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青白瓷的工藝演進及其原因
——以景德鎮窯為中心探討青白瓷起源問題*

2022-11-16 06:54
考古與文物 2022年5期
關鍵詞:青白釉層白瓷

馮 冕

(景德鎮陶瓷大學)

關于青白瓷起源問題,學術界歷來有不同觀點。早在20世紀70年代末,馮先銘首先關注了景德鎮青白瓷突然出現,并很快形成獨特風格蔓延到江南各地的現象,認為這是由于景德鎮青白瓷模仿青白玉質感效果,滿足了人們對玉器這種珍貴工藝品的需求而形成的[1]。黃義軍通過統計晚唐五代墓葬出土瓷器發現,中晚唐開始南方地區出土白瓷增多,五代十國時期白瓷在南方出現普及的趨勢,提出青白瓷是為了模仿白瓷,但由于南方地區原料鐵含量較高的局限性而偶然生產出的產品[2]。熊春華等從制瓷工藝的角度比較了景德鎮五代白瓷和宋代青白瓷,延續青白瓷是模仿白瓷而偶然創造的觀點[3]。崔明芳等通過分析繁昌窯青白瓷產生的歷史背景、技術特點,得出繁昌窯青白瓷是模仿北方定窯白瓷生產過程中偶然燒成[4]。這些研究中,大多學者都強調青白瓷是在模仿白瓷生產中,受南方制瓷原料鐵含量較高的局限而“歪打正著”的結果。但是如果僅僅強調原料因素,解釋青白瓷的起源就會遇到一些問題:首先,正如黃義軍的研究,南方較早生產青白瓷的窯場幾乎都有生產白瓷的歷史,如果原料含鐵量高導致只能生產出白中泛青的青白瓷,那么這些窯場在生產青白瓷以前為何能生產出白瓷呢?特別是景德鎮在元明清三代仍然生產出優質的白瓷。其次,我國制瓷原料的鐵含量分布不均,北方同樣大量存在鐵含量較高的原料,如唐代磁州窯也由于胎、釉中含鐵量略高而生產過釉色介于青、白之間的“青白瓷”[5];唐五代邢窯白瓷的積釉處也普遍呈現泛青的現象。為什么這些北方窯場與南方窯場一樣皆具備“歪打正著”生產青白瓷的原料條件,卻都沒有真正發展出青白瓷呢?

景德鎮窯不僅是成熟時期青白瓷的代表,也是早期生產青白瓷的窯口之一。本文以景德鎮窯為對象,分析早期青白瓷與五代白瓷的工藝差異,認為青白瓷的產生不能以原料單一因素進行解釋。從工藝角度來說,是原料、制釉、燒成等多方面工藝技術共同演進的結果,而這一些演進與景德鎮窯業擴大生產規模有高度相關性。

一、青白瓷的工藝特征

《中國陶瓷史》一書對青白瓷的定義是“宋代以來景德鎮窯為代表燒制成的一種具有獨特風格的瓷器,因為它的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間,青中有白和白中顯青,因此稱青白瓷”[6]。這個定義是以青白瓷的釉色特征,即介于青白二色之間,予以界定。雖然南方五代到宋期間,生產青白瓷的窯場眾多,但至今學界仍然認可青白瓷以景德鎮窯為代表,這不僅是由于景德鎮在兩宋時期青白瓷生產規模巨大,還在于其生產的青白瓷釉色特征最為顯著。因此我們可以首先確定成熟時期青白瓷的工藝特征,然后探查早期青白瓷是否具備這些工藝演變的趨勢,用以辨析青白瓷的產生是偶然因素還是工藝刻意改進的結果。

景德鎮宋代成熟時期青白瓷的色調量化分析表明[7],青白瓷釉的色調角在120.75°~176.02°范圍內,對應黃綠色和綠色;飽和度集中在4.69~8.34之間,屬于低純度等級,因此呈現淺淡的青色;明度集中在77.4~85.5之間,接近白色,屬于高明度范圍,所以有青中閃白的明朗之感。成熟的青白瓷之所以能呈現這種特色,張??礫8]早已對工藝因素進行了總結:釉的鐵含量在1%左右并在還原氣氛下燒成;釉層的厚度在0.3毫米左右,印花和刻花處更厚可達0.6毫米,由于釉層較厚,釉色迭加就給人以青綠之感;青白瓷釉熔融較透,清澈透明,沒有殘留物相,入射光不會產生散射,因而釉色不受干擾而呈現它本身的色調。

可見,成熟青白瓷所呈現獨特釉色,是由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鐵元素,清澈的石灰釉釉層較厚,并在控制良好的還原氣氛下燒成。只有滿足這三個條件青白瓷才能產生。那么早期青白瓷是否具備了這些工藝特征,還是僅僅滿足釉中一定量的鐵含量這一項因素呢?

二、早期青白瓷的工藝演進

景德鎮早期生產的青白瓷雖尚未形成典型風格,但不能忽視的是,已經與五代白瓷在釉的配方、釉層厚度以及燒成氣氛的工藝技術上有了明顯不同,這些差異都暗示從五代白瓷到早期青白瓷有工藝上的演進。

1.早期青白釉與白瓷釉配方的不同

首先,早期青白瓷釉的配方與五代白瓷釉配方不同,意味著早期青白瓷的出現雖然緊承五代白瓷,但并未完全復制白瓷釉配方,體現了制釉配方上的工藝演進。

表一中青白瓷數據和白瓷1、2的數據來源于景德鎮陶瓷大學古陶瓷研究所測試的筆者提供的10個早期青白瓷和2個五代白瓷標本,實驗采用能量色散X射線熒光光譜儀對標本釉層的化學組成進行測試分析。五代白瓷3~10的數據來源于張茂林的研究[9]。將兩種瓷釉中主、次要元素數據進行比較,可看出早期青白瓷較五代白瓷釉成分上的兩點顯著變化:

表一 景德鎮早期青白瓷與白瓷釉化學組成

(1)CaO、Na2O、MgO的含量在早期青白瓷釉中波動范圍要比在五代白瓷釉中更大。這意味著早期青白瓷釉的配方不如五代白瓷釉的配方穩定。有可能是配釉原料改變而造成的,即所用釉灰中草木灰以及釉石發生變化,說明此時釉的配方正處于探索階段。

(2)P2O5、CaO、MgO在早期青白瓷釉中的含量比五代白瓷釉中的含量顯著增加。由于釉中的P2O5主要來源于草木灰,CaO、MgO主要來源于制釉灰的石灰石,這暗示青白瓷釉中的釉灰較五代白瓷釉中的比例增加。

五代白瓷釉與早期青白瓷釉配方差異表明,后者并非對前者直接繼承,尤其是在五代白瓷生產已經質量較佳的情況下,青白瓷釉配方所顯示出的不穩定,正說明并非完全復制已經成熟的白瓷釉配方。青白瓷釉中釉灰的增加使氧化鈣的含量提高,能夠使釉層形成更清透的效果。青白瓷的仿制實驗也證實,在釉中增加釉灰的比例,是燒成成熟青白瓷釉色行之有效的手段[10]。從配方顯示的兩點變化可見,早期青白瓷在制釉配方上進行了新的探索,且尚不成熟。

2.釉層的厚度

筆者測試了早期青白瓷10個標本和五代白瓷2個標本(圖一),非積釉處剖面的顯微結構顯示,早期青白瓷釉的厚度在0.3~0.7毫米之間,白瓷釉則僅有0.2~0.3毫米(圖二)。雖然早期青白瓷釉的厚度并不均一,但已經出現比白瓷釉層更厚的特點。這是工藝刻意改進的重要力證。因為釉層厚度是產生青白瓷釉色的重要條件,而在早期青白瓷中這項特征已經有明顯顯現,部分標本釉層厚度已經達到成熟時期的水平,這是早期青白瓷呈現出不同于白瓷外觀特征的原因之一。更為重要的是,五代白瓷釉(圖三)與青白瓷釉(圖四)都是石灰釉,且施釉方式相同,均為蘸釉,但兩者釉層厚度卻有明顯差異,這只能是工匠刻意而為,而非偶然因素造成的。

圖四 景德鎮柳家灣出土早期青白瓷

圖三 景德鎮白虎灣出土五代白瓷

3.燒成氣氛

據熊櫻菲的研究,鐵元素對窯內氣氛反應敏感,在還原氣氛較強時,Fe3+轉變成Fe2+,瓷釉呈藍綠色[11]。該項研究還指出一種特殊的現象,“Swt10(黃釉)和Lsczqc2(粉青),成分非常接近,但釉色卻截然不同,顯然瓷釉的顏色沒有與鐵、鈦含量呈相關性……是窯內不同的還原、氧化燒成氣氛,使含鐵的原料分別形成Fe2+、Fe3+的氧化物,從而產生兩個不同的顏色體系”[12]。這個現象和筆者的測試標本有類似之處,青白瓷3號和9號標本的釉中鐵含量都為0.63%,白瓷2號釉中鐵含量為0.65%(表一),前者與后者含鐵量基本相當,甚至白瓷釉中的鐵含量還略高,但從圖二可見,白瓷2號標本釉色清亮,并沒有白中泛青之感,與青白瓷3號和9號的釉色差異明顯。此現象正說明白瓷和青白瓷的呈色差異與燒成時還原氣氛的強弱有重要關系。

圖二 白瓷和早期青白瓷標本100倍釉層顯微效果圖

瓷器的燒成分為升溫階段、保溫階段和冷卻階段。一般來說南方瓷器的燒成需要在保溫階段和冷卻階段采用還原氣氛。青白瓷與白瓷燒成制度不同的關鍵點,是從氧化到強還原的轉折點即臨界溫度開始進入強還原氣氛。這個臨界點需設在釉層尚未熔融,而各種雜質已經完全揮發的時候,否則過早進入還原階段,坯釉的氧化分解反應不完全,沉碳燃燒不盡,易造成釉泡或熏煙。反之,釉層已經?;忾]坯體,還原介質難以滲入坯內進行有效的反應。而燒制白瓷并不需要強還原,只要從保溫階段到冷卻階段都采用還原氣氛,防止氧化即可。

綜上所述,早期青白瓷釉的配方、釉層厚度以及燒成氣氛已經與五代白瓷不同,并明顯呈現了與成熟青白瓷工藝類似的特征,而非僅僅是釉中鐵含量的增加。這些工藝的共同演進正是人為改變的結果。熊櫻菲鐵系釉的研究也強調,釉中呈色劑、施釉方式與燒成氣氛對釉色有共同影響[13]。正如本文在開篇提到的,由于制瓷原料含鐵量分布不均勻,北方同樣大量存在鐵含量較高的原料,唐代磁州窯也由于胎、釉中含鐵量略高而生產過釉色介于青、白之間的“青白瓷”[14],但都沒有成為產生青白瓷的先聲,其重要原因就是沒有多方工藝的共同演進,這些偶然的產物難以大量生產。特別是古代窯工對燒成技術往往處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階段,偶然現象難以大量復制。

三、早期青白瓷工藝演變的原因

以上分析確切表明,景德鎮早期青白瓷在工藝上并非對白瓷的完全繼承和延續,而是發生了一系列演變,筆者認為這些工藝演變與窯業生產擴大有關。

景德鎮從五代進入北宋,正值窯場規模擴大的初級階段。據有關調查統計顯示,包括20世紀景德鎮考古研究所調查的景德鎮五代窯址[15],2014年北京大學與景德鎮市考古研究所在湘湖調查試掘了52處窯址,加之進坑發現的10余處早期窯址,景德鎮唐五代時期的窯址有60多處[16]。從這些窯址堆積地層較薄,分布都依山傍水、鄰近水源的特點來看,早期窯業尚未規?;l展。進入北宋后,藍田[17]、楊梅亭、白虎灣、黃泥頭、湖田、塘下、柳家灣、南市街、鳳凰嘴、珠山、落馬橋、涼傘樹下、盈田、湘湖、銀坑塢、外小里等五代窯場繼續生產外,還興起了富坑、西溪、大屋下、朱溪、寧村、豐旺、靈珠、東流、靈安[18]、銅鑼山窯[19]、道塘里窯[20]等窯場。北宋時期窯場的分布范圍明顯擴大(圖五)。不僅如此,以湖田為中心的制瓷區域開始逐步形成。北宋早期的窯業在產品生產上出現了兩個特征:第一,白瓷被青白瓷完全替代,但仍繼續生產少量青瓷和褐釉瓷。第二,早期青白瓷無論是胎體還是釉面,其精細程度遠遜于五代白瓷。筆者認為這個現象出現,是由于在擴大生產過程中,為追求產量而出現淘洗不甚精細,或采用次等原料進行生產而造成的。

圖五 北宋時期景德鎮窯址分布圖

由于制作白瓷,原料需經過精細揀選、淘洗,晚唐五代時期作為精品的白瓷難以適應擴大規模的生產需要,因此白瓷在這一時期被工藝簡化的青白瓷所取代,而繼續生產的青瓷與醬釉瓷對工藝要求也不高。正因如此,景德鎮早期青白瓷如道塘里窯青白瓷皆為灰白胎,釉色泛黃或泛灰(圖六);銅鑼山窯“胎色呈白、灰白、灰白泛黃、青白釉泛灰或泛白”[21];即使景德鎮宋元時期的中心窯場湖田窯的早期青白瓷也是同樣的情況(圖七)。無獨有偶,武漢青山窯也有類似現象,相較于白瓷,早期青白瓷瓷胎的顏色較深。據陳堯成等研究,“青山窯白瓷胎是由精選的細白泥配制,選稍白的細白泥制影青瓷,青瓷胎由不加挑選的胎泥制作”[22]。很明顯青山窯的青白瓷就是對次等原料的利用。

圖七 湖田窯早期青白瓷壺

圖六 景德鎮道塘里窯青白瓷碗

在制釉上,隨著擴大生產,更廣泛的就地取材,導致釉中主要元素含量在不斷變化。眾所周知,不同植物,甚至植物枝、葉、干等不同部分所含的化學元素差異極大[23]。此外,配釉的瓷石礦源的變化也會造成釉中主要元素的改變。這些因素都會導致瓷釉配方的差異,這也正是早期青白釉配方波動較大的原因。

為解決擴大生產,工藝粗糙或簡化導致胎體粗糙,釉色不穩定的問題,窯工首先從制釉工藝和燒成控制上進行改進,揚長避短,增厚釉層,以修飾不夠潔白的缺陷,而形成一種介于白瓷和青瓷之間的青白之色。如前所述,在施釉方式一致的情況下,釉層厚度有如此之大的差異,筆者認為可能與釉灰制備技藝的探索有關。對于傳統釉灰制備的研究表明,制灰采用高溫煅燒、加水分化、狼萁草層堆疊煨燒和釉灰尿漚工藝,有利于釉灰粉料顆粒的細化和提純,是一種有效的古代石灰石原料細粉化、高純化制備工藝[24]。該工藝制備所得釉灰粉料提高了釉漿中顆粒的空間占有率和漿料懸浮性。筆者推測,青白釉的釉灰通過陳腐獲得了比五代白瓷釉更好的吸附力,使部分早期青白瓷釉層顯著增加,從而獲得微微泛青的效果,與泛灰、泛黃的胎色結合,形成了青灰、青黃的早期青白瓷。

為適應擴大生產的需要,窯爐技術也在改進。晚唐蘭田萬窯塢Y1與樂平南窯的窯柱都集中在窯爐的側窯門附近,窯門之間的中部地區則幾乎沒有窯柱分布。發掘者推測當時龍窯并非滿放器物,而是僅在便于裝窯的窯門附近放置器物,實際利用空間只有五分之二左右。建造這么長的窯爐的目的可能只是為了利用坡度增加抽力,獲得更高的窯溫[25]。但從道塘里窯和鳳凰山窯窯床分布的窯柱來看,并非像唐代窯爐那樣僅僅集中在前部,窯爐后段已經開始利用起來。這意味著此時窯爐設計更為合理,使窯床大部分空間可以有效利用,增加裝燒量,滿足擴大生產的需求。

而這樣的窯爐又使強還原氣氛的控制成為了可能。景德鎮唐代蘭田窯[26]Y1前段坡度為23.5°、中段22°、后段19°,這種坡度設計會造成前段火力過猛,而后段火力不足,導致前部瓷器容易變形而后段瓷器溫度不夠難以燒熟。從考古發現的早期青白瓷窯場的龍窯[27]遺跡來看,道塘里窯坡度為18°;鳳凰山窯[28]窯床前段長約3.25米的部分較平,坡度僅為2°,中段長約3米,坡度為16°,后段長約9.5米,坡度23°。不僅坡度減緩,有的則改變成前段平緩,后段稍微陡的設計,是更為科學合理的構造。龍窯坡度的緩急會對控制還原氣氛有很大影響。從窯爐熱能利用的角度分析,坡度越小,抽力也越小,火流速度越緩,很容易在窯室內產生正壓和微正壓。因此較之坡度較大的唐代龍窯,北宋時期的龍窯更容易控制還原氣氛,生產出青白瓷。實際上不僅景德鎮宋代窯爐如此,其他早期生產青白瓷的窯場也都較為平緩。繁昌柯家沖窯Y1前緩后陡坡度在10°~24°之間[29];繁昌駱沖窯[30]Y1坡度自南向北分別為17°、19°、16°、18°和14°;武昌青山窯[31]Y1前面坡度17°,后面坡度9°,Y2平均坡度15°。這樣的設計不僅能夠減少熱能的浪費,還能夠有利于還原氣氛的掌控。

可以說只有當窯工能夠控制強還原氣氛時,才滿足青白瓷生產的全部條件,僅僅是釉中鐵含量的少量增加,可能會偶然產生類似的產品,但不可能持續大量生產。

另外,近年考古發現繁昌窯在五代時就開始生產青白瓷,由于繁昌窯五代以前的窯業情況尚不清楚,難以進行不同時段產品、窯業規模的對比,但是繁昌駱沖窯Y1所呈現的設計上的成熟,正滿足了青白瓷燒成的重要條件。Y1坡度分為三段前緩后陡,有利于還原氣氛的控制,甚至為控制火力、減緩火速,窯尾微微彎曲。至少這座窯爐是易于還原氣氛的控制的。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早期青白瓷釉的配方、厚度的改變,以及窯爐還原氣氛控制能力的增強,都與景德鎮北宋窯業生產擴大有關。為適應擴大生產,工藝較為粗糙的青白瓷代替了工藝精細的白瓷,在修飾改良早期青白瓷的同時逐漸形成了獨具風格的釉色特征,為適應擴大生產,窯爐技術的進步最終在燒成氣氛上保證了青白瓷的生產,這些綜合條件使景德鎮青白瓷創燒后迅速形成獨特風格。

四、結論

綜上所述,青白瓷是多方面工藝演進共同作用的結果,而通過對景德鎮早期青白瓷釉在工藝上與五代白瓷釉的比較,可以看出,雖然早期青白瓷風格特征尚不鮮明,但已經與五代白瓷在釉的配方、釉層厚度以及燒成氣氛的工藝技術上有了明顯不同,趨于接近成熟青白瓷。多項工藝的變化證明早期青白瓷并非完全復制五代白瓷的技術,而是在其基礎上進行了新的探索和刻意改變。這些工藝的演進是由于景德鎮窯業在早期擴大生產的過程中,工藝簡化、使用次等原料生產,并通過逐漸探索制釉、窯爐技術對不甚精工的產品進行改良形成的。由此可見青白瓷的產生并非是生產白瓷時歪打正著,而是在擴大生產中因地制宜的技術改良所形成的新品種。

猜你喜歡
青白釉層白瓷
高白底釉、耐磨透明釉、耐磨全拋釉陶瓷磚及制備方法
光伏玻璃釉料反射率和附著力的影響因素*
德化白瓷雕塑作品選
流年
一種抗菌陶瓷磚及其制備方法
KING CABBAGE
還喧囂都市一個“青白”
安徽繁昌窯青白釉瓷爐研究
王興虎陶瓷藝術作品選
景德鎮早期青白瓷的器型與色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