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圈視角下的社區醫療設施點可達性研究
——以長春市朝陽區為例

2022-11-18 07:34趙婉彤嚴宇昆于安邦吳建霖
吉林建筑大學學報 2022年5期
關鍵詞:生活圈朝陽區長春市

趙婉彤,李 吉,嚴宇昆,于安邦,吳建霖

吉林建筑大學 建筑與規劃學院,長春 130118

隨著我國疫情防控轉入常態化,社區醫療設施點的服務能力與日常就醫作用進一步提升.然而,由于我國醫療衛生服務有效供給總體不足,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相對薄弱,可達性較弱等問題也逐步顯現.社區級醫療設施作為在疫情突發最短的時間內具備接收該社區病患能力最強的醫療服務設施,具備隔離條件,同時,社區醫院的普遍存在能夠極大程度上提高疾控效率,面對突發事件時做到迅速反應,及時救治,可緩解三甲級醫院及綜合醫院的疾控壓力.早在2017 年,國務院曾在《“十三五”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中明確提出,我國在2020年要實現公共設施服務均等化.新冠肺炎疫情過后,政府層面對醫療資源均等化的關注程度大幅度提升,2020 年 7 月衛健委發布《關于全面推進社區醫院建設工作的通知》指出,社區醫院建設是新時期滿足群眾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的重要舉措.當前,有必要通過建設社區醫院進一步優化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完善社區級醫療衛生服務功能,不斷提升社區級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進一步推動社區級診療制度建設,提升整體和區域醫療服務能力,減少患者跨區域就醫,促進社區級醫療資源合理分布和均衡發展[1].

老舊城區的社區內部普遍存在的社區級醫療設施點分布不均、服務能力差、醫療服務設施點可達性較弱等問題,居民在本社區就醫困難,選擇跨區域就醫的現象普遍,而且由于行政區劃分的真實的15分鐘生活圈沒有十分明確的行政邊界,地理形態不規則,造成社區醫院的15分鐘服務半徑無法覆蓋到完整社區,導致居住在本社區邊緣的居民在15分鐘內無法享受到社區醫療保障,更多社區居民選擇就近跨區域就醫,這大大增加疫情期間跨區域流動聚集造成交叉感染的可能性.為此,本文按照《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標準》(GB50180-2018)中對15分鐘生活圈范圍的定義得出社區步行15分鐘生活圈半徑對應區域在800 m~1 000 m,建立2 km×2 km的矩形評估單元作為社區15分鐘生活圈的新型評估單元.

本文以長春市朝陽區為例,以在疫情防控中發揮巨大作用的社區15分鐘生活圈新型評估單元作為研究對象,基于社區醫療設施點、交通網絡大數據以及人口數據,依托ARCGIS平臺采用密度分析法和高斯兩步移動搜索法[2],對區域內社區醫療設施服務能力及可達性進行分析,為長春市社區醫療資源服務能力提升及可達性優化提供參考和依據.

1 研究數據與方法

1.1 研究區域

本文以《長春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中劃定的長春市朝陽區為研究區域(如圖1所示).

圖1 研究區域示意圖Fig.1 Survey region sketch

朝陽區位于長春中心城區中南部,是最先發展起來的核心城區,總面積達237 km2,戶籍人口數100.78萬人.

1.2 數據處理

(1) 社區醫療點數據. 社區醫療設施點數據來源于2021年8月高德地圖開放平臺獲取的興趣點數據,經人工去重處理后,共計得到有效社區醫療設施點18個(如圖2所示).

圖2 朝陽區社區醫療點分布示意圖Fig.2 Distributing of Chaoyang district community aid center

(2) 路網數據. 路網數據來源于2020年5月高德地圖開放平臺爬取的長春市中心城區路網,并按研究區域裁剪后得到.

(3) 人口數據. 數據來源于2020年長春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

1.3 分析方法

高斯兩步移動搜尋法[3]綜合考慮供給和需求兩方面,其計算可達性的方法簡單,可以把人口因素和資源成本因素綜合考慮在內.基于該方法的同時,采用高斯函數作為空間距離的衰減函數,該函數是表示通行成本的常用函數.基于ArcGIS軟件平臺,建立社區級醫療設施可達性模型.社區級醫療設施點的可達性是用于表示附近15分鐘生活圈的新型評估單元內的居民抵達社區醫院(社區衛生服務站)接受日常醫療相關服務的容易程度,以及其受到目前交通道路狀況和醫療資源供應情況的綜合影響[4].運用高斯兩步移動搜索法的具體步驟如下:以長春市朝陽區社區醫療點作為醫療資源點j,居民抵達醫療點的最大距離為d0,以2d0×2d0的矩形區域為搜索單元j,獲取每個搜索單元的人口數量,并使用高斯函數通過距離衰減規則對其加權,再對加權后的單元人口數分別求和,計算每個單元的供需比Rj.即:

Rj=sj∑k∈{dkj≤d0}G(dij)Dk

(1)

式中,Dk為15分鐘生活圈矩形單元內的人口數量;dkj為從社區級醫療資源供給點的任意出入口k出發,到達研究范圍中居民區內某點j的道路距離,單元k必須在搜索范圍(dkj≤d0)內;Sj為社區醫療供給點j的面積;G(dij)為考慮空間距離衰減程度的高斯函數,公式表達為:

G(dij)=e-12·(dijd0)-e-121-e-12(dij

(2)

式中,以任一入口位置i作為需求點,人們前往醫療設施點的路網極限距離;d0作為半徑,建立搜索域I,隨后查找所有在搜索域內的醫療設施點j,將這些醫療設施點的供需比Rj在高斯衰減函數的基礎上進行匯總求和,得到居民點i基于距離成本的醫療設施點的可達性,其值越大表示可達性程度越高.即:

AID=∑j∈{dj≤d0}G(dij)Rj

(3)

2 分析結果

利用ArcGIS漁網工具建立覆蓋長春市中心城區的半徑為1 000 m范圍為2 000 m×2 000 m矩形社區15分鐘生活圈,從中選取編號為165~191的共計28個矩形區域(如圖3所示)作為朝陽區15分鐘社區生活圈,并以此范圍進行人口統計(見表1和表2).

表1 矩形區域人口統計Table 1 Population size in rectangle cells

表2 人口統計計算Table 2 Overall information of population in rectangle cells

圖3 15分鐘生活圈界定Fig.3 Sketch of 15min life circle

2.1 社區醫療設施供需關系失衡

根據人口密度分布情況顯示(如圖4所示),朝陽區人口分布兩極分化嚴重,主要聚集在中部及北部空間,而南部、西部人口相對較少,并在中部及北側人口聚集空間中出現以城市道路圍合的內向型低人口密度空心.在需求方面表現為北側高于南側,東側高于西側(如圖4所示).根據18個社區級醫療設施點的位置與面積求得供需比結果(見表3),其中有20 %的社區醫療中心其供需數值達不到完全滿足需求狀態下的5 %,84.6 %的社區醫療中心其在供需方面均達不到完全滿足需求狀態下的20 %,165號區域無社區級醫療設施,人口最為密集的朝陽區西南部其醫療設施供給最為不足,整體表現為社區醫療服務并不能滿足居民就醫需求,供需關系失衡[5].

圖4 人口密度分布情況Fig.4 Sketch of population density

表3 供需比值(Rj)明細Table 3 Supply-demand ratio of aid centers

2.2 社區醫療設施可達性較差

利用社區級醫療設施點的供需比,通過高斯兩步移動搜索法計算,得到社區醫療設施可達性結果(見表4,圖5).

圖5 醫療資源可達性結果Fig.5 Medical resourse accessibility Resolution in rectangle cells

表4 可達性值(Ai)明細Table 4 Accessibility resolution value of rectangle cells

整體而言,朝陽區社區醫療設施整體可達性較差,所有的社區級醫療設施可達性(Ai數值)均低于最佳值的30 %,其中13.8 %的社區完全不能滿足社區居民對醫療設施服務的要求,165號、166號以及171號區域未配備任何醫療設施.中部地區社區醫療設施點分布比較完善,168號區域所在的前進街道片區、183號所在的紅旗街道片區有較為合理的社區衛生服務站點分布和完善的交通網絡,因此綜合可達性整體上優于東南部和西部其他地區.而瀕臨研究區域邊緣西南部的172號區域、177號區域整體可達性差的原因是城市路網建設于日偽時期,并且現在的朝陽區路網大多沿用長春日偽時期城市規劃的的道路體系,因城市建設時序導致交通網絡無法滿足城市發展,且部分交通網路不完善,降低了可達性,導致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附近居民的就醫出行,使其在步行1 000 m范圍內無法抵達相應的醫療點.北部地區的186號區域、189號區域和191號區域社區人口密度較大且配備的醫療設施不足,導致在本地區就醫時產生過大交通壓力,致使該地區的交通擁堵情況嚴重,從而導致醫療設施可達性更差,造成惡性循環[6].

3 優化策略

將所存在問題的區域進行匯總整理,共存在3個方面的問題,見表5.

表5 問題匯總Table 5 Questions list

3.1 提高社區醫療設施點的服務能力

針對醫療資源供給不足的問題應從醫院綜合醫療能力和醫院規模兩方面改善現狀:

在醫療能力方面,應從人才引進、培養等多方面、多角度考慮,提供有利于社區級醫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加強社區醫院部分醫務人員的專業理論知識,思維和技術培訓;聘請三甲醫院專家定期進行專業技術指導;加強社區醫院相關器材配置,建立健全醫療器械使用與維護管理規章制度[7],從而最大程度提升醫院內部的醫療能力.

醫院規模方面,可根據區域內部的居民數量,按照《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標準》,結合目前15分鐘的新型評估單元所推薦的人口容納量見表6.

表6 社區醫院級別分類Table 6 Levels of community medical center

增加人均醫療服務面積.186,189,191區域內的醫療服務點(如圖6所示)面積均存在不足的情況(如圖5所示),186區域的人口數量為46 844(見表1,下同),189區域人口數為65 011,191區域人口數為54 343,因此從供需平衡的角度出發,針對三者普遍出現的人口多且社區醫療可達性較低的問題,對現有社區醫院進行資源升級,并按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建設標準》對社區醫療中心進行擴建,達到(150~220)m2/(0.8~1)萬人的建設標準,從而改善社區醫院的醫療資源不足的情況.當達到該標準后,醫院在有能力的情況下應繼續提升其護理、康養、疾病預防的服務能力,為周邊居民提供便利.

3.2 增設社區醫療設施點

針對無醫療設施的問題,在規劃時應滿足用地規模和資源配置供需平衡,功能分區滿足可靠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原則.在建設時應滿足交通便利、環境安靜、安全、日照充足、視野開闊、空氣流通等原則.其中良好的交通位置是保障社區醫院高效運行的基礎,因此必須保證其較高的交通可達性[9].基于目前尚未結束的疫情,較高的交通可達性可以有效分擔大中型醫院對疫苗接種帶來的壓力.

綜合以上因素,可以在人口數量偏低的165,166,171區域內部建設一個或幾個衛生服務站或社區醫院.下面提供兩種可行的方案.

方案1. 考慮到165,166,171區域之間彼此相鄰的區位關系(如圖6所示),可以在172區域西南處設置一個面積較大的衛生服務站(位于開運街與眾恒路交匯處東南),這樣既保證了165,166,171,172區域之間衛生服務站供需平衡,同時也擁有良好的交通可達性.從圖7可以看出,經過調整(見表7),165,166,171,172區域的Ai值已回歸正常.

圖6 方案1重新規劃醫療服務點位置Fig.6 Replanning position of medical centers in plan 1

圖7 方案1可達性Ai數值可視化表達Fig.7 Accessibility value in rectangle cells in plan 1

表7 方案1可達性值(Ai)明細Table 7 Accessibility Resolution detailed value in plan 1

方案2. 分別在區域內建設屬于各自區域的衛生服務站(如見圖8所示),在172區域南部(飛躍東路與光谷大街交匯處以西150 m處,該點位置為住宅區)設置一個中型醫療服務點,并在172區域中心(開運街與眾恒路交匯處東南150 m處)、165區域南部分別設置一小型醫療服務點(如圖7所示),使居民日常醫療資源得到補充.從圖9可以看出,經過調整(見表8),以上區域的Ai值已經回歸正常.

圖8 方案2重新規劃醫療服務點位置Fig.8 Replanning position of medical centers in plan 2

圖9 方案2可達性Ai數值可視化表達Fig.9 Accessibility value in rectangle cells in plan 2

表8 方案2可達性值(Ai)明細Table 8 Accessibility Resolution detailed value in plan 2

兩種優化方案的居民日常醫療資源可達性Ai數值均保證高于0.15的全民社區醫療,達到全區中等水平,且保證其較高的交通可達性.

3.3 完善交通管理

第172,177區域內部的道路體系制約了醫療資源的正常運行,長春市老舊城區存在高峰時段擁堵,老舊的道路體系給居民接受社區衛生服務帶來了困難,因此居民社區醫療的交通問題也亟待解決.考慮到研究區域為長春市老舊城區,人員密集,土地成本較高,短時間內開辟大量道路帶來的成本消耗很大,因此不建議使用該種方式.主要應從加強管理和引入新的交通方式入手[10],政府可以針對該地段實行機動車限號限行方式降低車流密度,規范機動車停車,加強管理商販占道經營,保障道路暢通,同時增加公交車和軌道交通的班次,鼓勵市民乘坐公共交通方式出行,優化老舊城區的交通環境,從而為居民日常就醫提供便利.

4 結語

以長春市朝陽區為例,建立15分鐘社區生活圈的新型評估單元,使居民的社區15分鐘生活圈具備規則邊界,通過使用ArcGIS軟件平臺中的漁網工具分析新型評估單元內的居民人口對社區級醫療設施點及醫療服務的需求量,并采取高斯兩步移動搜索法,對社區醫療設施點可達性進行分析,解析其可達性差異及原因,并提出改進建議.

可以更好地確保社區居民在15分鐘內獲得社區醫療資源的供給,同時分析所使用的高斯兩步移動搜索法改進了傳統兩步移動搜索法忽略距離衰減因素的弊端.

基于15分鐘生活圈,依據GIS平臺使用大數據,構建新型評估單元,從供需關系和設施點可達性兩方面,分析長春市朝陽區社區級醫療設施點的供需關系失衡及可達性較差的成因,同時提出針對性建議,對緩解局部地區就醫困難的情況,提高長春市朝陽區社區級醫療設施點可達性及服務效能具有一定積極意義.

猜你喜歡
生活圈朝陽區長春市
心智教育 筑夢成長 長春市朝陽區寬平小學校簡介
朝陽區成立街道快遞外賣行業聯合工會
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區生活圈劃分研究
疫情防控 朝陽區各級工會組織在行動
登泰山
基于GIS的生活圈居住區規劃與優化研究
——以哈爾濱市道外區為例
城市社區生活圈的規劃探索
——以南京為例
廣州周邊:價格洼地!“一小時”生活圈 7字頭置業廣州后花園
文化九臺 幸福綻放
——長春市九臺區首屆全民藝術節
首都城鄉一體化與新農村社會綜合治理的路徑選擇——以朝陽區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