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基滅火劑發展現狀與實際使用分析

2022-11-04 02:53袁衛
今日消防 2022年9期
關鍵詞:適用范圍

袁衛

摘要:為了提升消防救援隊伍的作戰效能,包括水基滅火劑在內的各類新型滅火劑被引入一線消防隊伍?;谝痪€消防隊伍滅火實際需求,分別從國內專利、配方研究、制作工藝與應用現狀具體分析水基滅火劑的性能與實際使用范圍。

關鍵詞:水基滅火劑;滅火機理;適用范圍;滅火效率

近年來,隨著水基滅火劑應用性能的逐漸完善,相應的作戰體系也逐漸得到了普及。但是由于該體系引入我國時間仍然相對較短,部分一線消防指揮員對于該體系的認知尚不完全,但隨著水基滅火劑在石油化工、鐵路、商場等場所火災處置過程中逐漸實現普及使用,該種滅火劑的實際使用性能逐漸被各級消防救援人員所熟知,并逐漸受到人們的青睞?;诖?,文章重點對水基滅火劑的實際使用范圍及滅火機理進行逐一闡述。

1 水基滅火劑

水本身的吸熱性能相對較為良好,面對燃燒物能夠起到足夠的冷卻效果。水發生汽化后,短時間內即可形成高密度的水蒸氣,將燃燒區域內的空氣予以稀釋并有效抑制新鮮空氣的繼續進入,繼而控制燃燒區域中的整體含氧量。同時,相較于其他滅火劑來講,水的來源較為豐富且造價相對低廉,在滅火后不會對環境產生明顯的二次污染。所以說,水是滅火過程中的重要媒介。與此同時,單純應用水作為滅火劑也有其自身較為突出的局限性,由于水自身的流動性較為明顯,一旦噴射到火場中,絕大多數會直接流失掉,甚至在部分高溫火場水尚未到達燃燒位置便已經發生汽化,使得滅火劑的冷卻作用無法充分發揮。并且在面對火勢較大、波及范圍廣、有復燃可能性的火災時,應用水作為滅火劑實施處置只能起到控制火勢繼續蔓延的作用,無法在短時間內徹底、迅速地撲滅殘火。所以,需要在水里融入添加劑有效提高其滅火效率,進一步強化水在潤濕、附著、黏度等方面的物理性能,優化隔氧降溫的效果,通過有效延長水與燃燒物質的接觸時間,最大限度降低滅火劑自身的流動阻力,能夠有效提升火災現場的實際處置效率。尤其在水資源分布并不豐富的區域,以及特殊、封閉式空間等火災現場,水基滅火劑的改良發展對于火災的順利撲救就顯得格外重要。

具體來說,諸如貨船類特殊空間一旦遭遇火災事故,處置現場通常用水量偏多且容易引發翻船事故的出現;封閉式空間中,水在高溫作用下在形成蒸汽后如果排散不及時通暢,會導致蒸汽不斷積累,嚴重時甚至引發膨脹爆炸事故,進一步加重了事故現場的人員傷亡。理論上,通過運用適宜的添加劑使其有效調整水的物理性質由此得到的滅火劑,便是水基滅火劑。水基滅火劑擁有顯著的環保性,并且其滅火能力與性價比已經逐漸得到人們的肯定。在水基滅火劑的使用效果不斷被論證與改進的過程中,其應用空間也隨之持續擴大,成為各地消防隊伍常用滅火劑配置中的重要類型[1]。

2 水基滅火劑的發展現狀

2.1? 專利發展概述

我國在水基滅火劑上的系統化研究,最早能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末期研發而成的SD系列,屬于一種常見水系滅火劑,具備低毒、低腐蝕的特點,切實彌補了國內在水基滅火劑上的科研空白。此后,更多學者及市場經營主體、研究院所相繼投入到關于水基滅火劑的開發項目中。在配方、應用方法、工藝等諸多角度開展深入研究。通過多年來的不懈努力,在水基滅火劑方面國內的研究成果已經接近甚至達到國際標準,研究發展的走向也由原本提升水本身的滅火能力逐漸轉變成增強環保性、提高對火災的適應性等方向。下面列舉國內關于水基滅火劑的幾項重要專利成果。

其一,2004年的CN1557516,滅火劑的核心組分包括合成樹脂類、淀粉類以及纖維類。通過運用吸水性較強的樹脂有效控制實際用水量,滅火劑在噴射過程中可以在起火物質表層構成凝膠層,以阻斷起火物質與空氣的接觸,滅火效率良好且兼具良好的阻燃效果。其二,2006年的CN1743031,由多種試劑組成,是一種水成膜的泡沫滅火劑。該種滅火劑擁有優秀的表面活性并對硬水有較強的抵御能力,使用過程中具備良好的耐鹽性,比較符合沿海地區消防隊伍使用。為消防隊伍在滅火領域中合理使用海水資源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條件。其三,2009年的CN101537240A,其內部包含多碳醇、叔胺等,能有效降低自燃及復燃的風險,并且不會對金屬材質產生明顯的腐蝕侵害,容易被降解且性價比相對較高。其四,2013年的CN103285550A,其屬于專門針對煤粉的一種水基滅火劑,內部包含丙三醇與碳酸氫鈉等物質。在火災現場的實際使用過程中,可快速滲透到煤粉層內部,在降溫潤濕與火場窒息方面都有較好的表現,并能有效抑制陰燃現象的出現。其五,2017的CN107137857A,該滅火劑外觀粉狀,是根據設定比例把純堿、磺酸及輕鈣等多種物質進行反應混合而成。該滅火劑屬于需要后期配置的滅火劑,在應用前需要添加適量水,待其溶化后便可直接投入使用,操作比較簡單便利。其六,2021年的CN112169241A,包含模板劑、親水的膠體穩定劑、含磷的阻燃劑等成分,擁有較好的阻燃及防火效果。同時,和其他的水基滅火劑相較,保質期更長,有助于提高滅火劑自身的滅火效果與應用范圍。

2.2? 水基滅火劑配方發展現狀

添加類的水基滅火劑通常需要向水中添加增稠劑、阻燃劑等,讓水在潤濕性、抗復燃性、抗凍性等方面的水平得到顯著提高,以增加滅火劑可實際應用的火災場景,并控制滅火用水本身的添加量。常用的水基滅火劑添加劑主要包括:羧甲基纖維素鈉等有機的高分子增稠劑;磺酸鹽等表面活性潤濕劑;磷氮系、溴系、硅系、氫氧化鎂等阻燃劑種類。國內曾有學者利用正交試驗確定了各類添加劑在縮短滅火時長方面的實際效果。通過實驗效果可以驗證其中貢獻值最高的應屬碳氫表面活性劑。通過該項試驗研究,可改變各類添加劑的摩爾比例,可以進一步持續優化滅火劑的使用效果。除了通過調整水中添加劑改進滅火劑的滅火性能外,還可通過調整物理性質得到滅火效果更好的水基滅火劑。目前常見的類型有AFFF與改性的泡沫滅火劑,前者是憑借氟碳的表面活性劑改善水體表面張力,讓其可以在噴射對象表面有序展開并構成完整的水膜體系。常規氟碳的表面活性劑有PFOS、PFOA以及與此產生的衍生物,此類表面活性劑在應用后會給環境帶來明顯的污染問題。因此,通常情況下選擇合成短鏈氟碳以及無氟的表面活性劑。通過調整水在物理層面的性質,提高滅火劑在火場中的實際應用效果[2]。

近些年關于水基滅火劑添加劑的相關研究一般體現在以下幾個方向上:首先,探索出新型添加劑,不斷優化水基滅火劑本身的環保效果。目前有天然生物水系的滅火劑,借助嗜熱菌芽孢體能夠有效降解石油烴,并構成具有隔熱阻燃效果的屏障,在火災現場能夠對地面流淌火產生良好的處置效果。此外,該類水基滅火劑在應用后能直接被生物降解,在處理油品泄漏方面有較好的表現且不會伴隨二次污染情況的產生。其次,分析添加劑本身及配比、環境等實際影響因素對于此類滅火劑使用性能的影響,最終目的是探索出增加水基滅火劑可用場合的生產配比。例如,水中合理添加小分子有機物、非離子等表面活性劑都能有效強化滅火劑在煤粉層上的滲透程度,在有效抑制陰燃現象的同時還能避免出現復燃的現象。此外,還可通過控制滅火劑體系中無機鹽離子濃度的方式有效弱化滅火劑的腐蝕程度,提高滅火劑自身的可儲藏性以及運輸的便利性。另外,通過優化AFFF中抗燒劑與氟碳的表面活性劑,適當調整添加比重與類型,弱化其在與海水接觸中發生的不穩定程度,可以有效調制出更貼合沿海區域的水基滅火劑。除此之外,在控制添加劑使用量的同時,還可提升滅火劑的應用性能。例如,高分子的凝膠滅火劑其內部具有高吸水性的樹脂,實際使用量在0.2%~0.4%之間時滅火劑自身在鎖水性、吸熱性等方面都具有較為突出的表現,使得滅火劑的使用率大幅度提升。此外,通過把有機鹽和多元醇類進行復合處理得到的滅火劑和常規抗凝劑比較,可有效下調滅火劑實際使用過程中的凝固點,并且還能合理控制抗凝劑的添加量,使其能夠有效克服低溫區域滅火劑凝固的問題,最大限度保障滅火劑的實際可用性能。

2.3? 水基滅火劑制作工藝現狀

目前,在生產水基滅火劑方面大體上能分成兩類。其一,把各類添加劑根據既定比例混合在一起,在滅火過程中,需根據預先設定比例使其在和水混合后才能投入火場實際使用。使用此類制作工藝制備而成的水凝膠滅火劑能有效弱化因為黏性過強使滅火劑在承載容器中傳輸速度偏慢的棘手問題。其二,把各類物質根據既定比例與反應關系逐一投放在適量水中,混合后得到直接可用的水基滅火劑并放入容器內儲藏。通常情況下,便攜式、手提式的水基滅火器會選擇此類制作工藝。

2.4? 水基滅火劑滅火使用現狀

根據水基滅火劑的性能,其可用在A類以及非水溶性的B類液體早期火災的處置過程中。不考慮水的降溫冷卻基本效果,水基滅火劑還能滲透到燃燒物體的內部從而控制火勢的進一步蔓延,當該類滅火劑直接應用在各類可燃的固體火災中能夠具有良好的滅火效果。此外,類似于水凝膠的滅火劑自身黏性通常較為突出,能直接在可燃物體的表面形成保護層且保水效果明顯,多用于礦井及森林的火災處置過程中。在比較重要的空間中,如圖書館、電廠及醫院等場所通常會配備細水霧的滅火設備,可同時實現氣體滅火與水滅火的雙重功效,對于火災的處理效果極為明顯。此外,上文所提到的AFFF泡沫滅火劑屬于專門用在油類上的滅火劑,其可實現在油面上高速流動并具有良好的封閉效果?,F階段,針對電氣火災已經成功開發了可用的水基滅火劑,在達到良好滅火要求的同時還展現出顯著的絕緣性。綜上所述,水基滅火劑在現實使用過程中,由于噴灑裝置、配方經濟性、制作工藝及儲存要求等方面的約束,使得此類滅火劑雖然擁有多種可用類型,但實際投入使用的規模仍然相對較小[3]。

3 水基滅火劑的整體性能分析

3.1? 水基滅火劑性能

可燃物起火過程中混合物反應的速度較快并伴隨著溫度的顯著上升,使空間內在某一時間點形成迅猛燃燒。要保障燃燒的持續性應擁有三個前提條件:可燃物、可燃氣體、足夠的起火溫度或者能量。由此來看,只要解決其中某一個條件都可以有效抑制火勢的持續擴大。在實際操作中可以通過控制助燃氣體的持續加入從而控制燃燒對象的溫度最終實現撲救火災的最終目的。

水自身滅火性能反映在多個層面。第一是冷卻效果,據統計,平均1kg的水每提高1℃能夠有效消耗約4184J的熱量。而1kg水蒸氣在汽化過程中,能夠吸收大約2259kJ熱量。所以把水噴灑在火災區域,水由于被加熱及汽化能夠直接吸收現場的熱量,從而實現控制燃燒區溫度的目的。第二是窒息效果,水在汽化過程中能夠形成大量水蒸氣占據在燃燒空間中并防止新的助燃氣體大量涌入,最終控制空間內的氧氣分壓讓燃燒的熱烈程度不斷減弱直至完全終止。第三是稀釋效果,水屬于溶劑,能溶解比如醚、醛等水溶性的液體,因此,在該種物質融化后且可燃物質出現地面流淌火時能借助水基滅火劑進行稀釋,有效下調可燃物質的濃度繼而讓燃燒程度逐漸降低。第四是分離效果,通過滅火噴射裝備產生有一定沖擊作用的水流,與正在起火的物質接觸后第一時間把火焰分離開使其無法與可燃蒸氣接觸,并有效降低支持繼續燃燒的熱量產生。第五是乳化效果,對于非水溶類的可燃液體著火,如果著火初期還沒有產生熱波,利用水霧射流能在液體上構成一層乳液,隨著燃燒液體的黏度的逐漸提高其穩定性會隨之增加,如果是重質油品能產生含水油泡沫。水基滅火劑中鹽類強化劑的使用能在水汽化時產生游離的金屬離子,并且能夠和火焰自由基及過氧化物進行反應從而達到滅火的效果。而表面活性劑能有效控制水自身的表面張力,提高滅火劑對燃燒物的潤濕效果。而增稠劑可有效控制水的流失速率,進一步有效延長滅火劑發揮效用的時長[4]。

3.2? 各類滅火劑的實際使用范圍

因為在滅火機理與物理性質上存在的較大差異,各類滅火劑的使用范圍及應用場合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具體來說:①水基滅火劑,其滅火主要是通過水自身的冷卻降溫性能,再加上細水霧發揮出的窒息效果;在使用過程中的環保層面上,水基滅火劑滅火后在處置現場的殘留物不多,對環境的實際污染率相對較低,但也存在個別有機添加物不容易被降解,可有效用在固體與非水溶性的液體火災處置中。②同樣是利用冷卻與窒息的滅火機理的泡沫滅火劑,但該化學助劑本身存在一定的毒性,無論是對環境還是人體都會產生不良影響,甚至還會引起累積效應,目前多配備在容易出現油類火災的場所中。③干粉滅火劑是借助化學抑制,在金屬火災的處置過程中憑借良好窒息作用實現滅火。該類滅火劑雖然不會對周邊環境造成明顯污染,但會在不同程度上對人體產生刺激作用。該類滅火劑具體應用的場所包括港口、汽車機組、大規模變電器與天然氣儲罐等。④氣體滅火劑主要是通過窒息效果發揮滅火作用,其還能使燃燒物質表面有效降溫。因此,氣體滅火劑通常會應用于檔案室、儲存精密儀器的房間、機房等場所。

根據上述對各類滅火劑的綜合研判,其中干粉滅火劑應用范疇相對最大,大多數室內火災通常會選擇干粉滅火劑進行處理。但由于在使用后會形成數量較多的殘留物,在后續的清理工作中,不僅會使被覆蓋的物體受損,還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所以,對于保存重要物品的空間,通常會選擇氣體滅火劑以及細水霧滅火劑。后者在滅火速度、環保程度等方面均優于前者。另外,在A類與B類火災的處置初期,水基滅火劑比較符合有人員活動的空間使用,更加傾向于將其應用在工業生產場所火災的現場處置過程中[5]。

4 結語

和其他類型的滅火劑相比,水基滅火劑性價比高、滅火性能好,能夠有效提升一線消防救援人員的實際滅火效率,且能夠最大限度避免對起火建筑周邊的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因此,在滅火劑市場具有較大的發展優勢。在長期的研究過程中,該類滅火劑的應用性能得以不斷優化,在多種類型的火災以及超低溫等條件下的實際滅火測試中,仍然具有良好的滅火效果,完全可以成為我國各級消防救援人員處置火災的有效戰術措施。

參考文獻:

[1]葉喬涵,張存位,劉立文.新型核殼結構干水滅火劑應用現狀與發展趨勢[J].化工新型材料,2021(2):52-55.

[2]伍一專,黃宇洲.消防滅火劑應用現狀與發展趨勢[J].化學工程與裝備,2020(8):200-201.

[3]吳海濤,柳華,夏祖西,等.哈龍替代滅火劑在飛機手提式滅火器上的應用及適航研究[J].民航學報,2020(1):84-88.

[4]王麗威.井下車載滅火系統應用現狀及發展趨勢[J].煤礦安全,2019(9):126-129.

[5]楊林彬.細水霧滅火系統旋流式壓力噴頭的研究[D].青島:青島科技大學,2019.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alysis on water-based fire extinguishing agent

Yuan Wei

(Hedong District Fire and Rescue Brigade, Tianjin 300171)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the fire rescue team, various new fire extinguishing agents, including water-based fire extinguishing agents, were introduced into the first-line fire brigad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erformance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scope of water-based fire extinguishing ag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omestic patents, formula research,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status.

Keywords:water-based fire extinguishing agent; fire extinguishing mechanism; scope of application; fire extinguishing efficiency

猜你喜歡
適用范圍
項目學習的本質、優勢以及適用范圍
論犯罪公式及其適用范圍
叉車定義及適用范圍探討
矩形鋼管節點屈服線和沖剪綜合破壞模型
企業價值評估方法分析
刑事和解適用范圍探究
論我國合同法中預期違約的缺陷和完善
淺談我國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的建立與完善
家務勞動補償制度研究
城市地下車行道路功能定位及其適用范圍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