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時代會計人才培養模式變革研究

2022-11-07 16:29許玲玲副教授博士李登舉鄭州財經學院河南鄭州450000
商業會計 2022年14期
關鍵詞:財會職稱河南省

許玲玲 (副教授/博士) 李登舉 (鄭州財經學院 河南鄭州 450000)

一、引言

根據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會計信息調查中心、北京元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在2021年聯合調查的最新結果顯示,財務云、電子發票、會計大數據分析與處理技術等十大IT技術極大地改變了財會行業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效率,同時還認為深度學習與智能決策等五大信息技術將深刻影響會計人才的數據分析能力。由此可見,高校財會類專業畢業生不僅要有牢固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持續自我學習能力,更要具備一定的互聯網信息技術運用能力,才能滿足未來就業市場的需求。傳統的會計人才培養模式面臨巨大的挑戰和壓力,高校應該如何調整以培養出適應時代發展和滿足市場需求的高質量會計人才,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

國內外目前研究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的文獻比較豐富,但研究結論并未達成一致。Pan and Perera(2012)認為現有的大學會計課程并不能滿足市場需求。Bayerlein et al.(2017)認為澳大利亞大多數會計本科學位教育在很大程度上無法滿足職業需求。王軍(2008)認為我國會計人才隊伍總體數量較多但發展質量還不夠,要加強和抓緊會計人才隊伍的建設。程平和王爽(2018)認為目前很少有高校將互聯網技術相關課程納入財會專業課程體系,大多仍然主要是從事財會軟件操作,應加大信息技術方面的課程建設。財會教育從“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不是某種教學方式的改革,而是教育教學范式的轉型。孟焰和李玲(2007)等認為會計人才的培養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來設置課程體系,要注重學生人文精神和社會責任的培養(汪偉,2017)。董青和程愷之(2021)認為在“互聯網+”時代,高校應加強對財會學生大數據分析和網絡技術的培養。

以上文獻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但現有研究成果依然存在以下不足:(1)大多是規范研究,采用樣本數據研究的相對較少。(2)大多數研究都是基于特定的國家情境或我國財會教育的普遍性問題視角,或分析某個高校財會專業培養問題,而較少結合特定地區給出針對性的改革建議。本文認為每個地區都有特定的會計人才群體和特有的資源優勢,充分挖掘當地資源優勢進行財會創新人才的培養,一方面有利于降低培養成本和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為本地區培養和儲備更多的會計人才精英?;诖?,本文在借鑒現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河南省教育廳公布的2022年河南省具有普通高等學歷教育招生資格的高等學校名單為基礎,探索適合河南省特色的會計人才培養模式。

二、河南省高校會計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本文利用高校官網手工搜集了河南省高校的財會專業信息,其中有22個高校(包括19個??圃盒?、2個獨立學院和1所分校辦學點)無會計相關專業或信息缺失??紤]到分析結果的可靠性,因此本文剔除了這些樣本,利用剩余的49所普通本科院校、65所高職(??疲┰盒?、3所獨立學院共117所高校的財會專業信息進行分析,以探討河南省高校會計人才培養模式方面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原因剖析。

(一)學校人文素養教育不足,亟需進行課程改革

財會教育要以培養健全的人才為目標,加強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誠信和廉潔等方面的教育引導。層次越高的財務人員,個人的職業素養要求也越高,要求更高的工作責任心、合作能力和領導能力。通觀河南省117所高校的人才培養方案,人文素養方面課程安排很少。有些院校開設有思想道德修養、會計職業道德、文學賞析及音樂賞析等方面的課程;有些院校開設有各種社團活動、志愿者活動、講座或各種比賽等鍛煉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等,但遠不能滿足提高財會專業學生人文素養的需求。然而人文素養教育的加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高校長時間的積淀和文化氛圍的熏陶。目前河南省高校財會課程設置中專業課程占據了絕大部分課時和學分,人文素養方面課程多是選修課,學生重視程度不夠,用于人文素養課程方面的時間和精力比較有限。而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為本科生開設《社會心理學》《〈資本論〉選讀》《中國經濟史》和《外國經濟史》等必修課程,幫助學生從心理、思想和思維模式等方面提高內在人文素養值得河南省高校借鑒。而河南省高校通常將心理學作為選修課程,學生對經濟學經典閱讀不足,這不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和拓寬學生的視野,影響學生未來財務工作中的人際交往能力與戰略遠見。

(二)課程設置同質,在線課程質量尚需提高

根據對河南省高校的人才培養方案的調查,課程安排大同小異。首先,都有必修的通識教育課政治、英語和體育課程,其次是專業基礎課、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這些專業課程基本都涵蓋了基礎會計、成本會計、中高級財務會計、財務管理、稅法、審計、管理會計和會計電算化等內容,還有一些類似的實習實踐課程,課程體系存在嚴重的同質問題,導致培養的會計人才知識結構類似,缺乏鮮明特色和核心競爭力。只有少數高校結合本校特色和市場需求開設有方向性的專業課程,如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開設有航空制造成本會計、計算機輔助審計和基本建設項目審計課程。鄭州財經學院會計學院利用移動客戶端、大數據分析、云會計平臺等進行會計人才教學模式的改革。同時,河南省高校的官網建設尚有待提高,很多高校網站上披露了財會方面的精品課程但大多是文字說明。雖然在新冠疫情影響下,能夠滿足“互聯網+”時代學生隨時隨地學習的需求,但在線課程質量還需進一步提高,需要加大在線練習和考核等內容。

(三)學生實踐能力較差,亟需加大產學研合作

目前河南省高校都開設有實訓實踐課程,并通過產學研結合與各類企業、會計師事務所合作為學生提供實習崗位,通過校外兼職導師對學生論文提供指導和實務操作引導;一些學校采用了現代學徒制培養試點、訂單班培養或頂崗實習等方式,直接與企業對接,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但整體來看,學生財務實踐能力依然較差。一是雖然高?;径荚O有財會實驗室,如會計手工實驗、財務軟件操作和沙盤模擬實訓,但由于實驗課時緊張和某些學生專業基礎知識不牢固,通過手工實驗學生只能掌握基本的會計核算流程,難以站在企業戰略管理的高度理解財務工作。二是畢業生難以滿足不同行業企業財務工作的需求,如房地產企業、生物企業、銀行和互聯網金融企業等對財會學生有不同的實踐能力要求,但由于財會學生所學專業知識的同質性,不了解不同行業的交易和事項差異,難以做到“業財融合”。此外,目前企業都很重視利用大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但只有部分財會專業學生會簡單利用Excel進行數據分析或甚至不會使用Excel進行財務辦公操作,更是缺乏使用統計軟件進行財務數據分析的能力。三是由于財務工作的特殊性和保密性,學生到企業參觀學習,學生無法親自動手參與財務工作,對所參觀企業的財務信息只是流于表面,無法深刻理解財務工作的實質。

(四)師資力量整體不強,亟需改革人才招聘和職稱評審制度

根據各學校官網調查,截至2021年12月,河南省117所高校財會專業教師平均數為26人,其中人數最多的是民辦高校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會計學院,有103名教師,人數多于有會計學國家級特色專業的河南財經政法大學(98)和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89),人數最少的學校財會專業教師不到10人,不同高校之間財會教師人數差距懸殊,且雙語教師人數較少。其中,普通本科院校財會專業教師平均數為28人;普通本科院校中公辦院校財會專業教師平均數為23人,有博士學歷和副教授及以上職稱的教師平均數分別為3人和15人,民辦院校財會專業教師平均數為36人,有博士學歷和副教授及以上職稱的教師平均數分別2人和10人,可以看出普通公辦本科院校的財會專業教師平均人數少于民辦本科高校,但擁有博士學歷和副教授及以上職稱的教師平均數多于民辦本科高校。此外,??圃盒X敃I教師平均數為19人,人數最多的是民辦高校洛陽職業技術學院會計學院(52);??圃盒V泄k院校財會專業教師平均數為17人,有博士學歷和副教授及以上職稱的教師平均數分別為1人和5人;民辦院校財會專業教師平均數為15人,有博士學歷和副教授及以上職稱的教師平均數分別為1人和6人,可以看出公辦??圃盒5呢敃I教師平均人數、高學歷和高職稱人數與民辦??聘咝1容^接近。整體來看,河南省普通本科院校財會專業教師人數多于??圃盒?,尤其是普通公辦本科院校擁有較多的高學歷和高職稱教師,民辦??圃盒5呢敃I師資力量最為薄弱。河南省高校財會專業師資力量不足,與河南省的人才招聘和職稱評定制度有一定關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方面,由于河南省普通本科院校招聘一般招博士及以上學歷,對于師資力量緊缺的財會專業也不放松政策,再加上會計學博士在國內尚稀缺,導致很多本科院校長期無教師引進或招聘其他非財會專業博士予以替代;另一方面,雖然河南省已經將職稱評審權下放到高校,但河南省高校財會專業教師中高職稱人數依然較少,大部分本科院校都進一步加大了職稱評審條件中對于論文和項目等的科研要求,如發表的期刊論文只認定獨立發表的文章、與外校合作的項目無本校名稱不認定等,導致一些教師無法通過職稱認定,造成部分人才流失。此外,在職稱認定中,可以量化的、與教學相關的只有教學質量考核優秀次數,而對于教師費時費力進行的教學改革、課程開發等內容給予的分值較少,影響了教師進行教學改革的積極性和提高教學質量的熱情,降低了會計人才的培養質量。

三、“互聯網+”時代河南省高校會計人才培養模式變革措施研究

(一)加大人文素養教育力度

首先,建議開設一門會計文化教育課程,可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郭道揚教授的《中國會計史稿》等著作作為輔導教材,引導學生通過通讀會計發展歷史明白財務工作的實質和基本原理,從中發現會計人才應當具備的人文素養和能力要求。其次,可以將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的“知智行大講堂”在河南省高校進行推廣,辦成河南省特色的“財會百家講壇”,建議邀請全國會計領軍人才、河南省會計領軍人才、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和注冊會計師考試“金榜”考生、企業財務總監和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等進入高校輪流講座,不僅可以講授財務工作實踐、會計準則改革、會計職稱考試等內容,還可以講授財務人生感悟,不僅可以拓展在校學生的視野和幫助其明晰職業取向,還可以充分發揮現有會計人才的作用。

(二)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

首先,建議利用上市公司年報結合熱點案例講述,讓學生明白學習的課程在未來財務工作中將如何應用,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其次,開發適應“互聯網+”時代需要的課程,提高學生的大數據分析能力。如可以學習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開設的《會計信息與數據分析》、重慶理工大學開設的《會計軟件開發技術》等系列課程,幫助財會專業學生掌握互聯網思維模式和提高大數據爬取、挖掘與分析等能力,以培養既懂財務核算又會軟件開發和數據分析的復合型會計人才,從而提高河南財會專業學生的市場競爭力。同時,可以開設Stata、SPSS及Python等軟件課程,提高學生使用統計軟件進行大數據分析的能力。最后,還要根據“一帶一路”戰略需要,加大雙語課程和國際會計準則等課程開發,學習不同國家的會計準則和法律知識以培養國際化的會計人才,滿足企業“走出去”的需求。

(三)強化校內校外實踐

首先,校內實踐環節要加強。目前河南省高?;径冀ㄔO有大型會計實訓室,硬件和軟件設施投入很大,但大部分高校資源存在重復建設等情況??梢酝ㄟ^開發網上實訓課程,通過學校官網和連接愛課程網(iCourse)或中國大學慕課(MOOC)進行公開講授,達到更好的實踐效果。再如可以學習南京大學商學院會計學系與中興新云合作創建的“南大·中興新云智能財務實驗室”,借助虛擬視覺(VR)技術幫助學生體驗智能化技術在財務領域的應用和了解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下的大型企業業務場景,以彌補當前學生實地參觀企業卻無法融入財務實際操作過程的不足。其次,要加強與校外企業進行產學研合作,為學生創造更多實踐機會,比如實行現代學徒制試點、訂單班等進行產教融合,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四)加大教師培訓和考核力度

很多高校對“互聯網+”重視不足,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落后,會計教師自身知識體系需要更新。首先,加大教師培訓和學習力度。河南省高校目前尚缺乏互聯網時代需求的課程,因此應加大教師培訓力度,支持教師外出學習和開發新課程,比如資助教師參與類似“互聯網+會計/審計”等師資培訓。其次,建立教師教學質量獎懲考核制度。一方面改革職稱認定制度,加大對教學質量方面成果的認定,比如對于教師開展的有益的教學改革在職稱評審時與科研成果同等認定。同時加大對教師教學質量的獎懲力度,提高教師的教學熱情,比如對于老師開發大數據方面的新課程,給予較高的薪酬獎勵。

(五)整合河南省優質教育資源

2019年1月,河南理工大學與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河南農業大學、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和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五校簽訂協議,將進行“課程互選、學分互認”,這是河南省首次實行教育教學資源共享新型教學管理制度,對于推動不同特色院校融合發展和拓寬人才培養途徑具有重要意義。同樣,可以整合河南省教育資源,建設有河南省特色的財會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首先,應調整職稱認定制度,只要可以提供相關證明,應將不同院校之間合作的項目或發表的論文予以共同認定,否則財會專業教師就難以取得突破,無法與其他高校教師進行有效合作,不利于高校教師之間的交流,也難以實現科研成果的大提升。其次,不同院校之間可以進行聯合培養,實現教育資源共享,打破校園界限。此外,要培養具有不同行業特征和河南省特色的會計人才?!盎ヂ摼W+”時代要求財務人員要進行業財融合,要具備多學科綜合知識(魏娟和顧超成,2021),河南省高校具有豐富的資源,不僅校內可以為財會專業學生提供很多了解一線業務的機會,還可以將河南省高?;ヂ摶ネ?,培養獨具特色的河南省會計人才。

猜你喜歡
財會職稱河南省
河南省體育館近年承辦的主要賽事
學術造假將被撤銷職稱并記入誠信檔案
《職稱評審管理暫行規定》讓學術造假撤銷職稱有法可依
職稱:追尋幸福中的成長
河南省體育館近年承辦的主要賽事
財會職業及教育的新挑戰
提升行政事業單位財會工作的探討
發揮財會管理功能促進企業提高效益
職稱
試論棋例裁決難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