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湘教版音樂教材的編排特色

2022-11-16 00:26劉超
啟迪與智慧·下旬刊 2022年9期
關鍵詞:音樂鑒賞高中音樂

劉超

摘要: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材的編排特點設計教學方案,合理設計各個教學環節,促使學生提高音樂鑒賞水平。湘教版教材的結構特點是具有整體性,強調借鑒遷移,強化譜例應用,編排特色體現了人文關懷、學科融合和綜合實踐,所以,在設計教學環節的時候要注意這些方面,指導學生鑒賞作品的內涵,引導其感受作品內涵,并組織各種主題活動。這樣的教學設計才能體現教材的編排特點,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編排特點;音樂鑒賞;高中音樂

音樂教材是音樂課堂的主要依據和載體,直接影響課堂的教學質量,湘教版高中音樂鑒賞課本體現了新課標的要求,在編排結構和特色上獨樹一幟,所以教師要挖掘教材特點,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環節,體現教材深藏的理念。這樣才能更合理地運用教材,提高教學效率。

1? ? 砥志研思,探析湘教版教材編排結構

1.1單元結構,加強整體規劃

傳統的音樂欣賞教材一般會按照各種音樂作品的體裁、音樂發展史、地理位置等進行排序,將音樂作品分成若干大類,這樣的教學方式雖然顯得比較系統、整體,但是卻過于單一、專業,對于初學音樂賞析的高中生來說難度較大。湘教版教材則改變了傳統的結構劃分,采用單元整體規劃的方式。如在“音樂的美”這一單元中,主要探究的是各種音樂情緒和音樂風格,學生要欣賞作品,體會優美和壯美、崇高美和歡樂美等各種不同形式的“美”。而在“音樂與民族”這個單元中,關注點又變成了地域特點,分別安排了中國民歌,亞洲、美洲、非洲、歐洲等地的民歌。但是,不管各個單元的重點是什么,都注重聽賞和體驗、活動和探究,包含了鑒賞提示、相關鏈接、互動地帶、閱讀材料等部分,注重能力的整體提升。

由此可見,湘教版音樂教材的結構獨具一格,既能讓學生進行專項分析,又能讓他們在綜合性活動中整體提升,是一種比較實用的鑒賞教材。

1.2內容結構,加強借鑒遷移

在傳統的音樂賞析課本中,編者一般注重引導學生欣賞音樂作品,感受作品的美,體會作品中蘊含的深層內涵,但是卻沒有注意讓學生遷移運用。湘教版教材就避免了這個問題,在內容結構上設置了一些應用板塊,注重讓學生遷移借鑒。

如在“音樂能告訴我們什么”單元中,學生首先展開欣賞體驗,感受《少女的祈禱》的獨特魅力,然后對作品的結構進行分析,并再次賞析,此后,又通過討論的方式講述自己挖掘出了怎樣的音樂情感。最后,通過歌舞劇表演、自主創作等方式進行遷移運用。這樣的內容結構安排將聽賞、表演、創造等結合在一起,有助于學生遷移提升。

湘教版課本的其他教學內容也具有相似的結構,都設置了音樂欣賞、交流互動、自主活動、拓展學習等環節,不僅注重學生欣賞能力的提升,還關注他們音樂知識的借鑒遷移,能提升其整體素養。

1.3形式結構,加強譜例應用

一般的音樂教材常常只在“歌唱”環節設置譜例,而音樂欣賞的課文則一般只會安排背景資料等輔助賞析的信息。但是湘教版鑒賞課本卻獨樹一幟,在課本中加入了大量的譜例,在形式結構上獨具一格。

如在“五十六朵芬芳的花”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利用其中的譜例設計各種相關的教學環節,讓學生對比其中的譜子,區分不同地區、民族的音樂作品在結構、節奏等方面具有怎樣的特點,是否具有當地獨有的音節旋律。在對比譜例的基礎上,還可以開展改寫譜子的活動,將某音樂改寫成具有其他民族特色的音樂。

這樣的教學環節充分利用了譜例,讓學生的音樂賞析不再只是空洞的“紙上談兵”,他們可以結合譜例進行對比分析、改編原創等活動,在應用中切實提高自己的賞析水平。

2? ? 知行并進,探析湘教版教材編排特色

2.1遵循心理特點,滲透人文關懷

在設計教學環節的時候,教師要充分考慮湘教版教材的編排特色,將其和學生的學情結合起來,知行并進,設計合理的教學策略。由于欣賞是一種個體行為,所以要基于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教學策略,體現出人文關懷。

如“梨園百花”單元,學生主要賞析的是戲曲作品,但是很多學生對戲曲的了解不多,缺乏審美賞析的興趣。針對這種問題,教師要合理利用教材中的過渡性板塊,讓學生先欣賞具有流行元素的《唱臉譜》等作品,這樣的作品將流行音樂和戲劇音樂結合在一起,能提升親和力,學生的參與興趣也會提高。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再利用教材中的戲劇賞析部分,讓學生在傾聽戲劇的同時試著將它們改寫成戲歌表演出來。這樣就巧妙地銜接過渡到戲劇欣賞板塊,同時也能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如此設計教材,體現了湘教版教材過渡性強的特點,展現了對學生的人文關懷,能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戲劇,促使其主動傳播優秀的戲劇文化。

高中學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日趨成熟,在音樂賞析的過程中也體現出較為豐富、細膩的情感,同時,他們也有比較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要在設計教學環節的過程中探究如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其創造性、發散性思維,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2.2拓寬學科視野,融合多元文化

湘教版教材的特點之一就是將本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體現了多元文化的融合性。所以,教師在設計教學環節的時候也要體現這一點,要拓寬學科視野,將多種文化融合在一起,促使學生系統地了解各地區的音樂文化,學會尊重其他地區的文化。

在“音樂與民族”板塊,教師結合課本特點,將亞洲作為主線,串聯非洲、美洲、歐洲等地域的音樂作品,引導學生參與到知行合一的實踐活動中。在“民族大聚會”的主題活動中,學生首先自主欣賞各地區的音樂作品,在對比分析中感受它們的不同特點。此后,學生又拓展搜索信息,參與到自主學習中,了解各地獨特的風俗、哲學理念等,分析這和該地區獨特的音樂風格之間是否有關系。最后,學生分別扮演不同地區的群眾,在聽到某地音樂后,要做出具有該民族特點的標志性動作,完成“民族大聚會”。這樣的活動體現了知行合一的特點,而且讓學生開闊了視野,了解了其他地區的音樂和文化。

教師不僅要將不同地區的音樂文化傳遞給學生,還要引導學生深入探究不同地區的地理特點、民俗民風、文學作品等,這樣學生的認識就從本民族的音樂拓展開來,進而自主欣賞全世界的音樂,主動探索世界文化的異同點,發展遷移運用能力。

2.3組織綜合實踐活動,深化美學知識

音樂具有豐富有序的美,聽者能感受到其精神內涵,同時音樂本身又具有音響的組織結構美。傳統的教材一般很難兩者兼顧,而湘教版教材則能讓學生全面深化掌握音樂美學知識。教師要配合教材特點設計綜合性音樂實踐活動,促使學生全面體會、深層次賞析音樂美。

如在“音樂的美”板塊中,課本將音樂美的內涵分成了優美、壯美、崇高美等不同的類型,教師設計的教學環節則結合這些不同的“美”展開,促使學生綜合實踐。在“選曲大會”游戲中,學生傾聽不同的音樂片段,并判斷它們適合用于哪種環境,如《國際歌》適合用在悲壯、嚴肅的環境。這樣學生對音樂的美有了初步感受。在“讀譜大會”游戲中,教師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樂譜片段,學生要通過讀譜的方式說出它是哪首作品的片段,體現了哪種不同的美,此后再總結歸納,說說如何從音樂元素入手,判斷作品屬于哪種美。如有學生認為壯美的音樂一般旋律都比較舒緩。在“樂譜交易大會”上,學生試著實踐創作,結合自己掌握的音樂元素,創作能體現不同美的音樂片段,而另一部分學生則作為“購買者”,傾聽并評價這些作品,分析其是否體現了特定的美。通過這樣一些實踐活動,學生將賞析、分析探究、創作結合在一起,學以致用,他們對美的理解也變得更加深刻了。

在層層深入的實踐活動中,學生體會了音樂語言的特殊性,在分析音樂元素的過程中感受其形式美。同時,學生又在聽賞的過程中挖掘了隱藏在作品中的主題思想,體會到情感美。這樣就起到了知行合一的效果,能讓學生提煉升華,全面感受音樂美。

3? ?篤行致遠,探析湘教版教材教學策略

3.1指導聆聽,體驗豐富內涵

在設置教學環節時,要體現教材的特點。音樂鑒賞是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主要途徑,所以設計教學活動的時候要以審美作為核心。湘教版課本在選材時充分考慮了作品的立意美、情境美、旋律美等,所以,教師要設計一系列賞析活動,指導學生掌握更科學的欣賞方法,用循循善誘的方式引導其體驗作品的豐富內涵。

教師結合教材特點,設計了聽賞和體驗、再次聽賞、延伸聽賞等多個板塊,讓學生不斷豐富自己的內心感受,提升審美賞析能力。如在“動感地帶”板塊中,學生首先初步賞析《春天里》《黃土高坡》《?;丶铱纯础贰短焯谩返纫魳纷髌?,教師則在學生聽賞的過程中展示符合作品意境的多媒體課件,將視覺感官和聽覺感官同時調動起來,增強其體驗效果。這樣學生就有了初步的體會,認識到這些音樂作品都體現了獨特的時代氣息,欣賞這些作品能讓人了解中國不同時期的流行音樂特點。在“再次聽賞”環節,學生圍繞這些作品進行討論,說說自己的傾聽感受,同時也可以上網搜索一下,看看其他網友對此作品的評價,看看這些作品喚醒了聽者怎樣的情感。如學生發現不同年齡的人,在傾聽《黃土高坡》的時候感受不一樣,老年人常常想起年輕時闖蕩的經歷,感慨萬千,而年輕人則對黃土高坡充滿了好奇,想要一探究竟。最后在“延伸聽賞”環節,學生欣賞了同類型的流行歌曲,還閱讀了相關的背景資料,再次賞析時,他們的感受就更加深刻了。

為了增強學生的賞析效果,教師可以采用一些輔助方式啟發學生思考,提高其體驗效果。多媒體課件、交流生活經驗、閱讀背景信息等方式都能讓學生深入體會作品的內核,探究其內涵,從而提升音樂賞析能力。

3.2對話曲目,感受深刻底蘊

湘教版教材不僅注重引導學生學會賞析音樂,還指導學生探究作品的深層意蘊,挖掘隱藏在其中的文化底蘊。所以在設計教學環節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的賞析超越音樂本身,逐步探究音樂和民族、音樂和時代的特點,從作品中挖掘優秀的文化,激發他們的文化自信,促使其自覺繼承并發展優秀的中國文化。

在欣賞《我們走在大路上》的時候,教師讓學生參與到自主探究活動中,自己搜索該作品的創作背景,結合歷史、政治學科,說說當時人們的心理特點是什么,為何會出現如此振奮人心的作品。最后,學生還要參與到課外自主探究活動中,搜索該時期創作的音樂作品,對比分析這些作品的異同點。通過這一系列活動,學生對話曲目,體會到了作品的深刻內涵,認識到音樂作品具有時代性,能體現中華兒女斗志昂揚、團結合作的姿態,具有積極的政治意義。這樣學生就探究了音樂和時代的關系,欣賞更有深度。

教師組織學生展開系列活動,讓他們從政治、歷史、文化的角度分析音樂作品,這樣的解析體現了學科之間的融合,同時也能讓學生對作品有全面、整體的認識。學生的賞析就不只是停留在聽覺感受層面,而是深入下去,展開和社會、歷史的對話,體會深刻內涵。

3.3主題活動,探究表現方法

音樂鑒賞活動要注重主動性和后續性,在湘教版教材中安排了“互動地帶、活動與探究”等實踐活動板塊。教師可以結合教材特點,設計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讓學生將賞析活動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充分探究作品的表現手法,參與再度創作,提升綜合實踐能力。

學習“五十六朵芬芳的花”時,教師引導學生欣賞《過灘號子》等音樂作品,體會船夫和浪濤搏斗的場景,感受緊張、激烈的氛圍。此后在“互動地帶”環節,學生參與到“民歌探究”主題活動中,以《過灘號子》為例子,欣賞更多的山歌、小調、號子等作品,感受它們的異同點,然后合作表演,扮演不同職業的勞動者,在勞動號子的伴奏下展現他們的工作場景,體會音樂作品如何展現日常生活。學生還圍繞作品的表現方法深入探究,思考號子在旋律、節奏上有什么獨特性。在此基礎上,教師又組織學生參與到活動與探究中,根據各自的興趣愛好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探究一個地區的民歌,學生不僅可以探究中國各地的民歌,還可以探究亞洲其他地區,甚至是非洲、歐洲、美洲等地區的音樂作品。最后,學生將自己的觀點形成文字上傳到網絡上?;氐秸n堂上,教師又組織學生再次傾聽《即使你的青春消逝》等不同地區的音樂作品,找到旋律、節奏等表現方法上的特點,挖掘民族音樂特點。

在“互動地帶”中,學生運用聯想、想象、表演等方法,對作品進行再加工,積極探討作品表達的思想和情感,從而提升鑒賞能力。在“活動與探究”環節,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活動等方式,將學習從課內拓展到課外,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湘教版音樂教材在結構形式、知識構成、內容特點上都獨具特色,教師要深度理解編者的編寫意圖,在設計教學環節的時候充分展現對教材的理解,合理把握各個教學環節,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文化修養,培養其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1] 李娟.體驗式教學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北方音樂,2020 (8):179,181.

[2] 鄧春華.對話式教學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的應用[J]. 教師博覽,2021 (8):81-82.

猜你喜歡
音樂鑒賞高中音樂
流動的時間,不確定的藝術
淺談高中音樂教學中學生鑒賞能力的培養
基于多元音樂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樂教學模式探討
淺談優化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路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