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見中草藥對乳酸桿菌繁殖促進作用的研究現狀

2022-11-17 17:56李文星武迪李鳴
中國農業文摘·農業工程 2022年6期
關鍵詞:乳酸桿菌促進作用中草藥

李文星 武迪 李鳴

摘要:【目的】研究常見中草藥對乳酸桿菌繁殖的促進作用,為中草藥在調節腸道微生態平衡的應用領域提供理論依據?!痉椒ā勘疚牟捎梦墨I研究法,總結歸納該領域內學者關于中草藥對乳酸桿菌繁殖促進作用的有關文獻,并對它們作一綜述,梳理介紹7種常見單味中草藥及3種中藥組方對乳酸桿菌繁殖的促進效果,以及相關的中草藥種植方式?!窘Y果】總結歸納研究結果表明:<6.25%的低濃度金銀花水提取液、黃芪提取液、杜仲葉提取物、刺五加化微粉、五味子的多糖提取物、木棉花汁、黨參7種常見單味中草藥以及參苓白術散、白頭翁湯、七味白術散3種中藥組方均能促進乳酸桿菌繁殖?!窘Y論】7種常見中草藥及3種中藥組方對乳酸桿菌繁殖有促進作用,能調整腸道菌群,提高機體消化機能。

關鍵詞:中草藥;乳酸桿菌;促進作用;種植方式

乳酸桿菌是一類可以將糖類分解為乳酸的各種細菌的總稱[1],同時也是一種重要的益生菌,它進入腸道后對腸粘膜起到一層防護作用,刺激腸道產生有利于有益菌群正常生長的分泌物,以維持腸道內菌群平衡,保護腸道不受病原體侵害,從而加強免疫調節,提高腸道免疫力,促進營養物質吸收等。乳酸桿菌的繁殖生長需要機體內環境的平衡。中草藥是我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非常悠久的研究歷史,已經形成一門獨立的學科,不僅如此,中草藥還具有資源廣泛、成本價格低、綠色無公害、毒副作用小的優點,其確切療效已經被世界上越來越多人認知、認可并應用到了廣泛的領域。單味中草藥的復雜成分構成了中藥功效的多樣性,可以在復雜因素與環境中發揮作用。除此之外,以多味中草藥按照一定原則、用量組成的中藥組方,減少了單味中草藥的副作用,提高了治病療效,更能有效調節體內環境的不平衡狀態。因此,許多學者將研究重點放在了中草藥對乳酸桿菌等益生菌繁殖生長需要的機體內環境平衡是否有促進作用上。本文將聚焦乳酸桿菌,參考相關的研究文獻,從中草藥的特性、種植、應用方面,綜述單味中草藥以及中藥組方對促進乳酸桿菌繁殖作用的研究現狀。

1 用中草藥促進乳酸桿菌繁殖的優勢

作為腸道內最為常見的生理性細菌,乳酸桿菌的繁殖需要十分嚴苛的營養條件,除了以低聚糖為主的碳源,以蛋白胨、氨基酸為主的氮源外,其生長和增殖還需要一些具有調節促進作用的化學物質,稱為生長因子,如維生素、嘌呤等物質。中草藥成分復雜多樣,其提取物中往往包含豐富的有機酸、生物堿、植物酚、微量元素等活性物質,這些活性物質具有抗菌、抗氧化、調節免疫的生物學作用。研究表明,中草藥中的這些物質可以直接作為乳酸桿菌等益生菌繁殖的生長因子。除此之外,中草藥的相關提取物屬于天然物質,且具有很高的活性,其中含有的自然成分更容易被生物吸收。以下選取金銀花、黃芪、杜仲葉、刺五加、五味子、木棉花、黨參這7味不同產地、不同性質的常見中草藥以及3種常見中藥組方進行研究介紹。

2 單味中草藥的介紹以及對乳酸桿菌的促進作用

2.1 金銀花

金銀花又名“忍冬花”,性寒,味甘,歸心、肺、胃經。目前中醫臨床多用于治療癰腫瘡毒,包括內癰、外癰,被稱為“瘡家圣藥”。金銀花也可以疏風散熱,治療風熱感冒引起的頭痛、發熱、咽喉疼痛,還可以與白頭翁、草槐花等配伍治療痢疾等。金銀花適宜生長的區域廣泛,對土壤的肥沃和干濕要求不嚴格,適合在全國多數省份大面積種植,可以用播種、分根、插條等方法進行繁殖,適應力強,易成活。

如采用種子繁殖,僅需將儲存好的種子浸泡一晝夜后,在適宜間距的苗床上播種,半個月后即可破土出苗。周泳泓等人[2]的研究表明,在出苗后需進行移植,為保證金銀花幼苗的成活率,建議每穴栽種兩株。若采用扦插種植,建議在春、秋兩季,將生長優良的枝條作為插穗,按扦插育苗或直插育苗兩種方式進行種植。

在促進乳酸桿菌繁殖方面,趙尤等人[3]的研究指出,金銀花中含有大量的鼠李糖、葡萄糖、木糖等低聚糖,同時也含有游離氨基酸和多種微量元素,這些物質可以作為促進乳酸桿菌增殖的生長因子,并且還具有增強免疫力的藥理活性。冉域辰等人[4]的實驗也證實了金銀花水提取液對乳酸桿菌的繁殖有促進作用。同時也發現金銀花水提取液的濃度不同對乳酸桿菌的繁殖促進作用也不同,<6.25%的低濃度金銀花水提取液對乳酸桿菌的生長增殖有明顯促進作用且性質穩定。

2.2 黃芪

黃芪藥性溫和,具有抵抗輻射、延緩細胞死亡和衰老、降血脂、降血糖、增強免疫、保肝等作用,主要用來治療慢性腎炎、冠心病、慢性肝炎、過敏性鼻炎等多種疾病。黃芪在我國主要分布于東北、華北及西北地區,主要在內蒙古、黑龍江以及山西,適宜生長于山坡、灌木或疏林下以及草地向陽處或草甸中,耐旱,抗寒,春秋夏三季都可種植,不需占用耕地,是現在廣為栽培的常見中草藥。

謝淑玲等人的研究指出[5],黃芪主要有種子繁殖和根頭繁殖兩種繁殖方式。種子繁殖往往采用直播、條播、穴播三種方式,但由于黃芪種子堅硬的表皮影響出苗率,需采取浸泡處理,并要保證種植地的通透性。根頭繁殖則是通過無性繁殖的方式進行作物栽培,繁殖速度快。

在促進乳酸桿菌繁殖方面,侯建平等人[6]的研究表明,黃芪含有黃酮類、皂苷類及黃芪多糖、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多種有效成分,具有消炎、調節機體內平衡的作用。同時王瑩等[7]人的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的實驗結果,并且通過體外培養的方式發現黃芪水提取液對乳酸桿菌生長具有明顯促進作用,充分證實中草藥復雜的化學成分和有機酸能為乳酸桿菌等益生菌的生長繁殖創造適宜的條件。除此之外,黃芪也可以與一些西藥聯用,使效果更加明顯。

2.3 杜仲葉

杜仲葉微辛、溫,味微苦,歸肝、腎經,具有降血壓、降血糖、降血脂、抗衰老、抗炎抗病毒、強筋健骨等藥理作用,用于治療高血壓、糖尿病、腰背酸痛、足膝酸軟等疾病。杜仲葉摘自杜仲,杜仲不僅是一種中草藥,同時也是一種經濟樹木,主要分布于陜西、河南、湖北、四川、貴州及浙江等省區,其對土壤要求不嚴格,在貧瘠的土地和峭壁巖石都能生長,現在種植廣泛。

根據楊國興等人的研究[8],杜仲最適宜通過種子繁殖,這樣使繁殖的子代性狀穩定,又可以保證繁殖效率。在播種時,需選用新鮮樹種,因為杜仲種子極易發生死亡,同時,為保證種子內的膠狀物質不影響發芽率,需對種子進行提前變溫處理以促進發芽。

在促進乳酸桿菌繁殖方面,石海仁等人[9]的研究指出,杜仲葉作為一種無毒、性溫的中草藥,不僅具有多種藥理功效,還具有豐富的維生素、微量元素和黃酮類化合物,是一種安全的綠色添加劑。同時,石海仁等人通過進行杜仲葉對育肥豬腸道菌群影響的實驗,得出杜仲葉粉可以增加乳酸菌等益生菌的數量,并維持腸道菌群穩定。段明房等人[10]將杜仲葉粉進行發酵處理后,也得出了杜仲葉提取物具有促進乳酸桿菌等有益菌繁殖的功能。

2.4 刺五加

刺五加在我國作為一種強筋骨、補氣血的良藥,其應用具有悠久的歷史,能提高機體抗氧化能力,增強抵抗力。刺五加主要分布于我國中北部地區,在灌木叢中、山坡及森林中生長,通過種子、扦插等方法繁殖,抗寒、耐蔭蔽,喜微酸性的砂質土壤。其中,種子繁殖最為常見,崔英宇指出[11],刺五加種子具有較低的萌芽率,因此需格外注意播種時種子的選擇和田間管理。

在主要活性物質及其藥理作用上,白雪等人[12]的調查指出,刺五加主要含有皂苷類、黃酮、多糖、木脂素等活性物質,在免疫系統調節、抗腫瘤、心腦血管系統的保護、維持機體內環境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常用作人參的替代品。王淑潔等[13]的體內實驗研究結果表明,刺五加化微粉不僅可以促進乳酸桿菌的繁殖,還可以提高雙歧桿菌等其他益生菌的數量。

2.5 五味子

五味子俗稱山花椒,具有強健體魄、滋補身體的功效,被廣泛應用于臨床醫學,可用于治療無黃疸型肝炎、急性腸道感染、神經衰弱等疾病。我國具有全球最豐富的五味子科植物資源,五味子主要分布在我國北方,多生長于海拔較高的山坡、山溝、小溪旁,喜微酸性的腐殖土,多采用種子繁殖。王曉峰的研究指出[14],由于五味子具有較長的種植周期,若盲目種植以提高收益則將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在土壤選擇、品種選擇、肥料施用、田間管理等方面,應嚴格按照規范種植。

在五味子對乳酸菌繁殖所起作用方面,羅家洪等人[15]認為五味子中的化學成分多為揮發性物質、萜類化合物、有機酸類,具有很強的滋補、保護及解毒作用,也可以促進多種益生菌的繁殖并維持腸道菌群穩定,常作為滋陰補腎強藥。王琳等人[16]通過酶解法提取出五味子的多糖,通過小鼠體內實驗得出五味子的多糖提取物可以明顯促進乳酸桿菌的繁殖,且在一定限度內與濃度成正比。

2.6 木棉花

木棉花,又稱“英雄花”,是南方高溫濕潤氣候下的特有花種,主要分布于云南、貴州、廣東、福建等省區。木棉花適應性強,不耐寒,耐干旱,喜酸性沙質土,在貧瘠、肥力不高的土壤中易于廣泛種植,還需要充足的光照。木棉花可以用種子進行播種,首先選顆粒飽滿的種子,為提高出芽率,種植前可先進行消毒、催芽處理。木棉花采摘以后,炮制成干燥的木棉花,可以作為藥材來使用。木棉花味甘、淡、性涼,有清熱解毒之功效,還具備調理脾胃的作用,能醫治胃腸作用失衡,對慢性胃炎有非常好的實際效果。

林燕文[17]通過實驗提取木棉花汁,然后將乳酸桿菌接種于不同濃度木棉花汁的培養基中,研究結果表明木棉花對乳酸桿菌的生長有促進作用,并且隨著木棉花濃度的增大而逐漸增大,明顯加快了乳酸桿菌的增殖速度。

2.7 黨參

黨參是常用的傳統的補益藥,耐寒、適宜氣候溫而涼爽,味甘、性平,入脾、肺兩經。黨參主要分布于我國四川西部、山西南部、西藏東南部、寧夏、山西、河北以及內蒙古等地區,生長于高海拔的灌木叢中及山地林邊,在我國各地栽培量廣。黨參主要用種子直播、育苗移栽。種子直播時,需要在播種前先將種子用溫水浸泡,待種子裂開口即可進行播種,期間要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黨參能宣肺補脾、益氣生血,主要是調節血壓、增強機體抵抗力、防治胃潰瘍,改善消化不良等癥狀。

宋克玉等人[18]通過研究分析黨參的生理活性,不同濃度的黨參對小鼠腸道菌群調節作用的實驗表明,高劑量的黨參對乳酸桿菌的繁殖促進作用明顯,能提高腸道內乳酸桿菌的水平。

以上7種單味中草藥通過實驗證實對乳酸桿菌的繁殖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增加了腸道有益菌的數量,保持了腸道菌群平衡,減少了胃腸道疾病的發生。

3 組方中草藥對乳酸桿菌的促進作用

3.1 參苓白術散

作為一種中藥組方,參苓白術散復雜的組成使其具有多樣的藥效,其藥性味平和,不僅有白術、人參、蓮子、扁豆,還有茯苓、甘草、桔梗、砂仁、山藥、薏苡仁等。何海濱等人[19]進行的小鼠實驗表明,參苓白術散具有明顯的促進乳酸桿菌繁殖的作用,能增加腸道優勢菌種類,恢復菌群平衡,從而保護腸道粘膜組織,改善消化系統功能。

3.2 白頭翁湯

白頭翁湯是一種常用的中藥組方,多用于調節機體腸道平衡,其基本組成為秦皮、白頭翁、黃連、黃柏四味中草藥,且能針對具體疾病的需要添加其他種類中草藥。吳柯楠等[20]的測定表明,白頭翁湯主要含有:木脂素、生物堿、香豆素等成分,不同成分的協同配合使其對乳酸桿菌的繁殖促進作用增強且具有多樣化。鮑炳州等[21]進行的小鼠白頭翁湯灌腸實驗表明,乳酸桿菌屬在白頭翁湯的作用下回調幅度最大。

3.3 七味白術散

七味白術散簡稱白術散,由人參、茯苓、白術、甘草、霍香葉、木香、葛根7味中草藥組成,能治療脾胃虛弱引起的腹瀉,嘔吐等疾病。孫必強等人[22]通過對小鼠進行體內實驗,得出七味白術散能增進腸道中乳酸桿菌的繁殖,并維持腸道菌群平衡、穩定的結論。同時,惠華英[23]通過另一方面的實驗發現,七味白術散能改善消化道中重要酶的活性,可以豐富腸道中乳酸桿菌及其他有益細菌的多樣性。郭抗蕭等人[24]通過實驗進一步證實,七味白術散通過調整腸道乳酸桿菌的數量來減輕小鼠的腹瀉癥狀。

4 結論與展望

綜上所述,對中草藥在促進乳酸桿菌等益生菌繁殖方面的研究表明,中草藥對乳酸桿菌繁殖有顯著促進作用,中草藥能有效維持腸道菌群平衡,有效控制有害細菌的過度生長,預防腹脹、腹瀉等腸道疾病,所以將中草藥作為飼料添加劑投放到飼料中,不僅能有效降低投入成本,還能提高動物的抗病能力,從而有效促進畜牧產業的健康發展,保障食品安全,保障人們的身體健康,體現生態產品的價值,凸顯中草藥在畜牧業方面的應用優勢。

目前傳統中醫中藥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我國是世界上中草藥栽培歷史最悠久,資源種類最多的國家,中醫中藥歷史博大精深,同時我國土地廣闊,自然條件優越多樣,中草藥資源分布極為廣泛。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人們越來越追求綠色、健康、環保的天然藥材,希望從這些天然的中草藥中提取有效成分促進有益菌繁殖,從而研發出安全有效的藥物,減少西藥帶來的副作用,更好地保障人們的身體健康。在我國,中草藥取材容易且價格便宜,使用成本低,對于一定區域來說,應用中草藥還能有效合理利用天然資源的優勢,做到既能保護環境、減少污染,又能避免浪費,帶動一定區域的經濟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調共進,同時還能進一步傳承中華民族的中草藥文化,具有很高的社會價值與經濟價值,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 于新,李小華主編.天然食品添加劑[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4.

[2] 周泳泓,胡紅斌.金銀花的種植技術[J].中國農業信息,2014(4):44-45.

[3] 趙尤,劉鑫鈺.金銀花的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15):14.

[4] 冉域辰,黎海芪,劉明芳.金銀花水提物對雙歧桿菌與乳酸桿菌體外生長的影響[J].時珍國醫國藥,2008,19(5):1131-1133.

[5] 謝淑玲,吳濱,吳劍雄,等.試論中藥材黃芪的種植技術[J].農村百事通,2021(5):183.

[6] 侯建平.中藥黃芪有效成分的抗氧化活性及其對益生菌促生作用的研究[D].大連:大連工業大學,2005.

[7] 王瑩,孔爽,高潔,等.黃芪水提取液對益生菌生長作用研究[J].科學與財富,2021,13(23):230-231.

[8] 楊國興,楊敏.杜仲繁殖育苗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4(16):107-107+18.

[9] 石海仁,滾雙寶,張生偉,等.杜仲葉對育肥豬生長性能、胴體性狀、抗氧化能力及腸道菌群的影響[J].動物營養學報,2018,30(1):350-359.

[10] 段明房,胡紅偉,閆凌鵬,等.發酵杜仲葉粉對蛋雞蛋、肉品質和風味及盲腸微生物的影響[J].中國飼料,2017(6):19-23+29.

[11] 崔英宇.北方地區林下刺五加種植技術研究[J].農村科學實驗,2021(7):99-100.

[12] 白雪,胡文忠,姜愛麗,等.刺五加主要活性物質及其藥理作用的研究進展[J].食品工業科技,2016,37(6):396-399.

[13] 王淑潔.刺五加對犢牛胃腸道微生物區系及胃腸道發育的影響[D].長春:吉林農業大學,2008.

[14] 王曉峰.中草藥北五味子的種植問題[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11):175-176.

[15] 羅家洪,莊艷.五味子化學成分及生理活性研究進展[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10):174-175.

[16] 王琳,高辰哲,崔石陽,等.五味子多糖的酶解輔助提取及其對小鼠腸道菌群的影響[J]. 食品研究與開發,2018,39(20):190-196.

[17] 林燕文.木棉花對乳酸菌生長及保存活力的影響[J].微生物學雜志,2006,26(2):53-55.

[18] 宋克玉,江振友,嚴群超,等.黨參及茯苓對小鼠腸道菌群調節作用的實驗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1,27(2):142-145.

[19] 何海濱,王美蓉,陳龍嬌,等.參苓白術散加減治療脾胃虛弱型功能性腹瀉的療效及對腸道菌群的影響[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21,21(12):16-17.

[20] 吳柯楠,唐志書,梁艷妮,等.白頭翁湯有效成分提取工藝和含量測定[J].安徽農業科學,2020,48(20):184-186+214.

[21] 鮑炳州,朱超,吳生兵,等.基于16S rDNA測序技術探索白頭翁湯灌腸對濕熱型潰瘍性結腸炎大鼠腸道菌群的影響[J].安徽中醫藥大學學報,2019,38(6):62-68.

[22] 孫必強,周英,劉衛東,等.不同劑型七味白術散對腹瀉小鼠腸道菌群失調和腸粘膜緊密連接蛋白的影響[J].時珍國醫國藥,2015,26(12):2835-2837.

[23] 惠華英,申可佳,李丹丹,等.七味白術散對抗生素所致腹瀉小鼠腸道乳糖酶活性的影響[J].中國微生態學雜志,2018,30(10):1126-1129.

[24] 郭抗蕭,彭昕欣,毛婭男,等.七味白術散對菌群失調腹瀉小鼠腸道蔗糖酶活性的影響[J].中國微生態學雜志,2019,31(10):1130-1134.

猜你喜歡
乳酸桿菌促進作用中草藥
三味中草藥 消炎效果好
乳酸桿菌在宮頸癌發病中的作用研究進展*
中草藥制劑育肥豬
論工商管理對經濟的促進作用
工程財務管理中會計審計的促進作用探討
第三方支付平臺對我國金融業的促進作用
中草藥在緩解夏季豬熱應激中的研究應用
結緣中草藥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中Cyslt2r的促進作用
乳酸桿菌與細菌性陰道病相關致病菌之間的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