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聲趣話

2022-11-15 11:16張永和
中外文摘 2022年15期
關鍵詞:丑角參軍藝人

□ 張永和

相聲這門大眾化的普羅藝術,尤其在過去,就說解放前吧,可是不招達官貴人、太太小姐待見,從業者大多在天橋撂地演出。當然這原因很多,最主要還是因為當時有一大部分相聲藝人,說的段子的內容,不夠健康,帶有黃色內容的所謂“葷活”。還有在使活(表演)時,逗哏和捧哏的對話中,語言不夠衛生,就是行里說的“臟口”,也就是臟話,把相聲的格調降低了下來。據說當年在天橋使活的相聲演員,除去藝名大狗熊的孫寶才,他說的相聲、雙簧絕對不帶一個字兒的“臟口”,其他的從業者,大多不能免俗。所以過去逛天橋的婦女——大姑娘、小媳婦兒,包括老太太,除偶爾聽一聽孫寶才的相聲外,其他的相聲“明地兒”都不敢問津。后來,一些積極上進的優秀相聲藝人,嚴格自律,一是絕不使“葷活”,二是表演中絕不說一個字兒的臟話,于是相聲這門藝術,很快便進入了京津的雜耍園子,甚至是大劇場。其中民國年間的代表人物如京津的相聲名家張壽臣、常連安、常寶堃、侯寶林、馬三立、郭榮啟,趙佩茹、高德明、孫寶才等,他們對相聲進行了純潔、提高和改進的工作,使相聲這門藝術毫無遜色地進入了大雅之堂。當時還沒有電視節目,但杰出的相聲段子,已在京津的廣播電臺大量播出。

相聲的來源

我曾在北京曲藝曲劇團工作過,在創作室搞創作。既要給曲劇隊寫曲劇劇本,也要給曲藝隊寫鼓曲段子和相聲段子,所以就得研究這些門類的藝術真諦和奧秘。我還有一個便利條件,夫人的娘家是曲藝世家,和不少相聲藝人,沾親帶故,所以問點什兒,討喚點什么行里佚聞逸事倒也方便,故此還應該有些話語權。

相聲是一門古老的藝術。相聲的發展歷史悠久,探根求源幾乎可以往上推到2000 多年前的秦漢時期。漢朝大史學家司馬遷在他的傳世之作《史記·滑稽列傳》里,記載了一個叫旃的優人,古代這個優,有代表演員的成分,記載了這個優人一個諷刺秦始皇的故事。說秦始皇有一次異想天開,想在他的首府咸陽,修一座東至函谷關,西至陳倉縣的大花園。內養珍禽異獸,供自己享樂。當時正值匈奴侵擾,邊境烽火不斷,這個叫旃的人,雖然是優伶,憂民憂國,極富正義感,對此很不滿,但他地位低下,只能用諷刺這個武器。他對秦始皇說:“您建造花園很好,還要多養麋鹿,假使敵人從東邊打來了,您把鹿放出來,讓他用角去撞,就完全可以抵御了……”秦始皇聽了這些話,覺得很不是滋味,明白這是人們反對他這個想法,最后還是取消了這一龐大的修建計劃。

司馬遷記載西漢的智者東方朔諷諫漢武帝的故事也很能說明問題。有個人殺了漢武帝花園里的鹿,漢武帝大怒定要殺死此人,東方朔便說:“此人確實該殺。一、他使天下人知道皇上因為鹿便殺人;二、他使天下人曉得皇上重鹿輕人;三、匈奴人一旦入侵,本可使鹿抵御,現在卻傷害了守衛者,該殺!”漢武帝一聽這話,沒說什么便把殺鹿的人赦了,這話恰恰打中了皇帝的七寸!像這類以滑稽的表演,幽默的講話,形象生動地闡述滑稽故事,便具有相聲的某種因素在內?,F在一般人都公認唐代的參軍戲和今日的相聲有密切的關系。參軍戲又稱弄參軍,弄字有嘲弄戲弄的意思。參軍戲根據古書的記載,是講有個參軍(這是個官名),這個人做了縣令,貪污了官絹數萬匹,罪惡本來很大,可是皇帝愛惜他的才華,特予免罪??墒敲糠暄鐣?,要他必須穿上白袍,任憑優伶戲謔,所以叫弄參軍。后來擴大了內容,凡是對壞人壞事或趣味低下或帶有嘲諷戲謔的內容,都利用這一形式來進行諷刺。到了唐玄宗開元年間,參軍成為戲中角色的名稱,參軍戲的格式也固定了,臺上只有兩個演員,一個參軍又稱付凈,一個蒼鶻又稱付末,一捧(蒼鶻)一逗(參軍)化妝做滑稽表演,臺詞除事先編好后,還可以即興編笑料。另外蒼鶻手持棒槌,每當參軍以語言引人發笑的時候,蒼鶻便手持棒槌,敲打參軍的腦殼,這很類似傳統相聲中的捧哏逗哏相互用紙扇敲打對方的腦袋一樣。由此可見,參軍戲與相聲的淵源之近。

宋代已有簡單的相聲出現。據考,宋朝的經濟一度十分發達,GDP 名列全世界第一,都鎮形成繁華熱鬧,所謂市井文藝便也興盛起來,一些說書講史的說唱藝術,包括滑稽戲在內都已經相當活躍了,有的滑稽戲的片段已經類似現在相聲的小段。據宋朝張知甫《可書》記載,在南宋高宗紹興年間,滑稽藝人為諷刺南宋王朝內不積極抗擊外侮的主和派,編寫了《天靈蓋》這樣的幽默巨諷小段,引用如下:

甲:要想打敗金兵,咱們大宋朝要樣樣都比金兵強才行。

乙:對,比方說,金兵有大將粘罕;

甲:咱們大宋朝有大將韓世忠。

乙:金邦有柳葉槍;

甲:咱們大宋朝有鳳凰弓。

乙:金邦有鑿子箭;

甲:咱們大宋朝的將官有鎖子甲。

乙:金邦的將軍有敲棒;

甲:咱們大宋朝的將官有天靈蓋!

最后一句非常類似當下相聲的攢底“包袱”,引出觀眾的轟笑!像這樣的滑稽戲表演,已經是較為完整的相聲段子了,只不過篇幅短小,內容單一,而且表演的人也還要穿行頭裝扮起來,在滑稽戲中是以墊場的形式出現。相聲真正做到有本可依、師徒相傳,成為一種新的藝術形式,那則是清朝咸豐同治年間的事情,比道光年間從徽班發展成的京劇晚不了多少年。

相聲的開山鼻祖

一般一個藝術門類,都有一個開山門的人,雖然實際情況并不是完全這樣,是許多藝術家多年創作積累豐富而成,其中有一個杰出的代表人物。相聲這門藝術,過去一般人都說開這門類的鼻祖,是清同治年間藝名窮不怕的朱紹文。但漸漸有人提出異議,說相聲的開山人應為比窮不怕早些年,清道咸年間的張三祿。這個張三祿是干什么的?根據有限的文字記載,說他是清道、咸、同年間的全堂八角鼓丑角藝人。什么是全堂八角鼓?這門藝術今在北京已經很少見了,根據現有很少的文字記載,再加上我對曲藝界老先生的采訪,大致是這樣:先說八角鼓,這是一種樂器,扁扁的小鼓,由八塊花梨、紅木等優質材料的小木板組成,形成八個角,空心,用蟒皮蒙鼓面,每個木板中間鏤空。嵌上二三小銅鈸,鼓內有小柱,拴上兩根很長的絲穗。演奏的時候,手豎拿小鼓,用兩手手指彈擊鼓面發出鏗鏘有力的鼓聲,結尾時搖動小鼓,鼓內嵌入的小銅鈸就會發揮作用,發出脆的鈸聲。八角鼓是滿族子弟自娛自樂的一種樂器。還有許多說法,如八個角代表滿族八個旗粘結團結一起,長穗代表麥秀雙穗,五谷豐登!鼓沒有把兒代表永罷干戈,是全堂八角鼓的主要樂器。其他樂器還有三弦、鼓、鑼等。全堂八角鼓的組成,隨著年代的不同,內里的組織也變化很大,簡單說它有三種形式:“鼓”,包括單弦中的岔曲,雜牌子,拆唱八角鼓;“柳”,柳活,包括時調小曲、各種化裝小戲;“彩”,即古典戲法等等。這個拆唱八角鼓,最初是三至五個人表演,后來簡化為三人,有正角、丑角和彈弦子的一人。這里丑角最重要,手里不拿任何樂器,而正角要手持八角鼓,隨演唱彈奏搖和震。丑角除按固定文本演唱外,還要隨時插科打諢,現場抓哏,抖包袱,引觀眾發笑。這就和相聲的逗哏演員很相似了,張三祿就是專業的丑角演員,而且非常優秀,有相當多的粉絲群。這位張三祿能耐很大,不是“死口”,能夠見景生情、隨機應變,現場編詞,變“死口”為“活口”,出其不意,觀眾大笑,這本事非凡人所具有,而且運用了說學逗唱,三翻四抖,這完全是相聲的手法了,所以后人說他是說相聲的第一人,是相聲的開山鼻祖??墒菍@種說法為什么有爭議呢?據老相聲專家們介紹,張三祿這個人脾氣不好,性格又孤僻,不能融入群眾之中,也就是人緣很差。所以各個八角鼓演出團體,都不歡迎他加入。這樣他就搭不上班,但他也得吃飯呀,于是干脆他就上天橋撂地一個人演出。他不說他是八角鼓丑角藝人,說他是說相聲的。因此許多人講他是說相聲的第一人??墒怯捎谒愿竦膯栴},不收學生沒有傳人,這就成不了相聲的開山門之人了。

開山人朱紹文

朱紹文是咸同時代的人,比張三祿小二三十歲,他原本是北京二黃班(京?。┑某蠼茄輪T,清朝咸豐皇帝死后,清政府下令,全國為他“戴孝”?!皣逼陂g停止一切娛樂活動,很多戲班藝人為了糊口,只好流落街頭賣唱。二黃班藝人朱紹文到北京的各大廟會和當時的天橋、現在的珠市口一帶演出。這一帶當時五方雜處,是市民聚集的熱鬧場所,他露天演唱太平歌詞或說滑稽故事。朱紹文自起藝名“窮不怕”,在演出以前先用白砂土在地上畫一圓圈,藝人叫作“畫鍋”,再在圈內以左手持白砂土撒寫大字和人們熟知的“對聯”,右手打板唱太平歌詞來吸引觀眾。藝人們管此叫“圓粘兒”。朱紹文是位多才多藝又非常正直的藝人,他不斷地從生活中汲取養分,又博采其他姊妹藝術的血液,特別是京劇丑角的插科打諢,成功發展了滑稽笑話的表演藝術,這就成為今天的單口相聲。后來窮不怕又收了六個徒弟:“貧有本”“窮有根”、徐有祿、范有緣、高文元、馮昆治,并帶著他們一起演出,常常師徒兩人或三人共同表演一個滑稽笑話,這就是對口相聲,或三人相聲的由來。這樣相聲藝術便傳宗接代,有了傳承,故此大家還是認朱紹文為相聲的開山人。

朱紹文的表演風趣自然,并且經常對當時的黑暗統治進行無情的諷刺和揭露。所以相聲的諷刺功能,在相聲的發軔時期便顯示出來。

猜你喜歡
丑角參軍藝人
丑角的“通知”
老藝人的匠心
王君安:尹派守藝人
唐代參軍戲未更名原因考
楊參軍
國家優秀院團丑角專場演出暨丑角表演藝術學術研討會綜述
民企“參軍”需要把握的問題
京劇中的丑角
花燈藝人
評彈藝人的雅號與別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