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詞匯教學探究

2022-10-25 22:12高火坤
成才之路 2022年23期
關鍵詞:詞匯教學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高火坤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詞匯教學;教學模式

豐富的詞匯積累是學生英語學習能力提高的關鍵,可使其在理解詞匯內涵的基礎上主動參與閱讀探索、口語交際、文化探究等活動,并能在寫作中邏輯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重點培養學生的詞匯學習能力,科學利用綜合型閱讀教學活動對詞匯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與創新,即在實踐中滲透詞匯基礎知識。這不僅能促進學生對文章形成深度解讀,還能深化學生對詞匯的認知,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一、英語詞匯教學的重點

詞匯教學是英語教學的基礎,只有具備足夠的詞匯量,學生才可以更好地接收信息,表達自己的觀點。

1.幫助學生全面掌握詞義

這是詞匯教學的第一個環節。同一個詞匯在不同語境下有不同的含義,只有掌握詞義,學生才可以順利接收信息。

2.幫助學生掌握新詞用法

新詞用法包含固定搭配、短語、相關俚語等。只有掌握新詞的用法,學生才能更好地在具體語境中判斷詞匯的含義。

3.幫助學生掌握詞匯信息

詞匯信息包含新詞的拼寫方法、發音、詞根和詞綴等。學生掌握相應的英語構詞法后,在閱讀過程中會結合詞匯信息推測生詞含義。

4.幫助學生準確記憶并應用詞匯

記憶并應用詞匯是詞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這一目標有助于快速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

二、英語閱讀教學與詞匯教學的關系

1.詞匯教學是保障閱讀教學質量的前提

教師通過生詞講解,可以幫助學生快速理解文本信息。這樣,學生可結合文章關鍵詞的含義和用法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從而積極發表自己的個性化見解, 與教師和同學分享自己的觀點或困惑,以此形成良好的閱讀學習氛圍。

2.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習慣

學生解讀文章時,陌生詞匯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文章解讀的深度和效果。而教師將詞匯講解與閱讀教學進行結合, 可使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深入探究文本內容, 獨立探尋生詞含義及用法,從而逐步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提升閱讀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3.有助于提升詞匯教學效果

文章解讀可以強化學生對新詞的理解和記憶,并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其推測詞匯含義的能力。這樣,學生在自主閱讀過程中不會因詞匯儲備不足影響閱讀質量,并能運用構詞法進行猜詞,從而節約自主探究時間。另外,閱讀教學還有助于學生構建詞匯知識體系。例如,在教學音樂相關話題的文章時,學生可以系統整理與樂器、音樂風格或情感等相關的詞匯,并以此構建自己的英語詞匯體系。

三、英語閱讀教學中詞匯教學存在的問題

1.詞匯教學方法單一

在英語詞匯教學中, 有的教師教學觀念陳舊,以單一的拼讀講解、詞義講解為主,并要求學生在課上、課下朗讀、背誦,最終以默寫、聽寫的方式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這樣,學生只能機械地記憶所學詞匯,而沒有理解其內涵,難以提高詞匯認知能力,甚至會產生抵觸、厭煩等負面情緒。這樣的教學方法還導致學生對文章中關鍵詞匯的含義和用法掌握得不扎實,從而無法真正理解作者傳遞的思想情感,影響到整體學習效果。

2.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

基于傳統教學方法, 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在教師的引導下對重點詞匯、重點句式進行學習與記憶, 而缺乏主動探索生詞含義的意識和積極性。這樣,學生雖然能明白單詞的含義,卻難以熟練運用,并存在“學得快忘得快”的情況,對教師、工具書有較強的依賴性, 不會根據文本上下文內容猜詞,這會直接影響到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提升。

四、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詞匯教學策略

1.設計課前預習環節,引導學生解決生詞問題

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意識,能夠主動探究新知識。對此,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鼓勵其利用課前時間自主預習課文中的詞匯內容。需要注意的是,在這一環節,教師要避免直接呈現生詞含義,可以分享導學案的方式布置預習任務, 鼓勵學生充分借助電子詞典、工具書、教材等學習工具自主探索詞匯的含義和用法,構建知識體系。在此基礎上,學生就可深度理解文章內涵,并主動探索課文細節。

以仁愛版七年級英語下冊“Unit%6%Our%Local%Area%Topic%1%Is7there%a%computer%in%your%study? ”教學為例,在講解課文“My%Home”前,教師可為學生分享導學案,引入“center、yard、left”等重點詞匯,并調整單詞講解順序,如引導學生查找“center”含義時,讓其一并查找“back、left、right”的含義,同時引入“on7the7left/right%of%the%yard、in%the%center%of%the%yard、at%the%back%of%the%yard”等短語,讓學生通過電子詞典或工具書查找這些短語的含義。在此基礎上,教師可再次引導學生自主梳理課文,并在課文中勾畫出導學案中的詞匯、短語。這樣,學生就可通過預習扎實地記憶課文中的短語,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自主查找文章中的生詞,學會詞匯積累方法,并將具有關聯的詞匯、短語整理到筆記中。這種借助導學案輔助學生自主預習重點詞匯的方式,不僅可以提升詞匯教學效果,還可讓學生產生成就感,體會到英語學習的樂趣, 從而在后續學習中發揮主觀能動性,實現學習能力的提升。另外,這種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前預習設計還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減少對教師的依賴,學會獨立學習,自主解決生詞問題,從而不斷提高學習效率。

2.革新教學方式,激發學生詞匯學習興趣

為提高詞匯教學效率,教師要采取恰當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使其快速融入英語課堂,并詳解文章的教學環節,有意識地將教學內容與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切實感受到英語知識的應用價值。這種教學方式還可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興趣,并在興趣的驅使下自行查閱詞匯,主動增加詞匯量,進而達到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詞匯學習能力的目的。

以仁愛版八年級英語上冊“Unit%3%Our%Hobbies%Topic%27What7sweet7music! ”教學為例,為讓學生更好地掌握“peace、culture”等詞匯,教師可與學生討論本單元學過的內容, 讓其分享自己喜歡的音樂風格,并說出其特點。這樣, 學生就可以自然地回顧“classical7music、pop7music、folk7music” 以及“sweet、exciting、wonderful”等詞匯,并積極發表自己對不同風格音樂的看法。在此基礎上,教師也可以分享自己對不同風格音樂的看法, 并自然地引入文中“bring7people7comfort7and7peace7of7mind、Every7culture7has7its7own7special7kind7of7drumming.”等句子,并請學生分析這些句子背后的思想和文化內涵。為此,學生要查閱詞匯表或詞典, 理解課文中生詞的含義,從而加深對單詞的記憶,對文章主旨的理解,并有效應用所學詞匯表達自己的思想,主動探究與課文話題相關的課外詞匯含義。

3.利用多媒體,強化學生的詞匯學習意識

在詞匯教學中,教師可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將抽象的知識具象化, 為教材內容賦予新的生機與活力,由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提高其自主探究英語知識的意識和能力。例如,教師可以通過播放英文歌曲、動畫的方式豐富課程內容,鼓勵學生結合歌曲、視頻等情境猜測生詞含義,引導其在跟唱、模仿、表演的過程中提高英語學習能力。

以仁愛版七年級英語下冊“Unit%5%Our%School%Life%Topic%17I%usually%come%to%school%by%subway.” 教學為例,教師可將Jane 的一天以動畫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 并在分享每一個句子時播放標準的朗讀音頻。這樣,學生就可在觀看動畫時,自然地完成課文的解讀, 并結合畫面自主猜測“talk、make、borrow、listen、play”等單詞的含義。最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視頻開展配音練習,從而使學生主動參與跟讀活動,并在這個過程中糾正發音。這樣的教學活動不僅可使學生產生愉悅感, 還可使其在跟讀、配音的過程中, 準確掌握重點詞匯的發音和用法,從而不斷提升學習效果。

4.創設閱讀語境,提高學生詞匯理解力

在英語閱讀中開展詞匯教學,教師要在閱讀語境上多下功夫,引導學生根據語境進行“猜詞”,即根據上下文之間的聯系猜測生詞含義以及短語的用法,進而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中心思想等。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對詞匯的理解力時,要在閱讀教學中著重強調語境,并引導學生借助閱讀語境進行詞匯的辨析和記憶。

例如, 在教學情緒表達十分明顯的英語文章“Sad%but%Beautiful”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工具播放文章中提及的《二泉映月》,并給學生介紹《二泉映月》的作者情況,以此讓學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然后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閱讀文本。對于文本中的陌生詞匯, 教師不要第一時間告訴學生確切含義,而應引導學生在文章的語境中進行合理的“猜詞”。例如,對于文章中的“pity”,有的學生感覺陌生,這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猜詞”。由上文“By7the7end7of7his7life, he7could7play7over7600%pieces%of%music.”, 以及后文“only%six%pieces%of%music% in% total%were%recorded%for%the%future%world%to%hear.”這樣明顯的轉折結構以及作者情緒上的變化, 學生不難猜出“pity”一詞包含“遺憾、可惜”的含義。由上述案例可知,為提高學生對詞匯的理解能力,教師要積極營造相應的閱讀語境。

5.精選閱讀材料,增加學生的課外詞匯量

詞匯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僅僅依靠教材中的文章很難滿足學生對詞匯積累的需求。教師要加強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引導,適當增加課外英語閱讀量,由此增加學生的課外詞匯積累。對此,教師可為學生篩選閱讀文章,使其通過閱讀大量優秀的課外英語文章豐富閱讀經驗, 積累常用詞匯,逐漸掌握構詞法等相關知識,提升猜詞能力,進而拓寬知識面,提高閱讀效率。這對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個人綜合素養的提升均具有積極作用。

以仁愛版八年級英語上冊“Unit%3OOur%Hobbies%Topic%3%What%were%you%doing%at%this%time%yesterday? ”教學為例,在完成課文“The%Little%Match%Girl”的講解后, 教師可用英語為學生分享幾個簡單的故事,如“Snow7White”“Black7Cat7Sir”“Ma7Liang7and7His7Magic7Brush”等,并適當進行改編,以一般過去時的時態講述主人公的經歷。這種方式可以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并使其在愉悅的閱讀過程中,自然地積累常見的語言知識。為強化其閱讀熱情,教師還可以設計“匯報分享”活動,讓學生完成故事閱讀后分享自己的收獲,如學習的新詞匯、閱讀文章后的感想或獨立改編創作的故事等。對于學生的表現,教師要適當進行點評,為學生補充重點詞匯的用法,或介紹更多詞匯,讓學生以此為基礎進一步修改自己創作的故事,從而不斷豐富詞匯儲備。這樣,隨著閱讀材料的豐富,學生的學習動機也被有效激發,其在興趣、好奇心、求知欲的驅使下,主動學習知識,參與實踐,并將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建立聯系,以此深化對知識的記憶, 提高舉一反三的實踐應用能力,在開闊的英語視野中得到綜合素養的發展。另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布置課后探索、寫作任務,讓他們根據閱讀主題尋找趣味文章閱讀,并記錄閱讀感悟。在此過程中,學生會接觸到一些陌生詞匯,然后借助互聯網、工具書查閱其含義和用法,從而將課內外學習內容緊密結合起來, 既擴大了詞匯量,又提升了自主閱讀能力。

6.組織多元活動,提高學生詞匯應用能力

教師在構建高效英語課堂的過程中要為學生組織多元化的語言交流活動,使其靈活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在提升詞匯應用能力的同時,實現英語綜合素養的提升。對此,教師可以根據文本內容自由選擇活動形式,如講解記敘文時組織情境表演活動,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文中的角色,在角色扮演中理解人物內心的情緒變化以及故事的深層次內涵。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自主探究文本中詞匯的含義及引申義,在理解的基礎上選擇正確的情緒完成表演,從而深化對詞匯的認知,實現核心素養的發展。

以仁愛版七年級英語下冊“Unit$7$The$Birthday$Party$Topic$3$Everyone$had$a$good$time.”教學為例,教材中的一些對話、短文都與生活相關。對此,教師可以適當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活動,鼓勵其結合生活實際去探索教材中的對話或短文,即結合生活經歷解讀文本內容。在此期間,小組成員可在互相幫助的過程中了解重點詞匯的真正含義,在自由交際的過程中實現理解能力的提升, 強化英語思維。另外,教師在講解相關話題時,還可組織小組交際活動,引導學生結合文本內容討論不同事物對自身情感的影響,讓學生正確運用文本中出現的重點詞匯、短語,結合親身經歷進行語言構建。這樣,學生既能表達主觀情感,提高閱讀效率,又能積累大量詞匯,夯實英語知識基礎。教師還可以組織主題演講、故事介紹、主題辯論、趣味游戲等活動,一方面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豐富閱讀教學活動形式,讓學生始終保持學習熱情,另一方面也能自然滲透詞匯講解,讓學生在自主參加活動的過程中對不理解的詞語進行針對性分析,并積極向教師、同學求助。這樣既可營造出輕松、融洽的課堂學習氛圍,也能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閱讀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達成高效學習目標,實現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

五、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增加相關詞匯教學, 既可以避免單項詞匯教學帶來的枯燥感,又能使學生更準確地了解詞匯含義, 掌握詞匯用法。對此,教師可借助閱讀教學對詞匯內涵進行深入分析,同時打破傳統教學思維的局限,將課內外閱讀素材整合起來, 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累更多的英語詞匯,并強化學生的英語詞匯學習意識,逐步提高教學效率。另外,教師還可組織相應的實踐應用活動,讓學生在交流探索中提高語言綜合運用水平,達成既定的英語教學目標。

猜你喜歡
詞匯教學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談閱讀教學中的快樂
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現狀與改進策略
記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一次歸類、整合改革及反思
閱讀教學中的“追問”略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