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險管理在大宗商品貿易企業的重要性及策略研究

2022-11-04 02:55陳琦
關鍵詞:風險管理交易經濟

【摘? 要】在現階段社會的發展過程中,由于經濟水平的持續提升加上各種經濟政策的施行,我國已經逐漸實現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混合所有制經濟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經濟的自由度,給企業多元化經營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商業活動中的貿易更依賴市場經濟體制的繁盛,反之又被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所影響,進而給企業帶來頻繁的變化,造成更大的影響。在此影響下,大宗商品貿易因其交易額度大,雙邊或多邊交易環境復雜,給貿易本身帶來了一些不確定性。論文從大宗商品貿易企業著手,淺談對其貿易風險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策略。

【關鍵詞】風險管理;大宗商品企業;經濟;交易

【中圖分類號】F724.5;F272.3?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2)07-0066-03

1 引言

大宗商品貿易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開展了各種經濟活動,在市場經濟體制之下,受多種因素影響,經濟行為變化頻繁,很容易出現各種風險,加之大宗商品貿易涉及金額巨大,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甚至造成損害。因此,需要相關企業加強對風險的重視和預判(見圖1)。通過有效措施,規避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但在實際操作中,實現對風險的有效防控有一定難度,需要相關人員在企業貿易過程中對風險管理的手段不斷更新完善,進而規避風險。

2 大宗商品貿易企業面臨的風險——以某企業為例

大宗商品貿易企業是指對進入流通領域,但非零售環節,具有商品屬性用于工農業生產與消費使用的大批量物資商品,實施進出口貿易、融資、物流、倉儲等交易行為的企業,因其依托市場存在,其交易行為受到市場和政策的影響較大,諸如政策的改進以及物價的提升等均會嚴重影響大宗貿易的經濟效益。大宗商品貿易企業常見的風險主要有資金風險、控貨風險以及交易決策風險等。市場風險是指市場變動對企業造成的影響,包括材料價格的變動以及勞動力成本的增長等;客商風險是交易一方可能存在的不履約的行為,由于大型商品貿易企業并非是金融信貸機構,因無法全面評估客商履約能力,一旦其出現信用風險無法償付,就會對貿易流轉效益和效率造成很大的影響;合同風險是針對合同簽訂環節存在的條款不清、責任不明或是解讀不一致等問題;貨權風險是指企業在委托第三方機構進行貨物倉儲、物流等服務環節所造成的貨物損壞或期間服務價格波動、保存及流轉持續周期不確定等風險;信用風險則是指企業由于不能按照合同約定的條件歸還銀行到期貸款的違約風險,會使交易對象產生不信任,影響貿易的順利進行;資金風險較為常見,大宗商品貿易涉及的資金額度較大,金融衍生品若是在交易環節產生較大的價格波動,就會對企業產生很大的風險(見圖2)[1]。綜上,大宗商品貿易環節存在諸多不確定影響因素,需要相關人員加強對交易環節的重視和預判,通過各種手段規避風險。

3 風險管理在大宗商品貿易企業的重要性

由于大宗商品貿易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會遭受諸如市場以及交易本身的各種風險,會導致企業的經濟損失,為了保證企業發展、貿易順利,需要相關人員強化對風險的認知和把控,采用更有效的手段,開展針對性風險管理,風險管理作為必要和關鍵在貿易過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3.1 風險管理

3.1.1 資金風險

資金風險主要體現在對上游企業的預付款風險和下游企業的回款風險。貿易商在采購環節對供應商支付預付款,由供應商在合同約定時間內發貨,若有不利因素影響發貨,或供應商惡意欺詐,貿易商面臨預付款損失風險。在銷售環節中,賒銷貨物或因設置一定的賬期,均存在應收賬款回款風險。通過風險識別、風險預防、風險分析、風險轉移以及風險監控等手段,相關人員能夠在交易之前對相關交易行為進行風險預估,從而針對交易環節可能存在的風險以及獲得的效益進行了解,這樣就能提前規避效益較低或者是存在貿易風險的交易目標,幫助決策者選擇正確的交易對象和交易方式(見圖3)。在交易進行時,進行風險管理還能針對合同等容易出現糾紛的環節進行明晰,界定責任劃分以及權利歸屬,避免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承擔不必要的風險,盡可能保證企業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2]。在交易結束之后,由于殘留問題也有可能影響到企業的發展,如貨物出現損壞等情況,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企業的信用。通過風險管理,就能夠及時針對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分析,找出切實可行的處理策略,降低其對企業造成的影響,從而保證企業的效益。

3.1.2 控貨風險

控貨主要指通過一定方式對貨物本身的控制和對貨物所有權利的控制。大宗商品由于標的物自身特點,貨物流轉多發生在港口、碼頭、倉儲集散地等物流場所,多為公共倉和第三方倉庫,運輸和倉儲成本的限制使得貨物移倉不具有現實操作性,只能信任倉庫并通過派駐人員并輔助相關技術手段達到控貨的目的??刎涳L險是指貨物管理過程中第三方管理不善造成的貨物損壞風險,在實際作業中,企業要想規避這一環節的風險,首先需要對工作人員進行風險意識的培養,在倉儲選擇時詳細地調查這家企業的信譽度以及經濟實力;其次是對倉庫等地理位置以及環境等進行調查,然后結合自身經營的類型以及儲存需求選擇合適的場地;最后是合同的確立,為了避免貨物存儲環節產生的糾紛,在事先就需要針對貨物存儲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情況進行標識,并在合同中確定責任劃分。這樣一來,結合租賃費用、租賃企業的信用以及能力等選擇合適的企業進行委托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風險的發生。在委托管理協議簽訂的過程中,風險管理也能針對貨物管理環節存在的各種問題進行詳細的界定,諸如貨物存儲期間的損壞賠償或者是管理不當應當承擔的責任等,這樣就彌補了貨物存儲期間損壞造成的經濟損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實現對企業風險的管理。

3.1.3 交易決策風險

除了控貨及資金方面的風險之外,交易決策環節也存在很大的風險。一方面是企業未形成充分有效的決策依據,對大宗商品市場動態關注和研究不足,導致對市場、貿易方式的開發與培育能力不足造成的風險。另一方面是缺乏有效的防控風險組織體系,業務操作部門和業務監管部門職責不清,業務節點、交易流程中把關決策能力不足,造成制度執行和監督考核力度不強以及風險意識缺位等問題。這些因素的存在都直接造成了企業的經濟損失。通過風險管理,企業能充分地認識到有效的決策對于規制貿易過程的重要作用,然后交由專業人員對市場情況進行充分分析,并成立專業的信息收集部門,對交易對象的經濟實力、信用等級以及發展趨勢進行調查,確保貿易順利進行。通過信息收集部門還能針對企業的交易目標進行效益的預估,在有效判斷、規避交易風險的前提下為企業決策者提供足夠的決策依據,幫助企業選擇經濟效益穩固的交易對象,進一步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3]。風險管理還能對企業內部貿易業務流程進行管理和控制,風險管理部門將整個企業生產過程系統化、流程化,從而實現對企業整個生產經營過程的節點風控和全面分析,發揮其風險管理功能。

3.2 規范貿易模式

風險管理的另一重要功能就是實現對貿易模式的規范,可以在發展過程中實現對貿易的統一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規避了可能在貿易中發生的交易隱患。貿易模式一般指的是在操作層面上對業務流程的設想,也指戰略層面上對貿易邏輯的解說。在現階段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市場經濟的發展雖然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經濟的自由,企業有很大的便利,貿易模式也靈活多樣,在實際的交易過程中,很容易就會出現由于貿易模式造成的風險。尤其是對于大宗商品貿易來說,貿易模式的差異可能對結果產生很大的影響。通過風險管理,就能對企業傳統的陳舊的貿易模式進行規范,如傳統時期,在具有潛在消費者群體的地方開設店展或進行路演宣傳,對貿易的順利開展有益,但現階段,這種傳統的方式已經難以吸引消費者。風險管理結合時代變化,借助互聯網以及信息技術,達成貿易環節的看板管理,對自己企業所在貿易端開展進銷管理,從貿易的量和質上進行適銷匹配。這樣大宗商品貿易企業就能實現交易快速流轉,保證經濟效益提升。

4 風險管理在大宗商品貿易企業的應用策略

風險管理在企業發展,尤其是大宗商品貿易企業的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保障作用,在解決風險隱患的同時實現了經濟效益和效率的提升,值得相關企業加強重視。但實際上,大宗商品貿易涉及眾多環節,所面臨的風險、會遇到的突發情況差異很大,風險管理的落實還存在一定的難度,需要相關人員加強研究。

4.1 選擇適宜的工具

在大宗商品貿易的發展過程中,相關企業一般采用囤貨待漲或尋找批量價差的方式獲取經濟效益,但實際,由于經濟市場的變動十分頻繁,很可能遇到周轉壓力、供銷不對路等虧損風險。風險管理能通過期貨以及衍生品實現對風險的防控。風險管理部門采用套期保值的手段進行治理,由于市場整體變動趨于穩定,所以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的變動就逐漸相同,企業能在臨近交貨時采用和市場相反的交易,在一定程度上轉嫁市場變動的風險[4]。大宗企業一般涉及海外貿易,也可以利用外匯期貨的形式,規避匯率變動對企業造成的影響。所以在現階段的發展過程中,風險管理就能通過期貨及其衍生品等工具,實現對大宗商品貿易企業的風險規避。

4.2 強化客商管理

客商環節存在的問題是造成風險的重要因素之一,風險管理需要針對客商進行關注。一方面,大宗商品貿易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需要對合作方進行資信調查,要做深做細,要對合作方及擔保人資信狀況深入研判,考察其資信狀況、財務狀況、履約能力等,盡可能全面掌握企業生產經營狀況,這樣就能對其資金的支付能力和債務的償還能力進行確定,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實現對客商條件的有效判斷,從而幫助企業判斷該項貿易的可信度,規避決策方面可能存在的風險。另一方面,風險管理還可以利用政府部門網站如全國法院被執行人信息查詢網、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等開放信息調查合作方資信,并聘請第三方機構針對該企業進行現場實地調研,對合作方進行評估[5],這樣就能明晰其征信情況,為決策者提供判斷的基礎。

4.3 實現執行跟蹤

在實際的交易環節,為了保證雙方按照約定進行作業,需要嚴格簽署合同,這樣才能在發展過程中保證交易的順利進行。但是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合同簽訂環節以及后續的執行也存在一定的風險,需要相關人員實行執行跟蹤。執行跟蹤是指針對合同的履行情況進行跟蹤調查的行為,本質上是對合同履行的保證。通過這一環節的風險管理,大宗商品貿易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就能夠及時地發現履約方在商品經營環節可能存在的隱患,及時根據事先設定的風險預案進行財產保全的申請,這樣就能盡可能地降低風險對企業造成的影響,規避了由于市場變動等情況造成交易方單方面違約企業無法追回損失的風險。

4.4 優化物流管理

在物權交接環節,經常會出現貨物損壞風險,造成企業的經濟損失,需要針對物流進行風險管理。一方面,風險管理部門需要針對物流企業進行詳細的調查,嚴格倉庫的準入,考察倉庫的資質和實力,并且盡量選擇大型國有港口,國企控股的上市公司或大中型國企,以保證物流的權威性[6]。此外還需要檢查物流企業的注冊資金以及土地使用權屬,以規避可能存在的質押我方貨物現象。另一方面,要加強自身對物流的監管,要定期對貨物進行檢查,并采用專員駐庫的方式實現全天候的監管,這樣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規避貨物出現風險的概率,保證大宗商品交易企業的經濟效益。

5 結語

在現階段社會的發展過程中,由于經濟水平的持續提升加上各種經濟政策的施行,我國已經逐漸實現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混合所有制經濟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經濟的自由度,給企業多元化經營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商業活動中的貿易更依賴市場經濟體制的繁盛,反之又被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所影響,進而給企業帶來頻繁的變化,造成更大的影響。在此影響下,大宗商品貿易因其交易額度大,雙邊或多邊交易環境復雜,給貿易本身帶來了一些不確定性,在此背景下,需要在企業發展的全過程進行風險管理,并通過適宜的風險控制工具,強化客商管理,實施執行跟蹤及優化物流管理等,不斷提升貿易交易的安全和效益。

【參考文獻】

【1】鄺新鵬.風險管理在大宗商品貿易企業的作用,模式及方法探討[J].中國產經,2022(02):141-143.

【2】趙航.大宗商品貿易企業風險識別及其應對策略[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1(15):10-11.

【3】翁惠萍.大宗商品貿易企業風險管理體系架構探討——基于國內民營企業視角[J].經濟師,2020(03):276-277.

【4】李鵬.國有企業大宗商品融資性貿易模式與風險控制研究[D].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9.

【5】陳立國.大宗商品貿易企業構建信用風險管理體系研究[J].化工管理,2017(32):257.

【6】張凱雷.A銀行青島分行大宗商品貿易融資業務風險管理研究[D].青島:青島科技大學,2016.

【作者簡介】陳琦(1982-),女,江西南昌人,中級經濟師,從事企業經營管理研究。

猜你喜歡
風險管理交易經濟
“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探討風險管理在呼吸機維護與維修中的應用
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護理風險管理在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中的應用
交易流轉應有新規
風險管理在工程建設中的應用
經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