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化閱讀指導,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

2022-11-23 15:45韓瑞霞
魅力中國 2022年3期
關鍵詞:圖書語文課堂

韓瑞霞

(甘肅省積石山縣友誼小學,甘肅 積石山 731700)

近年來,對于小學語文的課程要求十分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要求低年級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總量在五萬字以上。而針對小學生的課外讀物,盡量選擇內容淺顯易懂,故事主旨宣揚真善美的童話寓言等。既讓學生體會到閱讀的快樂,也讓學生在閱讀中學習真善美的優良品德。除了在課外閱讀內容上的選擇,教師也應當傳授并有效地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在進行閱讀時,可以有效地抓住文章所傳達的重點,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本職的教學工作之外,還要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展開強化指導,提升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效率。

一、當下小學語文課堂對于閱讀指導的現狀

目前的小學語文教育依舊采用傳統教學模式來確保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在小升初考試中,可以順利進入教學質量較好的初中進行學習。而傳統的教學模式就是老師的灌輸式教育加上題海戰術。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會過多地關注他所講解的知識點,是否會在考試中出現。而不是關心學生是否從語文學習中獲得了樂趣。與我國存在的應試教育理念,有著莫大的關系。這樣的現狀也導致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活動時并沒有將語文閱讀的指導作為教學重點,學生也并不能真正從語文課堂上掌握相關的閱讀技巧。

二、提高學生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策略

(一)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1.根據課堂內容尋找銜接點

要想使課內外閱讀進行有效的鏈接,教師就需要根據課本所學內容找到合適的銜接點,并以這些銜接點入手,向學生推薦合適的讀物。一方面,根據課內閱讀所推薦的課外閱讀,能夠有效地鞏固課堂知識。另一方面,老師向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推薦,能夠有效地規避學生在眾多書籍中無從下手的境遇。例如:在學習了《斑羚飛渡》這篇課文后,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大自然中每一個種族的年長者都會自我犧牲,從而為了自己種族的延續。教師可以以該文章為依托,向學生推薦作者沈石溪的其他動物作品。諸如:《最后一頭戰象》《第七條獵犬》等,小學生在閱讀動物小說的同時,了解到自然界中每個種族延續的生存法則以及動物的情誼。同樣,帶領學生學習《風雪山神廟》,教師可以先為學生講述《水滸傳》的相關知識,讓學生對于《水滸傳》的年代背景以及對《水滸傳》主要人物,諸如宋江的為人仗義,吳用的足智多謀產生閱讀興趣,從而使學生在課后想去閱讀《水滸傳》,這樣既可以加深學生對于《風雪山神廟》這一課文的理解,也會使學生對《水滸傳》這一名著產生濃厚的興趣。

2.傳授閱讀方法

由于小學生年紀小,對于閱讀沒有形成自己的方法。讀過某些文學作品后,往往在自己腦中形成不了完整的故事情節,也不了解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中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準確提煉整個故事,講述的是怎樣的過程,這篇故事想通過自己的講述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為了提高學生的把握中心能力,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一是概括段落大意。在進行課內閱讀時,教師應著重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讓學生概括自然段內容,并將自然段內容相近的階段合并為邏輯段。最后,將邏輯層次劃分出來,運用這樣的方法來使文章分成簡單的結構,從而可以使學生明了地知道該篇文章的故事發展脈絡。二是進行內容復述。在學習一篇課文后,教師應當使學生將故事情節復述一遍,鍛煉學生抓住文章重點的能力。并且在復述過程中,學生要評判該文章中不同人物的性格特點,總結這些人物的優缺點,用人物優缺點來升華出故事想要告訴我們的道理。

(二)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1.增加背景知識

小學生好奇心重,教師可以利用學生這一特點,引導學生將閱讀從課內延伸至課外,從而達到課內外閱讀的有效銜接。例如,小學生對于古詩的認識是充滿抗拒的,因為古詩內容相較于寓言童話較為難懂。但是老師在課前可以向學生講述關于古詩作品或關于詩人的一些背景故事,或向學生提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使學生對于詩文產生興趣。諸如在學習《靜夜思》時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關于李白的生平事跡,講述李白的長相,講述李白曾是唐朝排名前三的武林高手,用學生更為感興趣的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之后再將詩文中的思想感情化為普通問題,向學生提問。比如向學生提問,如果自己遠離家鄉,遠離父母,會不會有思念之情?如果有思念之情,應該會如何表達?用問題來作為詩文講解的開端。首先,讓學生對于詩人有濃厚的興趣,再使學生對詩文本身內容產生疑問,從而使學生更加認真地學習課內詩文。并且教師可以在學完《靜夜思》后向學生推薦其他李白的詩,讓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這位仗劍天涯的武林人士筆下的盛世唐朝。

2.開展圖書互換活動

閱讀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書籍,而一個人的書籍數量往往是有限的。教師可以在班級里開展圖書互換活動,或是設立圖書角來解決書籍有限的問題。教師可以在班級里向學生號召每位學生為班級拿出兩本書放置在圖書角,并選出專門的學生來管理圖書角,實行登記借閱制度來保證學生們在課余時間可以借到自己喜歡的圖書?;蛘呓處熆梢詫W生們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每個學習小組的成員拿出兩本書,在組內進行互換來保證學生們可以看到自己沒有的圖書。并且老師可以每周抽出一節課的時間讓學生來分享自己這周所讀的書籍是哪本,里面講了什么樣的故事?他從中學到了什么?

3.開展閱讀活動

為了使閱讀教學更加吸引學生,教師應開展多項閱讀活動,諸如教師可以號召家長,讓家長每周在家進行一次書籍閱讀日。在這一天,家長要實現放下手機,拿起書籍來陪伴自己的孩子進行文章閱讀??梢詾樽约旱暮⒆又v述一個寓言故事,也可以和學生一起鑒賞一篇古詩。這樣的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更是促進學生與家長之間的親子關系。其次,在課堂中可以進行書籍閱讀大比拼,即學生們可以大方展示自己最近所閱讀的課外讀物,并向其他學生講述其中內容。其中,講述所學到的知識最為準確的,最為豐富的成為贏家。用這樣的方式來鼓勵學生開展精品閱讀。

三、以學生的水平測試為基礎推薦課后閱讀書目

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開展課內外閱讀活動時,可以在推薦圖書之前結合自己當前課程的進展情況以及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針對性閱讀推薦。但由于之前小學階段語文課程的教學更加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所以在教學內容和閱讀書目的設計上面忽略了學生本身的承受能力,在前期進行教學研究時,就以知識積累為主要目標,推薦的閱讀書目大多都是枯燥的語文知識點和一些語文常識積累。這樣的語文閱讀完全違背了學生的成長規律,給學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導致最后的閱讀效果也會受到影響。而且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心理發育方面還不是特別成熟,其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和對學習壓力的承受能力都非常有局限性。所以這樣違背成長規律的高壓閱讀方式也讓小學階段的學生們無法快樂地成長,失去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所以在開展課內外閱讀活動之前,教師可以以課前教學調研的結果為推薦相關圖書的依據。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在推薦閱讀書目之前對學生的語文水平進行科學評估,主要可以針對學生對于現有語文知識點的理解程度、已經掌握漢字和詞語以及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進行測試,通過這些科學的測試,可以幫助教師對小學階段學生的閱讀水平有一個基礎的掌握。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對將要開展的語文教學內容的大綱要求進行課前研究,通過對于大綱的科學把握,并結合之前語文課堂涉及的相關知識點進行串聯,然后根據總結出的知識點,推薦與這些知識相關聯的圖書。這樣的研究方式能幫助學生建立起語文知識的完整框架。同時,因為小學又是引導學生養成正確閱讀方式的重要階段,而且語文知識本身就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這樣將前后知識相互聯系的方式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這里以小學三年級的語文課本中《燕子》這篇課文為例。首先,對學生進行課前測評,從對燕子這篇課文涉及生字的掌握情況、學生對燕子這種動物的了解情況、學生對燕子進行簡單的文字描寫的水平等幾個方面進行測評,根據測評結果,可以將一些生字掌握情況好,但寫作能力較差的同學分成一組,推薦他們在課后看一些關于燕子描寫比較生動的圖書,這樣就可以通過這些圖書的閱讀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同時,可以給想象力好,但生字掌握情況不好的同學推薦一些有彩繪的燕子讀物,通過彩繪鍛煉他們的想象能力,彩繪旁邊的生字也可以幫助他們掌握基礎知識。

四、通過閱讀引導學生學會質疑

在小學階段,是學生對于自己行為習慣不斷完善,對于世界不斷探索的階段,所以在這個階段的閱讀訓練就需要教師對于學生多加引導,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閱讀方法。但更重要的是通過閱讀訓練,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學會提出質疑,學生才能在質疑中學會獨立思考。

一方面,可以通過師生關系在課堂上的轉換,讓學生在教師的視角學會質疑。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老師為主,學生為輔,老師對學生一味地進行教,學生只負責對知識進行吸收,對于閱讀也只是簡單地布置閱讀任務來補充閱讀內容。這樣的閱讀方式很難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學生機械化的閱讀,并不能通過閱讀引發對日常事務的思考。這是新時代老師需要思考的問題,當學生在機械地進行閱讀圖書時會產生抵觸心理。并且學生在長時間的閱讀過程中,有限的精力可能會分散出現走神等現象。那么,為了改善這一現象,教師就需要進行翻轉課堂,也就是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也讓學生自己進行閱讀人物的布置。教師則更多的成為學生的幫手。在翻轉課堂中,學生需要自己在課前預習,并且將自己認為所有的重點羅列于紙上,進行獨立思考,并根據思考結果,列出自己認為對自己學習有幫助且大家感興趣的圖書目錄,并在正式的課堂上給大家推薦自己的書單。而老師則負責在一旁聽課學生在精心準備的書單過后進行評價以及相關書籍的補充。同時,在其他同學推薦書籍的時候,同學們也可以對照自己的書單進行對比,然后在同學推薦的基礎之上進行補充,以及對書單的書目是否合適進行討論。這樣的方式不僅會讓負責講述和分享書籍的學生產生一種自豪的情感,并且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同時也在討論的過程中培養了負責補充和討論的同學的質疑能力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而在一旁的老師并不單單的是聽眾的狀態,最關鍵的是,面對學生自己由于思考產生的錯誤想法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學生經過自己獨立的準備,再經過老師的點撥,會使學生對該課的知識點進行詳細的記憶。除此之外,這樣的翻轉課堂上課氛圍更加的輕松愉悅,能夠使學生精神放松,在這樣精神放松的狀態下學生對于知識的吸收能力會更加好。

另一方面,教師在課前進行教學研究時,就需要針對課文中的一些重點內容設置一些問題,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問題進行思考。因為這個階段學生還沒有正式形成自己的思維方式,所以教師的引導就非常重要。教師可以在課堂之前對學生進行兩兩分組,然后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在閱讀課文之后針對課文內容大膽進行提問,讓同組的同學回答自己提出的問題。這樣可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同時,老師也一定要先掌握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掌握程度,并依據不同學生的學習程度,通過讓學生先獨立閱讀,然后提出與其水平相適應的問題,做到針對性提問,并且與學生合作解決他們難以解決的問題。針對不同學生開展課堂提問的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在課堂上建立起學習語文的自信心,緩解由于學習壓力過大帶來的負面情緒。

五、加強基本知識的積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開展閱讀的基礎是學生對于所要閱讀的內容能夠自己獨立的認識其中的字詞,理解其中的句子和感情,所以需要教師加強對于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通過讓學生將課文內的一些優美段落進行背誦,來達到積累知識的效果。這樣的長時間日積月累,能夠幫助學生將所需要的基礎知識積累好,同時還能提高自己對于所背誦段落的感悟,在自己開展閱讀的時候更加容易理解文章中的相關情感。而且這樣將基礎知識的積累與閱讀指導結合起來的方式,也是在閱讀和語文學習之間建立起一種良性的循環,讓閱讀和語文學習之間相互促進。

總結

總之,正確的閱讀方式可以幫助學生鞏固課堂知識,補充語文基礎知識,同時,閱讀又是對于課堂內容的補充,能夠幫助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所以做好小學階段的閱讀指導是幫助提高學生綜合語文素質的重要手段,需要語文教師們通過自己的教學實踐過程不斷完善相關的方式方法,幫助學生形成一個正確的閱讀方式。本文從語文課堂目前對于閱讀方法的教學現狀入手,重點對于如何更好地開展語文閱讀指導進行了研究,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研究給小學階段的學生帶來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激發閱讀的興趣,從而提高語文學習效率。

猜你喜歡
圖書語文課堂
甜蜜的烘焙課堂
《快樂語文》2022年全新改版!
美在課堂花開
最好的課堂在路上
班里有個圖書角
值得孩子閱讀的100種圖書
一條魚游進了課堂
語文知識連連看
語文妙脆角
語文知識連連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