斷的向多元化、中和化、個性化的方向發展,被定位為某個性別取向的漫畫作品也逐漸吸引另一性別的受眾群體。因此,平臺在作品劃分和做算法推薦的時候,應當考慮多種因素,對作品題材進行新的明確的劃分,而不是僅拘泥于受眾的性別上。

加強網絡版權的保護力度,建立合理的版權簽訂準則?;ヂ摼W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打擊網絡盜版的相關法律制度與技術也應隨之提升。面對媒介轉型后新興的內容產品,版權保護的法律法規應加快升級修訂,加強對網絡出版的監管,給優質原創漫畫內容創造一個良好的傳播發展空間。

當前我國網絡漫畫的版權保護,重點不僅在作品本身的傳播上,還在作者與平臺之間的版權簽約上。近年來,在社交媒體上屢屢出現作者與簽約平臺或工作室出現版權糾紛的事件。比如2016年漫畫家夏達與其簽約工作室夏天島,就因不平等合約而對其著作的漫畫《長歌行》產生了版權糾紛,最終工作室內大部分作者放棄其正在創作的漫畫作品,終止了與夏天島的簽約。此次事件體現出我國版權產業在簽訂方面沒有權威規范的劃分,為減少此類事件的發生,有必要加快推動建立更為合理的版權簽訂標準,公司在保證自身利益的同時也應做到尊重作者的權益。

結語

雖說當下新媒體時代漫畫行業的發展在變現、版權保護及內容創作上仍存在問題,但一切也在向好的方向發展,如媒介融合下的網絡漫畫發展模式先進,用戶的付費意識在逐漸養成,版權保護越來越完善,市場也越來越開放。網絡漫畫也從井噴期度過,逐漸步向平穩發展的時期。在此時期,對于網絡漫畫未來的發展,要以發展的、長遠的目光看待,及時學習新的媒介技術,保持漫畫載體的創新性?,F今我國也有不少優秀的漫畫作品,其衍生的IP也向社會展示出了國漫的無限潛力。因此,平臺也應肩負起對網絡漫畫行業的責任,鼓勵優質原創內容的生產,堅持“內容為王”,而非一味生產“流量作品”,國漫才會做到真正的崛起。

猜你喜歡
漫畫受眾內容
內容回顧溫故知新
用創新表達“連接”受眾
知識漫畫
漫畫4幅
漫畫與幽默
主要內容
用心感動受眾
媒體敘事需要受眾認同
電視節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