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輕型急性腦梗死患者的療效分析

2022-11-11 03:05吳麗娟
當代醫學 2022年19期
關鍵詞:溶栓氧化應激神經功能

吳麗娟

(溧陽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江蘇 常州 213300)

急性腦梗死又稱為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是指因腦部血液無法正常循環引起的腦組織壞死癥狀,致殘率高、預后差,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劇,其發病率逐年攀升。以往研究報道,我國50%以上缺血性腦卒中為輕型腦卒中,患者表現為輕度神經功能缺損,癥狀較輕,易被忽視[1]。但有數據顯示,約30%輕型急性腦梗死患者存在不良預后或伴隨殘疾,因此,早期治療輕型急性腦梗死患者尤為重要[2]。溶栓、卒中單元及抗血小板是目前臨床治療急性腦梗死的常見手段。隨著現代醫療衛生技術的進步,阿替普酶(alteplase,rt-PA)靜脈溶栓逐漸應用于急性腦梗死治療中,其能改善腦血流,促進缺血再灌注,在抑制病情發展、降低神經功能損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3]?;诖?,本研究選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輕型急性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究rt-PA靜脈溶栓治療輕型急性腦梗死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輕型急性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30例。觀察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43~78歲,平均(57.63±4.02)歲;發病至入院時間1~4 h,平均(2.38±0.24)h。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41~76歲,平均(57.53±4.09)歲;發病至入院時間1~4 h,平均(2.39±0.22)h。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①入組患者均符合《中國腦梗死中西醫結合診治指南(2017)》中腦梗死診斷標準,且經MRI、CT診斷確診為輕型急性腦梗死[4];②患者及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③年齡≥18歲,可正常交流;④患者于發病4.5 h內入院。排除標準:①心臟受損或肝腎異常者;②合并精神異常、心理障礙或意識喪失者;③存在惡性腫瘤疾病者;④聽力喪失、語言溝通不順暢,無法配合本研究者;⑤合并活動性出血者;⑥血常規檢查顯示存在凝血功能障礙者;⑦近6個月出現腦出血或胸腹腔臟器出血者;⑧藥敏試驗顯示藥物過敏者。

1.2 方法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常規降壓治療,維持顱內壓穩定,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加強營養腦細胞相關治療,改善患者機體微循環,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予以吸氧治療,維持患者呼吸道通暢。對照組給予阿司匹林(Bayer Vital GmbH,國藥準字H20050059,規格:0.1 g)口服治療,每次100 mg,每天1次;阿托伐他?。◤V東百科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20021,規格:10 mg)治療,每次20 mg,每天1次。觀察組溶栓治療前給予頭顱CT診斷,判斷病變性質,待患者病情穩定后,給予MRI檢查,排除禁忌證后,向患者介紹溶栓治療目的、注意事項。rt-PA(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Co.KG,批準文號S20020034,規格:50 mg×1支/盒)靜脈滴注,90 mg/kg,開始前1 min靜脈推注總量的10%,剩余90%rt-PA于1 h內靜脈泵入,期間予以持續心電監護,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完成靜脈溶栓治療后2 h內,每15分鐘對患者進行一次血壓測量,評估患者神經功能,之后6 h,每30分鐘測量一次血壓,之后每1小時測量一次。治療全程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主動詢問患者有無惡心、頭痛等不良反應,結束溶栓治療后,進行腦CT復查。針對治療后仍存在高血壓癥狀患者,應加強血壓監測,給予降壓治療。

1.4 觀察指標比較治療前及治療后1個月兩組氧化應激[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水平、美國國立衛生院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評分、Barthel指數(Barthel index,BI)評分變化情況,并評估臨床療效。①采集患者清晨空腹狀態下靜脈血5 ml,以30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血清,采用鄰苯三酚自氧化法測定SOD,硫代巴比妥酸染色法測定MOD水平,化學比色法測定GSH-Px水平,相關試劑盒均購自上海研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②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參照NIHSS量表,分值范圍0~42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神經功能損傷程度越嚴重[5];③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參照《日常生活能力評定量表》,BI評分包括10項內容,分值范圍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越好[6]。④療效判定標準:治療后,患者癥狀及體征消失、NIHSS評分改善>90%為顯效;治療后,患者癥狀改善、體征趨于正常,NIHSS評分改善46%~90%為有效;治療前后癥狀變化不顯著或加重為無效[7]??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5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氧化應激水平比較治療前,兩組MDA、SOD、GSH-Px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MDA水平均低于治療前,SOD及GSH-Px水平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MDA水平低于對照組,SOD及GSH-Px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氧化應激水平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oxidative stress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1 兩組氧化應激水平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oxidative stress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注:MDA,丙二醛;SOD,超氧化物歧化酶;GSH-Px,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觀察組(n=30)對照組(n=30)時間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MDA(μmol/L)9.85±1.235.34±1.02a 15.4590.0009.83±1.187.35±1.527.0590.000 SOD(μmol/L)55.38±4.42104.97±9.34a 26.2860.00055.38±4.4983.66±8.3616.3230.000 GSH-Px(U/mg)68.33±6.3592.81±8.31a 12.8210.00068.34±6.2883.21±7.358.4250.000

2.2 兩組NIHSS評分、BI評分比較治療前,兩組NIHSS評分及B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NIHSS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BI評分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NIHSS評分、BI評分比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NIHSS and BI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s)

表2 兩組NIHSS評分、BI評分比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NIHSS and BI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s)

注:NIHSS,美國國立衛生院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量表;BI,Barthel指數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例數3030 NIHSS評分治療前9.44±1.289.58±1.420.4010.690治療后3.52±0.376.30±0.5223.8590.000 BI評分治療前49.43±3.0248.68±3.110.9480.347治療后77.17±6.2762.81±4.899.8920.000

2.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Table 3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3 討論

急性腦梗死作為臨床常見危急重癥,病因機制復雜,是動脈粥樣硬化、心源性栓塞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颊呒膊〕跗谝庾R多清醒,發展至中后期會出現意識障礙、昏迷及中樞性高熱,若治療不及時或治療方案不當會威脅患者生命安全。以往有學者研究發現,急性腦梗死起病后短時間內缺血組織便會出現不可逆壞死,并向周圍擴散,表現為缺血半暗帶。有研究顯示,炎癥反應、興奮性氨基酸毒性等在急性腦梗死形成及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參與作用[8]。急性腦梗死起病急、病情進展速度快,數分鐘便能達到高峰,輕型急性腦梗死癥狀輕微、伴隨輕度神經功能損害,表現為眩暈、頭痛等,給予及時有效的治療,大部分患者能獲得良好的預后。

隨著現代醫療衛生技術的進步,靜脈溶栓治療在輕型急性腦梗死治療中得以應用,早期溶栓治療不僅能促進患者血流恢復,且有利于缺血半暗帶腦神經元存活,明顯改善神經功能缺損。臨床強調針對輕型急性腦梗死患者應注重缺血半暗帶血流供應,降低患者致殘率及病死率。rt-PA是急性腦梗死常用治療藥物,其時間窗在4.5 h左右,其結合血栓上網狀纖維蛋白,能促進纖溶酶原活化,促使腦血管再通,減輕神經功能損傷。rt-PA結合賴氨酸殘基及纖維蛋白,能將纖溶酶原轉變為纖溶酶,達到溶栓治療目的。作為第二代溶栓藥物,rt-PA具有高選擇性,半衰期短,是天然纖溶酶原激活劑,通過激活纖溶酶原,促進纖維蛋白的降解[9]。其生成的纖溶酶能溶解、解除機體血塊及栓子,疏通堵塞血管,幫助血流盡快恢復,促進半暗帶區域神經細胞功能的恢復。研究發現,氧化應激指標參與急性腦梗死病變,其中MDA能反映患者機體過氧化程度,幫助臨床醫師了解患者組織細胞損傷情況;SOD是氧自由基損傷修復指標;GSH-Px是過氧化物分解酶,其能夠對細胞膜結構起到保護作用[10]。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MDA水平均低于治療前,SOD及GSH-Px水平均高于治療前(P<0.05),且觀察組MDA水平低于對照組,SOD及GSH-Px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rt-PA可明顯改善患者氧化應激指標。rt-PA靜脈溶栓治療與血栓表層纖維蛋白結合后,有利于促進血管再通,對缺血半暗帶具有一定的挽救作用,降低缺血灌注損傷及神經功能損害,有利于縮小梗死面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NIHSS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BI評分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體現了該治療方案的優勢。但由于本研究樣本量少,結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差,后續研究中應增加樣本量,增加隨訪指標,從更多方面探究rt-PA靜脈溶栓的優勢及作用機制,為臨床提供更多可靠的依據。

綜上所述,rt-PA靜脈溶栓治療輕型急性腦梗死患者療效顯著,能明顯改善患者氧化應激水平、神經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猜你喜歡
溶栓氧化應激神經功能
氧化應激在急性肝損傷中的作用
綜合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經功能康復的療效
護理管理在急性腦梗死超早期靜脈溶栓中的應用觀察
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采用利培酮結合銀杏葉膠囊治療對神經功能的改善效果
集束化康復護理對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
逐瘀祛痰法中西醫結合治療對腦梗塞患者神經功能的影響
骨關節炎氧化應激及干預的研究進展
重金屬鉛誘發機體氧化應激效應的研究進展
基于“腸外翻—心肌細胞”聯用模型的益氣活血方藥效學作用評價及機制探討
急性腦梗死溶栓治療的現狀與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