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探究

2022-11-04 07:49杜帥黑天驕
南北橋 2022年14期
關鍵詞:創新能力課堂教學

杜帥 黑天驕

我國高職院校在不同的發展歷史階段,高度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并通過技術人才的培育,共同推動著中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在國家提倡“創新創業”的重大戰略背景下,社會各界對高職院校培育具備優秀道德、堅實理論技能的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而物理學課程則因其求知探究、嚴謹創新的課程特色,毫無疑問成為培育學生創新性思想、創造力的主陣地。所以,探討物理課程中學生創造力培育的策略,對于高職院校應用創新性人力資源的培育,有著非常關鍵的意義。

1? ? 高職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原則

1.1? 探索性原則

高職院校的物理課堂教學要具有探索性,教師要創造探究物理學基礎知識的情景,并根據情境提供探索性問題,把傳統的學習型教學方式轉化成實踐型教學模式,以調動學生的興趣,同時滿足高職院校學生想要發現和探究的欲望。同時,充分發掘高職院校在物理課程中聯系學生物理能力的內在因素,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正確定位,以適應高職學生的實際課程與目標,使學生形成積極的獨立探究創新的能力。

1.2個性化原則

教師不僅要能區分各個教育類型學生的特點,還要善于發掘并正確對待每個學生的個性特征,尊重學生所發現事物的多樣性。高職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因材施教,鼓勵學生個性發展,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鼓勵學生創新,幫助學生發現最有利于自身發展的學習方式。實踐證明,學生的個性特征發展越好,創新能力也就越強。

1.3民主性原則

高職院校教育過程中,民主是院校培養創造力的關鍵因素,通過發揚在課堂教學中的民主化原則,營造富有民主氛圍的課堂學習氣氛,可以培育學生勇于質疑的精神,提高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從而進一步訓練學生的物理創新能力。

1.4動態化原則

創新是一項綜合技能,在物理課程教學中,對高職學生創新的訓練是一個綜合的、動態的過程。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對知識點都要加以動態特征的分析,多角度、多層面地分析物理現象、定義與原理。主張標新立異,消除傳統思想觀念對學生的負面影響。動態化原則要求物理概念和定律的教學應通過多種方法來完成,應該教育學生學會解決問題的思維習慣,避免單一潛在思維的負面影響。在解決物理問題的過程中,應該注意步驟、方法和分析,試圖以各種視角、以各種方法分析和解決物理學問題,把學生從簡單的思考模式中解放出來,訓練高職學生的發散式思維。

2? ? 高職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策略

2.1? 教師要為學生營造創新的課堂氛圍

2.1.1? 創設和營造自然放松的學習氛圍,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前提。師生感情融治,氣氛和諧,才能給學生生理和情感提供安全保障,才能激發最佳的學習熱情,才能有民主、寬松的學習環境。

2.1.2? 激發和保護好奇心,培養質疑習慣,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起點。好奇是學生的天性,學生能夠質疑是主動學習的一種表現,更是培養創新能力所不可缺少的,在教學中要善于開發和利用學生的好奇心。

2.2? 提高教師理論和專業素質

要想成為合格的高職院校的物理教師,首先,要有端正的三觀、崇高的道德、完善的人格以及開朗豁達的胸襟,并以此影響和帶動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從而成為求真務實、有愛心、有追求的社會主義接班人。高職物理教師必須將物理理論和其他教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從全局考慮編寫教材并設計實際教學問題,讓教材內容便于學生掌握和吸收,促進學生水平和課堂教學效率的不斷提高,鞏固學生的動態發揮。

2.3? 轉變育人的觀念,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在對學生實施創新訓練過程中,教師是執行的關鍵,而影響教師對學生實施創新訓練的則是其教學思想。所以,現代教育必須要改變教師傳統的教學理念。教師需要具有廣泛的專業知識、較好的業務素質、較高的文化素質以及健康的精神。唯有如此,才可以滿足教學改革的要求,從而實現教書育人,真正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教師必須找到自身的角色定位,才可以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發揮應有的功能,才可以帶動學生創新意識的養成。

2.4? 運用質疑教學提高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在科研領域,往往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為重要,在物理教育領域亦是這樣。對于創新的課題,必須具備創新的想象力,因此,物理教學中的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便是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再提出疑問,以訓練學生的發現與質疑問題的能力,并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第一,抓住知識點的質疑因素,培養學習者的懷疑意識。通過回溯物理學的發展歷程,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許多研究成果都是來自于對傳統權威理論的挑戰。比如:伽利略探測“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實驗就是對亞里士多德“物體下落的速度與它本身質量有關”的觀點的挑戰。所以,課堂上教師要不斷捕捉、發現知識點的疑問因素,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勇于發問、善于追問,以此燃起創新思考的火花。

第二,教師要給學生創造懷疑環境,逐步誘導、激勵學生開展懷疑,促使學生形成濃厚的探究動機,讓學生敢于提問。同時,在高職物理課程中,教師應該為學生留出充分的提問和思考問題的機會,以積極的態度為學生創造良好、恰當的問題情境,逐步引導學生大膽提問,指出生活中觀察到的一些物理現象以及物理概念和教學的基本規律。例如,在課堂中學習物理知識似乎很容易,但實際上,要理解其本質,需要探索許多方面。教師不僅要用大膽的設疑和想法來對待每一位教學,更應積極引導學生,給予其充分的指導和肯定。

2.5? 鼓勵學生求異,培養其創新思維能力

求異思維,是指一種引導學習者探究與創新的思維,在物理教學時應提倡學習者求異。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就曾在教堂內發現,懸掛的樹枝狀吊燈被風左右搖擺著,這被其他人看作是一個正?,F象,而伽利略卻因此發現了“擺動等時性”規律。為此,物理教師應力求突破人們習慣理解的禁錮,在教學上提供更多假設,多問學生問題,用一題多解、一解多題、一題多變等思考形式,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用各種思路去思考問題。

總之,在高職院校教育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對學生創造力的培育,通過運用動手操作、合作練習、自我探索等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借助學生自己在教學實踐中對創新意識的主動探索,從而獲取知識,發揮個人智慧,以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專業知識去處理現實問題的能力,使之取得最佳的教學成果。

2.6? 改革實驗方法,激發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實驗是物理學習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很多物理成績好的學生不是簡簡單單的只會背物理公式,而是通過實驗得出結論,加深物理現象在腦海中的應用。所以,作為高職物理教師,要努力提高學生自己動手實驗的能力,真正發揮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能動作用。能運用物理儀器和工具準確的得到物理數據,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在做實驗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充分的引導,鼓勵學生提出物理問題并想出解決的思路和辦法。教師在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后,要和他們一起靜下心研究,開闊學生的思路。一方面,要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另一方面,要讓學生知道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教會他們如何通過實驗驗證自己的假設,從而得出結論。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备呗毼锢斫處煾鼞龅竭@點。

首先,在課堂中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實驗中盡可能減少授課時間,更多地為學生創造了獨立、自由發揮的機會。教師面對學生所面臨的問題,也不能單純包辦或代替,而應通過討論式教學,促使學生用自己的思想去自主地監控教育實踐活動的全過程。? ?其次,通過改變實驗教學模式,積極探索“探究”型課堂教學方法在實驗課中的運用。針對不同的試驗項目,創設問題情境,所傳授的知識點不僅限于原試驗內容,而且把有關知識點貫穿在其中,并強調知識點的相互聯系與擴展,以調動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總之,教學中要充分實現實驗的教學功能,就必須根據教學實際進行創新。教師通過自己的學識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實驗的魅力,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使得他們更有信心去做每一個實驗。親自動手實驗,加深了學生對物理學某些概念的理解,也能讓他們更加大膽的創新與發現。

2.7? 物理教材“生活化”

學習內容在與學生已有經驗相似時,會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這種相似度越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越大。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將物理教材“生活化”,積極引入學生已有生活經驗與社會熱點問題、新技術,不僅要立足于教材,更應超越教材,強化教材的可研究性,不斷充實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在積極探究中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如果只是按照教材內容“照本宣科”,不僅與職業教育的宗旨、目標相違背,更容易使學生喪失學習積極性,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職業教育是為了培養管理型、技能型、實用型人才,不僅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動手實踐能力,還需要其具有較強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教學中應適當整合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生活化,在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鍛煉其創新能力。

2.8? 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與正確思維能力

觀察能力是學生發現問題的前提,是思維的開端。因此,在物理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與正確思維能力。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灌輸“觀察”的重要性。比如說,卡茂林之所以被稱為絕對零度先生,是因為在一次意外的低溫試驗中發現在零下268.98度時,汞的電阻神奇消失,之后他又發現很多類似金屬都有類似現象。正是因為這一發現,他獲得了諾貝爾獎。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多種觀察方法有目的的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同時有目的的指導學生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去觀察事物的特點、規律,先獲得感性認識,之后上升為理性認識,再通過實踐環節解決問題,不斷鼓勵、指導學生形成細微的觀察能力與正確思維能力。

2.9? 注重知識拓展,搭建實踐平臺,營造創新學科氛圍

創造性思維的訓練,通常是針對已有的知識點進行不同范圍的拓展,并逐步使之轉變成為某種創新能力,所以在開展物理學課程時必須重視擴展知識點,逐漸提高學生的物理素質。在教學時,教師必須重視對知識點的廣度和深度的拓展,使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點,并了解其定義和特征,在該條件下在進行發散思考,以增強其創造力。另外,教師在拓展知識點時也必須進入主題,不要偏離物理教學的核心內容,讓學生認識到簡單原理背后深刻的人文含義和豐富的人文常識,不但可以使學生對相關原理認識得比較透徹,還能夠調動其對物理學教學的濃厚興趣,從而增加教學激情。高職院校濃厚的科學氛圍可以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實踐的興趣。因此,在高職物理教學過程中,還可以開展與學生生活應用、社會需求、創新訓練等相關的物理知識競賽和成果發現競賽,增加院校激勵機制,獎勵優秀學生,提高學生的興趣。

3? ? 結束語

培育高職學子的創造力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在高職的物理課程中進一步訓練學生的創造力是我們一直在研究的問題。教師應該在平時的物理教學中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引導學生的創新思想,讓學生能夠更加勇敢地將自己的創新觀念表達出來。唯有如此,才可以逐步培育學生的創造力,為社會和國家培養優秀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洪劍.職校物理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策略[J].試題與研究,2021(32):181-182.

[2]李邦全.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21(30):74-75.

[3]蘭冬蓉.高校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思考[J].山西青年,2021(13):187-188.

[4]蔡勝.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途徑芻探[J].成才之路,2021(13):60-61.

[5]鄭桂亮.淺談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21(03):123-124,127.

[6]丁更乾.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甘肅教育,2020(13):66.

[7]唐永斌.淺談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陜西教育(教學版),2020(06):59.

[8]陸旭.高職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J].高考,2019(18):289.

[ 作者簡介 ]

杜帥,男,河南淅川人,南陽科技職業學院,講師,本科,研究方向:物理。

黑天驕,男,河南鄧州人,南陽科技職業學院,助理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凝聚態物理。

[ 摘要 ]在知識經濟時代,創新能力是人才的靈魂。物理是我國高職教育中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課程,富有實用性、靈活性和綜合性,能夠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所以,教師在高職物理教學過程中應該致力于學生的整體發展,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培養高職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了更好地在日常教育實踐中貫徹創新精神,充分發揮教師教學的資源優勢,進一步提高院校教育質量,本文重點闡述了高職物理課程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原則和對策,力求為國家培育創新型人才奠定基礎。

[ 關鍵詞 ]高職物理;課堂教學;創新能力

猜你喜歡
創新能力課堂教學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創新能力培養視角下的無機化學教學研究
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高職音樂教育改革探討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通用電氣公司創新能力分析
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