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CiteSpace的小柴胡湯相關研究可視化分析*

2022-11-08 01:37關東龍虎婭敏邱祥玉吳施國
中醫藥導報 2022年5期
關鍵詞:少陽發文聚類

關東龍,虎婭敏,邱祥玉,吳施國

(云南中醫藥大學,云南 昆明 650500)

小柴胡湯出自于張仲景《傷寒論》的少陽病篇第96條,用于治療少陽經腑受邪,樞機不利證。小柴胡湯中柴胡疏散少陽經邪,疏理少陽氣郁;黃芩清少陽膽腑郁火;半夏、生姜既助柴胡行氣散郁,又可降逆止嘔;人參、大棗、炙甘草扶正祛邪,補脾氣,以防肝病傳脾[1]。小柴胡湯作為“和解劑”的代表方,其臨床運用十分廣泛,對于消化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心腦血管疾病、內分泌疾病、腫瘤等均有較好的療效。其中消化系統疾病主要包括胃炎、消化性潰瘍、消化不良、功能性便秘、慢性肝炎等;呼吸系統疾病主要包括咳嗽、咳嗽變異性哮喘、肺部感染等;心腦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冠心病、高血壓、中風等;內分泌系統疾病主要包括糖尿病、甲狀腺炎等[2]?,F代藥理研究表明小柴胡湯具有抗肝纖維化、抗炎、調節免疫、調節內分泌、抗腫瘤等作用[3]。本研究擬通過文獻計量分析與可視化分析,歸納整理小柴胡湯研究的相關文獻,探究小柴胡湯的研究熱點及趨勢,旨在為相關研究提供研究方向和研究基礎。

1 資料與方法

1.1 數據來源 本研究以中國知網(CNKI)、維普、萬方、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CBM)為檢索數據庫。CNKI檢索方式:“主題=小柴胡湯”;維普數據庫檢索方式:“任意字段=小柴胡湯”;萬方數據庫選擇期刊論文進行全部精準檢索;CBM選擇文獻檢索進行全部字段智能檢索。檢索各數據庫建庫至2021年12月26日的文獻,排除英文文獻、學位論文、會議、報紙、古籍、特色期刊后,CNKI、萬方、維普、CBM數據庫分別收錄文獻5 277篇、5 860篇、4 349篇、5 273篇。根據標題、作者和摘要進行文獻去重[4],得到11 625篇文獻。

1.2 數據處理 文獻檢索結果以Refworks格式導出文獻的題錄并保存,使用Excel和Citespace.5.8.R3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小柴胡湯首篇文獻發表于CNKI的時間為1954年,且發表時間最早。因此時間限定為1954年至2021年,時間切片為3,分析和計算的節點設置為作者(Author)、機構(Institution)、關鍵詞(Keyword),閾值設置(Selection Criteria):Top N=50。

2 結 果

2.1 年發文量 1954—1986年,小柴胡湯相關研究的發文量<100篇,說明小柴胡湯的研究處于起步階段;1987—2021年,小柴胡湯的研究處于發展階段,表明小柴胡湯越來越受研究者的關注,于2020年發文量到達頂峰,為1 289篇;2021年發文量略微下降,就總體趨勢而言,小柴胡湯的研究依舊是研究者的研究熱點。(見圖1)

圖1 1954—2021 年發文數量趨勢圖

2.2 作者分析 11 625篇文獻,涉及1 320名作者。發文量≥18篇的作者共有23名。其中發文量最高的作者為劉中景,發文46篇。發文≥24篇的作者見表1。根據普萊斯定律[5],M=,計算得出核心作者最少發文量取整數為5篇,共有439名核心作者,發文共計3 837篇,不足11 625篇的50%,故小柴胡湯的相關研究尚未形成顯著的核心作者群。文獻分析結果顯示共有1 320名作者,形成了1 403組合作關系,網絡密度(Density)為0.001 6,表明研究者之間存在交流與合作關系,形成了多個研究團隊。(見圖2)

表1 發文量≥24 篇的作者

圖2 作者網絡視圖

2.3 研究機構 納入的文獻涉及900家研究機構,發文量≥24篇的研究機構有10家。發文量前3的研究機構分別是天津中醫藥大學(57篇)、北京中醫藥大學(47篇)和南京中醫藥大學(47篇)。(見表2)參與小柴胡湯研究的機構以這3家研究機構為代表。研究機構可視化圖譜中有900個節點,1條連線。(見圖3)表明研究小柴胡湯的機構之間很少有合作關系,為提高研究效率和營造良好的研究環境,應增加科研機構間的合作與交流。

圖3 研究機構的合作圖譜

表2 主要研究機構相關信息表(發文量≥24 篇)

2.4 關鍵詞

2.4.1 關鍵詞共現 關鍵詞是對研究內容的高度總結和概括,可反映文章的核心內容。頻數≥100的關鍵詞有35個,除去主題詞外,出現頻數最高的關鍵詞是《傷寒論》(380次),其次是臨床運用(357次)。自1954年研究小柴胡湯開始,小柴胡湯及其臨床運用就備受研究者重視。(見表3)研究小柴胡湯的關鍵詞共計1 258個,而關鍵詞之間建立關聯關系的有3 136組,網絡密度(Density)為0.004,表明關鍵詞之間的關聯性較強。(見圖4)小柴胡湯的研究熱點是小柴胡湯、小柴胡湯的臨床應用、少陽病等,同時《傷寒論》和經方也是一大研究熱點。

表3 頻數前10 的關鍵詞

圖4 關鍵詞共現圖譜

2.4.2 關鍵詞聚類 關鍵詞聚類圖譜顯示,聚類模塊性指數Q值>0.3(Modularity Q=0.582 6),說明此聚類圖譜所劃分出的聚類結構非常顯著;聚類輪廓性指數S值>0.7(Mean Silhouette S=0.841 1),表明此聚類圖譜是合理的[6]。(見圖5)聚類標簽按照聚類規模由大到小進行排序,從0#開始排序。通過LLR算法得出16個關鍵詞聚類,代表著研究方向,并對其進行歸類。#0聚類為小柴胡湯的臨床應用,主要為小柴胡湯治療內科雜病的相關研究,如胃炎、免疫疾病和梅尼埃病等;#1、#2、#3、#4聚類是經方的探討、小柴胡湯的病機和治法研究、少陽病的探究;#5聚類是小柴胡湯類方研究及小柴胡湯治療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疾病的相關研究。(見表4)

表4 關鍵詞聚類標簽列表

圖5 關鍵詞聚類圖譜

2.5 研究熱點可視化 關鍵詞時間線圖顯示,小柴胡湯的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小柴胡湯的臨床應用、理論探討、現代研究方面。小柴胡湯的臨床應用相關研究主要包括熱入血室、少陽病、慢性胃炎及小柴胡湯治療后的不良反應等;理論探討包括小柴胡湯的治法,如和解少陽,以及《傷寒論》中大柴胡湯和桂枝湯等相關經方的研究;小柴胡湯的現代研究主要為應用大鼠進行藥理和代謝研究,如小柴胡湯的抗腫瘤作用研究。(見圖6)

圖6 關鍵詞時間線圖

突現詞可展示歷年研究領域的研究熱點[7],在一定程度上預測小柴胡湯未來的研究趨勢。持續至今的臨床研究熱點有小柴胡湯的臨床驗案、不良反應等,理論研究熱點有數據挖掘、經方研究、六經辨證等。(見圖7)

圖7 關鍵詞突現圖

3 討 論

小柴胡湯為“和解”第一方,配伍嚴謹,臨床運用廣泛。目前臨床研究多以臨床觀察和個案報道為主,樣本量較少;有研究者使用動物模型探究其藥理作用,但藥物來源、劑量和煎服法尚未統一[8]。故本研究通過文獻計量的方法,梳理小柴胡湯的研究歷程和知識結構,展示小柴胡湯的研究熱點及前沿。

3.1 小柴胡湯的研究現狀 本次研究文獻的起止時間為1954—2021年,時間跨度較大。1954—1978年,年發文量不超過5篇,之后有所提升。1994年以來,小柴胡湯的研究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每年發文量幾乎都超過100篇,意味著該研究受到研究者的重視,但目前研究者之間的交流合作并不緊密,沒有形成核心作者群。研究機構之間的交流合作稀少,不利于該領域的發展和進步,故建議各研究機構之間加強交流與合作,形成廣泛的科研合作團隊群[9]。

3.2 小柴胡湯的研究熱點

3.2.1 理論研究 關鍵詞共現顯示,“小柴胡湯”頻數最高。小柴胡湯的理論研究一直是研究的重點。研究者主要通過數據挖掘、名醫經驗等方法進行理論研究。小柴胡湯出自《傷寒論》的少陽病篇,故而少陽病也是小柴胡湯相關研究的重點。目前對少陽病的研究大致分為兩大派別,經絡臟腑派認為少陽病為足少陽膽和手少陽三焦病變,而表里八綱派認為少陽病為半表半里病變[10]。此外,小柴胡湯的另一大研究方向為《傷寒論》、經方的探討,包括大柴胡湯、桂枝湯及柴胡類方。其治法為和法,是中醫最具特色的治法。和法以“和其不和”為要,采用非攻非補之法,使人體氣血通暢、陰陽平和、機體運轉[11]。小柴胡湯功用為和樞機,解少陽。李澤龍等[12]從“一氣周流”理論闡述了小柴胡湯的功用,認為小柴胡湯可通過和解少陽、運達樞機、疏泄相火以解肺胃之病??诳?、咽干、目眩、寒熱往來、胸脅苦滿等出現頻數較高的關鍵詞為《傷寒論》中小柴胡湯證的證候特點。小柴胡湯證的證候特點研究體現了其應用于臨床的價值。

3.2.2 臨床應用 小柴胡湯治療病證涉及膽腑、三焦、半表半里等方面,作用范圍廣泛,符合少陽樞機不利病機的病證均適用。郝云等[13]從小柴胡湯的方證、配伍、加減,以及少陽與太陽、陽明、厥陰的關系辨析樞機原理,探討了小柴胡湯治療特發性水腫、膽汁反流性胃炎和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的效果與機理,發現少陽的樞機作用與水液代謝、胃腸運動及腸系膜淋巴結炎癥反應相關。小兒體質為生生之氣旺盛、陽氣稚嫩,其生理特點與少陽相符,故稱小兒體稟少陽。李澤龍等[12]根據小兒體質辨識,采用小柴胡湯治療小兒咳嗽取得了良好療效。李燕萍等[14]認為少陽型高血壓病機為少陽、肝膽之經氣不利,膽木失榮或郁而化火,痰熱上擾,故采用小柴胡湯加減治療少陽型高血壓。陳霞波認為可從三焦氣化論治糖尿病,故采用小柴胡湯加減治療糖尿病,以疏利三焦水道,恢復氣機升降[15]。詹欽波等[16]研究認為小柴胡湯加減聯合化療治療乳腺癌具有較好療效,且能改善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汪永國[17]研究認為小柴胡湯聯合甘草制劑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有較好療效,且能改善患者肝功能。

3.2.3 實驗研究 現代藥理研究顯示,小柴胡湯中柴胡具有解熱、鎮咳、抗炎、抗病毒、抗腫瘤等作用[18];黃芩具有抗菌、抗炎、抗腫瘤、抗纖維化等作用[19]。盛雄等[20]研究發現采用小柴胡湯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可提高療效,改善肝功能及T細胞免疫狀態,抑制乙肝病毒。吳山永等[21]研究發現小柴胡湯可改善脂代謝,調節腸道菌群紊亂。此外,有研究[22-23]發現小柴胡湯能直接作用于吞噬細胞,間接作用于庫普弗細胞,使雌二醇受體量增加,提高NK細胞和T淋巴細胞活性,調節T細胞亞群功能,增加IL-1β、IL-6、GM-CSF和TNF-α含量,誘導B細胞產生IL-6和多克隆抗體,共同發揮免疫激活作用。吳芙蓉等[24]研究發現小柴胡湯可降低四氯化碳誘導的肝纖維化小鼠血清中ALT和AST的含量,減輕肝組織病理學損傷,抑制膠原纖維產生,降低α-SMA、Collagen I mRNA和蛋白表達。趙怡等[25]通過網絡藥理學研究發現,小柴胡湯的抗腫瘤作用機制為抑制ErbB信號通路、MAPK信號通路、VEGF信號通路。

小柴胡湯的抗抑郁研究是近4年的熱點。許二平等[26]研究表明小柴胡湯加味的抗抑郁作用可能與興奮性氨基酸轉運蛋白相關;蘇麗娟等[27]研究發現小柴胡湯能維持抑郁癥患者腦內神經遞質平衡,調節雌激素水平。

3.3 總結 小柴胡湯的研究整體仍處于較高水平。近十年來,小柴胡湯的理論研究熱點主要為探究經方和柴胡類方,通過數據挖掘的方法,挖掘名醫經驗、驗案,加深對小柴胡湯的認識;在臨床應用方面,研究熱點主要為小柴胡湯治療失眠、抑郁、慢性胃炎、糖尿病、乳腺癌等疾病的相關研究;在實驗研究方面,研究熱點主要側重于通過免疫細胞、細胞因子及信號通路來探討小柴胡湯抗腫瘤、抗肝纖維化、抗免疫等作用機制。

4 不足與展望

本次研究納入中國知網(CNKI)、維普、萬方和CBM數據庫中的文獻,未納入英文文獻,納入文獻可能不全面。此外,CiteSpace軟件不能對文獻內容進行分析,使研究結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希望之后的研究中,能使用多個軟件進行交叉互補,使得研究更具客觀性與完整性。期待不同研究團隊及機構加強交流與合作,整合優勢資源,更好地發展中醫藥。

猜你喜歡
少陽發文聚類
七部門聯合發文 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
基于數據降維與聚類的車聯網數據分析應用
垃圾分類
童心童畫
《三千年》
基于模糊聚類和支持向量回歸的成績預測
校園拾趣
爺孫趣事
以牙還牙
約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