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綠化生態林地提升改造施工技術的應用和探索

2022-10-18 03:09董尚斌
綠色建筑 2022年5期
關鍵詞:林地樹種景觀

生態林地在建設多年后,普遍存在林相單一、林木密度高、長勢不良、病蟲害嚴重、水體多年淤積臟亂等情況。通過有針對性的間伐、移植、補植、病蟲害防治等技術措施,優化群落結構,提升林分質量。以原有鄉土樹種為主,增加引種觀果、觀花、色葉等景觀效果優美的喬木樹種,適當搭配一些灌木、草本及地被,豐富植物品種,提高景觀效果。修復重塑林地內水系,改善水體環境。最終構建出一個群落結構合理、生態系統穩定、植物品種豐富、景觀優美、水質干凈整潔的生態林地,為市民提供一個休閑游憩的空間。

1 項目背景及施工難點

奉賢新城中央生態林地二期位于上海市奉賢南橋新城 06 單元,總面積 27.8 萬 m2,工期近 3 a,主要內容包括林地撫育、景觀提升和水體整治,以及園路貫通、橋梁等配套設施的完善等。該項目工期長、范圍廣、工程量大,林地內植物品種單一、土壤環境復雜、水域多且分散。景觀提升所使用的個別品種喬木規格大,栽植和養護難度較高。因此,整個項目對于施工工藝、成本控制等要求較高。而整個項目實施過程中還需注意保護林地原有的生態環境,盡可能減少施工造成的破壞。

2 生態林地保育技術

2.1 制定針對性的措施

對林地內的樹種分布、栽植密度、現狀等進行梳理和分析,制定針對性、標準化的技術措施和處理方案(表1)。目前,林地主要喬木品種以香樟、杜英、女貞、歐美楊、廣玉蘭等為主,胸徑規格 10~40 cm 不等,普遍存在枯萎死亡,長勢衰弱,密度高或空禿等問題。

表1 林地保育技術措施和處理方案

2.2 疏伐和利用

主要通過對林木的疏伐,并結合一定的衛生伐、透光伐等,將枯萎死亡的樹木伐除,降低林地密度,并將林分郁閉度控制在 0.6 左右[1]。疏伐的樹干和樹枝就地粉碎,為鼓勵有機廢物循環利用[2],將粉碎物經過收集、分類、堆放發酵等措施后,覆蓋土壤表面,該措施對于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提高土壤肥力,防止水分流失,起到很好的效果。尤其對鹽堿土壤有較好的治理和維護作用,對抑制雜草生長起到一定作用。而結合項目中的林間園路鋪設,粉碎物也可以作為園路鋪材使用。

2.3 補植和復壯

對于空禿區域進行補種,補栽植物優先選取適生性強的鄉土植物,如無患子、欒樹、烏桕等,同時林下撒播花籽,豐富植被群落。部分長勢較弱,但規格大的樹種,進行復壯,采取的措施包括對樹冠修剪、定期施肥、樹干注射營養液。對因病蟲害等外源因素破損的樹干進行修復,做好樹體支撐和固定,防治折斷和傾倒[3]。栽植密度過高的適地抽稀移植,為植物生長提供足夠的空間。

2.4 有害生物防治

根據林地內樹種調查其主要發生的有害生物,并制定相應的防治計劃表(表2)。調查中發現,由于該生態林主要樹種為香樟,其香樟齒喙象[4]發生非常嚴重,通過對樹干噴灑 3% 高效氯氰菊酯、人工挑除樹干幼蟲和投放花絨寄甲等措施,后期調查樹干香樟齒喙象幼蟲排糞情況發現,排糞量顯著減少,防治效果較好。對于紅蠟蚧、日本壺蚧等,根據其活動習性,在若蟲孵化器使用藥劑噴灑防治,防效可達 95% 以上。而對于林下惡性雜草的處理,主要采用物理手段,即割灌機割除,尤其是加拿大一枝黃,在開花前完成割除工作,并進行一定深翻破壞地下根莖。

表2 主要有害生物發生情況及防治計劃表

2.5 物種多樣性保護

施工過程中,對于發現樹冠上有鳥巢、樹干有野生動物巢穴的樹木,以及不影響施工目的的林下灌木和幼苗,盡可能原地保留,并采取一定保護措施。包括烏桕、樸樹、苦楝、重陽木、火棘、海桐等鳥類食源鄉土樹種[5],保留或就近移栽。機械作業時盡可能避免對林地內的樹木、植被等造成破壞受,保護林地的內野生動物和鳥類。

3 景觀綠化栽植技術

3.1 分析掌握植物習性

本次景觀提升中設計的植物有 100 余種,其中約 45% 的植物為非鄉土樹種,個別植物栽植和養護的要求較高,且部分喬木規格較大。為確保植物能夠正常生長并達到設計要求的景觀效果。在栽植前,通過對這些植物的生長習性等進行充分了解和分析,結合項目現場實際情況及以往施工經驗,梳理出此類品種及影響其施工質量和成活率的品種難點重點,在原有施工工藝的基礎上,優化栽植方法和技術要點,通過采取有針對性的施工養護技術措施(表3),確保項目施工質量,提高栽植成活率。

表3 部分植物栽植和養護的難點及采取的技術措施

3.2 植物材料質量把控

對于進場苗木材料,加強質量把控。確保喬木的土球完整、包裝穩固不松散,土球直徑大于胸徑的 7~8 倍,樹冠飽滿、勻稱。灌木和地被等植物以容器苗為主,長勢健康,根系發達,容器不脫落。進場植物材料嚴格做好檢疫工作,各類植物確保無病蟲害才能進場栽植,尤其是易爆發病蟲害,且危害嚴重的樹種,如北美楓香上的楓香刺小蠹,若進場時未做好檢疫和相應的防治措施,后期會造成該樹種的楓香刺小蠹大面積爆發,造成樹種大量死亡[6]。而且,嚴格做好植物材料的檢疫,也能夠最大限度地避免本土群落出現新的病蟲害。

3.3 栽植前的土壤改良

對范圍內整體土壤情況進行調查分類,在前期清表工作進行時,將林地內土質較好,符合栽植條件的綠化表土進行收集,統一堆放和利用。而土質較差的區域,先清除直徑 10 cm 以上的石塊、建筑垃圾,再使用有機肥和營養土改良,提高有機質含量。栽植時,喬木樹穴和喜酸植物栽植區域,針對性的添加山泥、泥炭及適量有機顆粒肥等介質土與原土拌合的方法,進行局部的土壤改良,進一步提高土壤肥力,降低 pH 值。結合疏伐工作,利用樹干粉碎物,改良土壤理化性質,確保栽植土的疏松透氣,排水性能好。

3.4 提高成活率的措施

合理調整安排施工工期,結合樹種物候特性,將栽植時間調整在春秋季或非花期。對于不可避免的非季節栽植或大規格喬木,采取增加土球規格至 9~10 倍,運輸時覆蓋保濕薄膜,進場后當天完成栽植,大規格苗木注射營養液復壯,樹冠搭設遮蔭網架,栽植后通過增加澆水頻率、樹冠噴霧等方法確保成活率[7]。木蘭科等忌積水植物,栽植前先進一步改善栽植區域內排水力,適當提高土球的高度并進行培土栽植,避免根系積水腐爛死亡。對于香泡、紅千層等不耐凍的樹種,在栽植后的第一個冬季,使用棉布、薄膜等材料進行保暖包扎,防止冬季受凍害死亡,確保植物安全越冬。通過采取各種措施,確保該項目綠化栽植的成活率達到了 98% 以上。

3.5 施工期的精細化管養

在完成栽植工序后,根據不同的植物特性,通過精細化的養護管理,在最短時間內恢復新栽植樹種的長勢和冠形。包括合理的整形修剪,美化樹型,優化水肥管理,提高植物長勢。采取科學的有害生物防治技術,防止植物受到病蟲害侵襲等。對于如櫻花這種萌芽力強、成枝條力弱的花灌木,需要在確保成活率的前提下,盡可能不影響冠形進行整形修剪,以免影響景觀效果和冠形恢復。結合現場實際環境因素,對于陰生灌木、地被,如八角金盤、茶梅等,在栽植初期因上木樹冠還未達到設計的郁閉度,在夏季光照較強的季節,通過使用遮蔭網,避免植物被陽光灼傷死亡。對于喜酸性的植物,定期施酸性肥,降低土壤 pH 值,確保植物健康生長。

4 水環境修復和營建技術

4.1 水體環境修復

針對林地內河道淤積、駁岸坍塌、水質臟亂等問題。為保證河道防洪、排澇、引水等基本功能,以及結合的生態、景觀功能的需要。首先對區域的水體、岸線進行重塑,駁岸兩側以Φ20 cm 杉木樁,打至 1.5 m 深,穩固駁岸。在保護河岸原有水生植物前提下,采用了人工清淤。結合提升改造,栽植再力花、梭魚草等提升景觀效果,栽植睡蓮、荷花等提高水質凈化力,投放魚類、蝦類等,豐富水系群落結構。

4.2 小微水體生境營建

在林地里,結合現有生態系統和原有地形地貌,通過開挖連續貫通的淺溝,并在底部鋪設防水毯,模仿自然界中干涸的河床,將積水處改造形成小微水體生境,在意境上營造溪水的景觀。通過收集天然降水,提高雨水利用率,既能在雨季提高林地排水率,又能在旱季積水用于養護,還能為林地內的野生動物、兩棲動物、有益昆蟲等提供生存和活動的環境。據文獻記載,奉賢的中央生態林地也是上海少有螢火蟲棲息地之一[8]。所以,營建小微水體生境,為螢火蟲提供必要的棲息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至關重要。

5 結 語

城市生態園林建設,目的是促進生態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在城市生態林地提升改造的實施過程中,不能單純的以景觀提升為目的,還需要考慮如何保留原有林地面貌,提升林分質量。將林地保育、綠化栽植和水環境修復營建等施工技術相結合,因地制宜,制定科學合理、針對性強的技術方案,優化施工工藝,采取生態環保、高質量、精細化、影響小的施工技術措施,在合理控制施工成本和盡可能減少施工對林地環境造成的影響的前提下,提高施工效率、栽植成活率和質量,從而達到林地景觀提升的目的。從長遠看,也有效降低了未來林地綠化管養的成本和難度。最終為構建一個群落結構合理健康、生態系統穩定、景觀優美的生態林地,為保護林地多樣性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

猜你喜歡
林地樹種景觀
景觀別墅
基于GC-MS流蘇樹種子揮發性成分分析
火山塑造景觀
樹種的志向
沙子的景觀
包羅萬象的室內景觀
樹種的志向
常綠樹種在新疆的應用現狀
丹東市林地分類研究
淺談林地保護及恢復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