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腸道菌群分布特征分析

2022-10-19 00:44李建軍陳海泉
河南醫學研究 2022年19期
關鍵詞:梭菌球菌雙歧

李建軍,陳海泉

(1.濮陽市油田總醫院 醫學檢驗科,河南 濮陽 457001;2.菏澤市立醫院 檢驗科,山東 菏澤 274000)

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UC)常累及直腸與結腸,呈反復性發作,患者可出現間歇性腹瀉、里急后重等癥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同時UC具有治療難度大、復發率高的特點。有研究表明,腸道菌群紊亂是誘發UC的重要原因[1]。當腸道出現炎癥時會打破菌群分布的平衡狀態,進而抑制機體免疫功能,可引發UC[1-2]。腸道菌群改變可能是UC發病的始動及持續因素[3]。因此評估UC患者腸道菌群分布特征對患者治療及改善預后有重要意義?;诖?,本研究分析UC患者腸道菌群分布特征分析?,F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回顧性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濮陽市油田總醫院收治的100例UC患者的臨床資料納入A組;另收集同期體檢的100例健康體檢者的臨床資料納入B組。納入標準:UC符合相關診斷標準[4];心、肝、腎功能正常;影像資料及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合并其他胃腸疾??;不依從用藥;入組前1個月內使用過菌群制劑、糖皮質激素等藥物;合并其他腸道急慢性炎癥疾病。

1.2 菌群分析在清潔環境中采集入組患者10 g新鮮糞便放于厭氧罐中送往采樣室。選取雙歧桿菌屬、乳桿菌屬、擬桿菌屬、梭菌屬、腸球菌屬、大腸埃希菌屬為腸道代表性菌群。準備各菌型相應的選擇性培養基(海博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日本光岡知足法測定菌屬數量。具體操作:取0.5 g新鮮糞便標本存放于無菌安瓿瓶中,均在瓶中放入4.5 mL稀釋液及3粒玻璃珠,使用南精邁儀器儀表有限公司提供的XH-E型漩渦混合器震蕩1 min,轉速為300 r·min-1,另準備7只無菌安瓿瓶,均加入1.8 mL稀釋液,從首只安瓿瓶中取0.2 mL混勻液到第2個安瓿瓶中震蕩混勻,依次以10-2、10-3至10-8倍數進行稀釋。準備好培養基,以標準滴管(47滴·L-1)由高稀釋度往低稀釋度滴種,需氧菌平板底面往上倒置在37 ℃恒溫培養箱SHX150Ⅲ(上海樹立儀器儀表有限公司)24 h后觀察結果,厭氧菌平板倒置在37 ℃恒溫培養箱24 h后觀察結果。

1.3 基線資料查閱UC患者臨床資料明確患者性別(男、女)、年齡(≥60歲、<60歲)、病變范圍(左/右半結腸、直腸)、疾病分期(活動期、緩解期)、病情嚴重程度[輕度(大便次數<4次·d-1,體溫<37.5 ℃,脈搏<90次·min-1,血紅蛋白>11.5 g·dL-1,紅細胞沉降率高于正常值,但<20 mm·h-1,C反應蛋白水平正常)、中度(大便次數4~6次·d-1,體溫≤37.8 ℃,脈搏<90次·min-1,血紅蛋白≥10.5 g·dL-1,20 mm·h-1<紅細胞沉降率≤30 mm·h-1,C反應蛋白水平高于正常值,但≤30 mg·L-1)、重度(大便次數>6次·d-1,體溫>37.8 ℃,脈搏>90次·min-1,血紅蛋白<10.5 g·dL-1,紅細胞沉降率>30 mm·h-1,C反應蛋白>30 mg·L-1)]。

1.4 觀察指標(1)腸道菌群測定結果:明確所有入組者的乳桿菌屬、雙歧桿菌屬、梭菌屬、腸球菌屬、擬桿菌屬、大腸埃希菌屬數量。(2)不同特征UC患者腸道菌群分布情況:比較不同性別、年齡、病變范圍、疾病分期、病情嚴重程度UC患者的腸道菌群數量。

2 結果

2.1 腸道菌群測定結果A組雙歧桿菌屬、乳桿菌屬、擬桿菌屬、梭菌屬數量均較B組低,腸球菌屬、大腸埃希菌屬數量均較B組高(P<0.05)。見表1。

表1 所有入組者腸道菌群測定結果比較

2.2 不同特征UC患者腸道菌群分布情況不同性別、年齡、病變范圍UC患者腸道菌群分布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4?;顒悠赨C患者的雙歧桿菌屬、乳桿菌屬、擬桿菌屬、梭菌屬數量均低于緩解期組,腸球菌屬及大腸埃希菌屬數量均高于緩解期組(P<0.05),見表5。

表2 不同性別患者腸道菌群測定結果比較

表3 不同年齡患者腸道菌群分布情況比較

表4 不同病變范圍患者腸道菌群分布情況比較

表5 不同分期患者腸道菌群分布情況比較

2.3 不同病情嚴重程度UC患者腸道菌群分布情況重度UC患者雙歧桿菌屬、乳桿菌屬、擬桿菌屬、梭菌屬最低,中度UC患者次之,輕度UC患者最高,重度UC患者腸球菌屬、大腸埃希菌屬最高,中度UC患者次之,輕度UC患者最低(P<0.05)。見表6。

表6 不同病情嚴重程度患者腸道菌群分布情況比較

2.4 UC患者腸道菌群分布情況對病情嚴重程度的影響將UC患者病情嚴重程度作為因變量(輕度=1,中度=2,重度=3),將雙歧桿菌屬、乳桿菌屬、擬桿菌屬、梭菌屬、腸球菌屬、大腸埃希菌屬分布情況作為自變量(均為連續變量),以輕度UC患者作為參照,行有序回歸分析。結果顯示,雙歧桿菌屬、乳桿菌屬、擬桿菌屬、梭菌屬高水平是病情嚴重程度的保護因素(OR<1,P<0.05);腸球菌屬、大腸埃希菌屬高水平是病情嚴重程度的危險因素(OR>1,P<0.05)。見表7。

表7 UC患者腸道菌群分布情況對病情嚴重程度的影響

3 討論

健康機體腸道中有600種細菌菌落存在,且每種菌落的數量眾多,正常情況下腸道菌群保持相對穩定,但如出現失調,則可誘發多種消化道疾病,在UC研究過程中,人們越來越注意到優勢腸道菌群分布情況的改變在UC的發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5-6]。

腸道固有菌主要分為生理性細菌及條件致病菌,生理性細菌也叫做益生菌,主要包括雙歧桿菌、乳桿菌、擬桿菌等專性厭氧菌;條件致病菌以兼性需氧菌為主,如腸桿菌、腸球菌。本研究結果顯示,A組乳桿菌屬、擬桿菌屬、雙歧桿菌屬、梭菌屬數量均較B組低,腸球菌屬、大腸埃希菌屬數量均較B組高;且活動期UC患者的雙歧桿菌屬、乳桿菌屬、擬桿菌屬、梭菌屬數量均低于緩解期UC患者,腸球菌屬及大腸埃希菌屬數量均高于緩解期UC患者。表明活動期UC患者的雙歧桿菌屬、乳桿菌屬、擬桿菌屬、梭菌屬數量遠低于緩解期UC患者及健康體檢者,活動期UC患者的腸球菌屬及大腸埃希菌屬數量遠高于緩解期UC患者及健康體檢者。由此可見UC患者腸道菌群分布較為紊亂,較緩解期UC患者,活動期UC患者腸道菌群失衡更明顯。行有序回歸分析結果顯示,隨雙歧桿菌屬、乳桿菌屬、擬桿菌屬降低,腸球菌屬、大腸埃希菌屬升高,患者病情越嚴重。分析其原因為,雙歧桿菌屬、乳桿菌屬、擬桿菌屬、梭菌屬均是對人體有益無害的益生菌,能發揮促進營養吸收、合成大量維生素、提高機體免疫力尤其是腸道免疫力、減少腸道吸收過量類毒素等作用[7-8]。腸球菌屬及大腸埃希菌屬為條件致病菌,在正常情況下不會損害人體健康,一旦此類細菌過度增殖或由腸道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則可能引發相應的腸道疾病[9-10]。當腸道內益生菌數量降低且條件致病菌數量上升時可破壞腸道原有菌群的動態平衡,會使得腸上皮細胞對菌群信號的反應功能紊亂而引起患者免疫應答失調及腸黏膜屏障功能減退,會加劇腸黏膜損害,增加腸道通透性而不斷損傷腸壁微循環系統,進而引起UC[11]。益生菌與條件致病菌菌群失衡狀態越嚴重,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越明顯,腸壁微循環系統受損越嚴重,引起以激肽系統為中心的繼發性腸道黏膜炎癥反應,不斷損害腸道黏膜正常生理功能而導致疾病不斷進展,長期處于活動期狀態[12]。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第一,未對患者病情分期進行限制,疾病分期可能也會對患者病情嚴重程度造成影響;第二,本研究屬于單中心研究,納入患者較少,可能對研究價值造成影響。

綜上所述,UC患者腸道菌群分布呈失衡狀態,以乳桿菌屬、雙歧桿菌屬、擬桿菌屬、梭菌屬數量下降及腸球菌屬與大腸埃希菌屬數量升高為主要分布特征,同時腸道菌群分布情況與UC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密切相關。

猜你喜歡
梭菌球菌雙歧
3種食品中雙歧桿菌鑒定方法的比較分析
飼用益生菌丁酸梭菌抑菌性能的研究
丁酸梭菌的生物學功能及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
復合丁酸梭菌發酵飼料及其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前景
酪酸梭菌腸球菌三聯活菌片(適怡)與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 (思連康)在小兒胃腸型感冒的治療中的療效對比
宏基因組測序輔助診斷原發性肺隱球菌
臨床檢驗科普之你不知道的腸球菌
一種脂肪酸可有效對付艱難梭菌
本院引起泌尿系統感染的148株腸球菌耐藥性分析
292株腸球菌中糞腸球菌和屎腸球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藥比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