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學結合模式下一體化鉗工實訓室建設實踐

2022-11-09 09:39黃友望景朝暉
關鍵詞:鉗工實訓室實訓

黃友望,梁 倩,景朝暉,謝 新

(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武漢 430079)

“鉗工實訓”是高職院校工科專業的公共基礎課程,主要教授鋸削、銼削、鉆孔等常用鉗工工藝,模擬實際工作場景,完成典型工件制作,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提升職業素養。該課程是高職機械類專業的第一門實訓課程,對學生了解專業背景、掌握必備的工科基礎技能、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教學方式也發生巨大變革。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明確“職業教育要著眼于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造傳統教學”[1]。然而,傳統的“鉗工實訓”課程教學采用教師演示、學生練習的方式,實訓室只設置工作臺、臺虎鉗等必備的生產工具以及投影屏等展示工具,無法實現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教學效果的目的,且傳統的鉗工實訓室也不能滿足現代化實訓教學和培訓的要求。因此,建設一體化鉗工實訓室勢在必行。

1 一體化鉗工實訓室建設思路

本文以筆者所在學校的鉗工實訓室為研究對象,提出工學結合模式下一體化鉗工實訓室的建設思路,在此基礎上對現有實訓室進行改造升級,改善實訓條件及環境,使之具備集理論教學、操作實訓、培訓競賽等多功能的一體化實訓室,并與信息化教學發展相適應。

1.1 實訓室硬件建設

一體化鉗工實訓室應規劃功能明確、布局合理、界限明顯的功能分區,并充分利用空間。同時分區設計應留有裕度,以便為后期功能擴展預留一定空間(鉗工實訓室規劃見圖1)。

圖1 鉗工實訓室規劃

實訓室主要分為以下七個功能區:

①教學區。配備高清一體化顯示屏、電腦等多媒體設備以及白板、講臺和課桌椅,主要供教師講解基礎理論知識、技術規范和操作要領,供學生學習、做筆記及撰寫實習報告。

②演示區。設置在教學區講臺旁邊,配備標準的工作臺和臺虎鉗,供教師演示標準操作,并對學生操作進行考核評分。

③工作區。布置模擬實際生產車間,配置帶抽屜的工作臺和臺虎鉗,學生在工作臺獨立操作并完成對應的實訓任務。必備的工器具掛置在工作臺隔板上,其他物品放置抽屜中,以保證工作臺的整潔和工作的高效。同時該區還應具備一定的兼容性,可作為裝配、檢修類工藝實訓相關項目的備用場地,在此類實訓進程緊張、工位不夠時使用,以提高實訓室利用率。

④資料區。設置實體資料區和電子資料區,實體資料區存放鉗工工藝標準、技術操作規范、安全規程等資料,電子資料區提供電腦和相關電子文件供學生查閱。

⑤討論區。設置環形桌椅供學生交流、討論及課間休息。

⑥工器具區。儲備常用的工器具及備品備件,便于在實訓中進行及時更換,實現人和物的分離,保障實訓過程的安全性。

⑦展示區。通過展板和展柜展示歷年學生優秀鉗工作品及實訓報告,作為學生學習和操作的參照標準,激發學生的榮譽感。[2]

1.2 實訓室文化建設

一體化鉗工實訓室的主要功能是支撐“鉗工實訓”課程的實施,同時還承擔相關企業的鉗工基礎培訓、競賽等任務。因此,實訓室環境應與生產現場保持高度一致,并營造“創先爭優”的生產氛圍,以此開展“準生產性”的學生實訓和學員培訓工作,大力提升學習者的技術技能水平[3-4]。同時,實訓室要注重軟環境建設??稍O置“鉗工實訓文化墻”,利用可拆卸展板展示實訓室規章制度、鉗工崗位職責、鉗工工藝標準、安全生產規范等,強化實訓室的安全教育,提升實訓室管理及操作的規范性,以滿足實訓工藝規范要求。另外,通過文化墻宣傳各級鉗工競賽賽項以及優秀校友事跡,弘揚工匠精神;邀請在鉗工技能比賽中獲獎的學生介紹學習經驗,實現以賽促學、教學相長,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職業使命感。

1.3 實訓室信息化建設

實訓室建設要適應信息化技術發展的需要,能實現高質量的信息化實訓教學[5]。實訓室應配備至少兩臺一體化顯示屏,其中一臺供教師展示課件、講解相關知識;另一臺供教師通過“鉗工實訓”在線課程平臺開展考勤、搶答、討論等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通過信息化手段強化實訓效果(信息化教學區見圖2)。鉗工實訓室面積較大(接近400 m2),可供兩個班級90 名學生同時開展實訓,這時只依靠實訓指導教師點對點的指導,很難時時掌握全方位的信息。因此,應在實訓室配備多點攝像監控系統(見圖3),實現無死角監控,不僅能為教師教學提供便利,同時也能更好地規范學生行為、保障實訓效果。

圖2 信息化教學區

圖3 實訓室監控

2 一體化鉗工實訓室建設成效

一體化鉗工實訓室于2020 年中期完成主體建設,目前已投入使用一學期,承擔了9 個專業、21 個班級共19 周的鉗工實訓任務。與以往“鉗工實訓”課程相比,學生的實訓成績和課程滿意度均實現了大幅提升。同時,教師團隊在一體化實訓室完成了“鉗工基礎實訓”教材中相關教學視頻的拍攝工作,以此為基礎編寫了新型活頁式教材,極大地豐富了課程的高質量數字教學資源。

與傳統的鉗工實訓室相比,一體化實訓室利用多種信息化手段開展項目化教學,并配合“鉗工基礎實訓”活頁式教材的使用,打破了教師教、學生學的單向教學模式,拓展了學習渠道,能有效提升實習實訓效果。課前,學生掃描教材二維碼,觀看實操視頻完成自學。課中,教師講解技術規范、展示規范操作,學生完成對應的實訓任務,錄制指定的操作視頻并上傳至在線課程平臺,教師即時評選出優秀作品。課后,學生對照優秀作品查找操作問題,完成自我總結并上傳至課程平臺。以一體化實訓室建設為契機,在傳統實訓教學的基礎上,引入信息化教學資源和手段,通過在線課程平臺開展教學活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習自主性。

3 一體化鉗工實訓室建設反思

3.1 引入實訓室學生管理員制度

健全的實訓室管理制度是保障一體化實訓室正常運作的重要條件,應制定規范、嚴格的實訓室管理制度,對人員、機具、材料和環境進行統一管理,實現實訓室高效運作。同時,除了設置教師管理員,還應在各實訓班級選拔學生管理員。在每天實訓結束后,學生完成工具和臺面整理的基礎上,學生管理員可協助教師進行實訓室規整和管理工作,培養其勞動精神和崗位責任感。

3.2 支撐結構化教學創新團隊建設

一體化實訓室的功能不應僅限于教學、實訓、培訓和競賽,還應成為該領域結構化教學創新團隊人才培養的搖籃??稍O置鉗工教師創新工作室,以“鉗工基礎實訓”活頁式教材編寫為出發點,總結項目成功經驗,持續開展教科研課題的申報,不斷推進課程建設的深度,使一體化實訓室成為開展教科研工作的重要陣地。

3.3 引入虛擬實訓系統

虛擬實驗和實訓是信息化教學發展的方向。對鉗工實訓課程來說,由于受制于實訓室空間和實訓課時的限制,不可能教授所有的鉗工基礎工藝,只能開展最常用的實訓任務,如鋸削、銼削等,導致學生對鉗工工藝的了解不夠全面。因此,可在一體化實訓室中引入虛擬實訓設備和系統,學生通過虛擬系統模擬實訓操作,完成對應的實訓任務,使學生了解除鋸削、銼削和鉆孔之外的相關鉗工工藝。[6]

4 結語

高職院校承擔著為社會培養高素質勞動者的重任,實訓教學是提升學生動手能力和技術技能水平的關鍵環節,建好、用好實訓室也是開展高質量實訓教學的重要保障。本文以鉗工一體化實訓室建設為出發點,探索了設計和規劃思路,調研分析了使用反饋情況,并提出今后改進方向。依托一體化鉗工實訓室,模擬實際工作場景,引入信息化資源與手段,開展鉗工實訓教學,有效推進了筆者所在學?!鞍l電廠及電力系統”國家級高水平專業群項目化教學改革工作,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素養,為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提供了空間和平臺。

猜你喜歡
鉗工實訓室實訓
鉗工機械操作的質量控制策略
機械裝配中鉗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簡析提高鉗工操作技能的策略研究
基于CDIO理念的數控實訓教學改革與實踐
鉗工的綜合素質要求及培養對策
基于6S模式的高職院校實訓室管理改進研究
仿真型總線控制實訓室設計與建設
虛擬情景實訓環境三維模擬
高職院校信號工程施工實訓室建設探討
電工電子實訓教學改革與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