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直徑沖孔灌注樁施工技術

2022-10-28 08:17周山脈
四川建材 2022年10期
關鍵詞:進尺清孔沖孔

周山脈

(中冶建設高新工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北京 100065)

0 前 言

在樁基礎當中,沖孔灌注樁一直處于主流,因其較多的優點被廣泛地應用于土木工程領域;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大型建筑、超重構件越來越多,對樁的承載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從而導致樁徑急劇增加,現階段樁徑已經突破了4 m,樁長突破了100 m,相應的,直徑及樁長的增加,促使施工工藝變得更加復雜,施工更加困難;且現有的大直徑沖孔灌注樁施工技術還不夠完善,施工質量較容易出現偏差,本文針對此現象,經研究分析后,提出控制要點。

1 優缺點分析

沖孔灌注樁是采用具備一定重量的沖錘,依靠自由下落的沖擊力沖擊成孔再澆筑混凝土的施工方式;通過選用不同直徑的沖錘沖擊成不同直徑的樁孔;通過控制沖錘自由下落的高度,使沖錘具備相應的沖擊力,在不同的土質、巖層等都具備施工能力,適應能力極強。

同時沖孔灌注樁是通過自由下落,再提升,再下落的循環作業方式,循環時消耗較多的時間,所以就施工進度而言相對于鉆孔樁較慢。

2 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

大直徑沖孔灌注樁,在土木工程領域最開始在橋梁工程中應用最為廣泛,其中“湖南省湘潭湘江二大橋樁徑達3.5 m、南昌八一大橋與銅陵長江大橋最大樁徑4.0 m,湖南省常德石龜山澧水大橋樁徑更是達到5 m之最”,同時隨著世界經濟的迅猛發展,大直徑沖孔灌注樁在港口工程、水利工程、大型房屋建筑中也開始慢慢變多,樁徑已經突破了3 m。

3 施工工藝分析

3.1 施工工藝流程(見圖1)

3.2 施工準備

技術準備:①充分熟知設計文件,了解設計意圖,對沖孔灌注樁的設計情況了然于心;②將樁基設計平面圖與地勘平面圖對比分析,得出每個樁的地質情況,并進行記錄,在成孔時使用;③選擇沖孔樁機的功率與星錘的形式及重量。

人員準備:①制定質量管理體系,保證施工過程中質量得以把控;②由具備豐富經驗的操作人員進行樁基施工;③在施工前項目技術負責人對管理人員進行交底,由管理人員對施工班組進行交底,由班組對每個工人交底。

作業前準備:①在施工前對整個施工現場進行施工布置,規劃臨時道路、臨時用水、臨時用電,設置合理的加工場、料場,確保在施工過程中通水、通電、通路,材料供應及時;②對在施工過程中使用的材料“泥漿配制材料、鋼筋、導管、料斗、混凝土”等進行準備,計劃進場時間;③提前準備施工機械、測量儀器等,并對機械、儀器進行檢驗,由具備相應資質的檢測單位出具檢測報告,合格后投入使用。

3.3 測量定位

測量定位應采用二級精度控制網進行測量放樣;在施工前根據建設單位給定的原始坐標點,在施工場地四周建立閉合的測量控制點,作為整個工程施工的一級控制網,依據一級控制網在施工場地內建立二級控制網,根據二級控制網測量放樣出樁中心坐標,并設置十字樁控制樁,大直徑沖孔灌注樁,十字控制樁宜沿護筒的切線設置成正方形,因為大直徑沖孔灌注樁樁徑大,護筒尺寸大、質量大,在埋設時不便于調整,將十字樁這樣設置時可更好地作為埋設護筒時的定位依據,同時在復核樁中心位置時也更加精準。如圖2所示。

圖2 十字控制樁示意圖

測量完成后必須進行樁位復核,復核的方式可采用反向復核及重新復測的方式復核,測量時要保證誤差在±1 cm以內。

3.4 埋設護筒

沖孔灌注樁護筒直徑一般比樁徑大20 cm,根據樁徑大小的不同選用不同壁厚的鋼板制作,護筒要能夠承受周邊土體及施工時給護筒帶來的擠壓力,一般情況下2 m及以下樁徑采用6 mm鋼板制作,2~3 m采用8 mm鋼板制作,3~4 m采用12 mm鋼板制作,4~5 m采用15 mm鋼板制作。

護筒埋設時位置要精準,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1%;埋入土體深度不得小于2 m,外露長度不得小于30 cm,根據直徑大小留置不同數量及尺寸的溢漿孔,保證在施工過程中泥漿流溢順暢。

埋設護筒時要根據十字樁確定護筒平面定位,開挖時,在直徑較小時可采用鉆頭開挖,當直徑過大無適宜的鉆頭時,可采用挖機開挖,在開挖過程中要保護定位樁不受損壞;在孔洞處理完成后放入護筒,調整好標高與平面定位,使用黏土回填夯實。

移動樁機,將沖錘與護筒中心對中,并通過十字樁拉線復核平面定位,無誤后將樁機使用牢靠的固定措施固定,避免移動。

3.5 沖 孔

在沖孔前將泥漿配制完成,在一般情況下,泥漿配制采用膨潤土、黏土、CMC等配制而成,并根據地質情況配制不同的比重與黏度,同時在沖孔灌注樁施工過程中,泥漿的配制是至關重要的一項,它在作為泥漿保護壁的同時,也起著一定的清渣作用,所以在不同的地質情況下,要配以不同比重與黏度的泥漿,在黏土、淤泥質土中比重為1.1~1.3最為合適,在沙土中比重為1.2~1.3最為合適,在卵石及易坍塌的巖層比重為1.4~1.5最為合適,沖孔前對泥漿循環方式進行研究,選定合適的循環方式;正循環有利于成孔但清渣效率低,反循環有利于清渣但不利于成孔,易踏孔;在大直徑沖孔灌注樁施工中一般選用正循環的方式成孔,反循環的方式進行清孔。

在沖孔前,根據施工準備時記錄的地質情況,采用合適的沖程與頻率;一般情況下在黏土、淤泥質土、砂土中宜采用小沖程高頻率成孔,在卵石、巖層等需要較大砍巖能力與進尺能力時,采用大沖程低頻率的成孔方式;在開始成孔時要放慢進尺速度,待進尺3 m以上,進尺穩定后再以正常的進尺速度進行;在成孔過程中宜每10~30 min撈取一次渣樣,并對土質情況進行判定,如若與計劃偏差,要及時調整沖程與高頻;在土質變化的臨界處要適當放慢進尺速度,待進入下一層地質并進尺穩定后,再以正常的進尺速度進行施工。

當進尺將至預期持力層深度時,加快打撈樣渣的頻率,打撈出的樣渣為設計持力層巖樣時,通知監理至施工現場見證定巖,并對巖樣進行撈取封存,測量定巖孔深;完成后繼續進尺至設計進入持力層深度后停止成孔。

3.6 清 孔

在大直徑沖孔灌注樁施工中,因直徑大、渣量多,需要的清渣能力較大,一般采用反循環的方式清孔,大大提高效率的同時渣土能夠清理得更干凈,在清孔時可根據直徑的大小選擇不同規格型號及數量的清孔設備。

清孔時要嚴格保證樁底沉渣厚度滿足要求,避免因沉渣過厚導致樁基施工完成后發生沉降;一般要求為:端承樁樁底沉渣不大于50 mm,摩擦樁樁底沉渣不大于100 mm,抗拔樁、抗水平力樁樁底沉渣不大于200 mm;同時要保證泥漿的比重降低至1.2以下,砂率5%以下才可澆筑混凝土。

3.7 驗 收

在清孔完成后進行終孔驗收,對孔深、孔徑、垂直度、樁底沉渣、泥漿比重進行驗收,并填寫隱蔽驗收記錄,合格后下放鋼筋籠。

3.8 鋼筋籠

在大直徑沖孔灌注樁施工中,鋼筋籠直徑大、鋼筋數量多、質量大,一般都采用分段制作、分段下放的施工方式;在鋼筋籠下放前,要根據鋼筋籠的設計情況進行制作并通過驗收,分類堆放于半成品料場,設置好起吊點,吊點不得少于2個;待鋼筋籠下放時,吊起鋼筋籠,放置孔口上方,待靜置后在人工配合下下放,下放過程中不得碰撞孔壁;待下放至頂部時使用牢固的支墊方式支墊穩定后,再吊下一節鋼筋籠至孔頂,采用單面焊或雙面焊的形式進行連接,其焊接長度要滿足要求,待鋼筋籠完全下放后進行二次清孔。

3.9 二次清孔

二次清孔宜繼續選用反循環的清孔方式進行,保證在短時間內將沉渣清理干凈,滿足相關要求后,盡快進行混凝土澆筑;在二次清孔完成后,應在3 h內開始澆筑混凝土,如無法達到時,在下放導管后再次進行二次清孔,或將二次清孔調整至導管下方后再進行。

3.10 下放導管

施工前對導管規格進行選擇,首先導管直徑應根據樁徑的大小選用,保證混凝土澆筑速率,同時要保證其密閉性能;滿足規范要求底管長度不得小于4 m;選用合適的標準節,一般為2~3 m一節。

在導管使用前,應按規定進行密閉試驗,規定在1.3倍的導管外水壓力下15 min內不出現漏水情況為合格,其試驗壓力可按下式進行計算:

Pmax=1.3(YcHcmax-YwHW)=1.2 MPa

(1)

式中,Pmax為閉水試驗壓力kPa;Yc為混凝土容重;Hcmax為導管內混凝土高度;Yw為孔內泥漿容重;HW為孔內水深度。

在試驗合格后,下放導管至孔底以上0.3~0.5 m。

3.11 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澆筑前應對首盤混凝土進行計算,確保首盤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混凝土埋管深度≥0.8 m;計算方式可按下式進行計算:

(2)

式中,V為首盤混凝土澆筑量;D為樁身直徑,應根據充盈系數進行計算;H1為導管距離孔底高度;H2為首盤混凝土埋管深度;d為導管直徑,本工程為;h1為為導管內混凝土與導管外泥漿達到平衡壓力時所需高度

(3)

在首盤混凝土計算完成后,根據其方量選擇合適的料斗;然后準備混凝土澆筑,沖孔灌注樁一般采用水下混凝土,坍落度在180~220;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要保持埋管深度在2~6 m,一次拔管深度不得大于6 m,保證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一直將最頂部的混凝土往上頂,直至達到設計樁頂標高以上,同時超灌高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3.12 樁基檢測

在樁基達到設計強度時應按現行規范《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范》(JGJ106—2014)對單樁承載力與樁身完整性進行檢測。

4 重難點控制

4.1 定位測量

測量放樣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工序,樁的位置與其使用功能相關,在施工前將樁位控制好,保證樁的正常使用功能;常用的控制方法為二級精度控制網控制方法,這是一個能夠減小測量誤差的好方法,同時在測量的過程中,在完成測量放樣后,必須按規定進行復核。

4.2 成 孔

成孔是沖孔灌注樁施工的重點與難點,其孔徑、垂直度等在成孔完成后將很難改變;孔徑過大會造成混凝土浪費;為防止此類情況,在施工時要根據地質情況選用合適的泥漿比重與黏度,及時調整沖程與頻率,避免沖錘在同一個部位長時間沖擊,造成孔徑過大,同時選用合適的沖程進尺,保證成孔均勻穩定,避免塌孔,每成孔5 m左右對成孔垂直度進行檢查,如果出現偏差,使用黏土與片石回填夯實,重新成孔。

4.3 混凝土澆筑

在混凝土澆筑之前必須清孔到位,降低泥漿比重與含砂率,避免泥漿比重過大與混凝土發生混合,影響混凝土質量;同時清理樁底沉渣,保證在允許范圍內,避免因沉渣過厚導致樁身出現較大沉降。

在澆筑混凝土時,嚴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質量;在施工前對首盤混凝土進行計算,確保首盤混凝土埋管深度≥0.8 m,在澆筑過程中嚴格控制埋管深度在2~6 m,確保將與泥漿混合的混凝土頂至樁頂標高以上。

5 結 語

沖孔灌注樁應用廣泛,施工工藝復雜,重難點較多,在施工前要做好充足的準備,精確測量樁位,選擇合適的星錘,在成孔過程中緊密配制泥漿,及時調整合適的沖程與頻率,定巖準確,進入持力層深度足夠,在終孔后清孔徹底,嚴格保證樁底沉渣厚度與泥漿比重,下放鋼筋籠時鋼筋連接可靠,混凝土澆筑時嚴格控制埋管深度與超灌高度。

[ID:013927]

猜你喜歡
進尺清孔沖孔
沖孔灌注樁在深基坑支護中的應用及施工質量控制
水中棧橋搭設及平臺沖孔灌注技術探討
大斷面巖巷快速掘進技術研究
謙比希銅礦大斷面掘進爆破技術優化改進工程實踐
溶(土)洞地區沖孔樁孔壁聲波探測施工技術研究
小修液壓轉盤在高升油田的應用及認識
建筑旋挖樁工程施工中質量控制探討
淺談沖孔灌注樁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落料沖孔復合模刃口尺寸計算
鉆孔灌柱樁在礫卵石層中的施工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