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十年中國古典舞身韻研究綜述

2022-10-31 23:25武蕾蕾
戲劇之家 2022年22期
關鍵詞:長袖身韻古典舞

武蕾蕾

(太原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山西 太原 030401)

在各大高校舞蹈專業的教育中,中國古典舞身韻是重要的組成部分。為實現中國古典舞身韻專業教學文化育人的效果,我們需追溯發展歷程,總結實踐經驗教訓,把握正確的方向,形成中國古典舞身韻的良性發展機制。其中,梳理前人的研究成果是一個不可替代的環節。身韻隸屬于中國古典舞,分為徒手身韻、袖舞、劍舞,本文主要綜述近十年古典舞身韻在高等教育專業領域具有代表性的相關成果。

一、現有研究成果梳理

基于目前的研究成果,關于中國古典舞身韻的文獻可以大致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關于中國古典舞身韻的定位研究

談及這個命題的文獻較多,這個概念主要包括含義、教育理念、文化價值等方面。中國古典舞身韻曾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應用于解放軍藝術學院中專的舞蹈教學中,其隸屬于中國古典舞基本功練習課,五十余年中,課程改革不斷進行,經歷了“身段—身法—身韻”的跨越,其課程目標是培養適應軍隊現代化建設和文化建設需要的舞蹈專業人才,并樹立利用知識服務于軍隊舞蹈事業發展的理想信念。不同高校的古典舞身韻的教育目標存在一定的差異。到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身韻”課作為一門獨立課程應用于北京舞蹈學院第一屆本科生的培養中,該校主張傳承戲曲中的身段,將傳統文化與現代表現形式有機結合,更注重從舞蹈藝術形式出發,借鑒其他藝術表現形式,最終形成科學性與民族性相融合的舞蹈表達形式。唐滿城老師認為:“應該將身韻課定位為表達民族精神的主干訓練課程?!庇谄嚼蠋熯M一步肯定了身韻在中國古典舞這一學科中的重要價值,身韻不僅為中國古典舞確立了外在形態與內部韻味的審美,而且身韻對傳統藝術形式進行恰到好處的取舍。

(二)關于中國古典舞身韻的教學方式研究

在中國古典舞身韻界定明晰的基礎上,針對“身韻教學”這一焦點,學者們進行了深入研究,他們認為身韻課并不是讓學生簡單地學習肢解的動作、規范的手位與腳位。曾明慧、張軍認為,身韻在中國古典舞的教學中發揮著不可取代的作用,從單一訓練組合、復合訓練組合、綜合組合等角度進行闡述。王熙認為,從歷史起源來看,中國古典舞身韻與戲曲有著深厚的淵源,因此,可以利用戲曲中的手、眼、身、法、步對傳統的身韻組合進行重構。楊德偉認為,禪中的“悟”和“容”融于身韻課程中,配以氣息的收放,由內而外地呈現出清凈自然之態,使得身韻訓練可以體現出淡然之氣、平衡之勢、通達之境,以此提升身韻課的育人之效。魏云認為,應該把神放在首位,神在身韻的訓練中是畫龍點睛之筆。形與神的結合體現出中國古典舞身韻的特有美感。宋海芳、李秋竹從具體身韻課堂出發,認為古典舞身韻的教學可從兩個維度入手,一方面是動作的教授,一方面是啟發心境。安歌昕進一步將內涵豐富的身韻吸納進成人舞蹈教育的教材中。

目前,許多研究者已經意識到,中國古典舞身韻的形成與戲曲、武術的傳統基因密不可分,這一觀點奠定了身韻課程實踐經驗與理性思考并駕齊驅的基礎,符合新時代舞蹈藝術發展的需求。

(三)關于中國古典舞身韻的伴奏研究

從目前可查閱的相關文獻來看,對古典舞身韻課程伴奏的研究較為缺乏。但是,劉紫千以身韻巡禮的伴奏為例,分析《中國古典舞身韻巡禮鋼琴伴奏曲集》全面運用的五聲民族調式與音腔語言,傳統舞蹈語言與傳統音樂語言的交融使得中國古典韻味愈發沁人心脾,同時也為中國古典舞鋼琴伴奏的創作提供了借鑒價值。劉姝認為,身韻的鋼琴伴奏可以從身韻課程的動作、內容以及舞段的編排等方面確定伴奏的曲目,并舉例說明,為身韻課的伴奏提供了借鑒。

中國古典舞身韻巡禮課程自2016 年向社會發布以來,引起了綿延不斷的學習熱潮,不少高校已經將這一教材納入課程設置中,其除了動作的編排十分巧妙之外,使用的音樂也別具一格,因此,學科間的融合對中國古典舞身韻發展的促進作用也應引起我們的思考。

(四)關于加入道具的中國古典舞身韻的相關研究

劍舞、袖舞與徒手身韻同根同源,古典韻味的肢體語言中透露著雅士之風。劍舞、袖舞是在徒手身韻的基礎上加入道具來延伸肢體,因此在研究中國古典身韻時,我們不得不對劍舞、袖舞進行觀照。劍舞吸收了昆曲、武術、太極的元素,在創建伊始,北京舞蹈學院常請這些方面的專家進行講學。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開始,劍舞不斷發展,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從戲曲中提煉元素;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從武術中提煉元素,基本形成了劍術;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紀,“劍術”向“劍舞”轉變,武術轉向舞蹈。尤其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學者們探索身韻與劍舞之間的關系,確立了服飾和道具是強化身韻課程的方式,在道具中選擇了劍和水袖,進一步加強中國古典舞的文化性與語言性??梢哉f,身韻課程集中體現了中國古典舞的身法,在劍舞的學習中,無不體現了身韻元素的運用,“身要擰傾而動、臂要轉軸而行”。張軍老師從宏觀與微觀兩個方面對未來的劍舞教學進行了規劃。大到未來劍舞教學大局的宏觀展望,小到劍舞動作的閃轉騰挪,古典韻味濃厚的劍舞從古代走來,又向觀眾展示了現代風貌。

相比劍舞,袖舞的發展呈現了更多的理論研究?!伴L袖善舞,多錢善賈”,具有代表性的是王寧寧老師闡述的袖舞的歷史流變。根據長袖與美麗的服裝兩個標志來判定長袖舞的出現,可以從以下幾個時間節點來看:夏商時期是長袖舞蹈的萌芽時期,從婦好墓的青銅人身上我們可以感受到意氣風發的昂揚之態;周代,在鐘磬之樂的伴奏中,著細腰長袖之形的“深衣”,亦折腰,亦頓足,讓我們感受剛柔并濟的古之舞風;到了漢代,長袖舞與多種藝術形式并行演出,袖子的長度大大增加,舞袖的動作也很豐富,抗、揚、挽、振等多種專業舞袖動作被漢賦記錄在冊。不僅女子著長袖,漢代男子也著長袖,張弛有度也揚袖,盡顯男性陽剛之美。另外,這一時期舞服長于肢體而包裹全身,呈現出流線美,由于袖子的長度也增加了舞技;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戰爭頻仍,漢族與西域文化激蕩碰撞。深衣袍袖被改變為上簡下豐的服飾,這時期的“長袖舞”不再指長長的袖子,而是上肢與舞裙配合起舞,上肢展露于身體之外,呈現出恣意浪漫的形態。唐代隨著政治、經濟的繁榮,舞蹈藝術也達到了巔峰。舞蹈類型豐富,健舞、軟舞剛柔相濟;袖舞也變得形式多種多樣,帛巾長帶、舞袖、舞裙,百態窮盡;舞服風格多變。

從目前檢索到的近十年中國古典舞身韻的相關文獻來看,可以形成以下三點認識:

首先,按照舞蹈類型來劃分,身韻屬于中國古典舞是毋庸置疑的。而從一個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來看,身韻從中專教材變為高校課程,從身段學習變為身韻學習,從程式規范變為收放自如。身韻在中國古典舞的學科構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身韻課程的教學目前已形成一些共識,但也不乏學者提出其他的創新路徑。我們要根植于傳統,面向現代,對傳統的元素進行解構與重構,使得身韻的形與神更好地交融,呈現國風。

最后,中國古典舞身韻雖然屬于舞蹈專業課程,但是音樂能為整體演出效果錦上添花。身韻巡禮的伴奏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這一點。這也對高校專業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現有研究成果的不足

從近十年中國古典舞身韻的研究整體來看,其有著待探索的空間領域和待深入討論的問題。

(一)提出問題多,原因分析不透徹

許多文章熱衷于討論現狀及問題,泛泛而談應該怎么做,對原因缺乏深入分析。從根本上來講,我們對“為什么”的探討較為欠缺。這種“為什么”的追溯能讓我們更好地掌握中國古典舞身韻。

(二)宏觀研究較多,缺乏微觀研究

目前可檢索到的文獻大多屬于宏觀研究,缺乏微觀研究。沒有微觀研究,好的理論或者策略不能得到有效實施。當然,沒有宏觀研究則會導致觀點豐富,缺乏系統的理論基礎。宏觀研究與微觀研究的巧妙結合,可以使中國古典舞身韻的研究既基礎牢固,又能在科學的軌道上向前發展。

(三)系統研究欠缺,具體問題的整合不夠

多數研究成果從不同角度對徒手身韻、袖舞、劍舞進行深入剖析,但總體來看,對中國古典舞身韻的系統研究不夠,這不禁引發我們的思考。比如,在高校教學中,袖舞、劍舞依據什么標準劃為身韻課程?在理論研究中,“袖舞”“劍舞”“身韻”的相關研究,大都分開探討,三者之間有什么聯系?但是中國古典舞身韻的系統研究尚少,這導致觀點林立,身韻的理論體系缺乏系統性。

(四)專業訓練豐富,理論思考不夠

中國古典舞身韻由于實踐性較強,大多數人重視實踐練習而忽略了理論探索。舞蹈與音樂的密切關系也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關注,但研究成果相對不多??鐚W科的方法為中國古典舞身韻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

三、未來思考與解決的問題

(一)整理現有中國古典舞身韻的教學體系

教學體系是一個完整的、系統的構架,更是對各種教學方式的綜合和詳細的分類。身韻是中國古典舞的代表,要在中國古典舞中對身韻給出正確的界定,把身韻的藝術特征與中國古典舞的藝術特征結合起來,總結出身韻在新時代的藝術特征。

(二)研究中國古典舞身韻的發展思路

身韻是中國古典舞的基礎,袖舞、劍舞可以稱之為身韻的延伸,這點在前人的研究中已有共識。比如,徒手身韻、劍舞、袖舞分別有各自的教學體系。但是,外來文化大量涌入,如何創新形式以傳承國風雅韻,真正使中國古典舞永葆青春,散發時代活力,尚且需要進一步研究。

猜你喜歡
長袖身韻古典舞
承古之韻的當代“古典舞”
有關古典舞“身韻”思想的研究綜述
中國古典舞基訓課的身韻教學初探
試論我國古代長袖舞蹈的發展歷史
First Look
論古典舞氣息在古典基訓課堂的重要性
中國古典舞基訓課的身韻教學
周代與漢代長袖舞之異同及兩者關系的探究
淺析中國古典舞之魂
——身韻課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