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梯田紀行

2022-11-05 15:53聞冰輪
邊疆文學 2022年9期
關鍵詞:梯田老虎

聞冰輪

我是習慣晚睡晚起的,今日特意起一個生平最早的大早,為了多依樹梯田的日出。

早就有起得更早的人占領了多依樹最佳的拍攝位置,各種型號的攝影器材,各種焦段的長槍短炮,早早支在那里。還有眾多端著手機侯在觀景臺的游客?!叭粘鲞€有十五分鐘”,說話者的語氣,仿佛是國家航空航天局地面指揮中心的官員。

這樣的時刻,我不想與任何人攀談,只想微微瞇起眼睛,與天地對話。風穿過梯田撲面而來的聲音隱隱遼遠,仿佛從萬里的遠方逶迤趕來。日出開始前的景色無比夢幻,梯田優美的輪廓在晨曦中若隱若現,是一幅極其淡雅的水墨畫,變幻莫測著。五座山峰筆直挺拔,如來五指托日,多依樹梯田就修筑在五指山上,多依樹舉世聞名的日出梯田之景,由五指山炫目奇幻的魔力構成。這座山我曾經去過,眾多奇峰怪石林立,木蘭花、杜鵑花、金絲梅成片,山脈浩蕩綿延,森林茂密蔥蘢,山下有一座觀音寺。

早晨的云霧彌漫在梯田和山路上,村寨和樹林虛無縹緲著。云霧把整個世界籠罩住,只能看到朦朦朧朧的樹梢。人在這樣的云霧間,忽滋生出浩瀚汪洋中茫然無所依的孤寂感。我遠遠躲在人群之后,并不想去搶占利于拍照的位置,因為我是那個來看日出而非來拍日出的人。

日出前天地間的所有呈現似乎與那些早早到來的人無關,他們是目不視物者,不愿在拍攝之前白費力氣地親眼觀看,只想將本該親眼觀看的東西拍成照片,高高興興地搜集并堆疊起來,就好像它們是郵票一樣。他們閑聊著,吃著帶來的早餐糕點,只等日出那一刻的狂歡。風光攝影是一門與自然相關的藝術,人們以前所未有的熱情投身于拍照的偉大事業之中,卻獨獨忘了融入自然。如今這個時代偏愛圖像而不信實物,偏愛復制本而忽略原稿,偏愛表現而不顧現實,喜歡現象甚于存在。視覺是王道,拍照即正義,似乎萬物的存在是為了終結于照片。

五指山把手機軟件預告的日出時間推遲了半個小時,多依樹梯田躲在五指山的庇護下遲遲不肯揭開蓋頭。多依樹梯田景區包括多依樹、愛春、大瓦遮等連片的萬畝梯田,數千級梯田從多依樹村寨下面一直往幽深的紅河谷里延伸,水、山、天和村寨相接相連,被不停涌動蒸騰的云霧所籠罩,于是萬畝梯田和村寨都掩映在一片茫茫中,在妙曼云海的協助下悄悄繪制神奇壯麗的圖景。大霧籠罩著村子和梯田,朦朦朧朧中依稀能看到村里亮著的燈。一陣風掠過,霧氣急速從山上退潮般往下退,樹露出來了,村邊的梯田也吹開了幾片。幾秒后,霧舌再次慢慢往上攀,幾番拉鋸之下,梯田和村落終還是時隱時現,那霧色或密不透風,或疏可走馬,一幅水墨寫意畫赫然在目。

太陽終于從五指山的手指縫里吐了出來,天下最具夢幻色彩的日出終以最最旖旎的呈現,犒賞了苦苦守候的人們。高聳的山峰依然被霧氣籠罩,從那里鉆出來的太陽卻是霞光萬丈。云海飄飄如四面環繞的海浪,這海浪染滿旭日濃郁的艷紅,簇擁出一座金色的海島。光與影的交融連著秋冬連著春夏,整個世界的色彩開始千變萬化,魔法師以獨特方式娓娓描述著千年過往。

可以和太陽對話的地方很多,但腳踩千級梯田與太陽對話的地方,唯有多依樹。

紅色的朝陽投射在村莊的輪廓之上,投射在天階一般的梯田上,也投射在心頭之上。夢中才有的幻景統攝整個天地,我置身于無邊無際的巨大迷宮,忽然不知起點和終點。

抵達老虎嘴梯田時的心情,宛若初戀時奔赴約會,平靜外表下是無比劇烈的心跳。陡坡上相疊互倚的萬畝梯田,筑起一場驚心動魄的雕塑展覽,給千變萬化的云朵從空中俯瞰。那股一仰難盡的宏大氣勢,看得人呼吸困難,心悅誠服。

初春的梯田,一山一梁都裝滿了水,陽光灑下來,層層梯田成為一面面形狀各異的鏡面,從大山上,從各個角度上,形成魔術般的反射與折射,于是漫山遍野都是粼粼的波光。朝霞的顏色,藍天的顏色,飛鳥的身影,倒映在一望無際的立體海洋里,綿延到無窮遠的山那頭。

忘情地走入,深情的凝望,無法分辨出我在梯田之上,還是梯田在我心上。

因為老虎嘴的故事,因為亙古至今的那個威猛傳說,勐品、阿勐控、保山寨三大片區組成的梯田,成為元陽乃至世界梯田景區中,山勢最險峻,氣勢最恢宏,布局最壯觀的梯田風景。這里還是雄鷹在腳下飛的一域壯麗奇境。

三十度至五十度的陡坡上,千余畝梯田順著山坡向四面八方縱情延伸直至谷底,壯觀雄奇且高險綺麗。山頭是青山流水,綠樹村莊,村子下面是層層梯田直落河谷,谷底到山頂的海拔高差在千米以上。從河谷仰望,一溝一梁的山嶺上布滿或寬或窄或長或短的梯田,或直或曲的線條錯落有致形態不一。一層梯田就是一級臺階,從河谷緩緩向兩邊山坡舒展升高,滿山梯田就是一排排登高的天梯,直上藍天。

梯田的那一面有只老虎,神圣的、有故事的老虎,雄踞于距縣城南部五十公里處的一座懸崖峭壁上。老虎張開大口仰天咆哮著,由于文學思維的緣故吧,我總是把這只老虎看成哈尼民族的一種更深奧更有心靈訴求的表達形式。老虎肯定是具備某種神性的動物,它的陌生或它的非存在,是為古人的幻想解除束縛的東西。于是他們把非現實世界的各個方面歸之于這只老虎,比如對官名利祿的追逐,對糧食豐收的期盼,對家人健康的祈禱。于是,傳說的力量猶如一道符咒,從遠古綿延至今,將老虎嘴這片疆域裹挾上了威嚴而神圣的靈性,令眾生一直敬畏著膜拜著。

歲月荏苒,哈尼人就讓這只老虎端坐于聞名遐邇的老虎嘴,充當著一個神圣的角色,與萬畝梯田和旖旎風光完美融合在一起。這片廣袤的地域已經被老虎化了,老虎自己也被梯田化了。不遠萬里來到老虎嘴的游客,一定可以在導游的指點與引導下,看到一只只具備各種形態和毛色的老虎,它們是穩坐如鐘即將出山的虎,色彩斑斕一身可愛的虎,傲立梯田虎虎生威的虎。

我喜歡站在至高處俯瞰,四散而開的猛品梯田向著我盛開而來,飛云走霧間,一只遨游的山鷹講述著涅槃重生的故事。三千多畝梯田被魔術師隨性舞弄出一只千年的神龜,八匹奔騰的駿馬,千條靜臥的蟒蛇,萬朵綻放的花朵。

融于自然并隨自然而變,梯田對眸陽光時神態無比欣喜,一縷春風就呼喚出億萬片綠葉。它們在面對黑暗和嚴冬時是傲然孑立的,即便所有葉片落盡,也依然保持風骨拒絕妥協。草頂木墻的田棚散落在山頂與半山腰,散落在田間,簡單的外形內有一個完美自足的小世界,哈尼人只要有火塘,有煙筒,有農具就很知足。這些小小的田棚如波光中航行的小舟,載我泅渡千頃綠波,去觸撫一個堅強民族的柔軟心靈。

哈尼朋友手指著波光粼粼的遠方說:你看,那里有一張神奇的面孔,黑黢神武的劍眉,威風凜凜的眼睛,棱角分明的嘴巴,那就是山神!

我努力凝眸再凝眸,怎么都無法在光影與梯田的線條交融里看見山神。哈尼老鄉不容置疑的堅定語氣,栩栩如生的指點描繪,令我懷疑自己視力出了故障。最后的最后,我依然沒能看見他說的山神。但我似乎并未氣餒,我想,也許只有把自己變成神,才能看見神。

在內心深處,我是寧愿相信山神臉譜果真就在那里的,如此壯麗絕美的地方豈能沒有山神的存在呢。著名學者王清華老師有本書的名字就叫《凝視山神的臉譜》,哈尼人對森林、河流、大山、梯田的敬畏,與他們對神靈的敬畏毫無高下之分。這個民族有著強烈的自然精神,是真正用身心去融入自然的民族,這是他們最深厚的文化底蘊。不論撕開大嘴向天咆哮的老虎嘴,還是四蹄駕云向天奔騰的駿馬,都是哈尼人骨子里最最堅韌的生息理念,亦是我敬重他們的理由。

太陽從西面的阿猛控梯田開始落山,天地間頓時奏響一曲氣勢磅礴的壯闊交響。天空變成一片彤紅,兩千多畝梯田瞬間置身于金色的輝煌中。它們嵌刻在從淵谷直伸高山的三座山脊上,高低錯落,忽大忽小,有曲有直,如同三條飛舞的巨龍,在余暉中盡情演繹骨子里與血脈中的生命張力。

太陽越落越低,彤紅變成暗紅,色譜中多出一些紫色與藍色,梯田的輪廓朝四面八方暈染開去。

世間最為漫長的故事里都有落日,老虎嘴的落日,是最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喜歡一個地方的理由,不在于它有多少奇景,不在于它多么奢靡時尚,而在于它對我內心深藏的問題提示出了答案。

全福莊、大魚塘、黃草嶺、箐口的萬畝梯田分布在九百米到兩千米海拔之間,以落差三千多級的天梯直抵蒼庭。山谷的另一面,山坡連帶梯田直插進深邃的紅河谷底,融入滾滾河流之中。每一級梯田都是一道哲學命題,每一疊天階都是一片心靈的加持。燦爛的天光投射下清凈如鱗的波紋,金色的溢彩碎片綴滿山體,這驚世駭俗的梯田,演繹的是一個民族堅韌的毅力與過人的智慧。

金秋時節的麥穗高昂著頭,猶如時間的念珠被高高掛起,接受微風的膜拜,在千里綿延中熠熠生輝。沒有這些麥穗,傳媒渲染的藍色梯田金色梯田都是無稽之談,所有攝影師的作品都毫無價值,詩人的詠嘆也淪為空談。紅米是梯田不朽的靈魂,是千年留存的唯一理由。這片大地,因為有了紅米的加持,才具備了神性。哈尼人的萬里遷徙,最終歸宿于給他們帶來紅米收獲的萬畝梯田。

陽光與森林,梯田與紅米,云海白霧中亙古不息的記憶傳唱,使人能夠看見生活本來的樣子,看見許多困惑者的共同向往,最終看見自己。這片疆域所呈現的安然與包容,舒緩與自由,可以讓疲憊的心靈安全泅渡冰冷的河流。

蘭波說:詩人,生活在別處,在沙漠,在海洋。

深度行走的過程是一場永遠沒有終點的旅行,因為抵達與出走本是一體。作為一名深入元陽的行者,我需要以獨處的方式來沉浸其中,才能完成一場田野調查式的深度感受,才能在喧囂中解讀哈尼人的深切孤獨,解讀他們戰勝孤獨的過程。這個過程同時也在探索自己的內心,對孤獨重新獲取嶄新的認識。

哈尼人獨處于白云繚繞的哀牢深山之中,以宏大的筑建氣派和深邃的稻作文化內涵,建造出一片最集中、最發達的地理構成環境。他們以曠世的天梯,千年的紅米,與太陽對話的神性,獨享著自己的清高與孤傲。對這世上的諸多榮華,他們有著徹底的不屑,作為世界農耕史冊中省略不去的重要民族,與時俱進地冷眼旁觀著這個喧嚷畸形的盛世。

行走在這片帶著自然和文明原初面貌的疆域上,氤氳在它溫暖的質地和粗樸的氣息里,能夠一次又一次想見這片廣袤大地上光陰的久遠,水流的豐沛,春耕秋獲的循壞。

作為一個團結而緊密的民族,哈尼族有著天然的樂觀主義精神,這種樂觀讓每個個體既堅強又獨立,支撐他們在與天地和大自然的周旋中完成家園與自我的塑造,誕生出豐饒的民族文化,同時包容接納著其他眾多民族。他們對大自然有著本真的理解和無限的熱情,他們認定是看不見而又無處不在的自然神靈,主宰著人類的生死存亡,人類只是大自然里的一分子,與樹木花草鳥獸魚蟲一樣享有平等的權利。他們懂得感恩,陽光雨露,空氣泉水,梯田森林都是大自然的恩賜,他們很小心地接受著這種恩賜,享受著繁衍生息的歡欣和快樂,同時以滿腔的熱愛和忠誠回報著大自然。他們年復一年對大自然頂禮膜拜,對那無所不在的神靈心懷感激。他們總是懷著熱切的期望,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人丁興旺,山寨平安。

上天澤厚,眾生湍湍。蒼蒼茫茫的大地上,萬物遇水而生,春秋冬夏;巍峨蔥郁的哀牢山中,哈尼族相與耕牧,日月代序。作為這片土地上的古老民族,從青藏高原走下來的哈尼族人,他們奉天地為旨教,將虎豹為圖騰,指樹木為寨神,以魚鳥為精神。他們在一個個傳統的節日以及隆重的場合,以歌以舞,以詞以禱,與日月山河長相應答。佛教宣揚活在當下,并非不憶過往不想未來,而是專注于過程,一個過程只執著于一件事情?!笆职亚嘌聿鍧M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哈尼人在耕種之中已然悟透禪意,他們的專注與執著,是始終保持淡定的法寶。

歷史是脆弱的,因為它被寫在了紙上畫在了墻上。歷史又是堅強的,總有一批人愿意守護歷史的真實,希望它永不磨滅。森林、村寨、梯田、河流正在遙遠處緩緩對焦,它們沉浮在時空的邊緣,它是元陽的,也是世界的,因打通紅米千年基因不退化的任督二脈,成為全球農業文化遺產。它是彩色的,多維的,天然具備來自文學與藝術的強烈指代,以一千三百年的漫漫時光,創造并沿襲著亙古的農耕文化,沉浸在不可復制的自我體系中。

人和風景最好的狀態,當是相遇。沒有目的,不設計劃,只是這個時間這個地點,恰恰碰到了,讓它花瓣自開,自顯音聲形色萬相,然后如讀一本喜愛之書那般,一徑的讀下去。

哈尼人從未建成自己的城市,卻在進入哀牢山之后,在險峻蒼涼的大山里,建造出一個與長城同歲的浩大工程。他們將大山視為一個龐大的生命體,這個生命體與自己血脈相關。在他們眼里心里,紅河河谷地段,哀牢山陡峭的山峰上,山凹處的腹部,都與本民族的生存息息相關。他們沒有認為大山是封閉的,與世隔絕的,這山重水復的險境天生如此,心安之處即我家。他們一寸一寸修筑數百級至幾千級的精致天梯,從山頂層層懸垂直抵山腳,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都具備了山一樣豁達的人生態度。面對風雨雷電,自然災害,他們時刻抱著順其自然、坦然接納的姿態。災害降臨,田園被毀,重新修筑就是。不是每個民族都有能力去雕刻一座大山,也不是每個民族都以這樣的方式與上蒼對話。

翻遍史記典籍,很少有漢文文獻記錄過千以年來發生在哀牢山中的這一切,也無人見證哈尼人如何將生命與血淚毫不吝惜地揮灑在這片大地。無人知曉他們如何用最最簡陋的工具完成了這項卓越的墾鑿,也無從知曉他們憑借什么意志力付出幾十代人的時光代價,與梯田世代纏繞。時光橫流,當奇跡最后呈現在天地之間時,已經若干個世紀過去了,連天接地的幾十萬畝梯田猶如神造一般驚現于世人眼前,拔地而起又墜入云端,面積遼闊且氣勢磅礴。樸素的農業梯田被他們精練成充滿藝術感的線條與平面,無盡的云霧天光將之升華為美學意義的震撼畫面。這里,被學術界公認為中外梯田層次最高、最為獨特壯麗的農業景觀,堪稱世界一絕。法國人類學家歐也納盛贊:“紅河哈尼梯田是真正的大地雕塑藝術,哈尼人是神奇的雕塑土地的人?!?/p>

我始終疑惑著哈尼人為何在一千多年的時光里沒有筑成自己的城市,形成自己的城邦。以他們的勤勞與聰慧,應當建造出許多城市,應當擁有一個王國。但是他們沒有。我努力尋找蛛絲馬跡,希望找尋最詳實的史料去填補那些破損的時空,去破解心中的謎團。

地理環境的制約,讓偉大的民族只能順應。紅河南岸的哀牢山沒有一塊足以展開來成為城市的開闊地,逼仄陡峭的地勢,讓哈尼人的生存只能以村寨為單位,此村抵達彼村需要翻山越嶺,村與村之間的連接只能依靠高亢綿長的歌喉。天堂在上,梯田在下,梯田哲學是詩和遠方的融合,也重新塑造了哈尼族的生存邏輯。哈尼人不得不收拾起建造城市的夢想,將全部心神都用來建筑梯田,這個苦難深重的民族,迫切需要耕作文化承載自己的千年延續,民族的氣息需要偉大的梯田進行加持。在爭取天時、地利與生態環境協調相處方面,沒有任何民族誕生過超出哈尼梯田的作品。

每登上一層梯田,便意味著我的每一步消失,意味著我的非存在又加深了一個層級。這樣的險峻與博大,讓我收斂起了內心的輕狂而變得無比謙卑。一千三百年的歷史,一個人走進去,就像一粒沙被吹進沙漠,立刻不見了蹤影。

我尋訪一名又一名哈尼人,被他們的堅韌,包容,樂觀,豁達深深吸引。恰恰是與時代的若即若離,成就了這樣迷人的性格,仿若波西米亞的心與布爾喬亞的情調。想想江山萬里,真正有趣的人生實在不多。悠然是恰到好處的生活態度,若能做一個世界和自我的雙重隱身人,是不是就可以時刻感受快樂。

人人心中都有一座梯田。歷史上的梯田,地理上的梯田,照片上的梯田,活著的梯田。它流傳于文字圖片視頻中,隱身于世界文化遺產的眩光中,跨界于電影動漫音樂文創的三維呈現中,鏈接于全球共享的農業資源寶庫中。

即便曾經有十八個理由錯過梯田,但梯田依舊還在這里。一山一水,一人一事,以影像或文字作為媒介,同散落在地球其他角落的生活方式發生著各種各樣的碰撞。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彼岸的伊人是個模糊的意象,它意味著各種可能性,猶如保持神秘感是愛情保鮮的永恒秘訣一般,森林、村寨、梯田、河流,始終保持靜默,始終保持神秘。

猜你喜歡
梯田老虎
甘肅梯田
水天一色梯田美
老虎
云南梯田
《晨云soho》《初晨soho》《漫漫云峰》《日出梯田》
龍脊梯田
雨后梯田如仙境
老虎
老虎喜歡吃什么
老虎不在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