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肉雞產業統計監測數據優化研究

2022-11-17 03:53帆,浦
中國畜牧雜志 2022年11期
關鍵詞:集貿市場黃羽白羽

魯 帆,浦 華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北京 100193)

雞肉是我國民眾的第二大肉類來源[1]。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20 年我國肉類總產量為7 748 萬t,其中禽肉產量2 361 萬t,占比首次超過30%。雞肉為禽肉的主要組成部分,2020 年雞肉產量占禽肉的63%,約占肉類總產量的19.2%,僅次于豬肉。2018 年非洲豬瘟疫情暴發后,雞肉在彌補豬肉供應缺口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成為滿足城鄉居民肉類需求和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畜產品。

發展肉雞產業符合我國資源稟賦條件。肉雞產業具有節糧高效和節約土地、生態環保等特點,在養殖水平較高的白羽肉雞企業,耗料增重比可以達到1.4:1,幾乎是豬耗料增重比的1/2[2]。雞肉是最經濟的動物蛋白質來源,具有蛋白質含量高、脂肪低和熱能低的營養優勢,是中國以外全球第一大肉類品種。肉雞滿足了民眾多層次、多樣化層次需求,白羽雞肉價格較低,滿足了集團消費和中低收入居民的民生肉類需求;黃羽雞肉肉質鮮美,滿足了城鄉居民的優質畜產品需求。

肉雞產業數據是開展肉雞產業形勢分析研判的基礎,強化市場監測預警,及時準確發布信息,科學引導生產和消費,是肉雞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之選。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20〕31 號)明確指出,強化市場調控,依托現代信息技術,加強畜牧業生產和畜禽產品市場動態跟蹤監測[3]。雞肉價格的波動會影響到消費者的日常生活、肉雞生產者的直接收益以及肉雞生產供給的平穩,準確掌握雞肉價格變動及其變動原因,對于國家采取有效的宏觀調控政策以穩定產品價格、對于肉雞養殖者采取合理的生產決策以取得良好經濟效益、規避市場風險都具有重要意義[4]。相關文獻也指出,做好雞肉價格周期的判斷和預測很有必要[5],應把握肉雞市場價格波動規律,繼續完善和改進肉雞產品價格監測和預警機制[6],政府要建立價格監測預警體系,完善雞肉價格的報告制度,建立科學分析預警機制,為生產者提供及時的指導[7]。

2008 年以來農業農村部開展的肉雞等畜牧業統計監測工作,成為各級畜牧獸醫部門制定和落實政策的基本支撐和提高畜牧業監管能力的重要抓手[8]。由于肉雞品種類型多、價格差異大,給肉雞產業生產和價格監測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本文將大多數國內學者廣泛采用的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集貿市場雞肉均價數據,與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白羽肉雞和黃羽肉雞主產省份、產業咨詢公司發布的雞肉價格數據進行比較,分析數據差異的可能原因,以期為進一步優化我國肉雞產業統計監測提供參考。由于集貿市場雞肉均價數據的測算方法未公開,本文僅就公開發布的數據進行分析,在比較不同數據時,盡量選擇同一時間、同一類型的數據,但鑒于數據獲得性等原因,文中肯定存在一些疏漏之處,與此同時,分析方法的嚴謹性也有待進一步提高。

1 我國雞肉生產價格數據發布情況

1.1 雞肉產量缺乏官方權威數據 每年國家統計局只發布禽肉產量,不發布雞肉產量。肉禽主要包括肉雞、肉鴨、肉鵝以及鵪鶉、肉鴿等,肉雞又包括白羽肉雞、黃羽肉雞、小型白羽肉雞、淘汰蛋雞等品種。由于沒有官方統計數據,雞肉產量數出多門。目前國內外學者采用較多的雞肉產量數據來源包括FAO(聯合國糧農組織)、USDA(美國農業部)和行業協會、產業咨詢公司等。根據FAO 統計數據,2020 年中國雞肉產量為1 460 萬t,USDA 的統計數據與之接近[9]。國內專家估計,不包括小型白羽肉雞、淘汰蛋雞,2020 年白羽肉雞和黃羽肉雞雞肉總產量為1 515.7 萬t[10]。而據中國畜牧業協會禽業分會監測,2020 年我國雞肉產量達到1 865.6 萬t[11],超過USDA 數據近400 萬t,接近于2020 年雞肉進口量(143.3 萬t)的3 倍。產業咨詢公司BY 基于所建立的禽肉產業數據庫,預計2020 年全國禽肉總產量超過2 800 萬t(不包括鴿肉、鵪鶉肉等),其中雞肉產量超過1 870 萬t[12]。

1.2 集貿市場均價是主流的雞肉價格監測數據 我國雞肉價格監測數據包括周度和每日價格,周度價格主要有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雞肉集貿市場均價(2021 年以前為活雞和白條雞,2022 年調整為雞肉)、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的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白條雞批發價格(以下簡稱商務部價格)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價格監測中心的活雞價格,每日價格有BY 的山東、遼寧等9 省份白羽肉雞活雞價格和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典型農產品批發市場白條雞價格(以下簡稱市場司價格)。其中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雞肉集貿市場均價采集樣本覆蓋全國31 個省份500 個縣級集貿市場和采集點,具有較強的行業和地區代表性,數據被國內學者廣泛使用,如陳瓊等[4]、黃澤穎等[13]、阿米娜·玉蘇甫[6]、王福林等[14]。

1.3 集貿市場均價可能拉高了全國平均價格 農產品價格通常采用帕氏指數編制方法,即以報告期樣本成交量加權計算綜合價格。如表1 所示,本文選取了國家統計局2020 年雞肉分省數據,計算出各區域的雞肉產量占比(由于國家統計局未公布分省雞肉數據,借鑒專家意見和國內學者通常采用的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禽肉占比替代雞肉占比;相對各省份的產量變化,區域產量變化的幅度相對較小,可以增強不同時期數據的可比性),并選取2020 年某周各省份數據,計算出本周各區域的集貿市場活雞價格,如表1 所示。在此基礎上,測算出全國集貿市場活雞均價為18.74 元/kg。

表1 各區域雞肉產量占比與某周集貿市場活雞價格

如將各省份的集貿市場價格進行算術平均,則為19.40 元/kg,與畜牧獸醫局發布全國集貿市場均價(19.43 元/kg)接近,由此推算,集貿市場均價可能是各省份的算術平均價格。

1.4 白羽肉雞和黃羽肉雞在雞肉價格中的權重可能“倒掛” 白羽肉雞和黃羽肉雞是肉雞的主要品種,兩者養殖區域、飼養周期和飼料轉化率不同,價格差異較大。本文選擇山東和廣西作為我國白羽肉雞和黃羽肉雞的主產省份,主要基于:2020 年山東出欄肉雞20 億只,約占全國總出欄量的40%,其中白羽肉雞約為16 億~17 億只[15];廣西的黃羽肉雞飼養量在全國名列前茅,2020 年黃羽肉雞出欄量超過8 億只,僅次于廣東;山東畜牧獸醫局和廣西農業信息中心每周發布活雞價格數據,與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發布周期一致,數據具有可比性,廣東未在官網發布周度數據。黃羽肉雞在活雞價格中的占比pYi可用以下公式計算:

式中:Pi為集貿市場活雞均價;PWi為山東的活雞價格;PYi為廣西的活雞價格。

如表2 所示,2021 年1—12 月,在集貿市場活雞月均價格中,黃羽肉雞占比平均為73.3%,除12 月以外均超過70%,而根據中國畜牧業協會禽業分會的監測,2020 年我國白羽肉雞和黃羽肉雞的雞肉產量之比約為35:65[16]。

表2 黃羽肉雞在活雞價格中的占比估算

2 雞肉價格數據優化

2.1 根據品種產量權重發布雞肉價格 分析雞肉價格的變動趨勢及其變動原因可以為國家出臺肉雞扶持政策提供理論支撐,為實現雞肉穩產保供提供決策參考。在探求畜產品價格變化規律時,月度價格變化率通常作為重要指標。本文按照品種產量權重,即黃羽肉雞(以廣西為代表)和白羽肉雞(以山東為代表)在雞肉價格中的占比為40:60 計算,調整后i 月的雞肉價格Pi為:

以2021 年1 月為基期,按照式(2),測算出2021 年2—12 月的月度價格變化率T:

參照式(3),也可以計算出集貿市場均價和市場司、商務部的月度價格變化率X 和S、F。將T 和X 分別與S、F 比較,可以說明P 的擬合程度,即平均值越接近,擬合度(一致性)越高。

由表3 可見,與集貿市場活雞價格相比,調整后價格P 與市場司和商務部價格的擬合度較高,說明其與生產實際可能更為接近。

表3 調整后價格與集貿市場均價與市場司及商務部價格變化率比較 %

變化幅度(變化率的絕對值)也是衡量不同月份間價格變動的重要指標。調整后價格變化幅度T(此數值是T 的絕對值,考慮月度價格數據變動的趨勢基本一致,故仍采用原字母表示,下同)及集貿市場均價變化幅度X 與市場司價格變化幅度S、商務部價格變化幅度F 的差異如圖1 和圖2 所示。

圖1 調整后價格及集貿市場價格與市場司價格變動幅度差異比較圖

圖2 調整后價格及集貿市場價格與商務部價格變動幅度差異比較圖

相對X,調整后價格月度變化率T 與S、F 的變化幅度較大,年均變化幅度分別為2.07%和2.43%,高于X 的1.49%和0.74%。由此可見,由于集貿市場均價來源于全國500 個集貿市場,相對于市場司和商務部的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而言,價格波動較小,可能降低各級政府部門對肉雞產業的關注度,進而影響肉雞產業扶持政策的出臺。

2.2 發布主產省份雞肉價格數據 主產省份的畜產品價格數據可能更能準確地反映產業發展狀況,自2018 年起,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在發布各省份雞蛋和生鮮乳集貿市場均價的同時,發布河北、遼寧等10 個雞蛋主產省份和內蒙古、河北等10 個生鮮乳主產省份的集貿市場均價,主產省份價格的變動幅度明顯大于全國平均價格。關注主產省份的價格,可以更有利于了解畜產品的價格變動,及時分析其影響因素,出臺有針對性的措施。

以雞蛋周度價格為例,2020 年10 個主產省份的禽蛋產量為2 668.3 萬t,占全國總產量的77%。全年主產省份的雞蛋均價為7.37 元/kg,較全國均價9.28 元/kg低20.5%。如圖3 所示,2020 年全國和主產省份價格的最大差幅出現在第31 周,主產省份漲幅為18.5%,同期全國均價也有所上漲,而漲幅僅為8.3%,相差10.2個百分點,當雞蛋價格出現快速下跌時,主產省的跌幅也較大,如第5 周,主產省份跌幅超過全國5.0 個百分點。

圖3 全國和主產省份雞蛋價格周度變化對比圖

為了進一步分析主產省份雞肉價格的代表性,本文將2021 年山東與2 家專業咨詢公司ZC 和BY 發布的活雞周度價格變化率進行比較(由于ZC 和BY 未公布部分周度價格,樣本總數少于52),結果如圖4 所示。

圖4 白羽肉雞周價格變動幅度對比圖

由圖4 可見,山東的活雞平均價格變動幅度(1.88%)明顯小于ZC(2.74%)和BY(3.70%)。究其原因,與調整后雞肉價格類似,ZC 和BY 的數據樣本均為白羽肉雞,且來自肉雞主產省份,多為規模養殖企業,而山東省的數據樣本中仍包括少量小型白羽肉雞等。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說明,分品種發布主產省份的價格數據更能反映雞肉價格的變動趨勢。

3 政策建議

“十四五”時期肉雞產業發展的內外部環境更加復雜,資源環境約束更加趨緊,產業發展面臨風險更加凸顯,穩產保供任務更加艱巨。強化肉雞產量和價格統計,優化監測指標體系,不僅是落實《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關于進一步加強畜牧業統計監測有關工作的通知》的具體行動,也是貫徹《“十四五”全國畜牧獸醫行業發展規劃》[17](以下簡稱《規劃》)、促進肉雞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舉措。

3.1 加強肉雞產量統計監測 要實現《規劃》提出的“調控有效”,迫切需要摸清肉雞產業家底,加強肉雞生產和雞肉產品市場動態跟蹤監測。如前所述,雞肉構成復雜,產量統計監測存在一定困難。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現有的統計監測網絡建立近14 年來,積累了大量的肉雞生產數據和與之相印證的種禽、飼料、屠宰等數據。建議國家統計局依托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發布雞肉產量數據,以增強畜牧業監測統計的權威性,讓相關研究和宏觀決策“有數可尋”。

3.2 優化雞肉價格數據指標體系 雞肉集貿市場均價能夠反映雞肉價格的變動趨勢,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我國肉雞優勢區域布局基本形成,前七大白羽肉雞、前五大黃羽肉雞的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80% 以上。強化主產區的雞肉價格監測,發布主產區雞肉,有利于及時發現肉雞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實施針對性的調控措施,提高政策調控的效率和質量。建議加強對肉雞主產省份的價格監測,發布白羽肉雞和黃羽肉雞主產省份集貿市場均價,強化價格波動分析研判,讓肉雞養殖場(戶)生產和各級畜牧主管部門決策“有據可查”。

3.3 營造有利于肉雞高質量發展的政策環境 雞肉早已成為民眾第二大肉類蛋白消費來源,在保障居民肉類消費中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但與豬、牛、羊相比,肉雞產業幾乎“完全市場化”,各級部門的重視程度與肉雞產業的戰略地位不匹配,肉雞政策支持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建議將肉雞產業列為《規劃》優勢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點產業,給予配套政策支持,農機購置補貼重點向肉雞規模場養殖機械裝備傾斜,實行應補盡補,因地制宜開展肉雞養殖收益險、雞肉價格險試點,讓肉雞產業鏈相關企業和養殖場(戶)“有利可圖”。

猜你喜歡
集貿市場黃羽白羽
養殖端現抵觸情緒 白羽雞苗價格走低
下半年黃羽雞或迎景氣周期
江蘇省部分地區黃羽肉雞大腸桿菌的分離鑒定
快快長慢慢長
全國500個農村集貿市場仔豬平均價格
農村集貿市場2016年10月仔豬價格
2016年6月集貿市場仔豬價格
全國500個農村集貿市場仔豬平均價格
有扇白羽,有燈琉璃
廣東黃羽肉雞雞苗報價(種雞場平均賣出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