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審辨式思維是當代媒體人應具備的職業素養

2022-11-21 03:11陳佳琳渤海大學學報編輯部遼寧錦州121013
關鍵詞:受眾信息思維

陳佳琳(渤海大學學報編輯部,遼寧 錦州 121013)

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人類思維模式也在與時俱進地得到提升,保守、單向的固定思維越來越被開放、多元的創新思維所替代。日漸活躍的思維豐富了生活內容,助力了創新發展,但同時,一些缺乏理性的思維也造成了部分信息恣意發布,某些判斷模棱兩可,甚至是個別言論報道失真,導致當下媒介信息的公信力日趨下降。

作為當代媒體人,面對良莠不齊的媒介信息,除了要端正思想,堅守作為“黨的喉舌”和“把關人”的職業操守之外,還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判斷力,培養一種審辨式思維習慣,讓審辨式思維貫穿媒體人職業素養提升的全過程。審辨式思維是一種高級思維模式,它有助于媒體人審慎思考和理性判斷,能夠有效地體現媒體人的傳播主體價值,能夠有效地提升媒介傳播的社會效益。

一、審辨式思維是一種高級思維模式

1941年,美國學者愛德華·格拉澤提出了審辨式思維的概念,認為這種思考能力包含三個要素:全方位思考問題的角度、邏輯探究和推理論證的學問、運用這些方法的技巧[1]。

1987年,英國學者邁克爾·斯克里文與當代美國審辨式思維領域的權威人士理查德·保羅共同發表聲明指出,審辨式思維并非單一的思想方法,而是一系列思想方法的綜合體,包括科學思維、數學思維、歷史思維、人類學思維、經濟思維、道德思維、哲學思維,因此,每個人都要終身努力培養審辨式思維的技巧和習慣[1]。繼而,他們提出了審辨式思維相對專業的定義:審辨式思維是一種智力訓練過程,即能夠積極并富于技巧地概念化、應用、分析、綜合和評估那些通過觀測、實驗、反思推理或者交流而獲得或產生的各種信息,從而來指引信念和行動[1]。同年,另一位美國審辨式思維測評專家羅伯特·艾尼斯給出一個相對簡明的定義:審辨式思維是專注于決定什么可信或什么可做的合理的反思性思考[1]。

而美國影響最大的審辨式思維組織“批判性思維團體”給出的權威定義是:審辨式思維是關于任何主題、內容或問題的一種思考方式,思考者通過技巧性的分析、評估和重建以提高自己的思維品質。審辨式思維是自我導向、自我約束、自我監督以及自我校正的思考,它的前提是遵循卓越的嚴格標準并對這些標準審慎使用,它需要有效的溝通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克服自我中心主義和群體中心主義[1]。

雖然審辨式思維的概念是由美國學者最早提出,但這種思維理念在中國的文化歷史上早已存在。例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中庸》)??梢?,作為人才培養的高級目標,審辨式思維很早就受到了教育家的高度重視。因為只有運用審辨式思維,才能更客觀、更理性地認識到問題的多面性,才能準確地揭示事物的深層意義。尤其在決策的過程中,審辨式思維能凸顯思考縝密和精準判斷的合理思維過程,以及以自我校正為導向的自律自主的分析、推理和決斷。因此,審辨式思維是一種高級思維模式,它是人們在自身現有的知識體系基礎上,以一種質疑的精神對所獲得的信息進行反思、評估、辨析、判斷,最終求得至真至美的結果的綜合性思維。

審辨式思維要求人們在原有定式思維的基礎上反思固有思維的不足,審視、辨析思維模式需要改進的方式方法,以求得更科學、更準確的判斷結果。因此,審辨式思維是人類思維模式的發展和進步,它可以助益人類科學思考和理性選擇,是人類走向科學、理性社會的思維選擇。

二、審辨式思維缺失導致社會問題叢生

媒介技術的進步,開啟了信息時代的新篇章。信息的傳播和交流跨越了口耳相傳的原始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無線網絡以及音視頻。便捷、快速的信息溝通讓人們的思維豁然開朗,情感的自由抒發、壓力的自我釋放,使人們越來越依賴現代媒介傳播載體。同時,人們的思維隨著媒介技術的進步也得到了進化——不再是故步自封,而是勇于接納,并在接受新鮮事物的過程中打開了封閉的框架。但隨之而來的是人們逐漸地被傳播信息的新奇所吸引,更多關注的是新聞熱點、奇聞怪事、道聽途說和茶余飯后的八卦,千奇百怪的信息如開閘的洪水充盈著人們的頭腦。這種信息風暴的圍攻讓人們來不及逐個篩選、判斷信息的真實與價值,只能照單全收。漸漸地,受眾由此形成了單向度的接受思維模式,偏聽偏信習以為常,缺少了理性的思考和判斷,導致相應的社會問題層出不窮。

(一)無暇思考導致上當受騙

便捷的信息獲取渠道壓縮了時空的限制,大大提高了人們工作和生活的效率,極大地提升了信息傳播的時效性??墒?,便捷、高速的信息傳播同時也帶來了信息的蜂擁而至。尤其是自媒體的發展,讓每個人都可以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時也可以是信息的發布者。于是,在市場經濟的刺激下,自媒體為了博取“眼球經濟”,往往喜歡發布一些所謂的時尚信息,以求得受眾的關注。這些時尚信息有些是真實的,也有相當一部分是編造的,是信息的發布者為了獲取一己私利而杜撰出來的假信息。面對林林總總,良莠不齊的信息,受眾一時間難辨真偽,上當受騙的情況屢見不鮮。

與此同時,高科技的發展鞭策人們要緊跟時代前進的步伐,不斷自我充實、自我完善。而新技術的更迭需要人們不斷深造學習,激烈的競爭需要人們不斷自我提升,社會的迅猛發展加大了人們競爭的壓力,也加快了人們生活的節奏??旃澴嗟默F代化生活讓人們疲于奔波,于是網絡信息便成為人們最便捷、最經濟的信息來源。網絡受眾在面對眼花繚亂的傳播信息的時候,已經沒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靜下心來甄別和考證信息的真假,也無暇對其進行認真的思考和判斷,僅僅以對網絡信息公信力的認可而盲目地接收信息、使用信息,無形中缺失了辨別信息真偽的謹慎與警惕。這就給一些不法分子的陰謀得逞提供了可乘之機,導致上當受騙不分年齡、不分行業,接連不斷為自己的麻痹大意買單。新生入學學費被詐騙,大學生社會實踐虛假合同詐騙,各式各樣的親情借款詐騙,費盡心機的電信詐騙,等等,各種信息詐騙花樣繁多、千奇百怪,讓人防不勝防,更是損失慘重。

(二)盲目追求經濟利益導致價值觀扭曲

市場經濟的發展讓經濟利益的角逐日趨激烈,個別人為了提升經濟效益甚至不擇手段。例如,一些媒體人的價值追求就在利益面前沒能經受住考驗。不久之前,某地方衛視的綜藝節目為了節目制作的需要,把女星賽琳娜·戈麥斯和好友弗朗西亞·雷莎的真實手術照片拿來P 圖。照片的真實情況是賽琳娜紅斑狼瘡復發,器官出現衰竭,弗朗西亞捐助了自己的腎,兩人都經歷了漫長又痛苦的恢復過程。賽琳娜和弗朗西亞之間的友情令人動容,這張床上的牽手圖更是一度被盛傳。然而,這張照片并未經過本人同意就被拿來P 圖娛樂,還被當作娛樂素材調侃,真是讓受眾見識了娛樂如何無底線。

再有,2021年4月26日“新華熱評”報道,論文《熟雞蛋變成生雞蛋(雞蛋返生)———孵化雛雞的實驗報告》,由《寫真地理》雜志刊發。論文描述,某校師生在教室里通過用超心理意識能量方法,將煮熟的雞蛋返生成功。返生后的雞蛋孵化成雛雞,并已經成功返生了40 多枚。如此反科學的文章堂而皇之地登上學術期刊,這究竟給學生起到了什么樣的示范作用,展示了什么樣的科學精神呢?而且,正規學術期刊對偽科學論文大開綠燈,往小了說是把關不嚴、自貶身價;往大了說是敗壞了學術風氣、傷害了科技事業[2]。

類似的事例還有一些,但僅從上面這兩件事例中就可以看出,類似事件的發生并不是不可控制,只要相關媒體人多一份思考、多一份理性判斷、多一份端正嚴謹的職業操守,就可以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拿治病救人作為娛樂,為偽科學開綠燈,類似這種簡單的辨別是非的能力,作為媒體人不應該缺少這種辨識力。但為何還會出現這種低級錯誤,究其原因,是媒體人缺失了審辨式思維的審慎思考和判斷。審辨式思維的缺失,導致媒體人娛樂至上,經濟利益至上,降低了媒體人的職業道德底線,忽略了媒體人對自身行為的反思、評估、辨析和判斷,更缺失了作為媒體人本應具備的自我約束、自我監督以及自我校正的那份自律,最終導致個別媒體人扭曲了對傳播的社會效益的價值判斷,繼而喪失了媒體人應盡的社會責任。

(三)烏合之眾的心理導致理性評判的缺失

信息交流的暢通讓人類進入數字化群體時代,觀點的共識、相同的愛好,讓原本陌生的人通過網絡鏈接聚集在跨越時空的數字化群體里。在群體中,受眾個人的思想發生著微妙的變化——在“集體潛意識”機制的作用下,受眾個體在心理上會不由自主地失去自我意識,繼而產生一種從眾心理,形成一種聽從群體意見的簡單化的思維方式。這種簡單化的思維讓眾多的受眾個體“并不認為真理,尤其是‘社會真理’,是只能‘在討論中成長’的,它總是傾向于把十分復雜的問題轉化為口號式的簡單觀念”[3]。法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深刻地指出,個人一旦進入群體中,他的個性便被埋沒了,群體的思想占據統治地位,個體的行為表現為無異議、情緒化和低智商。

雖然大大小小、風格不同的數字化群體擴大了人們交際的范圍,為人們工作、生活、娛樂提供了便捷和時效;但是,仍有個別不法分子伺機利用個別群體從事不法行為,如推送垃圾信息、傳播不當言論、誘惑青少年違法犯罪等,嚴重地影響了網絡的健康發展和社會的文明進步。由于個體在群體思想的主導下往往更多地表現為對群體思想的情緒化的支持和低智商的擁護,失去了作為個體時的冷靜與思考,缺失了對事物準確判斷的辨識力,更談不到對問題的深刻評判了。因此,這種烏合之眾的心理意識使個體(包括媒體人)在群體中心主義影響下更愿意接受自己周圍人的判斷和喜好,更容易與周圍人達成思想上的共識,以此來鞏固自身在群體中的地位,增強個體在群體發展中的自信。這種群體中心主義思維導致在一些群體性事件中,一些不明真相的受眾在受到別有用心的人的蠱惑之后,就會變得偏執而野蠻。那些對他們而言只是一知半解甚至根本不理解的各種“思想”,卻成為他們堅定的信仰。而對信仰的崇拜,又讓這些被蠱惑的人根本不去想所謂“思想”的對與錯、是與非,完全喪失了獨立判斷的能力,更談不到對錯誤思想的警醒和批判。

獨立判斷能力的缺失就是審辨式思維習慣的缺失。缺失了審辨式思維習慣,導致一些受眾失去了對復雜信息的審辨力,很容易被虛假信息所誤導,甚至被別有用心的不良信息牽著鼻子走而不自知。而一旦讓這種無思想、無批判、無抵制的受眾群體順其自然發展,必定會造成輿論環境的秩序混亂,主旋律的傳播引導效力被弱化,不可避免地要危害和諧社會的健康發展??梢哉f,正是獨立判斷能力的缺失,才會讓“娛樂至上”風靡一時,讓“網絡謠言”肆無忌憚,而卻讓科學理性地批判躲在角落岌岌可危。

三、審辨式思維對于媒體人的重要意義

審辨式思維反映的是一個人的理性境界和精神氣質。對媒體人而言,審辨式思維體現了媒體人精湛的職業素養和崇高的職業操守。媒體人利用各種媒介載體進行信息的傳播,是信息的主要發布者,是受眾可靠的信息源,具有一定的社會公信力。媒體人傳播信息,不只是代表媒體人本人,也代表媒介機構,甚至還要代表國家和政府。因此,媒體人的發聲需要審慎、需要辨析、需要斟酌、需要權衡,也需要真實、真誠、真情,這些都需要媒體人憑借審辨式思維的考量和判斷才能做出正確選擇。所以,審辨式思維是當代媒體人需要提升的職業素養。

(一)有助于媒體人更準確地采集信息

在媒介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的進程中,蜂擁而至的信息困擾著數字時代的網絡受眾。無論怎么努力,受眾也不可能憑借一己之力窮盡所有的信息內容。而且,面對網絡環境的錯綜復雜,沒有一定的網絡職業素養,很難精準篩選出有針對性的有價值的信息。

而媒體人憑借自身的職業敏感,以及審辨式思維的職業判斷,可以高效地篩選出不同受眾需要的不同的信息資源,最大限度地滿足受眾對信息的需求。除卻專業的信息收集路徑、精湛的信息加工技術、服務社會健康發展的責任意識之外,審辨式思維還可以讓媒體人從眾多繁雜的信息中去偽存真,篩選、思考和判斷出真實而有效的信息,進而以其高水準的職業道德素養提升信息的使用價值。媒體人通過審辨式思維的高級分析與評判,可以讓零散的信息采集、加工變得內容更豐富而翔實,分析更透徹而深刻,使信息更有針對性,更有公信力,更能體現信息傳播的價值意義。

同時,審辨式思維還能讓媒體人更好地以人文關懷為核心價值舒展信息,即以可理解性、客觀真實、道德適當、闡述真誠為傳播的價值尺度,全心全意地為受眾提供有思考空間的信息資源,盡心盡力地為受眾科學使用信息把關、掌舵。

(二)有助于媒體人滌蕩不良信息

跨越時空的便捷交流使得一些別有用心的異域文化伺機乘虛而入,導致一些網絡受眾由于文化素養和知識儲備的不足,無法對這些信息進行“去粗取精”的甄別,繼而受到不良文化的侵蝕和困擾。尤其是一些低俗暴力的垃圾文化信息,極容易腐蝕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嚴重地干擾了青少年正確價值觀的形成;而要想滌蕩這些不良信息,就需要審辨式思維的精準判斷和堅決抵制。

恩尼斯認為,審辨式思維是用在決定我們信什么、做什么時的理性的反思性的思維,是關于“陳述的正確評估”。在當下信息過剩且魚龍混雜的網絡社會,迫切需要媒體人運用審辨式思維以正面的陳述解構負面信息的影響,以正確的認識去辨別負面信息的不當之處,進而通過合理的論證建構準確的理論框架。這種對錯誤的思想、言論或行為的系統分析,是帶有其內在邏輯的一種高級形式的批評。這樣的批評需要媒體人秉持嚴謹的態度去理性地分析問題,有邏輯性地闡釋問題,以一種審辨式思維方式幫助受眾認清事物的本質,此時此刻,審辨式思維就是一種思維武器,它在媒體人的科學使用下幫助受眾滌蕩不良信息的干擾,堅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通過對負面信息的分析和解構,媒體人憑借審辨式思維一方面減小了不良信息造成的惡劣影響,強化了受眾對信息價值的辨識力;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受眾的思維能力,增強了受眾理性思考和科學判斷的信心和動力。從某種意義上說,媒體人就是信息傳播過程中重要的“把關人”,是他們利用專業技術,以高級的職業素養———審辨式思維,為受眾清除了不良信息的干擾,幫助受眾認清垃圾信息的本質,準確地判斷信息的價值,繼而有效地選擇和使用信息資源,讓信息資源真正地為和諧社會的發展服務。

(三)有助于提升媒體人對信息價值的引導效用

在數字化信息時代,在泥沙俱下、魚龍混雜的信息環境,在群體盲從淹沒個體理性的個別時刻,迫切需要媒體人以審辨式思維對受眾進行信息價值的理性分析與引導。審辨式思維是一種質疑精神、反思習慣和思維機制,具備審辨式思維,媒體人可以超越簡單的感性判斷,繼而以一種在質疑中求證的思維模式進行審慎思考,以便得到更科學、更理性的價值判斷。審辨式思維模式鞭策著媒體人要不斷地根據相關證據來檢驗其理念或者預設結論的正確與否,并通過技巧性的分析、評估和重建,使其思維品質不斷得到完善,認知能力不斷提高,其價值判斷也就更加精準、科學。

在信息傳播過程中,媒體人既有“引導”受眾甄別信息價值的義務,也有“引導”受眾如何運用信息、如何傳播信息的責任,審辨式思維就是這一職業訴求最有效的思維工具。審辨式思維幫助媒體人在復雜的信息環境里保持獨立而理性,不盲從附和,也不唯利是圖,而是以一種審慎的態度對信息進行理性而充分地分析、思考和評判,讓信息傳播更科學、更專業、更優質,以此引導受眾把有限的注意力投向更有意義的信息傳播上來,提升信息傳播的社會價值。

法國社會學家塔爾德著述的《模擬的定律》(1890年)和《社會邏輯》(1895)提出,“模擬”是最基本的社會關系,社會就是由相互模擬的個人組成的群體。人與人之間是由模擬而進行傳播、交流個人情感與觀念的。該理論是從社會心理學角度闡述了人在社會化過程中“傳播”對人的重要影響。作為當代媒體人,在傳播社會文明的同時,需要具有比受眾更縝密的分析能力和更精準的判斷能力,要讓新時代的媒介傳播具有科學的內在邏輯,體現媒介傳播的認識有深度、思想有高度、判斷有準度、行動有力度的職業素養,要讓媒體人的發聲具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和公信力,更要讓媒體人以其自身思維品質的提升,帶動、引領全社會的思維素養的提升。

(四)有助于媒體人提升思維品質

人與人之間最終的差別就是思維的差別。思維能力的不足會導致人們對信息產生偏見和誤解,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固執和狹隘,這也是一些社會問題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思維品質的提升,可以讓媒體人思維更理性、更科學,更能做出具有邏輯性的判斷與選擇。

審辨式思維是一種獨立思考方式,它有助于媒體人養成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思維習慣,以便使其保有一種獨立的職業清醒。獨立判斷能力是媒體人憑借自身現有的知識體系,以一種質疑的精神對所獲得的信息進行反思、評估、辨析,進而得出一個科學、準確的判斷,并以此形成一種高級的思想認知。作為新時代的媒體人,需要跳出烏合之眾的裹挾,要有面對網絡水軍仍獨立橋頭的勇氣和自信;要始終保有審慎的冷靜和思辨的智慧;要努力看到事物的復雜性、多面性;要能夠準確評判信息的價值;要有自覺提高思想認知的思維訴求。當然,獨立的思維習慣不是單純地為了標新立異而獨立,而是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問題,要以自身扎實的知識基礎洞察受眾之不察覺,明辨受眾之不辨析,要具備敢于逆流而上的膽識和洞見,還要具備維護這份獨立的能力與自信。獨立的思維習慣需要媒體人跳出人云亦云的嘈雜,始終保有一份冷靜的質疑、審慎的思考和精準的判斷,并以此提升媒體人思維的格局與品質。

審辨式思維模式是一種高級的思維模式,是人類超越僅憑喜好的感性判斷之后,步入客觀理性思考的思維的進步,是人類自覺提升思維品質的一種自律思維習慣。審辨式思維是人類思維自我完善的一個過程,也是人類思想借此得到進步和提升的一個階梯。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人類的思維模式也需要不斷地自我提升———以更高的視角評判信息的價值,以辯證的思維審視社會問題的發生、發展,以積極的引導修正認知的偏執與狹隘,以端正的價值觀維護傳播環境的優化和秩序,讓人類的思維進步與社會的高速發展同頻共振。

結 語

傳播帶有主觀性,而主觀性與生俱來,它是由媒介主體和傳播主體的偏向所致。由于自媒體的喜怒哀樂、學識認知不同,其看待問題的角度也千差萬別。因此,迫切需要媒體人的“把關”——以高級的審辨式思維提升受眾的認知高度,把握科學判斷的準度,積淀文化自信的厚度,保有愛國情懷的熱度;而“把關”需要審慎的思考和明辨的分析,需要科學理性的評判和針砭時弊的勇氣,更需要廣博的知識積累和睿智的洞察透視,只有經過這樣嚴格的把關,才能讓信息傳播豐富而有序,讓輿論環境健康而優質。

審辨式思維是媒體人提升職業素養的自覺意識,也是媒體人提升思維品質的有效途徑。審辨式思維是媒體人在向受眾闡述個人見解時,能夠以促進社會文明健康發展為前提,繼而根據個人的信仰和現有的知識背景,把觀察和分析之后的思考轉化為已知,再把已知的思想轉化為他知,并讓其間的一系列從思考到傳播的價值選擇更縝密、更科學,讓信息的傳播更能夠符合時代發展的價值訴求。所以,提升審辨式思維素養是當代媒體人職業需求的時代寫照,它宣示了當代媒體人服務新時代社會發展的初心和使命。

猜你喜歡
受眾信息思維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新媒體傳播以及受眾參與式文化發展
淺析新媒體時代下受眾觀的演變
受眾需求視野下對電臺編輯工作的優化措施探究
訂閱信息
善問讓思維走向深刻
展會信息
注意力 約會力 親和力
健康信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