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墻砬子會議”地址詳考

2022-11-21 09:52王宜田曾憲委
關鍵詞:臨江楊靖宇城墻

王宜田 曾憲委

1934年2月21日,楊靖宇率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獨立師,聯合另外16支抗日義勇軍在城墻砬子召開“東北抗日聯軍總指揮部”成立會議,楊靖宇當選為總指揮。這次會議是東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的標志,第一次出現了“東北抗日聯軍”這一歷史性名詞。目前,東北抗聯學術界對會議召開的具體地點存在爭議。翔實的史料證明,城墻砬子會議召開的地點是臨江縣三岔子城墻砬子,即今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區城墻街道,當年稱為城墻砬子街,是地名,而不是一道城墻狀的山嶺。本文依據翔實的史料澄清了歷史誤區,對于東北抗聯歷史研究、吉林省紅色文化建設和紅色旅游的開展具有重要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關于會議地址的四種觀點

關于城墻砬子會議在何處召開問題,抗聯史學界存在不同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在吉林省臨江三岔子城墻砬子街木幫工人的木板房里召開,即現在的白山市江源區城墻街道;第二種觀點認為在靖宇縣花園口鎮頭道花園村(今新華村新華水電站附近)類似城墻的山林里或平地上“臨時搭一席棚作為會場”[1],或工棚里召開。第三種觀點認為在靖宇縣的白漿(江)河宋家館子召開。第四種觀點認為,這次會議在兩個地方召開,先在靖宇縣類似城墻的山林里召開,中間因故停止,又改到臨江三岔子城墻砬子召開,會議才最終結束,故兩處都是城墻砬子會議的會址。

二、關于城墻砬子會議的原始資料

(一)城墻砬子行政區劃沿革

歷史上,城墻砬子是一個行政村,曾隸屬臨江縣(今吉林省臨江市)三岔子鎮。三岔子位于正岔、西北岔和西南岔的分岔處,故名三岔子。清朝末年臨江設治之初就有三岔子這個地名,位于臨江縣與濛江縣(今靖宇縣,下文同)的交界處。(1)參見《三岔子林業局志(1946—1985)》第416頁,該書精裝印刷但未公開出版。

1923年3月,中華民國政府實行區村制,臨江縣設1個城街區,8個自治區,其中第五區下轄7個村:恭良、寬厚、信誠、讓賢、惠仁、儉德、敏政。1930年,全縣劃分為8個區,其中第五區合并為4個村:惠仁、讓賢、恭良、寬厚(儉德并入惠仁、信誠并入讓賢、敏政分別并入惠仁和恭良)。[2]56三岔子位于惠仁村。當年“鎮”不是指行政級別,商民集聚之地,民間就稱為“鎮子”,真正的行政級別還是“村”。1932年,偽滿在臨江仍設8個區。1935年,在8個區未變的情況下,偽滿將臨江縣葦沙河、八道江、六道江、城墻砬子、河口、紅土崖、林子頭、三道溝、螞蟻河、樺皮甸子、六道溝等11個人口稠密的村改為鎮。[2]57這是城墻砬子由村升為鎮的最早記錄。林子頭鎮的鎮公所設在三岔子。1939年2月,偽滿通化省下達第八號令,將8個區改為2個街、12個村。其中,三岔子村包括城墻砬子、孫家堡子、盧家堡子。[2]57三岔子村與城墻砬子屯地理、地名重合。村內有石頭砬子,砬壁陡峭,酷似城墻,故名城墻砬子?,F在地貌仍是如此,只是由于開采石料,石頭砬子矮了許多。石頭砬子下面是一大片平地,有一條丁字形的河流,夏季河水充沛,冬季斷流,當地人稱“干巴河子”,現在河流已經消失,已建成現代化城區和道路。

從行政區劃沿革可知,早在九一八事變前,臨江城墻砬子就是作為地名而存在的。三岔子和城墻砬子在地理名稱和行政區劃上是重合的。這正是歷史上,凡是提到城墻砬子會議必提三岔子的原因。由此可以得出結論,未同三岔子聯在一起的城墻砬子,就不是召開東北抗聯總指揮部成立會議的城墻砬子。

抗戰勝利以后,又經過數次行政區劃調整。1945年11月,成立三岔子鄉,下轄包括城墻砬子在內的9個村;1956年3月,成立了三岔子鎮人民政府;1958年10月,三岔子鎮改為三岔子人民公社;1962年,原三岔子鎮轄區劃分為三岔子鎮、城墻人民公社、孫家堡子鎮、大陽岔人民公社;1983年,城墻人民公社更名為城墻鄉;1985年行政體制改革時,將城墻鄉并入三岔子鎮;2007年8月2日,撤銷三岔子鎮,設立城墻街道。

據臨江縣志記載,偽滿時期,臨江城墻砬子是日偽掠奪東北森林資源的集散地,既有日本人開設的木工廠,又居住著大量以中國山東籍為主的木幫工人和當地居民。木工廠冬季開工,雇傭大量工人;夏季停工,解雇工人。被解雇的木幫工人則以為各支抗日義勇軍種地為生。由此,城墻砬子成為比較繁華的街市。

(二)城墻砬子會議的原始資料

關于城墻砬子會議召開的時間、地點和內容,最基礎、最可靠的資料是歷史當事人、中共“滿洲”黨團省委巡視員韓光在會議結束后不久寫就的工作報告——《磐石巡視報告》。這個報告在編入《東北抗日聯軍史料》(下冊)一書時,題目改為《南滿抗日游擊運動》;在編入《東北地區革命歷史文件匯集》甲18冊時,題目為《韓光關于南滿抗日游擊運動的報告》。

韓光(1912—2008)原名孟憲林,黨內稱其為小孟、曉孟或曉夢。作為中共“滿洲”黨團省委巡視員,他隨楊靖宇部隊活動達半年之久,并擔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獨立師代理政治部主任。1934年韓光剛滿22歲,可謂歷史直接當事人,在他回到哈爾濱后,省委要求他去珠河(今尚志市)抗日根據地,并寫出報告,直接向珠河黨、軍、團干部介紹“南滿”的斗爭經驗。一個22歲的青年,在親身經歷后的兩個月形成的報告,自然比三十余年、六十余年后自己的回憶錄準確,這是科學常識;更比其他間接歷史當事人的回憶準確。間接的歷史當事人是指那些不是決策者,不是具體事件核心成員,未親身參加某一具體歷史事件的人。他們只是在外圍做一些相關的工作,甚至他們自己也不知道所做的工作與核心工作是什么關系。

韓光在報告中向中共“滿洲”省委報告了東北抗日聯軍總指揮部成立的具體經過和重大意義。明確說在八道江(位于今吉林省白山市)戰役后,與偽軍邵本良部在臨江暴馬橋激戰約6小時。第二天遭邵本良部襲擊,在擺脫敵人追擊后,楊靖宇率部休整。第三天,向東北方向轉移途中,傍晚又與邵本良部遭遇,楊靖宇和4名戰士被敵人沖散,與大部隊失去聯系,之后在“小幫抗日軍”“青林”和“老長青”等三支抗日義勇軍的幫助下脫險。楊靖宇與這三支、共百余人的義勇軍共同活動半個月后,東北人民革命軍獨立師大部隊才趕到,與楊靖宇會合,此時已是1934年陽歷年之后,即1934年農歷春節前夕。其他義勇軍得知消息后,紛紛前來與楊靖宇接頭。于是,2月21日(農歷正月初八),楊靖宇在陳泉砬子(城墻砬子)街外二里處,與16家義勇軍首領召開會議,成立東北抗日聯軍總指揮部,楊靖宇當選為總指揮。韓光在文件中說:“二十來抗日軍集合一處,在我司令部領導下,在離陳泉砬子街二里之地住了六日,成立了抗日聯軍總指揮部”[3]373??谷章撥娍傊笓]部又稱“東北抗日軍聯合總指揮部”[4]。參加指揮部的其他義勇軍取消江湖報號,統一編為東北抗日聯軍8個支隊:“老常青為第一支隊,四海為第二支隊,四軍為第三支隊,朱司令為第四支隊,雙勝為第五支隊,保國為第六支隊,東邊〔好〕為第七支隊,趙參謀長為第八支隊?!盵3]376-377

東北抗日聯軍總指揮部成立后,“共同布置了工作”[3]373,這個工作是什么?韓光在報告中說得很清楚:“欲沒收鴨〔綠〕江上有一個三千馬匹之大木廠,日本人資本,常駐保護區兵二百多,已行距鴨〔綠〕江六十里之地,聽說已荒〔黃〕了,故返回。又欲進攻蒙(濛)江(今靖宇),敵人已派大批軍隊四面包圍,當日經總指揮部將各支隊活動之區域及辦法分配后,皆離開了該地。我回來時,司令部已從輝界往蒙(濛江)與‘南滿’游擊隊及臣軍接頭?!盵3]373

三、原始資料分析

韓光在報告中稱開會的地點在陳泉砬子街外二里處。20世紀60年代,在《星火燎原》一書中,韓光把陳泉砬子說成“陳家砬子”[5]390,當年的文件中又稱之為“成群砬子”[6]。因此,我們首先需理清陳泉砬子、成群砬子與城墻砬子的關系。

陳泉砬子應為山東人說“城墻砬子”的音轉,就是說當地的山東移民在說“城墻”時,就發“陳泉”的音。據韓光1990年回憶:“每到一個地方,部隊住下后,參謀長李紅光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村子里最老的老頭帶路,上山頂熟悉地形。由老人指點這個山叫什么名、那條河叫什么名,他在這邊講,參謀長趕忙自己畫,然后標上地點?!惾亲印覟槭裁从浀媚??就是那個地圖那么標的。一天早晨我出了工棚,看到李紅光他們比比劃劃,邊說邊畫,就湊過去看,問他咱們現在這個地方叫什么名,參謀長往圖上一指,知道是‘陳泉砬子’?!盵7]167從這段回憶看,陳泉砬子的名稱是李紅光聽當地老人所講后標注在地圖上的,韓光看到后記住了。在珠河寫報告時,就寫成“陳泉砬子”。

現在的發音仍是如此。2020年10月19日下午,吉林省文旅廳、省委黨史研究室會同有關專家前往白山市江源區城墻鎮現場調查。原城墻公社民兵連長朱孟金是山東移民的后代,當場用山東話把“城墻”發音為“陳泉”。10月22日,江源區史志辦又找當地山東人錄音,仍把“城墻”發音為“陳泉”。由此可以確定,陳泉砬子系發音所致,就是城墻砬子?!俺扇喉亲印钡陌l音與陳泉相近,陳家砬子又是陳泉砬子之誤。

在確定韓光報告中的陳泉砬子即是城墻砬子之后,我們再來分析其中所傳遞的重要信息。

(1)城墻砬子是一處比較繁華的街市,而不是純粹的山嶺、石頭砬子。就是說是地名,而不是指這座或那座石砬子的山名。

(2)正月初八,東北仍是數九寒天,不可能在野外開會。即使是極為艱苦的1938年以后,東北抗聯在冬天召開的重要會議也少有在野外進行的。這一點韓光在《抗聯史上一次重要會議》的紀念文章中已經說得很清楚了:“開會的會場都是在木幫的木板房子里,很暖和?!盵7]164

(3)會議是包括楊靖宇在內17個軍事領導人參加的室內小型會議,而不是在露天、野外召開的2 000余人的群眾大會。韓光在報告中描述了會議選舉總指揮部領導成員的經過:“至于選舉總指揮部人員的時候,尤為鄭重,皆采取投票法,當時室內則鴉雀無聲,選總指揮票十七張,十六張寫著楊司令??倕⒅\長我們得九票,趙參謀長七票,結果還是我們的參謀長當選了??傉尾恐魅我彩俏覀儺斶x了。所以形成了我們的司令部,即是總指揮部?!盵3]377韓光在報告中準確說到“室內鴉雀無聲,選總指揮票十七張 ,十六張寫著楊司令”,這就是說,參加會議的人中,只有17人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再加上其他工作人員,在場人數應為40左右。我們不否定在會議結束后,又開一次群眾大會,但如果開大會也一定在室外,因為以當時的條件,不可能有容得下2 000人的大會場。如《中共磐石中心縣委關于南滿第一次代表大會記錄》里稱“正月初八各主要抗日軍都云集三岔子一帶開大會宣布我軍主張”[8]。

(4)無論是有選舉程序的小型成立會議,還是宣布我軍主張的群眾大會,會議地點都是在臨江三岔子,即臨江的城墻砬子,而非其他地方。這里有韓光的報告和“南滿”第一次代表大會記錄可作證明,不是孤證。

(5)會議結束后,楊靖宇與其他16個首領共同布置了工作。這個工作就是共同進攻鴨綠江邊日本人開的大木廠,隊伍行進至距鴨綠江60里處時得到消息,木廠已黃,隊伍返回。又欲攻打蒙(濛)江,這時得到敵人前來進攻的消息,于是隊伍按總指揮部的安排分頭離開。

(6)會議是一次開完的,沒有中間休會、轉移會議地點的任何信息和理由。

(7)如果會議在濛江境內召開,不可能在敵人四面包圍的情況下,說欲攻打濛江,應說打濛江的某某地方。韓光回“北滿”時,楊靖宇部隊和各抗日軍已從輝南前往濛江與“南滿”游擊隊(蘇劍飛部)和“臣軍”接頭了,這再一次證明楊靖宇和各路義勇軍開會地點不在濛江。

(8)從行政區劃的沿革看,臨江三岔子從設治到現在,一直處于臨江境內。三岔子也從未劃歸過濛江?!吨泄才褪行目h委關于南滿第一次代表大會記錄》里載:“正月初八各主要抗日軍都云集三岔子一帶開大會宣布我軍主張”?!稏|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報告》中提到:“去年舊歷正月八日,我軍軍部號召輝發江以南鴨綠江以北,所有抗日軍開會正式建立東北抗日聯軍總指揮部?!盵9]所有文獻史料都證明城墻砬子會議召開地點在臨江境內,即現在的白山市江源區,而非靖宇縣境內。

(9)從九一八事變之前,經偽滿洲國,直到現在,靖宇縣境內從未有過三岔子和城墻砬子這個地名,更沒有名為城墻砬子的“村”或“屯”?,F在靖宇縣新華村附近貌似城墻的砬子,也不稱為城墻砬子。

通過以上9個方面分析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城墻砬子會議的地點在臨江,而非濛江。

四、韓光中年、晚年回憶分析

歷史當事人韓光同志在回憶城墻砬子會議地點時有兩種說法:一說位于靖宇縣,提及5次;一說位于臨江,提及1次。其中所說的5次位于靖宇,又不在靖宇的同一個地方。

所說位于靖宇縣的5次分別為:

第一次記載于1961年《山河欲裂征馬鳴》回憶錄中:在靖宇縣那爾轟附近,“三月中旬,我們回師到濛江縣那爾轟附近時,接到中共‘滿洲’省委指示,要‘南滿’部隊利用有利時機,立即組織‘南滿’地區抗日聯合軍指揮部?!涍^半個多月的準備,一九三四年四月一日,二十多位抗日軍的領導人,騎著高頭大馬,來到了會議地點——陳家砬子?!盵5]390

第二次記載于1985年9月《東北抗聯的業績永世長存》一文中:“于1934年初在濛江地區的陳泉砬子附近召開‘南滿’17支抗日隊伍負責人的聯席會。會上決定建立東北抗日聯合軍總指揮部,公推楊靖宇為總指揮,李紅光為參謀長?!盵10]

第三次是在1986年7月。韓光同志回憶:“1934年初,春節期間,楊靖宇在濛江縣陳泉砬子召開‘南滿’地區第一次抗日隊伍代表會議?!盵11]

第四次是在1990年11月。韓光在接受靖宇縣黨史研究室劉賢同志訪談時回憶道:“1934年2月,在吉林省濛江縣召開了東北抗聯史上具有轉折意義的一次重要會議——東北抗日聯合軍總指揮部成立會議。會議地點我記得是在濛江縣,四周都是大森林,城墻砬子是個大地名,還有小地名我就記不清了。當時叫‘陳泉砬子’。會場附近有個大石砬子挺高挺陡,砬子下有條河,形成‘丁’字狀。我們開會不是在城鎮附近,而是在山里,地點我記得有伐木的,叫木幫。開會的會場都是在木幫的木板房子里,很暖和,附近有幾戶人家,有木幫的棚子,也有老百姓的房子。那時候部隊正跟邵本良打得很緊,不能離開山,不能是三岔子附近的城墻砬子?!盵12]有的研究者把這段話作為會議地點位于靖宇縣城墻砬子的主要依據。

這次訪談錄在收入1997年版的《韓光黨史工作文集》時改為:“會議地點四周都是大森林,那地方當時叫‘陳泉砬子’還有小地名我就記不清了。會場附近有個大石砬子挺高挺陡,砬子下有條河,形成‘丁’字狀。我們開會不是在城鎮附近,而是在山里,地點我記得有伐木的,叫木幫。開會的會場都是在木幫的木板房子里,很暖和,附近有幾戶人家,有木幫的棚子,也有老百姓的房子。那時候部隊正跟邵本良打得很緊,不能離開山?!盵7]164與上一段文字相比,這段話去掉了前面的一句話:“1934年2月,在吉林省濛江縣(今靖宇縣)召開了東北抗聯史上具有轉折意義的一次重要會議——東北抗日聯合軍總指揮部成立會議。會議地點我記得是在濛江縣,”又去掉了最后一句話:“不能是三岔子附近的城墻砬子?!睘槭裁磿@樣?當年參加文集編輯工作的郭紅嬰同志稱:“我又回想一下,當年韓光黨史工作文集初稿把1934年4月23日文件的開會地點改為濛江縣城墻砬子,與劉賢訪問錄一致。當時我給陸毅寄去我的意見,認為把歷史文件改了不合適。我記得當時周主任(周興)還說:后來正式出版時怎么改的我就沒注意了。剛才又看一下,不(是)改文件了,改了訪問錄,這樣改比較合適,是符合歷史的,應該是征得韓光同意的?!?/p>

韓光在編黨史工作文集時,將此前訪談錄中說的前后兩句話刪掉,說明韓光晚年回憶與自己當年的報告保持了一致,更有力地證明了城墻砬子會議不是在靖宇城墻砬子召開的。而且,還有重要的一點,韓光在回憶錄中說:“城墻砬子是個大地名,還有小地名我就記不清了”,這說明城墻砬子是地名,而不是指一道山嶺。

第五次是在1995年2月,韓光回憶道:“1934年二三月間,進駐濛江那爾轟深山密林區,召開了‘南滿’地區有17個隊頭參加的抗聯第一軍成立大會?!盵13]

所說會議地點位于臨江城墻砬子只有一次。1985年8月15日,韓光在《光明日報》第三版發表《抗聯和楊靖宇同志的業績永存》一文中說到,城墻砬子會議是在臨江縣三岔子城墻砬子召開的。

從上述韓光6次回憶來看,時間、地點、會議名稱,內容、性質都有不同,因年代久遠,記憶有些誤差是正常的,但至少給我們提供了城墻砬子會議地點的基本信息,就是城墻砬子是地名,而不是山嶺名,更不是指城墻子狀的山嶺。這在無形中證明,開會的城墻砬子是臨江的城墻砬子,而不是靖宇縣的城墻砬子。同時也提醒我們:對于口述歷史,需要多方參照,要對具體史實進行認真考證后才能確定。在沒有錄音、錄像的年代,檔案文獻是最準確的記載。

五、關于會議在靖宇縣召開觀點的分析

認為城墻砬子會議在靖宇縣召開的觀點有三種:一是在靖宇縣花園口鎮的城墻砬子,二是在靖宇縣白漿(江)河的宋家館子,三是會議先在花園口城墻砬子召開,后移至臨江城墻砬子繼續開會直至結束。下面我們依據史實進行具體分析。

(一)會議在“花園口城墻砬子召開”觀點的分析

如前所述,韓光明確稱這個地方叫“陳泉砬子”,而且是陳泉砬子街,是一個比較繁華的街市,是地名,而非山名。而認為城墻砬子在靖宇縣的研究者在描述城墻砬子時,恰恰說的是地貌,是山嶺中的石頭砬子:

(1)“城墻砬子位于靖宇至臨江公路中段,新華電站兩公里處。石砬子高150多米,寬80多米。砬峰陡峭,拔地而起。貌似城墻。砬子下是正身河。兩岸是寬70米、長300米、面積21 000平方米的開闊地?!盵14]

(2)“該遺址位于花園口鎮西南方向通往灣溝鎮6公里處,路北側300米為陡峭石壁高約幾十米,名為城墻砬子,砬子下有一條清澈小河由西向東流去?!?2)參見《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不可移動文物登記表》(編號:220622—0032)。

把韓光報告中的三岔子城墻砬子街說成是濛江灣溝林業局的一道類似城墻的石頭砬子,明顯與史實不符。持這種觀點的研究者還認為,當年靖宇城墻砬子之下有一個小村落叫城墻磊子。把一個偏僻的小村落說成是城墻砬子街,也與韓光報告不符,而且名稱不同,磊子不是砬子。在當年的文件中,確有城墻磊子這個地名,但并非在濛江,而是在臨江。文件中說:“江南隊伍活動情形(省巡孟走后,鄧同志來縣以前的情形)三月中我司令部保安連、衛隊連、游擊一二連,進攻臨江縣城墻磊子街成功,房子燒了大半?!盵15]

這種觀點認為會議在山林或一塊平地上召開,與嚴冬季節不符。歷史當事人韓光明確說是在木板房子里召開的,很暖和。問題的關鍵是,花園口鎮的這道山嶺,雖然像城墻砬子,但是不稱為城墻砬子,這明顯違背事實。此觀點言及“砬子下是正身河。兩岸是寬70米、長300米、面積21 000平方米的開闊地?!倍斒氯隧n光的回憶說:“砬子下有條河,形成‘丁’字狀?!边@正是臨江城墻砬子的地貌——是在變成現代化城區之前的地貌。

通過上述分析,認為城墻砬子會議在花園口城墻砬子召開的觀點,顯然是不成立的。

1987年《渾江文史資料》第四輯刊載劉賢撰《城墻砬子會議始末》一文,編者按認為會議是在臨江三岔子召開的:“1934年楊靖宇同志主持的城墻砬子(現渾江市三岔子區轄)會議,是抗聯為聯合、團結各股抗日武裝,重創敵人的一次重要意義的會議?!盵1]49但在正文中,卻認為會議是在靖宇縣“新華水電站兩公里處”[1]54的城墻砬子下一片開闊地上搭席棚召開的。編者按與正文自相矛盾。

還有一個奇怪的現象是《抗聯一路軍在濛江》一書中,把韓光報告中二、三、四、五部分全部略去,其中包括“二十來抗日軍集合一處,在我司令部領導下,在離陳泉砬子街二里之地住了六日,成立了抗日聯軍總指揮部”這些關鍵性內容。

(二)會議在“白漿河召開”觀點的分析

認為城墻砬子會議在靖宇縣白漿(江)河召開的依據是周樹仁、張秀峰、侯鳳林等人的談話記錄。周樹仁回憶:楊靖宇在白漿河過年“不是一回兩回,……頭回來的時候,沒帶一兵一卒,就他一個人?!盵16]這段話未提及時間,但從“沒帶一兵一卒”,說是找王鳳閣談話,想聯合,結果沒談成這些內容分析,顯然不是開抗日聯軍成立的會議,與城墻砬子會議無關。第二回在白漿河過年是在1935年冬天或1936年初,與城墻砬子會議于1934年2月21日召開的時間不符。因此,稱城墻砬子會議在白漿河召開,沒有任何文獻史料依據。

張秀峰回憶:“白漿河過年以前,為了聯合作戰,楊司令讓我給各個抗日軍,也叫抗日山林隊送信,邀請他們到白漿河過年,以便對他們做工作,打成一片,搞聯合。一下子就集中上萬人,抗聯的基本隊伍,除第四師沒參加以外,其余都參加了?!菈亲泳驮诎诐{河的東邊,大約有20來里地,它的附近有一個洞,叫仙人洞,洞旁還有一座小廟。城墻砬子根底下有一條小河,這條河是北流水,河西岸有塊平臺,不是熟地,都是林子,但是很平坦,大會就是在這里召開的?!髸_過以后,我們就向東北方向走了,程斌帶一師往西北走的,他的任務是掩護主力部隊轉移?!盵17]

張秀峰的回憶有4個疑點;其一,“抗聯的基本隊伍,除四師沒參加以外,其余都參加了?!北娝苤?,抗聯一路軍成立以后,才有第四師番號,時間是在1936年7月以后,這與城墻砬子會議于1934年召開的時間不符。城墻砬子會議召開時,還未成立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更遑論東北抗聯第一軍了。其二,一師由程斌任師長,是1935年夏秋以后之事,也與時間不符。東北人民革命軍獨立師下設下二個團,先設一團和三團。師長兼政委是楊靖宇,下面沒有師長。其三,會議是在野外平地上召開的,與韓光回憶在木幫木板房子里召開的說法不符。其四,1934年春節時,聚集在城墻砬子的抗日隊伍大約有1 600人,遠未達到上萬人。綜合上述4點,張秀峰關于城墻砬子會議在白漿河召開的觀點不成立??梢哉f“年”是在這里過的,“會”在這里是開的,但不是1934年春節,也不是東北抗日聯軍總指揮部成立的會議。

城墻砬子會議名稱是根據地名而命名的會議,如果是在白漿(江)河召開的,就應該稱為白漿河會議。歷史當事人韓光在報告中并未提到白漿河這個地名,據此同樣也證明,城墻砬子會議在白漿河召開的觀點不成立。

侯鳳林回憶:“打完周太平,就在白漿河過年?!@年是小盡過年,只有廿九,沒有三十,我是記住了?!_了個千人大會,楊司令講了話?!盵18]查萬年歷得知,小盡過年是1936年春節,并非1934年,也非1935年,就是說1935年臘月沒有三十,把二十九當三十過,然后是農歷1936年大年初一。由此可見,侯鳳林回憶的白漿(江)河千人大會,不是東北抗聯總指揮部成立會議。而且具體史實也有誤,楊靖宇同邵本良作戰后,同老長青等義勇軍在一起活動半個月,然后獨立師大部隊才找到楊靖宇,在城墻砬子過年、開會,沒有打“周太平”。

(三)“一會兩地”召開觀點的分析

韓光在報告前面說:“該時正當我軍司令部領一千六百來抗日軍在陳泉砬子距街二百(“二百”,疑似“二里”之誤)之遙的地方駐五、六日之久,本來計劃要作一工作,因敵人已派大批軍隊包圍,固中止?!盵3]362

有研究者以此為依據說“研究者忽視了韓光報告中的這段話”,認為這是會議“中止”轉換地址的原因。而從上文我們得知,要中止的是“工作”,不是“會議”。

這種歷史推論目前找不到任何歷史文獻和口述資料佐證,而且明顯與韓光報告內容不符,因為韓光在報告的后面把這件事說得很清楚,“布置的共同工作”就是去鴨綠江邊打日本侵略者開設的大木廠,因為黃了,沒打成,又返回城墻砬子?!坝钟M攻蒙(濛)江(今靖宇),敵人已派大批軍隊四面包圍,當日經總指揮部將各支隊活動之區域及辦法分配后,皆離開了該地?!睆倪@段話看,沒有另擇他地開會之意。如果因敵人圍攻而另外找地方接著開會,也應找一個更偏僻和安全之地,而不是城墻砬子這樣的“繁華”地方。所以,稱城墻砬子會議先在靖宇縣花園口召開,后在臨江城墻砬子召開的觀點不成立。

六、簡要結論

通過分析韓光的報告、“南滿”第一次代表大會記錄等原始文件,韓光口述和韓光晚年重新訂正的回憶錄及其他有關口述資料可以得出結論:城墻砬子會議就是在臨江城墻砬子街外二里處木幫工人的木板房子里召開的一次小型會議,不是在野外召開的群眾大會。就是說,城墻砬子會議的地址在臨江,不在濛江。

目前已出版的《東北抗日聯軍史》、《中國共產黨吉林歷史》(第一卷)、《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等著作,著名抗聯史專家如李鴻文、陳瑞云、趙俊清等,都認定城墻砬子會議在臨江三岔子附近城墻砬子召開。這是由于對地名有誤區,而把三岔子和城墻砬子當作兩個地方造成的。但這些著作至少認為城墻砬子位于臨江,而非靖宇,成為城墻砬子會議在臨江召開的間接證據。

猜你喜歡
臨江楊靖宇城墻
臨江富水地層城市地下車行系統防滲技術研究與應用
楊靖宇的最后時刻
讀《抗日英雄楊靖宇》有感
臨江、臨地鐵的深大基坑降水施工淺談
城墻邊做游戲
漢調二黃“臨江而歌”
殘破的城墻
在城墻上畫畫
城墻的春天
楊靖宇:抗日戰場上的鐵血將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