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傳統工藝專業建設路徑探析—以紡染織繡為例

2022-11-21 20:54
紡織報告 2022年8期
關鍵詞:湘繡傳統工藝工藝

鄢 嫦

(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116)

高職教育是傳統工藝傳承與創新的重要載體,而專業建設則是推動傳統工藝振興發展的重要路徑之一。早在2013年,教育部、文化部、國家民委發布了《關于推進職業院校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工作的意見》,對職業院校民族傳承與創新工作進行了宏觀部署,從課程改革、師資建設、評價機制、專業布局等角度進行了深入分析?!吨袊鴤鹘y工藝振興計劃》將“加強傳統工藝相關學科專業建設和理論、技術研究”作為重點建設任務?!爸С志邆錀l件的職業院校加強傳統工藝專業建設”“推行現代學徒制”“傳統工藝傳承人群提升學歷”等具體要求為高職院校開設傳統工藝提供了具體思路。

但前期的研究顯示,湖湘傳統工藝專業建設有待進一步強化,紡染織繡類專業建設成效相對突出的有湘西民族職業技術學院—民族服裝與服飾和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湘繡設計與工藝,上述兩個專業入選了首批全國職業院校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示范點。但從整體上看,已開設紡染織繡類專業的高職院校的種類和覆蓋的院校都不夠,如何加強相關專業建設值得探究。

1 傳統工藝相關專業建設分析

加強紡染織繡類相關專業建設,可以圍繞具體項目設置相關專業,如湘繡設計與工藝;也可以將傳統工藝融入臨近專業建設。從教育部《高等職業教育??菩屡f專業對照表》分析,可以納入建設范疇的專業主要有三大類:一是民族文化藝術類中的民族服飾與飾品、民族傳統技藝專業;二是藝術設計類中的藝術設計、產品藝術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工藝美術品設計、刺繡設計與工藝專業;三是紡織服裝類中的服裝設計與工藝、針織技術與針織服裝、紡織品設計、皮革服裝制作與工藝專業。上述專業與紡染織繡項目聯系緊密,有條件、有潛力成為傳統工藝傳承與創新發展的依托專業。

湖南省紡染織繡類工藝項目豐富,從相關專業設置的情況來看,設有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的高職院校有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湖南科技職院、邵陽職業技術學院、懷化職業技術學院、湘西民族職業技術學院等12所;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婁底職業技術學院、湖南民族職業學院、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等高職院校設有藝術設計專業;湖南外貿職業學院、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設有文化創意與策劃專業。依托專業建設是實現傳統工藝傳承與創新發展的重要路徑,目前,已有部分高職院校對此進行了嘗試和探究。比如懷化職業技術學院將湘西民族非遺項目·刺繡基礎/刺繡進階理實一體課作為持續發展課程納入人才培養體系[1];湘西民族職業技術學院開設“民間蠟染”“染織工藝品設計”等課程并圍繞“苗繡傳承教學”“土家織錦”“扎染蠟染”等主題開展了豐富的教學活動。

從上文可以看出,部分高職院校依托相關專業,通過課程設置、主題活動、師資引進等方式推動紡染織繡工藝的傳承與創新,但整體建設還不夠深入。專業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從各個維度入手推動紡染織繡類項目傳承與創新發展。

2 傳統工藝專業建設路徑探析

專業建設是一項系統性工作,需要從師資引進、課程建設、教材開發、教法改革、社會培訓等多角度著手,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方面展開探究。

2.1 堅持內培外引,完善師資隊伍

師資是推動專業建設的重要因素,需要綜合考慮學緣、工作背景、職稱、年齡等因素,進一步完善師資隊伍結構。一方面,積極引進紡染織繡項目傳承人、行業工藝大師等擔任兼職教師,此類人員長期從事工藝實踐,技藝精湛并對工藝的發展與創新認知深刻,能夠在實踐課程教學中發揮重要作用。比如湘繡工藝中參針、排針、游針、鉤針等具體針法,花瑤挑花中太陽紋、銅錢紋、牡丹紋、萬字紋等花紋的具體繡法。另一方面,強化內培。部分高職教師遵循“學校-學?!钡木蜆I路線,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較高的理論水平,但缺乏必要的實踐經驗,需要通過企業掛職等契機系統了解行業需求,全面掌握工藝流程。校內教師可以與校外工藝大師結成“一對一”小組,通過“老帶新”的師徒傳承來強化自身技能。師資隊伍建設還需關注職稱、年齡結構的合理性,保證教師隊伍的持續性、發展性,避免出現人才斷層、“青黃不接”的局面。此外,可以根據教師的專長與特點合理分工,比如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的湘繡專業,組建了“理論研發+刺繡工藝+設計研發”教學團隊,各有側重,協同工作,尊重教師發展個性,發揮教師自身的優勢。

2.2 契合崗位需求,開設多元課程

課程建設是專業建設的核心,遵循“崗課賽證”融通的建設原則。具體從宏觀思路和課程設計兩個角度入手。

2.2.1 宏觀思路方面

將崗位、競賽、證書需求融入課程體系。(1)對接市場需求。在確立課程體系之前,學校應深入市場進行系統調研,全面了解產業發展人才的具體需求,確定人才培養目標,明確崗位核心技能,并將其轉換為人才培養的專業能力,圍繞上述兩點確定核心專業課程。(2)融入競賽需求。職業技能競賽既是檢驗教學成效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學校高質量內涵式發展的重要指標,將比賽項目打造為常規課程的訓練項目成為強化學生競賽能力的重要手段。湖南省針對“輕工紡織”專業大類設有“服裝設計與工藝”賽項,專業建設可以立足競賽需求,將競賽考核要點轉換為課程知識要點,通過日常教學強化技能訓練。(3)契合證書需求。X證書在高職院校普遍推行,湘繡就設有手繡制作工(湘繡)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將證書典型工作任務轉化為知識單元融入相關課程,實現兩者的有效對接。

2.2.2 課程設計方面

根據各高職院校專業建設的實際情況,在課程的具體設計方面可以分為3個層次:(1)部分學校設有傳統工藝類專業,如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的刺繡設計與工藝專業(湘繡設計與工藝方向),圍繞“湘繡”工藝設置相關課程,打造了相對完善的課程體系。同時,要注重課程知識的即時更新,將最新的工藝、標準融入課程內容。(2)設有服裝與服飾設計、藝術設計、文化創意與策劃等相關專業的學校,未系統設置傳統工藝類相關課程。針對該情況,可以考慮在專業選修課程中設置相關課程,如湘繡繡法、花瑤挑花花紋繡法、藍印花布印染技藝介紹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以“傳統工藝傳承與創新”為主題的社會實踐,將紡染織繡工藝元素運用于作品設計。(3)對于未設置專門專業和相關專業的學校,可以邀請工藝傳承人進校園開展主題講座,如“湘繡工藝歷史背景與發展趨勢”“苗族挑花的具體工藝”“湘西苗繡傳承與創新”等,通過此種方式提升學生對傳統工藝的認知程度。值得注意的是,應強化課程思政建設,確立以“傳統工藝傳承”“弘揚優秀文化”“文化自信”“工匠精神”為主線的思政理念,結合專業特色深度挖掘思政元素。

2.3 對接證書需求,開發新型教材

教材是課程實施的重要載體,職教領域教材建設與改革有序推進,《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倡導“使用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教材并配套開發信息化資源。每3年修訂1次教材,專業教材隨著信息技術發展和產業升級情況及時動態更新”。新型活頁式教材兼具活頁與教材特性,具有較強的靈活性。此外,傳統工藝類課程注重實踐操作,適宜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開發新型活頁式教材成為重要發展趨勢。開發此類教材應關注3點:(1)對接證書需求確定知識結構。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是學生職業技能水平的憑證,各專業正積極探索課證融通、書證融通的有效策略。X證書分為初級、中級、高級,根據崗位需求形成了層次分明的工作任務及對應的職業技能要求。教材開發可以根據等級證書工作任務體系來確定知識體例,圍繞典型工作任務設計理論知識點、任務實施流程、配套習題、配套信息資源等內容。新型活頁式教材一般由“任務導入—知識講解—具體實施—拓展學習”4個部分構成,此外,還需設有活頁筆記功能,用于學生記錄學習過程。(2)積極推行校企“雙元”合作。積極吸納傳統工藝傳承人與行業骨干兩大群體參與教材建設,充實教材編寫力量。前者長期從事傳統工藝實踐,技藝精湛,對工藝手法有著清晰的認知;后者熟知行業發展趨勢和崗位需求,了解人才適應崗位所需的核心技能。上述兩者參與教材建設,一方面可以參與教材知識體例的整體規劃,另一方面可以參與教材實踐類知識、配套習題的編寫以及配套操作類視頻資源拍攝等工作。校內教師是教材編寫的主要執筆人,主攻理論知識的撰寫,并結合理論知識,將實務工作者完成的實踐內容、設計的課后習題加工凝練成符合學生閱讀習慣的語言體例和風格。(3)建立教材遴選、動態調整機制。教材體現國家意志,是鑄魂工程,傳統工藝新型活頁式教材建設要注重教材的遴選,根據《職業院校教材管理辦法》組建由專業教師、行業企業專家、教科研人員、教學管理人員構成的教材建設委員會,對教材的形式、內容進行嚴格把關。此外,建立教材內容動態調整機制,及時將紡染織繡行業最新的標準、工藝納入教材體系。

2.4 拓展校企合作,深化產教融合

依托校企合作深化產教融合是高職院校推進專業建設的重要途徑,紡染織繡類工藝相關專業需準確定位合作企業,共同推進人才培養。比如湖南省湘繡研究所,是中國湘繡生產、研發、銷售的龍頭單位和權威機構;沙坪湘繡產業園,以湘繡產業為基礎,打造集生產、研發、展覽、培訓教育與旅游觀光于一體的體系;此外,還包括湘西十八洞苗繡孵化基地、賀州市八步區黃洞瑤族鄉嶺南瑤族挑花刺繡傳承基地。高職院校應加強前期調研,全面掌握企業的發展狀況,遴選優質企業開展校企合作。為推動校企合作規范化開展,需簽訂校企合作協議,明確校企雙方在人才培養方面的權利與義務。為推動校企合作深入開展,建立“學校-企業”雙向流動機制,聘請行業大師和企業骨干擔任兼職教師,多方位參與人才培養,包括培養方案制定、課程設置、課堂教學、教材開發及實習指導等。同時,鼓勵教師赴企業開展掛職鍛煉,教師深入一線了解傳統工藝的具體流程、相關崗位的核心技能、行業發展趨勢,將問題轉化為教學案例引入課堂教學。

除加強與相關企業合作外,還可以探尋與其他高校的合作。以湘繡為例,湖南師范大學設有湘繡創新研發中心,是湖南湘繡數字化保護、文創產品研發、產品推廣、技術服務、產業示范、科學普及的重要基地。設有湘繡專業或相關專業的高職院??梢灾鲃訁⑴c研發中心的研究工作并將研究成果運用于本專業的教學。

2.5 依托校內師資,開展社會培訓

開展社會培訓是高職院校提升社會服務能力的重要舉措,從湖南省內來看,針對紡染織繡類工藝的培訓取得了一定成效,高職院校需要針對不同群體的個性需求提供專門培訓。此處主要探討兩種:一是承接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2021年,《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實施方案(2021—2025)》發布,提出“配合鄉村振興等國家重大戰略,重點開展傳統工藝、傳統表演藝術類非遺項目的研修培訓”,普通本科高校和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是主要參與單位。前期,已有部分學校承接了相關培訓,如湘西民族職業技術學院舉辦“湘西苗繡創意產品設計”研培班;懷化學院承辦“侗錦織造技藝非遺傳承人培訓班”“第一期花瑤挑花培訓班”。設有相關專業的高職院??梢苑e極申報承接相關研修研習,充分發揮高職院校的積極作用,幫助傳統工藝傳承人群提高專業技術能力。二是參與各級政府組織的培訓。以湘繡為例,為提升農村婦女就業能力、增加收入,平江縣下設的各個鎮組織了“湘繡培訓班”,邀請湘繡技師現場授課,培訓學員在湘繡基本針法及日用品湘繡運用方面接受專業技能培訓。當前,鄉村振興是國家發展的重大戰略,設有傳統工藝相關專業的高職院校應依托校內師資,開發特色培訓課程,整合線上課程資源,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授課方式來助力鄉村振興。

3 結語

高職院校是傳統工藝傳承與創新發展的重要力量,而專業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從多角度全方位入手。本研究對涉及專業建設的5個方面進行了初步探討,下階段將進一步聚焦每個角度進行深度探究。

猜你喜歡
湘繡傳統工藝工藝
湘繡短視頻的傳播策略研究
LNG加氣站工藝危害分析
打造湘繡品牌 擦亮湖南名片
新型廢熱鍋爐的制造工藝
船舶上層建筑建造工藝探討
江西45項傳統工藝納入振興計劃
湘繡專業教育對行業企業經濟推動作用思考
賞工藝,看杰作再現
我愛家鄉的湘繡
促進中國傳統工藝振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